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詭異的德國「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
在世界上所有的兵種當中,海軍無疑是最懂得也是最尊視榮譽的一個軍種;也是最讓人肅然起敬的一個軍種;因而也最讓我感興趣了解其作戰歷史的軍種;每一艘軍艦的軍史和它那世上獨一無二的航海日誌,都詳細記載著它曾經歷過的精採的故事,讓後人緬懷著它曾經不平凡的遭遇。
昨天上海電視紀實頻道《沙場》節目中,播放一段二戰軍史(紀實頻道天天都有二戰軍史),講述的是二戰中最幸運的一艘軍艦的故事。它是一艘能躲過任何大災大難的艦船;使海員們蒙受損失最少的艦船;也是二戰後德國僅存的一艘大型軍艦;並被二次原子彈試驗當舥船而不沉的軍艦。成為世界上最幸運又最詭異的一艘軍艦,被記載在世界軍史上,讓人們談資著、猜測著,它那不沉的詭秘之處究竟在哪裡?
一戰的失敗讓德國人喪失了絕大部分軍事力量,海軍的損失尤其慘重,數十艘大型戰艦無一倖存,德國海軍變成了一支純粹的「岸防海軍」。但軍方並沒有死心,而是一直試圖重建德國海軍昔日的輝煌。「埃姆登」號輕巡洋艦揭開了海軍重建的序幕,之後德國陸續建造了一批輕巡洋艦以及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但海軍總司令雷德爾並不滿足於現有的成績,參加過日得蘭海戰的他,夢想重振德國海軍一戰時的雄風。於是,30年代初,儘管《凡爾賽條約》明文禁止,德國海軍仍開始悄悄地考慮建造重巡洋艦的可能性。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對雷德爾的擴軍計劃大加支持。受此鼓舞的海軍幾乎立即開始為建造大型軍艦做準備:1934年,海軍參謀部與克虜伯公司簽訂了製造380毫米和203毫米艦炮及雙聯裝炮塔的合同。其中,380毫米艦炮和炮塔為設計中的俾斯麥級戰列艦準備,而203毫米炮則將安裝到設計中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上。「歐根親王」號就是屬於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的三號艦。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軍條約》的簽訂,更為德國海軍建造大型艦隻大開方便之門。7月9日,德國政府宣布了一項龐大的造艦計劃:兩艘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兩艘重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十六艘驅逐艦和二十八艘潛艇。其中第一艘重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已於三天前(7月6日)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開工(建造代號H);當年8月15日,二號艦「布呂歇爾」號在基爾的德意志船廠開工(建造代號G)。1936年4月23日,追加建造的三號艦上了同在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的船台(建造代號J)。
該級重巡洋艦都是以德國歷史上的名將(尤其是海軍名將)命名,三號艦的命名自然也要遵循這一原則。1938年3月,德國吞併了奧地利,為了照顧奧地利人民的感情,決定選擇一位奧地利將軍來命名將於當年下水的重巡洋艦,又為了照顧到義大利盟友的感情。史學家想起了19世紀奧地利和普魯士僅有的兩個擁有海軍的公國。在1864年的普魯士-丹麥戰爭中,兩國海軍組成聯合艦隊,在赫爾戈蘭海戰中擊敗丹麥海軍,其中參戰指揮的奧地利的名將歐根親王來為這艘重巡洋艦命名。
1938年8月22日,重巡洋艦J號在基爾下水,正式命名為「歐根親王」號。前奧匈帝國海軍上將、匈牙利攝政霍爾蒂的妻子瑪格達·馮·霍爾蒂參加了下水和命名儀式,並為這艘重巡洋艦打碎了酒瓶。從此「歐根親王」號從船廠里就開始了它的傳奇經歷:1939年8月,蘇聯尋求德國在海軍方面的幫助,提出購買德國正在建造中的三艘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但從一開始就準備進攻蘇聯的希特勒當然不會允許加強蘇聯紅海軍力量的情況出現,於是三艘戰艦中完成度最低的「呂佐夫」號被同意出售給蘇聯。「歐根親王」號也得以避免成為蘇聯紅海軍「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重巡洋艦,但也就此繼續它不幸而又幸運的一生。
「歐根親王」號基本技術數據:標準排水量14240噸,滿載排水量(噸) 18500、艦全長(米) 212.5(較同級前兩艦加長約7米)、艦全寬(米) 21.3、吃水(米) 5.83、動力裝置:3x葉輪機 12x鍋爐、軸數(軸) 3、動力輸出(馬力) 133,000、最大航速(節) 32.5、續航力(海里/節) 6,500/17。
裝備有4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6座雙聯裝105毫米高平兩用炮、6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6門20毫米高炮、4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艦體側舷裝甲最厚處達80毫米、4架阿拉多196(Ar-196)式水上艦載飛機、艦員最多為1600人。
與同期其他海軍強國相比,德國重巡洋艦在技術參數上毫不遜色,在防護和生存力上還具備一定的優勢,光學火控系統更是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但動力設備的不可靠一直困擾著「歐根親王」號,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和改進型「歐根親王」號續航力不足。而且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德國其他大中型水面艦隻上。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這時德國開始發展潛艇事業,研究部門長期熱衷於對船用柴油機研究和改進(這也是鄧尼茨努力的結果)。
與該級前兩艘相比,「歐根親王」號作了一些改進,包括艦體延長4.5米、艦首改為飛剪首、增加兩座對空射擊指揮儀、改變煙囪罩的外形等。這些改進使該艦的船台周期比它的前兩艘姐妹艦多了半年,建造時間也延長了半年。不過晚服役半年,也讓這艘重巡洋艦免於遭遇德國海軍在挪威的慘重損失,未嘗不是該艦「運氣」的又一體現。
1940年7月1日和2日,還在日耳曼尼亞船廠舾裝的重巡洋艦就連吃兩顆英國炸彈。幸好這兩顆炸彈威力不大,沒有造成多大危害,「歐根親王」號得以在一個月後順利服役,首任艦長赫爾穆特·布林克曼海軍上校。
剛服役的重巡洋艦帶著一群新水兵在基爾附近訓練和試航,三個月的時間讓水兵們熟悉了自己的戰艦,隨後「歐根親王」號被派往基本在德國控制下的波羅的海執行巡邏任務,這裡沒有英國轟炸機的騷擾,同時作進一步的訓練。不斷的訓練和試航提高了戰艦的作戰水平,但同樣也讓人厭煩。1941年4月,「歐根親王」號受命從波羅的海返回基爾,準備和「俾斯麥」號戰列艦一起執行「萊因演習」行動,襲擊盟國的大西洋運輸線。
1941年4月22日,「歐根親王」號從基爾出發,前往格丁尼亞與「俾斯麥」號會合,但很不幸,第二天它就撞上了一顆磁性水雷,雖然對艦體沒有造成太大損害,但主炮射擊指揮儀的光學部分和測距儀都被震壞,不得不又折返回基爾修理。「萊因演習」行動也只能隨之推遲。由於損壞並不嚴重,10天之後重巡洋艦再次出航,一路順風來到格丁尼亞,和等候已久的「俾斯麥」號會合。
5月5日,希特勒親自來到這裡,視察即將執行第一次作戰任務的兩艘戰艦。5月18日,兩艦拔錨啟航,緩緩駛出港口,踏上這次註定將為後人銘記的航程。就在兩艦出航的當天,英國皇家海軍派出的重巡洋艦「薩福克」號在丹麥海峽開始巡邏,隨後它的姊妹艦「諾福克」號也加入了巡邏的行列。
第一次幸運
5月20日,薄雲,四級東風吹過卡塔加特海峽。從格丁尼亞出航兩天以後,德國戰艦編隊在掃雷艇和驅逐艦的護衛下航行在這條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必經之路。編隊司令根特爾·呂特晏斯海軍中將指望能悄悄通過這條危險的海峽,但他的計劃在這一天落空了。下午一時,瑞典的巡邏飛機從編隊上空飛過,兩名親英國的瑞典情報官員很快把這一情報通報給英國大使館,幾小時後英國海軍就已經知道,英國空軍通信站在下午6時8分發給所有巡邏飛機的命令:注意!兩艘德國戰列艦和三艘驅逐艦正朝北航行!已進入北海。本土艦隊司令約翰·托維上將命令艦隊準備出擊,同時密切關注德國軍艦的動向。
呂特晏斯決定在挪威的峽灣中休整一段時間,以躲避英國人的偵察。這天上午7時9分,德國艦隊駛進卑爾根以南的科爾斯峽灣,其中「俾斯麥」號停泊於其中的格里姆斯塔灣,「歐根親王」號和驅逐艦「Z10」「Z16」「Z23」號停泊於卡爾瓦尼斯灣。在峽灣內下錨,開始加油。中午,旗艦「俾斯麥」號給「歐根親王」號用旗語發來21日至22日的行動指示任務:今晚繼續向北進發。
就在德國戰艦出航的時候,英國人也出動了。托維上將把他的兵力分為兩個編隊:一個以戰列艦「威爾士親王」、戰列巡洋艦「胡德」號為核心,由霍蘭中將指揮,旗艦「胡德」號;另一個以戰列艦「喬治五世」號、戰列巡洋艦「反擊」號為核心,托維親自坐鎮旗艦「喬治五世」號。這天晚上,霍蘭中將的分艦隊駛出斯卡帕灣,準備前往冰島加油,然後在冰島—格陵蘭島和冰島—法羅群島之間巡邏。托維的分艦隊則在斯卡帕灣待機。
5月22日,多雲,德國人憑藉著夜色的掩護,偷偷離開了錨泊地,整個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立即忙亂起來,大批偵察機被派往挪威和北海北部,力圖找到德國戰艦的去向。當德國編隊開始進入丹麥海峽,決定性的5月23日很快來到。首先遭遇到的是在丹麥海峽巡邏了三天的皇家海軍重巡洋艦「薩福克」號。5月24日5時53分,丹麥海峽之戰打響,此戰中,「歐根親王」號共發射179發203毫米炮彈和56發105毫米炮彈,而自己毫髮無傷。在「胡德」號被擊沉之前,德國重巡洋艦至少命中英國戰列巡洋艦一發炮彈;隨後又命中「威爾士親王」號四發203毫米炮彈(其中3發未爆),105毫米炮彈無一命中。
由於「俾斯麥」號在炮戰中受傷,無法繼續執行任務,呂特晏斯決定讓「歐根親王」號單獨前往大西洋襲擊盟國運輸線,自己則率「俾斯麥」號返回法國港口修理。與「俾斯麥」號分開後,「歐根親王」號獨自向南,一開始還能在遙遠的水平線上看見追蹤的英國軍艦身影,間或還有一兩架不明身份的飛機掠過,讓全艦官兵提心弔膽一回。但是從24日19時37分開始,英國皇家海軍的情況報告裡面再也沒有提到「歐根親王」號,英國軍艦注意力全部被「俾斯麥」號這個巨大而美味的獵物吸引過去了。
布林克曼上校的軍艦形單影隻地在北大西洋巡遊。26日清晨,「歐根親王」號終於找到德國海軍西部集群的油船「斯比舍恩」號,這時重巡洋艦的油艙只剩250噸燃油。加滿油後,「歐根親王」號取西南航向,殺向大西洋中部。但德國狩獵者的運氣很不好,從26日至29日,在北大西洋廣闊海域里巡航的「歐根親王」號居然一艘敵人船隻都沒有碰到過。水兵們除了被鯨魚和雲團驚嚇幾次之外,整日里無所事事。5月29日,「歐根親王」號發動機出現問題,正好順水推舟地結束了中大西洋之旅,於5月31日灰溜溜地返回布雷斯特,結束了這一尷尬局面。
希特勒對「俾斯麥」號的悲慘結局大為不滿,而海軍大型水面艦隻的不佳表現更加令他光火,他乾脆命令雷德爾不要再往大西洋上派出任何大型艦隻。於是,當大西洋上潛艇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彙集在布雷斯特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和「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諾」號戰列巡洋艦隻能停在港口作壁上觀。雷德爾希望這三艘大艦的存在能夠牽制英國艦隊的一部分力量,減輕一些潛艇部隊的壓力。
整個1941年剩下的時間裡,除了定期光顧的英國轟炸機,德國戰艦的日子過得可謂悠閑。對「歐根親王」來說,7月2日吃到的英國炸彈讓它有機會做一次全面檢修,也放了水兵們的大假——除了在空襲中喪生的60人以外。這艘「幸運」的重巡洋艦在干船塢一直待到12月15日,休假歸來的水兵們操縱修整一新的戰艦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試航。在此期間,希特勒「直覺」判斷盟軍將在挪威發動進攻,於是海軍得到命令:把布雷斯特港的三艘大艦調往挪威。在路線選擇上,希特勒親自確定了穿越英吉利的海峽的方案,在英國人的眼皮底下通過——也只有希特勒往往敢做出這類大膽的軍事行動!
第二次幸運
1942年2月11日,「雷霆—瑟布魯斯」行動開始執行。這一大膽的、出人意料的方案同樣也出乎英國人的意料,皇家海軍和空軍事先對這一方案一無所知,行動過程中也幾乎沒對德國艦隊造成什麼危害。「歐根親王」號試航完成後僅4天就參加了這次行動,該艦排在旗艦「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之後組成主編隊,6艘驅逐艦和14艘魚雷艇側翼掩護,整個艦隊由海軍中將奧托·西里亞克斯指揮。負責空中掩護的是德國空軍戰鬥機總監阿道夫·加蘭德指揮下的250架戰鬥機。行動進行得異乎尋常的順利,德國戰艦在2月11日23時45分出發,到天亮的時候已經繞過科唐坦半島的阿格角,進入英吉利海峽。這一天的天氣也很配合德國人,海峽上空雲層低垂、朔風怒號,阻礙了皇家海軍和空軍的偵察。但好運似乎一直跟隨著德國人。10時14分,艦隊駛過塞納河口,接近多佛爾海峽,海峽對岸仍然毫無動靜。
對德國人來說,第一次考驗來自10時42分的一架英國轟炸機,這架「博福特」式飛機從艦隊上空掠過,進行了一次失敗的投彈攻擊,並向基地報告了自己的發現。但英軍基地根本不相信這份報告,給了德國人更多的時間。直到11時20分接到另一架飛機的報告,英國人才恍然大悟:德國艦隊已經在眼皮底下了!
這時德艦隊已駛入多佛爾海峽雷區,這是德國艦隊最危險的時候,不過這時上帝仍然站在德國人一邊,英國人的攻擊姍姍來遲:12時,德國艦隊駛出雷區20分鐘後遭到第一次攻擊,5艘英國魚雷艇在煙霧掩護下沖向對手,但卻無一能突破驅逐艦和魚雷艇的屏障;13時25分,6架「箭魚」式魚雷機試圖攻擊德艦,但全軍覆沒,無一成功;此後幾個小時內,皇家空軍出動了多達550架次的轟炸機,但在德國海空軍的兇猛火力面前無不鎩羽而歸;16時43分,一個英國驅逐艦中隊(包括5艘驅逐艦)在鹿特丹外海再次試圖攻擊德艦,但德國艦隊兇猛的火力驅散了它們,「歐根親王」號的203毫米主炮和105毫米副炮擊中了對方「沃斯特」號,該艦起火,但仍憑藉自己的動力掙扎返回母港,英國驅逐艦倉促間施放的魚雷則全部失的。
激烈的海空戰一直持續到18時天完全黑下來,德國艦隊趁著夜色一路猛趕,終於在午夜時分進入德國海域。眼看這次「海峽突破」就要獲得圓滿成功,「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卻在下午和晚上先後觸雷,後來不得不進塢修理,而「歐根親王」號再一次全身而退,甚至連一顆炮彈都沒有吃到。2月13日8時,德國艦隊抵達易北河口。
「海峽突破」獲得成功還只完成了希特勒命令的一半,接下來德國海軍水面艦隊的主力將前往挪威,在那裡迎擊希特勒「直覺」中的盟軍進攻。由於「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都觸雷受傷,需要進塢維修。奧托·西里亞克斯中將把自己的旗艦搬到「歐根親王」號上,繼續指揮向挪威的轉移,「舍爾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加入了轉移的行列。為掩護轉移,德國人進行了一系列欺敵行動。2月21日12時10分,兩艦在5艘驅逐艦的掩護下駛離威廉港,向北進發。德軍的欺敵措施顯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加上2月份北海風雪交加天氣的掩護,德國艦隊「消失」在英軍的視野里。直到22日下午,英國偵察機才重新找到德艦,但隨後的攻擊同樣毫無成果。「歐根親王」號的好運似乎也感染了整個艦隊,這次轉移似乎將一帆風順地結束。
23日7時,當目的地特隆赫姆已經在望的時候,「幸運戰艦」碰到了一點不幸:四艘埋伏在特隆赫姆外海的英國潛艇發現了德國人,其中的「三叉戟」號向「歐根親王」號來了一次魚雷齊射,一條魚雷擊中艦尾。巨大的震動把12台鍋爐的安全閥全部震開,艦尾幾乎折斷,垂入水中,方向舵也被卡死在左舷10度的位置,幸運的是輪機和螺旋槳沒有受傷。布林克曼上校施展了出色的控制能力,通過調整兩側螺旋槳的轉速保持航向,「歐根親王」號歪歪扭扭地駛入特隆赫姆。
在港口裡,布林克曼上校和他的部下才得以確認戰艦受損情況。檢查發現,「歐根親王」號受到兩處重要損傷:艦尾受損下垂,舵被卡死。此外,舷側和艦底的部分裝甲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工程師們商討修理方案的時候,水兵們為喪生的五名士兵舉行了葬禮,他們被埋葬在特隆赫姆覆蓋著皚皚白雪的軍人公墓。
德國海軍的工程師判定,「歐根親王」號的艦尾需要更換,舵和舵機也需要大修,而這些工作都必須在干船塢里完成,這意味著「歐根親王」號剛到挪威就得準備返航。不過在此之前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重巡洋艦需要進行一些臨時性的修理,才能保證它自己駛回基爾。維修人員立即開始修理,從2月到3月,人們把受損的那部分艦尾從艦體切割下來,避免浸在水裡的艦尾對航行造成影響。之後,工程師們又試圖解決方向舵的問題,由於特隆赫姆沒有足夠大的干船塢,更換舵顯然比較困難,於是人們想出一個變通的辦法:在截短後的艦尾安裝兩個較小的舵,操舵的鋼索連到艦尾部的一個絞盤上,通過電力驅動絞盤來轉舵。緊急情況下,水兵們也可以用人力推動絞盤調整舵角。
對戰艦的緊急修理一直持續到5月初,幾個月的時間只能困在港口,讓水兵們閑得無聊。德國水兵似乎重溫了前一年在布雷斯特的美好時光,同樣的無所事事,同樣有經常可以看到的英國飛機轟炸表演,「歐根親王」號甚至還照顧了幾個英國戰俘——一架被擊落的英國轟炸機機組成員。但布林克曼上校可不打算讓水兵們這麼清閑,考慮到返回基爾的航程中可能有需要人力操舵的時候,上校為自己的部下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包括射擊、體能訓練、野外拉練、越野滑雪訓練,甚至還有徒手搏鬥科目,以保持艦員具備良好的體能。4月底,臨時舵安裝完畢。5月初,「歐根親王」號開始準備試航。試航中還進行了人力操舵試驗,20名水兵拼盡全力推動絞盤,使軍艦轉向。試驗表明,即使用人力操舵,軍艦也可以保持28節的航速。這是全體艦員信心大增。
此後十幾天中多次進行試航。5月16日,該艦與驅逐艦一道駛出港口,一切似乎與平時的試航一樣,但這次「歐根親王」號真的踏上了回基爾港的征程。這次行動代號為「魔笛」。
第三次幸運
5月17日,英軍發現了正在斯卡格拉克海峽航行的德國戰艦,24架轟炸機攻擊了這支小小的編隊,隨後又來了27架魚雷攻擊機。德國水兵瘋狂對空射擊,但英國飛機仍努力投下炸彈和魚雷,海面上頓時布滿了衝天的水柱和無處不在的魚雷尾跡。這時「幸運戰艦」充分展示了它決非浪得虛名的運氣,靠著不斷的轉舵和躲閃,這些炸彈和魚雷居然無一命中,據統計,它至少躲過了12條魚雷和更多數量的炸彈。在空軍戰鬥機的幫助下,「歐根親王」號的小編隊躲過這一劫,於18日傍晚安然抵達基爾港。
5月到10月,「歐根親王」號再次上了干船塢,水兵們又得到一個長假。在此期間,艦長布林克曼也離開了這艘重巡洋艦,他於9月1日晉陞為少將,調往海軍南方集群擔任參謀長。由於在干船塢呆了5個月,基本沒有什麼事務可以管理,布林克曼的先後兩位繼任者都只是代理艦長:諾依鮑爾中校和貝克少校。10月20日,「歐根親王」修理完畢,新艦長漢斯-埃里希·沃上校。修復後的「歐根親王」號,幾次準備前往挪威的嘗試都失敗之後,也就徹底放棄了,接受被困于波羅的海的命運。
1943年1月,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元帥提出辭職,接替他的是擅長潛艇戰的卡爾·鄧尼茨。這對德國海軍水面艦隊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面對希特勒「拆毀所有大艦」的咆哮,每一個水面艦隊的成員都感到提心弔膽。「歐根親王」號在這種氣氛中迎來了它的第三位艦長:韋爾納·艾爾哈特海軍上校。前往挪威的嘗試失敗後,「歐根親王」號轉而在波羅的海從事訓練任務,沒有參加「沙恩霍斯特」號駛往挪威的第三次嘗試(這次嘗試雖然成功,但也使「沙恩霍斯特」號最終命喪北角海戰)。在鄧尼茨對水面艦隊的調整中,「歐根親王」號被編入訓練艦隊,並擔任旗艦,直到戰爭結束。
整個1943年剩下的時間和1944年上半年,「歐根親王」號都在波羅的海執行索然無味的訓練任務。其間可以稱得上重大的事件只有兩件:1943年秋天測試新的武器裝備;1944年1月6日迎來了新一任艦長,也是最後一任德國艦長漢斯-約爾根·萊尼克海軍上校。1944年6月,隨著德軍在蘇德戰場節節失利,原本遠離戰場的波羅的海也嗅到了越來越濃的硝煙味。於是,隸屬於訓練艦隊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呂佐夫」號袖珍戰列艦和第六驅逐艦隊被抽調出來,組成第二特遣艦隊,由海軍中將提爾指揮(也稱為「提爾特遣隊」),負責支援波羅的海沿岸德國陸軍的作戰。
8月19日,「歐根親王」號沉寂了2年多的主炮終於又一次打響。該艦突入里加灣,在此後兩天里炮擊海灣南岸的圖庫姆鎮,協助「北方」集團軍群恢復了一度被蘇軍攻勢切斷的與後方的陸上聯繫。戰事一發便不可收拾,「歐根親王」號從此變得越來越忙碌,不斷地出現在波羅的海北部和東部的各個地方……
10月,蘇聯紅軍向梅梅爾(今克萊佩達)附近發動猛烈進攻,試圖截斷庫爾蘭半島德軍的後路。從10日至15日,「歐根親王」號和「呂佐夫」號以及三艘驅逐艦、四艘魚雷艇用艦炮猛轟已衝到梅梅爾附近的蘇軍,德國軍艦在這幾天里發射了自服役以來最多的炮彈:11日和12日,「歐根親王」號共發射633發炮彈;其後兩天的數字是14日246發、15日368發。然而德國海軍近乎瘋狂的炮火支援並沒能挽救失敗的命運,庫爾蘭半島的德軍最終不得不接受被切斷與本土陸上聯繫的現實。
第四次幸運
10月15日,「提爾特遣隊」撤往格丁尼亞。但也許是受失敗感染,「幸運戰艦」這一天再次遭遇不幸,瀰漫在海上的大霧影響了軍艦的視線,「歐根親王」號的艦首結結實實地扎進了「萊比錫」號輕巡洋艦的艦體中部,幾乎把對方截成兩半。這次碰撞給「歐根親王」號帶來的是半個月的修理,而「萊比錫」號則要悲慘得多,它從此沒能恢復正常,只好作為浮動炮台使用。
11月下旬,困守瑟爾韋半島(位於薩列馬島南端)的德軍戰線吃緊,「提爾特遣隊」再次奉命救火。20-21日,離開船廠還不到半個月的「歐根親王」號帶領三艘驅逐艦和四艘魚雷艇又一次滿負荷使用了他們的主炮,兩天之內,德國重巡洋艦發射了514發203毫米炮彈。但這幾百發炮彈卻無法阻止覆滅的命運,23日,蘇軍攻克瑟爾韋半島。
由於德國空軍被迅速削弱,已經無力為陸軍和海軍提供空中掩護,德國軍艦不得不面臨嚴峻的空中威脅。趁著12月份波羅的海沿岸戰場難得的平靜,「歐根親王」號進廠改裝,加裝28門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大大增強了防空能力。
1945年5月7日,「歐根親王」號與在哥本哈根的其他德國艦隻一起向英軍投降。第二天,德國正式投降,英軍也於當天接管了這些德國軍艦。接下來的20天里,德國水兵享受著戰爭結束後的寧靜,每天除了例行的保養和警戒幾乎無所事事,於是有人想出一個打發時間的好辦法:學開汽車。艦員們先說服了英國警衛,然後又在碼頭上找到一輛卡車,開設了這個臨時「駕駛培訓班」,至於燃料更不成問題——碼頭的倉庫里就有不少。練習了幾天就開始考試,科目是開車繞一個碼頭倉庫轉一圈,轉下來就算合格,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幾乎所有學車的人都拿到了駕照。
5月27日,「歐根親王」號接到了出發的命令,它和「紐倫堡」號一起,在英國防空巡洋艦「狄多」號和重巡洋艦「德文郡」號的護送下移泊威廉港。半年之後,根據戰勝國對繳獲的軸心國艦艇抽籤分割的結果,「歐根親王」號成為美國海軍的財產,重新將其編號為為IX-300,正式的艦名是USS Prinz Eugen。美國海軍上校亞瑟·哈里森·格勞巴特成為「歐根親王」號最後一任艦長,並於12月13日駛往威瑟蒙德。聽到這個消息後,德國艦員如釋重負,他們原先擔心軍艦會被蘇聯紅海軍接收,他們則會被扔進戰俘營,現在至少牢獄之災是免了。
美國人對「歐根親王」號的主炮產生了興趣,A炮塔的兩門203毫米主炮被卸走以供研究。不過美國人對德國雷達沒什麼興趣,認為其工作方式和美式雷達相去甚遠。美國人對該艦的聲納系統一直興趣濃厚,進行了測試。1946年3月,「歐根親王」號起程駛往其最後的歸宿——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5月1日,在到達加州聖迭哥時,最後一批德國艦員對這艘「幸運戰艦」道了永別,現任艦長、美國海軍上校格勞巴特與這些艦員一一握手道別。
1946年7月1日,「歐根親王」號在比基尼環礁的靶場準備就緒。早上7時,A實驗(原子彈空爆實驗)開始。9時,一架B-29向靶艦艦隊投下一枚原子彈,原子彈在水面上518英尺引爆,一些效應船沉沒,但距爆心僅1194碼的「歐根親王」號卻只受了點輕傷,依然在水面上飄蕩。
7月25日,「歐根親王」號又參加了第二次試驗:B實驗(原子彈水中爆炸實驗)。上午8時35分,這次的原子彈在水中90英尺深處爆炸,大量效應船隻沉沒,但幸運女神仍然在頑強地保護著她的「寵兒」,距爆心僅1990碼的IX-300仍然浮在水面上,甚至從外表上看不出來有什麼明顯的損壞。這艘「幸運戰艦」把它的運氣一直保持到最後一刻。由於B實驗所展現出的巨大破壞力,原準備進行的C實驗——深水核爆實驗取消。
8月29日,飽經磨難的「歐根親王」號退役,並於9月初拖往誇賈林環礁。基本完好但沾染了核輻射錨泊在誇賈林環礁附近,沒有人敢靠近,它在那裡寂寞地度過南太平洋一個又一個日出日落。3個多月後的12月21日,「歐根親王」號因風暴損壞了艦尾,並嚴重進水,側傾達35度。第二天,在被拖往埃努布吉礁的途中,「歐根親王」號傾覆在一片珊瑚礁中,沉沒的位置位於東經167度41分,南緯8度44分。左側推進螺旋槳被打撈上來,並且存放在了德國基爾的萊博海軍紀念館,以作紀念。
2016.8.3
推薦閱讀:
※愚忠還是畏罪:像希特勒一樣自殺身亡的納粹德國高級領導人
※二十五張圖告訴你二戰德國軍服有多帥!
※德國新聞|中國綠卡不再難拿,雙國籍還會遠嗎?
※歐洲的ETCS學分到底是什麼?國內學分如何換算?
※德國人才引入計劃 (TE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