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成、沃興華、李相國關於情感、內容與形式的爭議

按:今天,李相國先生轉發了一條沃興華先生關於《書法家的文化是在點畫、結體、章法裡面表現出思想感情、世界觀和宇宙觀》的文章,並配發了一段評論,對沃興華先生關於內容與形式這個問題的論述,認為沃興華先生從《情感與形式》論的與內容無關,到今天 「書法又很特別,是以文字為表現對象的,而文字又有它的內容,比如好的句子和詩歌,書法本身的內容如果能夠跟文字內容結合起來,相得益彰,那麼就會產生更大的審美內涵」的觀點表示認同,此舉得到了劉正成先生認同和贊同,劉正成先生認為,形式即內容」中的「形式」,與書法中的文字一樣,都是作為書法內容的組成部分,不能互相代替,不能相互獨立存在!現將李相國先生和劉正成先生的討論發佈於此,以期引起書法界同仁的討論,活躍書法學術的氛圍。

侯勇

2018.3.21

李相國

當時辦「情感與形式」展覽時,在討論前言的草稿時,沃老師認為書法的形式就是書法的內容,與書寫的文字無關。當時我提出過不同看法,我認為書寫的形式固然是書法本體,但書寫的內容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與書寫的形式相得益彰,就像歌曲中曲子和歌詞的關係一樣,它們共同表達著豐富的情感和意境。今天轉發的這篇文章中他認為「書法是通過點畫、結體和章法中各種各樣的對比關係來抒情寫意的,它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不需要依賴文字內容,但是書法又很特別,是以文字為表現對象的,而文字又有它的內容,比如好的句子和詩歌,書法本身的內容如果能夠跟文字內容結合起來,相得益彰,那麼就會產生更大的審美內涵,所以我覺得書法本身的內容不能放棄,文字的內容還要追求,不過書法本體依然是在點畫、結體、章法的各種對比關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把文字內容考慮進去,那就更完美了。」我覺得現在這個表述較之前是就準確多了也較為完善了。

劉正成

同意相國意見!

饒宗頤先生二十年前就明確說過:書法不是視覺藝術!否則,中國的書法就要被美國和西方的抽象藝術甩出十萬八千里!

試問,用7個音符組成的音樂是不是獨立藝術?當然是人世間最純粹的獨立藝術羅!但是,貝多芬以《田園》、《命運》、《英雄》、《歡樂頌》等文字命名的顛峰之作交響曲,如果去掉這些標題文字,你還聽得見「命運的敲門聲」嗎?

一般的寫字包含著藝術的審美,脫離實用的書法藝術帶著不可分離的文字意義的基因,文字在書法中就起著交響樂標題般的暗示意義,這種意義在任何時候不可須臾離去,並且十分重要!

「形式即內容」中的「形式」,與書法中的文字一樣,都是作為書法內容的組成部分,不能互相代替,不能相互獨立存在!


書法家的文化是在點畫、結體、章法

裡面表現出思想感情、世界觀和宇宙觀

沃興華

沃興華 1955年生於上海,1977年考入華東師大歷史系,1979年破格考上華東師大古文字專業研究生,1982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4年破格晉陞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先後在華東師大歷史系、藝術系任教。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委、上海市書協秘書長、流行書風展主持人等。現任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我們一定要強調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

沃興華

書法是通過點畫、結體和章法中各種各樣的對比關係來抒情寫意的,它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不需要依賴文字內容,但是書法又很特別,是以文字為表現對象的,而文字又有它的內容,比如好的句子和詩歌,書法本身的內容如果能夠跟文字內容結合起來,相得益彰,那麼就會產生更大的審美內涵,所以我覺得書法本身的內容不能放棄,文字的內容還要追求,不過書法本體依然是在點畫、結體、章法的各種對比關係,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把文字內容考慮進去,那就更完美了。

書法藝術還是給人看的,是一種視覺性的藝術,不是用語言跟人家講的,如果書法藝術的內容能夠通過語言表達清楚的話,那麼書法的獨立性就喪失了,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正是因為語言不能表達,書法才有生存的空間,就像《周易》裡面講的,言不盡意,然後立象,用形象的方式來表達,書法實際上是種「象」,不是觀念的東西,如果書法走到純粹觀念的話,書法家的主體立場就喪失了。這讓我聯想到現在書法界最可悲的現象,什麼人都可以到書法界來混,余秋雨也可以在展覽館辦展覽,而且他還要反咬一口,講現在你們書法家都沒有文化,他是有文化的,這叫什麼邏輯,這叫殺人越貨!書法家的文化不是會寫幾句詩,會寫篇文章,書法家的文化是在點畫、結體、章法裡面表現出思想感情、世界觀和宇宙觀。我們一定要強調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一定要堅持書法的本位立場,否則的話,誰都可以到書法界里來混,我早就說過,現在的書法界當官不成者有之,經商不成者有之,做學問不成者有之,集一切不成之大成。而且這些人到書法界混得有頭有臉,撈得盆滿缽滿之後,還要踩你一腳,說書法家沒文化,你講點畫、結體和章法,他覺得都是等而下之的東西,本位立場喪失,門戶大開,結果當然引狼入室。

——節選自「三生萬物——劉彥湖書法藝術」研討輯


推薦閱讀:

法王關於人身難得的開示
關於語文「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asunnyday的博客
關於《影梅庵憶語》、《香畹樓憶語》、《秋燈瑣憶》
關於厭學的二個諮詢案例
關於家居書房文昌位的選擇和布局

TAG:情感 | 爭議 | 內容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