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錢被誰拿走了?
我們的錢被誰拿走了?獨立學者劉植榮接受《晨報周刊》記者譚晶專訪
晨報周刊:晨報周刊記者調查了長沙市一個工作8年的白領,他的感覺是這些年拚命掙錢,但從來沒有寬裕過。劉老師,您能否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分析一下這是為什麼?
劉植榮: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可是個大題目,夠做十篇博士論文的。我不可能在短暫的採訪時間裡把這個問題談透,只能談談粗略的認識。
我非常理解那個白領的感覺,因為我也生活在這個環境中。
寬裕程度不在於你掙多少錢,而取決於你花多少錢。你每月掙1000元,支出999元,那你就是寬裕的;你每月掙10000元,支出10001元,那你也顯拮据。
這些年來,百姓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是事實,但百姓不但沒感到生活好起來,反而感到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這也是事實。其根源就在於社會保障退化,物價上漲,支出增大。
我舉個自身的例子。我左手有麻木的感覺,前幾天到醫院檢查,做了個頸部磁共振掃描就花了900元,加上輸液半個月,共花了2500多元。我有醫療保險,最高報銷比例為80%,由於一些藥費和處置費是自費的,這次看病我個人掏了700多元。這要是在過去,都是免費的。你看,我收入是提高了,但支出更高了,僅醫療這一項就比過去多支出很多。再有,住房、水、電、食品、蔬菜價格飛漲,這也從收入里拿走一大部分。物價上漲,就相當於收入降低。那個白領拚命掙錢也趕不上物價的上漲,這怎能寬裕起來?
誘發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多,但超量發行貨幣、炒房絕對是推高物價的黑手。
目前,讓百姓生活壓力最大的就是房子。美國普通工人3年工資可買套別墅,中國普通工人恐怕要300年的工資才能買套別墅。由於百姓把收入的絕大部分砸在住房上,其他生活開支當然就顯得緊張了。
晨報周刊:您曾走訪了很多國家,國外的普通白領也是這種情況嗎?
劉植榮:由於一些官員為給自己加薪找借口,謊稱外國公務員工資如何之高,並提出「高薪養廉」的混帳邏輯,使很多中國人誤認為國外白領屬於高收入階層。其實不然,國外的白領收入和藍領沒什麼顯著差別,甚至低於一些勞動強度大的藍領,如瑞典公務員工資不如建築工人的工資高,新加坡公務員工資不如築路工的工資高。
從生活壓力來看,歐美國家的人生活很從容,不像中國人壓力這麼大。其主要原因是,中國這些年來福利制度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百姓為生老病死等基本人權尊嚴開支所佔收入比例增大。國外的福利制度比較健全,窮人可以享受很多福利。如一位在美國加州的華人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失業,可他一點也不感到恐慌,因為他可以領一年的失業金,然後再申請政府的救濟金,救濟金每月1600美元,摺合人民幣10000元左右,房貸供不起,不要緊,也由政府無償補助,小日子照樣過得很滋潤。
法國共有400多種福利,政府每年從稅收中拿出大量的資金用於各種福利補貼,孩子從母親受孕後的第五個月起,一直到他長大成人直至死亡,可享受這400多種福利中的各種項目。法國的福利全民享有,無論公務員還是工人、農民,前提是你的收入低,收入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就不能享受這些福利。
我再舉個我身邊的例子。我有個在美國定居的朋友,在美國屬於中上收入階層,去年,父親在國內檢查出癌症來,她了解了一下國內的醫療情況,其中一種抑制癌細胞擴散的葯是12000元/支,這屬於自費葯,她父親在國內治療癌症她這個美國中產也承受不起。於是,她就把父親接到美國治療,手術費就花了50多萬美元,然後是每兩個星期一次化療,還有每個月的口服藥10000多美元,每六個星期一次的全身磁共振掃描,這樣下來,一年的醫藥費估計高達100萬美元。我想看看醫療賬單,她說沒有保留這些賬單,因為不需要她支付一分錢,所有費用美國政府買單,連住院的伙食費都由政府出。美國的醫療制度是,對任何有生命危險的疾病,不管有錢沒錢,先看病,後買單。你有錢,那你就自己掏腰包或由保險公司支付;你是窮人,買不起保險,就由政府買單。生命權屬於最基本的人權,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其他的人權?
所以,由於國外的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與經濟同步發展,這就解除了許多工薪族的後顧之憂,不管是白領還是藍領,生活就不會感覺有多大的壓力。
晨報周刊:在中國,哪些影響支出的必需品比國外貴?國人的生活壓力大,與這些生活必需品的物價高有必然的聯繫嗎?
劉植榮:深圳人到香港打醬油恐怕國人都知道,這就是中國大陸物價飛漲的證據,這就是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信號。我們不看CPI,因為這些年來政府統計部門的數據嚴重失真。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稱,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1.5%,誰信?中國百姓工資低是世界公認的,排在158位,甚至非洲有32個國家的工人最低收入超過我們。據2010年11月14日南非報紙《The Sunday Times》的報道,在南非的一家中國公司非法進口中國廉價勞動力,中國勞工月薪只有2500南非蘭特,而要僱用當地勞工則不得低於每月30000南非蘭特,僱用一名南非當地勞工相當於僱用12名中國工人。
百姓收入低,可我們的房價、糧價、肉價、油價、奶價都趕上或超過了發達國家,要知道,人家的工資收入是我們的30倍!美國的麥當勞套餐35人民幣元左右一份,人家的漢堡和薯條的分量比中國多出一倍,飲料隨便喝。美國中小學提供營養豐富的早飯和午飯,兩餐僅收6.7人民幣元。
其實,比較物價的絕對值是不科學的,而要看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要看某項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拿電價來說,世界發達國家居民消費1000度的電的費用佔全國月平均工資的6.79%,中國則是30.68%。我們的住房、食品、水電、教育、醫療等生活開支占收入的比重要比國外大得多。在美國,一個四口之家人均食品開支只佔全國從業人員人均工資的5%,中國要佔多少?所以,基本生活開支占收入的比重過大是中國百姓生活壓力大、沒有幸福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工資低,物價高。
晨報周刊:中國人怎樣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比如說月薪多少?是不是有車、有房子、有工作、每年能度假就是體面生活?您認為體面的生活是怎樣的?
劉植榮:體面生活是個模糊概念,不同時代,人們對「體面」的理解也不一樣。原始社會,人們能找到山洞住,能打到野獸就是體面生活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體面生活的理解也不斷發展。所以,僅僅憑月薪多少,或房子、車子很難評價是不是體面生活。你有房子,可能是按揭買的,你月薪6000元,可要還貸4000元,能說你過的是體面生活嗎?
我的理解是,體面生活就是能享受經濟發展成果,享受生活樂趣,解除對各種未來不確定因素的憂慮。
馬克思說:「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我想,馬克思說的「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就是最基本的體面生活。
我小的時候,收音機、手錶、縫紉機就算大件了,因為那時還沒有電視機和電腦。現在人們擁有收音機、手錶、縫紉機能說就是體面生活了嗎?所以說,「體面」的概念是與時俱進的,享受不到經濟發展成果就不能說是體面生活。現在,電腦應該是家庭生活必需品,因為可以通過它與外部交流,獲取信息,如果一個家庭買不起電腦那就不能說是體面生活。
體面生活的第二層含義是就是享受生活樂趣,生活絕對不是掙錢吃飯,還有其他樂趣,如休閑的樂趣,文化的樂趣,宗教信仰的樂趣,旅遊的樂趣等等。我在非洲工作時,當地人對中國人幾乎沒有節假日沒黑沒白地工作很是不解,對中國人這種苦行僧式的「勤勞」 不可思議,認為中國人簡直就是人肉機器,不知道中國人的快樂在哪裡,不知道中國人在享受什麼。他們經常和我討論這樣的話題:工作掙錢難道就是人活著的唯一目的么?
不要為生、老、病、住、行等各種人生必須經歷的事件和各種突發事件而憂慮,這就是體面生活的第三層含義。歐洲和加拿大等國家二戰後不久就建立起全民免費醫療和教育制度,這就解除了人們對教育和生病的擔憂,這當然就體面了,就有了尊嚴,因為只要你努力,就有學上,不管你什麼時候生病、生什麼病,都能得到全民毫無差別的醫療照顧。相反,如果你有房子、有車子,可要為教育和醫療支付高昂的費用,那照樣不體面、沒尊嚴。所以,我一直推動全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不是九年免費教育,而是從幼兒園到大學一路免費教育,這在一些非洲國家都實現了。中國的GDP已經超過日本,成了世界老二,醫療、教育不免費,不把所有國民納入養老保險體系內,就無法向人民交代,無法在國際社會上「硬」起來,無法理直氣壯地吟唱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好比一個家庭,你說你家牛,很富有,可你家的孩子們吃不飽飯,上不起學,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你這個做家長的對得起自己的家庭成員嗎?能有臉面在外面吹噓你們家多麼優越、多久和諧、多麼富有嗎?
所以說,體面生活不是取決於個人,而是取決於經濟體,取決於多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會財富的第二次分配,也就是福利制度。
晨報周刊:劉老師,您剛講到一個經濟體的問題。那麼,我們現在是一個怎樣的經濟體?如何改變這種經濟體制。
劉植榮:我剛才講到,個人幸福不僅僅取決於個人,還需要有一個公平的經濟體作保障。中國雖然搞的是市場經濟,但一個最大的不公是市場准入門檻過高,整個盈利市場被權貴壟斷著,限制了普通公民獲得財富的機會。如在國外,1美元就可以開辦公司,在中國就不行,開辦公司有很多限制,註冊資金額度過高,這就把好多有項目、有管理能力的勤奮公民拒之門外,這就不是公平的經濟體。
再有,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運行了幾百年,已經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機制。中國在好多方面沒有採納市場經濟的規律性的東西,這也是世界許多國家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一個根本原因。
如房產稅,在市場經濟國家都要徵收這個稅,房產稅不但有效地打擊炒房行為,也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沒有房產稅,就是鼓勵投機商炒房,這是中國住房功能偏離的主要原因,蓋房子不是住的,而是炒的,有的人沒房住,有的人有房空著不住,這是對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是不道德的經濟體。政府收不上房產稅,只有高價賣地,只有印發鈔票,這不就是通漲的原因嗎?這種經濟模式物價不漲才怪呢。所以,不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經濟就要出問題,百姓就要遭殃。
我說的房產稅,不是對所有百姓徵稅,是對超過一定住房面積的住房徵稅,也就是說,是對炒房者徵稅,是對居住豪宅的人徵稅。對住房面積達不到平均住房面積的家庭要給予住房補貼,算作是對節能減排的獎勵。
所以,要搞市場經濟,就要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否則,就必然造成市場失靈。
晨報周刊:除掉貨幣貶值等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反應在居民身上,應該是怎樣的情況?比如,按照我們國家目前GDP的增長速度,居民的消費情況應該有怎樣的增長?還有,我們確實物質富裕了很多,但精神越來越貧乏,很多人認為現在不如過去更有幸福感,您認為我們的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劉植榮: 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反應在居民身上就是「同步增長」,或著說是「包容性增長」。政府每年忽悠GDP增長9%、10%,可百姓卻沒感到自己的生活有這麼大的改善,百姓不僅要問:增長的GDP都跑哪裡去了?
中國2009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第99位,可我們的最低工資卻排在第158位,最低工資標準顯然與經濟發展不相稱,人民為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可他們卻沒有因此受益。世界最低工資平均是人均GDP的58%,中國最低工資只是人均GDP的25%,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聯合國把日生活支出1.25美元劃為赤貧線,2 美元劃為貧困線。中國每個勞動者贍養的人口數為1.72個,普通勞動者家庭的人均最大生活支出為4698元,也就是平均每天12.87元,按2007年底的匯率合1.73美元,也就是說,中國90%的人生活在聯合國規定的貧困線以下。即使這樣,我們的食品類生活消費也占收入的很大比重。歐美人掙100元只拿出5元購買食品,我們掙100元要拿出40元購買食品。如果還在溫飽線上掙扎,那能有幸福感嗎?
我們的經濟是外向型經濟,也就是用中國工人的血汗養活著美國人民,換回來一堆美元,因為美元在國內不流通,政府就印出七堆人民幣投放社會,造成人民幣對中國人民貶值,對美國人民升值,中國物價上漲,美國物價下降,中國人民在艱難度日,美國人民卻在偷著樂。
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不是GDP,而是公民的錢袋子,要看GDP是跑到權貴那裡去了、被貪官帶到了國外,還是跑到公民的腰包里去了、用在國內消費。中國平均每個外逃貪官帶走一個億!世界許多國家都為公民分紅,因為國有資產盈利是全體人民的,要把盈利分給全體人民,中國百姓什麼時候得到過國家的分紅?
當然,生活不僅僅是為了錢,也不僅僅是為了房子和車子。生活是藝術,是樂趣,是享受。雖然每個人對享受的理解不一樣,但不管怎樣,必須讓百姓各得其所,必須讓百姓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這都是基本人權。
據《廣州日報》的報道,1977年女工湯玉蓮在銀行存了400元錢,33年後,湯婆婆連本帶息共取出835.82元。1977年,這400元可買一套房子,400斤豬肉,1818斤麵粉,727盒中華香煙或50瓶茅台酒。現在,取出的這835.82元連一平方米的房子都買不到,僅能買420斤麵粉,69斤豬肉,40盒中華香煙或1瓶茅台酒。這就是百姓的感受,公民的存款利息和加薪沒有物價跑的快,儘管收入有所增長,但也總感到生活吃緊。
按照社科院的報告,中國的住房自有率超過90%,而歐美國家一般還不到70%,我們能說歐美國家的生活沒我們有尊嚴?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往歐美跑?怎麼沒聽說過有歐美國家的公民偷渡來中國?怎麼認識這個問題?
歐美國家那些沒有房產的人有的不是自己買不起房子,而是他們的住房觀念和生活方式與我們不同。我調查過,歐美國家的人有的認為擁有房產很麻煩,要繳納房產稅、保險、衛生處置費等費用,還要定期維修,將來還有遺產稅等費用,不如租房住省事。再有,外國沒有戶口限制和歧視,人們可以自由遷移,到哪裡孩子都能上學,沒有擇校費等雜費,這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房產,走到哪裡,就在哪裡租房住。由於他們的房價比較穩定,房租也穩定,占生活開支的比例不大,對一些人來說,也就沒有買房的必要。
我最後要強調的是,幸福感來自於公平。古語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個社會再富裕,如果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差距很大,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也不會有幸福感,感受不到生活的體面和做人的尊嚴,仍不能建設和諧社會。在歐洲,人們對開豪車招搖過市是嗤之以鼻的,人們追求的是平等,不但是政治權利上的平等,也是經濟權利上的平等。正因為如此,歐美國家規定公務員工資不得超過私營企業職工的工資。
央視主持人崔永元採訪美國教育部長威廉·貝內特時,發現這位部長的鄰居竟是水管工和超市營業員,他們住一樣的別墅,上下班互相打招呼,這讓崔永元難以置信。我想,這就是許多人向美國跑的原因。(未編輯稿,見報稿見2010年11月24日《晨報周刊》。
推薦閱讀:
※梁治平:我們都是在一個「新民」的時代裡面「被新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歌
※我們開房吧。。。
※一輩子很短,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老了,珍惜吧!
※若不想成長,我們就無須改變自己
TAG: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