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視角下的暴力美學
如何評價系列電影《殺死比爾》?
與winter的五百天,電影偏執狂
在開頭我們先看一下東西方的主流評論網站隊《殺死比爾 I》的評價。
這部片子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為什麼呢?
在之前我們看過的關於復仇的電影有很多,比如《角鬥士》、《老男孩》、《告白》等影片,這些影評普遍的都是圍繞著復仇的主題下展開的多角度思考的產物,比如在電影《角鬥士》里,主角的復仇是一種對自由和權利的爭取,是代表了廣大人民意志的主動性的爭取,而並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復仇意念而展開行動。
很多電影往往都是只著眼於復仇這個主題的表面,而沒有去進入更深的探討,這樣處理影片的話其本身就是一種只具有光鮮外表的沒有靈魂的東西,缺乏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解析,也會讓觀眾感覺到乏味。
說回正題。
《殺死比爾 I》裡面,我們能感到非常濃烈的復仇氣息,外加上昆汀將動漫和影像兩種元素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造成了一種視覺上的強大衝擊和對多線敘事結構的完善。
而在開頭的一段字幕,其實也奠定了這部片子的整體基調,冷艷、暴力,甚至可以說還帶有一點魔幻色彩。
字幕標題:復仇就要冷血
說是講女主角復仇的過程的,其實這是一部非常刁鑽古怪的電影,講的其實是過去,是殺手們自己。(開頭所呈現的黑白片的效果,其實更加劇了開頭片段所想要表達出來的「冷血」,通過黑與白的高反差來營造一種光與暗、白與黑的對抗,這是彩色影片怎麼也達不到的。)
而另一種表達對抗的方式,則是女主角復仇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稱構圖。兩者對抗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相對意義上的衝突對抗,而坐校車回到家的黑人殺手維尼塔(左)的女兒則是將這種衝突短暫解決的一個砝碼。形狀正像一架天平,這樣的衝突表現形式其實是加劇了影片的張力,使其在敘事結構上開始朝著情感和愛的方向發展。
導演賦予了我們得到上帝視角的權利,我們也因此可以對兩人的一舉一動有相對了解和熟悉。同時在劇情上,兩人的關係也從一開始的對抗變成了「隱形對決」,這種「隱形對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黑人女人的女兒的出現造成了整個大格局的改變。
然而兩個女人之間的對立衝突卻從未消失,必須得在最後做一個交代。
仔細聽他們兩個人的對話,可以看出,兩人的對抗又開始由隱形的對抗轉變成明顯的格局對抗,對話內容冷血,理性,而且不容質疑,不容反對,這將兩個人的衝突加劇到了最大,只等到其中一個人打破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安靜的環境,從而打破這種平衡。
最後,是殺手維尼塔打破了這種表面上的平衡,之後慘死在女主角的刀下。
這是關於復仇的第一章,同時也是女主角殺死的第一個殺手。
從這一章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昆汀想要表達的很多東西,最關鍵、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冷血,其次才是暴力美學、章回體結構、多線敘事等,並且如果你仔細看的話,會感到昆汀想要表達一種非常強烈的感受,這種感受和寓言類故事非常相像,我們可以說故事種講的是一個女人復仇的故事,同時,我們也已把他理解成是一種傳奇——關於每個人的傳奇。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在去殺第二個殺手的前奏中,第二章和第三章的間隙里,昆汀是利用聲音來將畫面進行過渡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隱喻蒙太奇。
借用此段文字來對第一章做了非常具有主觀性的總結,同時這段旁白也是第二章故事的開頭,奠定了第二段故事的整體基調:鮮血、魔幻、理性、冷血,如果更主觀的講的話,其實還有自由。
在這裡需要詳細的解釋一下為什麼這裡說到了自由:在影片《天生殺人狂》(昆汀編劇)里,有這樣一段話:我純潔的一刻,勝過你骯髒的一生。
這句話的背景同時也是類似於《殺死比爾 I》里所表述的關於自我壓抑和本我釋放的橋段,在昆汀導演的主觀認知中,對於自由的追求是取決於將本我釋放(本我,即存在於自我內心潛意識中的第一想法)的過程,同時,昆汀也把這種認知當做一種藝術來經營的。
同樣的,在觀看昆汀的其他影片的時候,你同樣可以感受這種非常強烈的本我釋放的氣氛,在影片《落水狗》裡面對暴力和人性的探討,在《金剛不壞》里殺人不分左右的主角的情緒化渲染,在《八惡人》中對西部片的暴力元素的重新加工,都是將人性探討和本我釋放結合在一起,不僅僅在影片類型上賦予了新的生命,同時也對故事的整體意識形態有了相對理性的控制。
比如在《低俗小說》里所出現的環狀結構和故事打亂重組,都是對影片敘事手段的一種新穎的嘗試,如果僅僅是在將影片中的暴力提升到美學的高度的話,昆汀的作品還未必被稱作神作,但是因為結構上的新穎,使得影片在結構、形式、意識形態、故事完整度上都有了非常完整的表現,所以說看完昆汀的作品之後,你會有很深的思考,並且這種思考是長久性的,而不只是「暴力快餐」。
回正題。
第二個殺手,名字叫做石井尾蓮,就是圖中最右邊的女人。
在看這部片子之前,我從不知道原來暴力片段可以有這樣的表現方式,在最近上映的影片《大護法》裡面,將《殺死比爾 I》中所提到的暴力的冷酷和快速剪輯的手法運用在裡面, 造成了一種壓抑、古怪、荒誕的氛圍,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大護法》所要表現的關於人性的探討後勁不足,雖然同樣是探討了人性的壓抑,但是《殺死比爾 I》的探討是多方位的:比如人性壓抑、本我釋放、過去對現在的影響(內心衝突)、女性英雄的成長曆程等多種角度來探討和表現的。
尤其是通過動畫這種開放性極強的媒介表現出來的時候,其意識形態就變得非常形象和具象化了。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估計就是這種將多國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的表現形式了,利用「寓言」的形式來講一個故事,使得故事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同樣的一類電影,還有《海上鋼琴師》和《鐵皮鼓》、《了不起的蓋茨比》等,通過一個旁白或是象徵意義的影像來賦予影片極強的宗教儀式感,使得其在意識形態上所帶有的傳奇色彩濃厚,風格各異,但其主題思想卻都是完全相同的——基於一個主要人物來營造大場景的歷史背景以及對個人的多重性格的塑造。
比如在影片《鐵皮鼓》、《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雖然講述的是一個生存在大環境下的小人物的故事,將鏡頭視角局限在小人物身上,但其實真正的敘述核心是整個大環境,通過一種單一視角的鏡頭展現,隱喻出大環境的社會現狀和人性反諷。
圖中所展現的武士刀,同時也具有這樣的「大環境」,也正恰恰為之後殺手石井尾蓮的登場提供了契機。
此外,電影中所引用的很多背景音樂,也具有烘托氣氛的作用,不得不說,昆汀導演的樂感很好,而且其音樂特別應景,如果說他的影片是一隻炒菜的鍋的話,那麼他的音樂就是一把勺子,菜吵得好不好,還是得看勺子用的好不好了。
上帝視角下的暴力美學,變得更美了,一張圖就完完全全的將對立雙方的關係交代的一清二楚,對稱構圖加上人物居中,不僅僅營造出一種規整的美,同時也將置於中間的主角附上了一層動感,而這種動感,是整個衝突中最微妙的平衡。
此外,黑與白、光與影、名與暗,這三種衝突奠定了以下三個片段的意識形態。
在影片的最後,引用了宮本武藏的一句話:復仇不是一條直路,而是一座森林,就像在森林裡容易迷路,迷失方向,找不到你是從哪裡進來一樣。
復仇的路非常容易讓人迷失自我,女主角的路同時也走的那麼艱難,很多時候,復仇要走的這條路,已經不是你想要走得那條路了。
他已經成為了你腦中既定的一種宗教儀式,必須去執行,直到死亡。
這部片子的解析就到這裡,之後會推出《殺死比爾 II》的解析,同時會對兩部作品做一個總結,之後的文章里,我會一部一部解析昆汀導演的作品,揭開昆汀的暴力美學的神秘面紗,讓我們走進昆汀,同時也慢慢認識內心深處的自己。
推薦閱讀:
※《非暴力溝通》的精華都在這裡,看了講話有智慧
※是否應該轉發校園暴力的視頻?
※廣東佛山暴力襲警案26人終審獲刑
※遇到職場暴力你會怎麼辦?
※冷漠助長暴力!直播犯罪竟沒人出手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