標籤:

100句教你讀懂《金剛經》第二章

闡釋、解析100句讀懂

《金剛經》

輕鬆通曉最深奧的佛法智慧

鳩摩羅什法師譯

編者序

輕鬆讀懂《金剛經》:2005年前,在印度恆河邊的舍衛國,釋迦牟尼佛與其弟子須菩提有一場精彩的對話,談論的主題是「如何修證成佛」。後來,這場著名法會的前後始未被翔實記錄下來,便是這本《金剛經》。

《金剛經》文字簡練,只有三十二品五千餘,義理卻極為豐富,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被奉為「經中之王」,是天下修佛之人必須深研的佛教經典。同時它超越一切宗教性,卻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的特質,是徹底解放心靈奴役的大智慧,也是所有有志於探索世界、探索心靈的智識之士不能逾越的知識巔峰。尤其在充滿緊張和虛無的現代社會,渴望心靈良藥的現代人更加熱切地從《金剛經》中尋求心靈的解脫之道,讀經熱潮已蔚然為大觀。但由於該經譯本年代久遠,歷代解經注文的高僧、學者各執一端,造成的文字障礙、理解分歧,讓一般人更加難以理解它的旨意,讀懂它的精妙,以至讓很多渴求悟道的平常人望而卻步。

針對讀者對《金剛經》的學習需求,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100名讀懂金剛經》,讓您既可以體驗到輕鬆暢快的閱讀快感,又能真正懂得《金剛經》的精髓。

第二章擺脫煩惱--正知正見正信

人之所以會被煩惱困縛,就是因為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迷戀於紅塵中的種種誘惑,要想擺脫煩惱,不僅要時時清掃六塵,度離四相,還要有慈悲心去布施別人,通過布施不住相即福慧雙修,從而達到無餘涅槃的解脫境界。

第8句長老須菩提——請法者

名句由來: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菩薩。」

名句解讀:須菩提,譯成中文就是「善現」,指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也可譯為「具壽」,就是長壽的意思。須菩提年高德劭,故稱「長老須菩提。」時,佛剛剛坐穩準備入定的時候。須菩提站起來,偏袒右肩,這是印度當時的禮節,有空心和實心兩種合法。白即說話,古文叫道白。希有世尊,佛經上記載印度的禮貌,請示長輩前的讚辭。如來,佛的十種名稱之一。菩薩,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線的一個總稱。善護念,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

佛典故事:優波離剃髮

須菩提的身世:

須菩提是世尊十大弟子之一,有「解空第一」的稱號,具有恆安樂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的特色。

傳說,須菩提出身在舍衛國婆羅門家,從小個性聰慧乖戾,尤喜歡抱怨、咒罵,因此遭親友厭煩,無奈之中離家出走了。

須菩提來到山林里看見鳥兒、野獸或者花、草、樹、木都心生怨氣,見什麼咒罵什麼,終日悶悶不樂。

好心的山神看到他這樣心生憐憫,於是引薦他去拜見佛陀。

須菩提看到佛陀馬上變得很開心,佛告慰他:「嗔恚果報之苦,當時悔悟前非」,如果你能皈依佛門經過刻苦精心地修鍊,最終能修得正果。

須菩提聽完就跟隨佛而去。

活學活用

多改變自己,少抱怨環境。埋怨只會帶來消極的心態,即使人生很不如意,一味抱怨也無濟於事。敢於承認現狀,外在環境不能扭轉,與其糟蹋自己的心情,還不如適應環境。

知識鏈接:須菩提的請法

看見釋迦牟尼佛祖出入往返、穿衣吃飯的「無言之教」,有一個根基深厚的老和尚開悟了,而其他的善男信女卻還像掉進了霧裡,無法領會佛的心意。這個當口,先悟道的人就是當機者,他不能自己領受了不告訴別人,站出來向佛祖問法,也好讓大家一起聽個明白。

這位老和尚,號稱「解空第一」,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傑出弟子之一。因為有悟性,所以能夠很快參透玄機,了解佛的用意,因此,在很多機緣成熟的當口上,須菩提都是第一個跳出來接應佛的暗示,向佛問法。這次也不例外,須菩提見到佛祖如此躬親示範,諄諄之心竟然無人領會,忍不住脫口而出:「希有世尊!」

第9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成佛之心

名句由來:「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名句解讀:「阿耨多羅」指至高無上;「三」即是正,「藐」是等,從生平等;「菩提」指覺悟,指超越一切虛妄謬誤的真實覺悟;合起來就是至高無上、平等不二、超越一切的真實覺悟。它包括心地法門,明心見性,由世欲超越而達到成佛的境界;在行為上是大慈大悲菩薩心,入世一切眾生;在義理上是大徹大悟,超越形而上的本性之心。佛法認為眾生即佛,眾生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迷失了自心。自心覺悟了,自性便可成佛。云何應住,用什麼辦法安住此心。云何降伏其心的煩惱。

佛典故事:拔爐悟道

龍門清遠禪師,號佛眼,俗姓李,今四川人,從小出家便修習律藏,後來專門攻讀《法華經》清遠禪師性情嚴正少語,曾經問遍各方的長老,都未能解惑,最終得五祖禪師開解。他與佛果、佛鑒並稱「三佛」。

有一天,清遠禪師誦讀《法華經》,對經文上說的佛教法門「若用思量分別」不能理解,於是南遊參禪問道。他來到五祖山拜見法演禪師,可每次請教,師父都推說:「我還不如你呢,自己慢慢領悟吧,總有一天會得解。」清遠聽後更加鬱悶,於是又去請教首座元禮師兄。元禮一把抓住他的耳朵圍著火爐繞了好幾圈,邊繞邊告訴他:「將來你自會明白的。」清遠「受辱」後憤恨地說:「等將來我覺悟了,也要用同樣的方式羞辱你。」元禮不等他說完接道:「等你將來真正覺悟的時候,會明白今天的事並不是在羞辱你。」

某個寒夜,清遠和師兄們靜坐在一起烤火,眼看炭火馬上燃盡了,爐子里都沒有了火光,清遠站起來見到,有一層灰燼覆蓋在最上面,於是就拿火棍把灰燼一層層拔開,在最裡面看到一顆豆大的火星突然大悟:「深深拔,就有火,平生事,只如此。」

這就是拔爐悟道的故事,「爐內的火星」喻為人的佛性或者說是自性,「灰燼」則指代無明的煩惱,眾生一直以來都被貪慾所迷惑,就像是灰燼覆蓋的火苗掩蓋了自身的佛性,所以自性要自見,見性成佛,直指人心。自己心中的各種煩擾要自己去根除,成佛的道路沒人可以替你走,必須要自己親歷親為。

活學活用

依賴容易滋養惰性,人生固然多磨難,若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期望坐享其成的安然,自己永遠學不會覓食的本領。

知識鏈接:《金剛經》主要說什麼

《金剛經》就是釋迦牟尼佛與須菩提的一番精彩對話,主要討論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稱「無上菩提」),即如何修道成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譯,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是佛陀覺悟的最高智慧,是超越自我、超越一切,甚至超越一般人既定的所謂「終極意義」的智慧,它能認識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質,具備這種覺悟就能成佛。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決心成就無上智慧,無上大道,即發願成佛,這也是修行大乘菩薩道的全部內容和目的。

發願成佛用現代心理學的概念理解,就是追求終極意義。人類從原始社會就已經開始這種追求,直到近現代還在追問「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宗教經驗的高級階段,向人們揭示「人類所嚮往的目標應當是什麼」,是人類對經驗世界顯示出的內在和諧與秩序的堅定信仰與崇拜。這種堅定的信仰,在現代心理學看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強大動力。

般若的三個層次

學佛的道路,是從文字般若開始,經由文字般若、觀照般若,而後得到實相般若。

般若:

一、文字般若:指佛說的一切成佛言教,它是啟發凡夫智慧的重要媒介。

二、觀照般若:從文字般若得來的智慧,藉助禪定去觀察,會找到通向真

理的正確道路。

三、實相般若:在觀昭般若之中,一念之間,就會證悟真理,也就是佛法

的實相。

第10句應如是住---悟道的方法

名句由來: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名句解讀:佛說:善男子,善女子,如果有一個人,發求無上大道的心,應該這樣把心住下來,應該這樣把心降伏下去。「住」就是心念寧靜,止住。由止再漸漸地進修,才可以達到定的境界。止是心理的修持,停止思想、知覺、感覺。「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樣住,就是這樣降伏你的心。當你提問題時,你的心已經沒有煩惱了。」因為它太快了,所以剎那間你不能把握而已。整個《金剛經》講的就是教我們如何住,也就是無所住,無所住即是住,住即不住,不住即住,這就是所謂如來境界,心如明鏡,物來則應。

佛典故事:悟性

有這樣一則哲學故事,佛對一個人說:「在你危難的時候,我可以救你三次。」

不久,這個人所住的村莊發大水,在急流的洪水中,他孤立無援。這時他身邊劃來一艘木船,船上的人叫他說:「上來吧「。他說:「佛說會救我的。」

過了一會他身邊又漂來一個木樁,上面的人叫他:「上來吧。」他說佛會救他的,又過了一會漂來一個木盆,他正想抓突然又想起了佛的承諾,任盆而去,就這樣,他一直僥倖地等待佛的出現,結果就被大水淹死了。

後來,他的魂魄去找佛陀:「你怎麼能失信呢,說好在危難時救我三次的。」

佛說:「我已經給了你三次機會了,並沒有失信於你,可惜你缺乏悟性,是在劫難逃啊。」

活學活用

悟不能贈與,不能繼承,只能用心去體會、探索,意會比言傳更能表達佛法的本質,但並非所有的人都適用。上等智慧的人不用教,中等智慧的人得點撥一下,喝一句也差不多能開悟。而還有些受眾,不用言語說清楚是無法領悟佛法深意的。

知識鏈接:須菩提為什麼悟而發問?

佛一生說法循序漸進,在初級階段不免謹慎小心,唯恐大家對高深的佛法不能接受,須菩提的請法,讓佛有機會將高深的佛法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佛感到很欣慰。正如《高山》,《流水》雖好,沒有知音也不能盡抒胸臆。

以須菩提的悟性,應該可以領悟到「如是」的內涵。但不知道是須菩提激動過了頭,沒注意到佛的深意;還是他已經領悟,卻裝做不懂,繼續為真的沒聽懂的人提問。總之,須菩提接著說:是啊,世尊,我很想聽到!這句話也很真誠。第一種可能,須菩提領悟了一部分,大拿還不夠透徹,希望佛祖詳細說明。第二種可能,須菩提舌己忘我,大眾不明白也就是自己還不明白,為眾生請佛法也是確實的需要。第三種可能,佛和須菩提有所「串通」,刻意安排了這個步步啟發的流程,以增強說法的效果。

言傳雖然比上意會更接近佛法的真實,但佛祖當然明白,意會只是對根基好的學生有用,對普通修行者而言,還是離不開言語說教的文字般若。

第11句如是降伏其心---解決修心的大問題

名句由來:「汝今諦說!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名句解讀:「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們住,就是這樣降伏其心。如是:像這樣。指佛方才的「吃飯、穿衣」的示範,還有一層含義:「佛祖連說「如是」,沒有了下文,聽眾們便虛心以待,一瞬間心就空了,此時的狀態就是「這樣」。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候,一切都沒有了。唯然,就是答應、好的意思。「願樂欲聞」,高興極了正等著聽呢。

佛典故事:吝嗇的母親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年輕人常常去祗園精舍,聽佛講經說法。他非常仰慕佛的無上智慧,就回家懇請其母親准許他出家修行。

他母親堅決反對:「除非我死了,否則不許親近佛祖,你現在該做的就是努力賺錢給我,別讓其他的事情分心。等我死了之後,就由你怎樣了。」

年輕人非常孝順,他每天都拚命賺錢,伺候母親,一切都順著老人的心意。母親則把兒子賺來的錢,都悄悄封存好。自己捨不得用,更不捨得布施給別人。

年齡人送終了老人,便出家皈依了佛,跟從佛的十年里,他每天都用心修習佛法。後來,他辭別佛陀,獨自隱居清修。

一天,在他的茅屋外跪著一個女人,她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地趴在地上痛哭不止,這位法師就問:「你是誰?為什麼在這裡哭哭啼啼?」她說:「我前世是你母親啊,因為住世時慳吝、惡口、怠慢聖僧,又陰礙你修行,所以遭到惡報,隨入餓道受苦行,現在唯一能讓我解脫的人就是你了啊。」法師聽了,非常痛心,這麼多年來母親一直煎熬在苦難中啊,就急忙問救助方法。

她說:「你把我以前藏在地窖里的錢,拿出布施、行善,我就可以解脫了。」法師聽了囑咐,就匆匆趕去俗家取錢,然後布施行善,救濟窮苦的人。圓滿時,他母親轉業為天人,穿一身素潔的衣服向他叩謝,說自己已經升往天國了。

活學活用

善惡因緣,人心的慾望是無休止、無淵源的,要想降伏其心,就要破除各種執念和虛妄,用一分淡定和坦然,來化解內心執著。

知識鏈接:「心」的思考

《金剛經》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在我們心中造成不安的煩惱因素。說「降伏其心」,似乎很簡單、很容易。但是,究竟起來,眾生的心實在是很難降伏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的「心」里,總有一些慾望、希望、利益或追求,總有一些問題需要思考、需要解決。特別是在變化迅速的現代社會,信息爆炸,知識膨脹,慾望也跟著強烈起來,人的心也越來越難降伏。慾望是眾生的本能,沒有慾望,便無所謂生命。眾生的心難降伏,便是由於各種慾望而生的蠢蠢欲動。

心的問題

生活中,大寬有往往會有許多煩惱,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心理問題。如因為家庭、學業、工作、感情、名利、國家或世界的變故而感到不安。因此,學佛首先要從「修心」開始。學佛即是修心。

第12句若有色、若無色---離四相普度眾生

名句由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名句解讀:眾生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佛教化並慈愛一切眾生,即度一切眾生。佛把一切的生命分成十二類。包括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是有形象可以看見的所有有色界的眾生。無色,肉眼看不到又確實存在的所有無色界的眾生。有想,有思想感覺。無想,沒有思想感覺。學佛就是為眾生解脫煩惱痛苦,使他們進入絕對快樂清靜的無餘涅槃境界。涅槃是梵音,也叫圓寂,分為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

佛典故事:普庵祖師屠夫

普庵祖師是位精修顯密的高僧,深受當地人們尊崇。

有個虔誠的女信徒,常常去聽他說法,人們都知道,普庵法師神通廣大,能夠呼風喚雨、隨心所欲。女信徒的丈夫是個屠戶,以宰殺牲畜為業。他受妻子的影響,也開始決心拜普庵祖師修學佛法,就讓妻子引見大師並對妻子保證改業吃素。

佛祖說:「你曾經殺害過太多的生命,如果不能聽從我就請回吧!」

屠夫虔誠地發誓:「一定改業吃素,修行佛法。肯請佛祖收留我吧!」

普庵說:「好吧,現在你回頭看看。」

他轉身一看都是過去殺的牲畜,個個凶光暴露、咄咄逼人,嚇得他神魂驚顫連連嗑頭,哀求大師收留。

祖師傳佛法給他,瞬間冤魂不驅而散。從此,他放下屠刀,吃齋念佛,精心修法。

走上修佛路也免掉了過往的生死冤債,正所謂「一提闡也能成佛」。

活學活用

從覺悟的那刻起,一切都不算晚。下定決心改正自己的不足,成功還會再次向你靠攏。

四大皆空

禪宗認為,合成人體的所謂地、水、火、風這「四大」都是空的,只是一個假相而已,既然四大都是空的,那麼五蘊和六境當然也是空的。

知識鏈接:無眾生可度

如果太陽心中時時惦念著要給人間送溫暖的話,那不用幾天就它就會隕落!所以,發善心的大菩薩們一定不要有掛心的四相。

一旦發大願滅度一切眾生成佛,幫它們徹底解脫痛苦煩惱,千萬記住不要有「我度眾生」的執念,如果存了這個念頭,那就沒有眾生可度了。一切生靈,不管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還是有形、無形(肉眼看不見),或是有思維意識的、沒有思維意識的,對於菩薩而言,都要發願統統把它們滅度成佛,讓它們進入不生不滅的極樂世界。但不管這樣度了多少眾生,也不要起一點點「我要度眾生」的念頭。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降伏妄心,就要離四相:只有心中不生四相之念,才能安住菩提真心。

平等的四生:區分平等眾生的四種類別

胎生:胎生是在母親胎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人、象、馬、牛、豬、羊、驢……….

卵生:卵生是卵殼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生命。鵝、孔雀、雞、蛇、魚、蟻…….

濕生:濕生是依靠濕氣而受形的生命。魚、蝦、螃蟹、蚊子、幼蟲……

化生:無所依託,只憑業力忽然而生的生命。諸天和地獄的生靈以及蟬、蝶……

第13句 無餘涅槃---小乘的解脫境界

名句由來: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名句解讀:「非有想」,心中將無想也不想。「非無想」,心中將不想的想也斷了。涅槃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因究竟而無殘餘。有餘涅槃是羅漢境界,不徹底;無餘涅槃是佛境界。佛說學佛的人第一個發願使一切眾生都成佛,都能夠達到「我」的成就一樣,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所以,學佛第一要發願,大乘佛法如果不發願,學佛是不會成就的。如果覺得自己很痛苦、煩惱,沒有大乘的願力,那不是佛法真正的精神;佛的願力,學佛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

佛典故事:鳳凰涅槃

傳說,鳳凰是百鳥之王,鳳凰所到之處,都會讓群鳥頓然失色,它不但外表嬌艷,而且威嚴懾眾,百鳥無不畏懼、艷羨、嫉恨。完美無極限,儘管如此,鳳凰仍渴望通過歷練達到盡善盡美。所以,它每五百年就背負人間所有慳貪、嗔痴等執念自焚於火海。期望用生命換取世間的祥瑞。在肉體經受萬火鑽心的痛苦和輪迴後,它便化身為火鳥,更加光彩奪目。

佛教中,把鳳凰的這一「死」叫做涅槃,指代破除貪、嗔、痴等執著的那個「我」已經死去,達到清靜、安定、恆常的正覺的境界。

活學活用

磨難是一筆財富,故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磨難可以鍛造我們的生命力,激活我們的最大潛力。

知識鏈接:無餘涅槃與有餘涅槃

小乘最終達到的解脫境界,因為還不徹底,所以叫做有餘涅槃;而大乘是要成佛的,因為徹底解脫沒有了掛礙,所以叫做無餘涅槃。學佛要有大的志向,引領一切眾生進入沒有痛苦、絕對快樂清凈的「無餘涅槃」境界。

因為修行的程度不同,所以涅槃的境界也有差別。籠統地說,涅槃分為無餘和有餘兩種境界,即徹底與不徹底。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是相對而言的。

第14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菩薩不應執念

名句由來:「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名句解讀:「我相」,執著於「我」的概念,有了區別。人相,相對於「我相」的「他人」概念,有了內外的差別。眾生相,心裡有了「眾生」的高低、貴賤分別,就會對所謂低賤眾生產生悲憫而心生傲慢。壽者相,有對自己壽命的功利念頭,希望通過度眾生來解脫自己的生死是限。菩薩的境界,首先要去掉一切執著之相,心無掛礙,才能夠普度眾生。因此,不管哪一種布施,施者都應抱持無施的心態,受者也空,施事也空。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佛典故事:空色誘惑

一日,洞山禪師與雲居禪師閑聊,洞山冷不丁冒出一句:「你愛色嗎?」

雲居此刻正好在篩豌豆,聞言像觸電一般「啪」的一聲響,把筐里的豆子撒了一地。

洞山看著雲居禪師的窘態,哈哈大笑,俯身撿著滾到腳邊的豆子。

雲居禪師此刻還思索著洞山的話,他想了很久才說:「不愛!」

洞山一直在觀察雲居的動態,受驚、躲閃、逃避等,他惋惜地說:「你真的想好了嗎?」真正事發時依然可以泰然自若嗎?」

雲居堅定地吼道:「當然能「。然後轉身向洞山,希望從他那裡得到肯定。

但洞山的笑而不答讓雲居一下子渾身發毛,就反問:「你呢?」

洞山笑著說:「我看她們只不過是美麗外表掩飾下的臭皮囊而已。愛與不愛也沒有什麼差別,只要心中有自己堅定的想法就行了,何必要在呼別人怎麼想!」

活學活用

《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能夠做到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才能坦然面對世間的各種誘惑。不必拘泥於外人的看法,無愧我心足矣。

知識鏈接:發心離四相

如果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心裡有了你、我、他的分別,這就不是菩薩心腸了。

如果菩薩有我、別人、眾生和生死的念頭,並且執著於這四種相,就不是菩薩了。同樣的意思,如果修行菩薩道的人,離不開這四相,那也就修不成菩薩道了。

「我」是個能度眾生的人,這是個「我相」;對方那個眾生是被我度的,這是個「人相」;因為眾生根基不同,所以會有說法上的種種差別,也就是能度和所度會產生差別之相,這叫做「眾生相」;執著生死壽命,不舍度人為求解脫的念頭,這叫「壽者相」。如果菩薩有了這四相,就不是菩薩了,這句話的後果很嚴重。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不離開這四相去度眾生,那不僅度不了眾生,連自己最後都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成不了佛。

降伏妄心,就要離四相;只要心中不生四相之念,才能安住菩提真心。

第15句菩薩於法,應無所住---放下執著

名句由來: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名句解讀:複次,白話文就是其次的,次一等的意思。佛告訴須菩提此心都應該隨時隨地無所住。念念皆空,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就算做了一件好事,做完了就沒有了,心中不存。即是說不應執著形色布施,亦不應該執著聲音、嗅覺、舌味、觸覺、法相而行布施。「法」是意識境界,是屬於觀念、思想、精神方面。如果你心裡還有個空洞清靜,就已經落在法上。所以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佛典故事:信徒與屠夫

古時候,有一對鄰里,一個是吃齋念佛的王信徒,另一個是以宰殺牲畜為業的張屠夫。王信徒家裡自設了佛堂,每天燒香、拜佛,誦讀佛經多年如一日,非常虔誠,有一天,終於感動了菩薩。於是,菩薩就幻化一個貧窮的老婦人,前去他家乞討,考驗他的道業。

王信徒聽到敲門聲,跑去一看,門口站著一個髒兮兮的老婦人,寒風吹來,她打了一個趔趄,乾癟的手在空中搖晃著。老婦人說:「善良的人,發發慈慈悲留我一宿吧。」王信徒頓生厭惡,急急地往外攆她,說:「我家裡太小,你去別處投宿吧。」老婦人說:「讓我住佛堂也行。」王信徒說:「什麼叫也行,那是供菩薩的地方,豈是隨便讓人住的。」說完「砰」地關上門,把老婦人丟到門外不管了。

觀音菩薩很失望,就走到對面的屠戶家裡,她想:「試下他是不是有緣人呢?」就敲門道:「家裡有人嗎?」屠戶見老太太哆哆嗦嗦地倚在門外,三九寒天卻衣著單薄,連忙把老婦人讓進屋,端吃送喝。不等老婦人開口,他便問及身世。老婦人說:「一人一家,無依無靠。」屠戶說:「正好我也是父母早亡,您要是不嫌棄就住到這裡吧。」老婦人:「我年老體衰,怕只能給你添亂。」屠戶說:「只要做點簡單家務就好了。」老婦人就答應了,屠戶對他像家人一樣,無微不至地關照。一次,老婦人看到屠夫殺豬,手段殘酷就不忍地勸止他,說:「兒啊,牲畜也是一條命啊,用鐵鉤子鉤它的舌頭,它也知道疼啊,你看我把他們都喚出來。」果然在婦人的召喚下,豬都乖乖地出來了。因為喚豬時,叫的是屠戶祖宗的名字,所以把屠戶嚇傻了,問:「怎麼都是我祖宗的名字?」老婦人說:「生死輪迴,它們前世欠你的,今生轉畜還債啊。」屠戶慌忙扔下屠刀跪到老人面前:「娘,我不枉殺牲畜了。」

後來,這個屠戶轉業行善,廣行布施並且在老人的點化下修法得道。

活學活用

形式就好比「秀場」,然而人生卻不是作秀,寧可執著於一個菩薩的「空相」,也不務實地做一件善事。只有和契機擦肩的份。行善得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瞧不起別人,靈魂不等同於商品,穿過墳墓我們都是平等的。

知識鏈接菩薩的「六度」

凡夫俗子之所以不能擺脫煩惱,就因為是對紅塵中的各種誘惑過於貪執、迷戀,如果能夠不執著,那是大智慧。如果發下入世度眾生的大誓願,那是慈悲之心。大悲兼具大智,才是真正的大菩薩。

菩薩的修行,共有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雖然以般若為成佛的嚮導,但彼此之間又在不同的角度相互統攝。學習菩薩立誓成佛,就是學習如何捨棄「自我」去普度眾生,本質上這是一種極大的布施行為,即以自己的所有給予眾生,使對方脫離苦海。所以,在這裡,布施就是統攝其他六度的關健。

第16句東方虛空可思量不——無邊福德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名句解讀:須菩提啊,你的意思怎麼說呢?東方虛空,一直向東方走,這個太空有多大?你可不可以測量得出來?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東、南、西、北叫四維,四維以外還有上下。佛問:「四維上下、虛空,隨便向哪一方,整個的太空有多大?你能不能量得到?東、南、西、北、上、下叫做六合,東方世界是談生法的,西方世界是講歸宿的。」

佛典故事:嗔怨的惡果

優波笈多法師曾鼓勵弟子,說:「經常思索佛法義理,精勤修行,長此以往就能修得證道。可得須陀洹果。」

有一個弟子,急功近利,一心想證得須陀洹果,就刻苦地修行,廢寢忘食地學習各種佛經。法師看穿這個弟子的心思,就決定帶他去摩陀羅國。希望通過實例可以啟發他悔悟。

他們化緣到一戶人家,這個弟子看到有個證得須陀洹果的小孩,卻生了一種頑疾。身體被蟲蛀得不堪目睹,身上的氣味讓人避之不及。

追隨著法師的眼光,弟子終於忍不住問緣故。

法師回答:「這個小孩前生是寺院里管修持的道長。僧人們都叫他維那師父。」有一天,大家坐在一起靜修,這時,有個僧人的皮膚病發作了,忍不住抓癢。維那聽到聲音,生氣地羞辱了他一番,並把他丟到這戶人家。

後來,維那師父聽一個羅漢的勸告證得果位,但放縱自滿,不再修行,今生遭到這種罪應。

這個弟子聽了,又驚又怕,回去更加努力修行,最後證得果位。

活學活用

急功近利取得的成果,來得快去得也快,放鬆心態,看淡名利,不要讓心靈背負得太沉重。

知識鏈接:無相布施的無量福德

為什麼菩薩的布施要「不住於相」呢?因為這樣做有更大的福德報償。

佛以「東方虛空」來比喻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一是誘導眾生要堅定地走這條成佛之路,最後終能有超出你預想的果報;二是警戒眾生,不要以眼前的利益得失,來衡量不住相布施的好處,那最終的福德就像「東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

不住於相的布施,所獲的福德,廣大而不可思量!有相布施,所得功德有限度,無論多麼大,總能以有限之數來衡量。但如果能以「不住相」的大智慧施行布施,把布施融進一切眾生共同成佛的大事業,所得之福將無限而不可思量。

第17句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布施的功德

名句由來:「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名句解讀:佛對須菩提說:「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布施修行應該不住相,假使一個修大乘菩薩的人,能夠不住相布施,那麼他的福德有不可思量的大」。福德是布施、供養等外施所積累的福報,它相近又區別於功德,是相當於身外而論。福德分為三種人間有漏之福,二乘聖人無漏之福,佛道則是圓滿無上之福,所謂福圓智滿,就是到達福德、智慧的是最高境界。

佛典故事:一聲定佛緣

佛陀在講解《法華經》時,列舉了一個小事例。

佛說:「一位長者想皈依佛,在當時並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出家的,要證得了佛果的有緣人,才有資格。佛讓弟子查了下他的前世業果,結果沒種下什麼大善根,不具備出家的條件。但是,佛還是隨他願出家了。弟子問:「世尊,那個長者五百世,都沒種什麼善果,怎麼能度他出家?」佛說:「這個老者,在某一世中,上山採藥,被猛獸追襲,情急之下爬到樹上避災。隨口念了一聲「南無佛。」這就是他的因緣啊,歷經無數的浩劫和輪迴,在這裡遇到佛,這是他的佛緣啊。就憑一聲南無佛他就「積聚」了無量福德,所以讓他出家。老者出家後,經過精心苦修世證得了阿羅漢果位。

這就是一聲定佛緣。

活學活用

慈悲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沒有平等就沒有慈悲的念,善無分大小,拋掉分別執著,才能通達身心。

知識鏈接:布施的分類

布施有財施、無畏施、法施等不同類別,打個比方就是有錢施捨給別人錢,沒錢就給別人鼓鼓勁,如果有「手藝」讓人謀生就把「手藝」教給別人。

菩薩不施捨物質財富,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菩薩所施捨給眾生的是面對命運的勇氣和祛除煩惱、痛苦的妙法。但無論施捨什麼,總得先自己有,才能給別人。而被布施所統攝的其他五度,它們的任務就是幫助「自我」漸趨完善,到達一定的境界才有能力度化眾生,即其餘五度做了布施的後援。但布施不是減少其餘五度所累積的成果,而是把它拿出來和大家共享,得到福利的人越多,自己進步的速度反而越快。

退步原來是向前

塵世的誘惑,便如水中倒影一般風光無限,唯有專註勞作才不迷失。看似退步,實則向前,在很多時候退後才是大智慧。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修福與修慧

大象前世只修福不修慧的眾生,終究是畜生道的痴福。阿羅漢只修慧不修福,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

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第18句不以身相見如來—身相不是法身如來

名句由來:「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名句解讀:佛問:「須菩提,可以用有形的相見到如來嗎?」須菩提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是因緣而生的虛相。不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相都是這樣,生生滅滅皆由因緣而定,都是流動的、變化的虛相。「非身相」,身相都不過是假名如幻的妄相,並非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又說非身相。

佛典故事:法師的神通

印度三藏法師自詡神通。有一天,他去A找慧忠禪師證實這件事。

慧忠謙抑的問道:「久聞您能夠看透人的心念,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三藏法師說:「這不過些雕蟲小技,不足掛齒。」慧忠略想一下問道:「能幫老僧我看下現在心在何處嗎?」

三藏運用神通查看後說:「高山抑止,小河流水。」

慧忠微笑著點頭,將心念一轉,又問:「那老僧現在身在何處?」

結果三藏不費吹灰之力就答出來了。

慧忠笑著說了些稱讚的話,隨即將心念收起,反觀內照,進入禪定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世界相、無動靜相,這才笑吟吟地問:「請看老僧此刻在何處?」

三藏神通過處,只見空中無雲,水中無月,世間無人,鏡中無影。

三藏使盡了渾身解數都照不見國師心跡,一時無措。

慧忠緩緩出定,笑著說:「您有通心之神力,能知他人一切去處,非常了得!可是卻不能探察我的心跡,為什麼呢?」

三藏滿臉迷惑。

慧忠禪師笑著說:「因為我沒有心跡,你當然看不到了。」

活學活用

心無外物才能讓人無所察覺,無論你的心跡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就可以覺察到,相反只有內心澄明,才能讓人無所察覺。

知識鏈接:三身佛

在大乘佛法中,有佛的三身的說法,即所謂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或應化身佛)。

應身佛是為了度化有緣眾生,從如來本體中顯現出來的形色身相,通常佛經中說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指的就是應身佛的身相莊嚴。

報身佛是為應大菩薩們的機,在法身佛本體中顯現出來,是具足萬德莊嚴的身相。

法身佛是指佛的本體或本性,即本經中所說的如來,它是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上下十方無處不在、沒有具體形相的一種永恆存在,自然就沒有身相。所以報身佛、應身佛都有身相,可是法身如來並無身相。

第19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執著於相

名句由來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名句解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說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是因緣而生的虛相,不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相都是這樣,生生滅滅皆由因緣而定,都是流動的、變化的虛相。諸相非相是指身相不是法身如來,又並不是完全對的。因為眾生所見到的佛的身相,是從如來法身中因和眾生相應的緣而顯現出來的相,所以如果明白了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真理,不要執著在任何相上,那眾生所看到的佛身就是法身如來。

佛典故事:財主的七個女兒

相傳,古時候有個財主,有七個貌若天仙的女兒,他為此感到無比自豪,每每賓客臨至,他總要女兒們出來秀一把,聽到客人的驚嘆也許是他最為開心的事了。

有一天,一位慕名而來地客人說是要目睹一下財主的七位千金,財主非常高興地滿足了他,然後問他:「我的女兒是不是名副其實啊?」那個人說:「我們來賭一把,你讓女兒們穿上盛裝去街市走一圈,如果所有人都說她們很美,我就給你500兩黃金,倘若有一個說不的,你就給我500兩黃金,怎樣?」財主欣然同意。他帶著女兒們遊走於街市各處,但凡見此風景的人,無不驚嘆,正在得意之時,,那人把他帶到僧院拜見佛祖,財主頂禮後,就自信滿滿地問:「佛祖,我的女兒是不是很漂亮?」佛祖不屑地說:「不認為!」財主說:「你一定是嫉妒我才這樣說的吧?全城人都說美唯獨你例外,作何解釋?」佛說:「世人看的是面相,而我看的是內心,身不貪財、口不惡語、心無邪念這樣才是真正的美啊。」財主聽了佛祖的話,尷尬地走了,本以為到手的黃金不但沒得到,反而輸掉了500兩。

原來那個和他打賭的人,正是佛祖的弟子,他了解佛的審美觀,與佛祖的會面也是他的用心所在。

活學活用

美不只取決於外在,更主要的是靈魂,精神的美、思想的美才能把美的意義定位得更清麗脫俗。身相不過是一具皮囊,人與人之間更多是思想的交流,所以我們無須過多地注意表象的虛空,得到凈化的心靈才是美的根源。

知識鏈接:身相與法身如來

身相只不過是一個名字,是因緣而生的虛相。不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相都是這樣,生生滅滅皆因緣而定,都是流動的、變化的虛相。這個道理,在其他的佛法中也有印證,比如佛法常講的四大皆空,就是說世間萬物不過是地、火、水、風四種物質聚合而成,而在藏密中更發展成了地、火、水、風、空五大元素,佛的身相也這些元素的聚合之相。這樣的認識,同今天科學所說的量子理論是很接近的。

從另一個角度講,說身相不是法身如來,又並不是完全對的。因為眾生所見到的佛的身相,是從如來法身中因和眾生相應的緣而顯現出來的相,所以如果明白了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真理,不要執著在任何相上,那眾生所看到的佛身就是法身如來。譬如見波就是見水,就是見水分子,就是見原子,就是見世界構成的真理。不但佛的身相是這樣,其他所有的一切相都是如此,若能透過所有的相見到本質,就是見到法身如來了。


推薦閱讀: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解讀10-02
《金剛經》系列開示 29
讀《金剛經》心得1
金剛經告訴你 佛在哪裡?
金剛經白話(下)

TAG: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