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看中國教育創新

【教育】從屠呦呦獲諾貝爾獎看中國教育創新

創新中國教育諾貝爾獎

5510928 · 2015-10-12 14:01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揭曉,來自中國的女藥學家屠呦呦獲獎,因為在創製新型抗瘧葯青蒿素上的貢獻而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自1901年諾貝爾獎開始頒發以來,這項國際權威獎項已走過了100多年。2015年以前,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的華人有8位,他們是李政道和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崔琦、朱棣文、錢永健、高錕。但中國本土在自然科學領域仍未有突破。如今,我們終於實現了零的突破:屠呦呦成為中國本土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人。

這兩天網路和微信圈裡全都是屠呦呦獲獎的消息,屠呦呦到底是何許人也?屠呦呦現年85歲,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是土生土長未出過國不會英語的科學家,她不是院士,沒有發表過SCI論文,可以說沒有得到國內的重要認可,但正是這樣一位科學家卻成了中國本土自然科學類諾獎第一人,這值得我們反思。從屠呦呦的成長經歷和研究過程分析,我們會獲得許多教育與科研工作方面的啟示。

一、要把「教育」和「應試」分開,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

屠呦呦的中學生涯是在效實中學和寧波中學這兩所學校度過的。據學校一位老師說,當時屠呦呦的學習成績不是非常突出,成績單上有90多分的,也有60多分的。可以說屠呦呦算不上是尖子生。但上學時平庸,後來卻有了驚人大發展的學生也不少見。實際上,諾獎得主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曾經有機構專門統計了近年來幾十名諾獎得主上學期間的考試成績,發現很少有考前幾名的,不少人甚至在中小學期間成績一般。中國古代也不乏這樣的例子,例如蒲松齡參加科舉考試屢試不第,但卻寫出了流傳於世的著作《聊齋志異》。可見,分數並不是決定一個人成就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過程中一定不能把分數作為衡量教育質量好壞的唯一標準。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應試教育」這個詞,但仔細推敲一下,這又是教育領域的一個偽概念。教育是教育,應試是應試,完全是兩碼事。分數只能體現一個學生在應試方面的水平,跟他將來取得多麼大的成就,成長為什麼樣的人關係不大。

像諾貝爾獎這樣的科學頂尖獎項是極其看重研究者的首創精神的。教育部制訂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特彆強調,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的改革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可見,我們的課程改革方向是正確的。那麼為什麼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卻偏離了方向呢?首先,從學生方面來看,「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讓莘莘學子不得不從小學就開始「備戰」,而就業只認學歷不認能力的現實更讓「填鴨式」教育變本加厲。在學校學生的功課堆積如山,在校外,號稱「贏在起跑線上」的各式補習班(如奧數班)透支著學生的心理底線。中小學生在機械的教育機制中喪失了天性與活力而變成記憶的機器,自然與創造力「絕緣」。其次,從教師方面來看,一條教育規律的發現或教育經驗的取得,需要教師沉下心來踏踏實實進行實踐研究,全身心投入到幫助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但實際工作中,教師面臨的種種境遇很難讓他們按照教育規律去開展自己的工作。不僅如此,那些默默工作、不善交際的教師,在現實中往往也很難獲得鮮花和掌聲,相反,教育領域中那些涉嫌造假、擅長公關、有權有錢的人卻有可能風光無限。再次,從教學改革的施行效果來看,教學改革本應是那些一線教師的天地,但事實上那些勤懇工作的「屠呦呦」教師們往往是沒有話語權的。相反,相當一部分從沒有進入過課堂的專家學者佔領了舞台的中央,而教師卻成了低素質的人,不停地接受著學習和培訓,成了教改的木偶,實踐著各色各樣專家創造出的教學理論和經驗。教學改革有時體現的更多是權力,而不是教學規律。我們知道,真實的教育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從來就沒有普適的模板可套用。然而,我們的專家學者卻創造了不少天下普適的教學模式,並在各科教學、各類學生、各種教學風格的老師中去推行。可見,我們亟需撥開層層迷霧,回歸教育本真,以人為本推動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二、科學研究既要注重團隊協作又不能埋沒個人的原創成果

幾乎任何一項偉大的科學發現都是團隊協作的結果,現在的科學研究早已不是單打獨鬥能解決的了。青蒿素的研究也不例外,前後有全國各地不同單位的數以百計的人員參與其中。2006年由原全國「523」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劍方主持編寫的《遲到的報告》一書強調:「青蒿素的研製成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集體的榮譽,6家發明單位各有各的發明創造。但可以斷言,從傳統醫藥中,用現代的科技手段研製成功一種新結構類型的新葯,發明證書上的6個單位中,無論是哪一個單位,以當時的人才、設備、資金、理論知識和技術,哪一家都不可能獨立完成。」是的,這絕對是集體的成果!

但是,集體研究的成果中不能忽視個人的開創性作用,往往是集體中的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創新性的想法而決定了整個研究的方向和最終的成就。正如饒毅教授在《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中所說:「根據對青蒿素髮現歷史的分析,雖然有很多爭論,但無異議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對於發現青蒿的抗瘧作用和進一步研究青蒿都很關鍵;(2)具體分離純化青蒿素的鐘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組的成員。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組是在會議上得知屠呦呦小組發現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瘧作用以後進行的,獲得純化分子也晚於鍾裕容。」可見屠呦呦的研究起了關鍵性作用。正如拉斯克獎評審委員會認定的那樣:屠呦呦是一個靠「洞察力、視野和頑強信念」發現了青蒿素的中國女人。

諾貝爾獎的核心是發現和創造不是勞動獎狀,不是靠人多力量大、鼓足幹勁就能夠獲得的,它的標準是發現和創造人類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思想。比如,丁肇中的獲獎研究涉及到幾百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但得獎者僅他一人,因為研究的思路是他提出的,結果是在他的指導下取得的。但中國人的習慣思維中往往過於強調集體的力量而忽視個人的貢獻,就像當年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之所以沒有獲得推薦,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科學家受到平均主義觀念的影響,不能心平氣和地選出對此研究貢獻最大的三個人。可見,要做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既要注重團隊協作,更不能埋沒個人的原創性研究。

三、教育者要有文化自信,重視中華文化對人成長的作用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祖先給我們積累的資源相當豐富。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何等的先進,超前於西方几百年。而且,我們的祖先是慷慨的,他們不會想著申請什麼專利去賺錢,而是無私的將先進的技術通過海陸交通傳播到世界各地,這是何等的大氣!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也離不開祖先的智慧。首先,屠呦呦這個名字就是來自於《詩經》中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這似乎預示著她這個人此生註定要與青蒿有著某種聯繫吧。其次,在青蒿素研究過程中,屠呦呦受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啟發,改用沸點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最終獲得成功。正是由於這一項首創性的改進才大大推動了青蒿素的研究過程,也為她獲得諾獎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曆數科學界的許多重大發現無不是東西方智慧結合的結果。比如生物學上的食物鏈理論(英國動物生態學家埃爾頓於1927年首次提出)的提出就是受中國諺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啟發。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提出二進位也是受到了中國《易經》中陰陽八卦的影響。據說他根據八卦的「兩儀,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發明了二進位記數和當時歐洲最先進的計算機。

綜觀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大部分都有著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蘊,然後又受到西方科學方法的訓練才最終取得巨大成就的。楊振寧和李政道青年時代都是在中國長大,畢業於民國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受中華文化影響很深。丁肇中、李遠哲、崔琦、高錕都在中國大陸或香港、台灣接受過教育,這無疑對他們的成長和取得科學成就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我們不要只看到他們都是到了國外後才獲得諾貝爾獎就認為國外的教育好,其實中華文化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對他們人生的輝煌是有著隱性的推動力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也有很多的中國人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留學,他們也做出了很傑出的工作,但至今尚未有獲諾貝爾獎的成果,我想這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有一定的關係。當然,今年的諾獎讓我們重拾了自信,即使沒有留學經歷、不懂英語、不出國門的研究照樣也可以獲得諾貝爾獎,而且中醫藥領域的成果獲獎也證明了祖先留下來的資源中有很多的寶貝,只要我們善於發掘,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路去研究,應該會有更大的發現的。

四、教育和科研工作者要專註於為人類謀福祉的事業

青蒿素的發現除了獲得諾貝爾獎之外,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青蒿素的發明和使用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發明。在研究過程中,屠呦呦常在自己身上做實驗,以至於影響到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這種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也是一種很高的做人境界。《道德經》云:「既以為人已欲有,既已與人己愈多」,正是屠呦呦堅持50多年的研究,造福上億人的功德才使她有了這種福報,讓她成為中國本土科學家中得諾獎第一人!而那些天天想著諾貝爾獎,為了拿獎而去做研究的人反而不會得到,這也印證了《道德經》中的另一句話:「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值得紀念的2015年,中國科學家的諾貝爾獎情結終於得解,我想這僅僅是一個開端,相信勤勞勇敢的中國人的智慧是不輸給任何一個民族的。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的發現為我們所獲得,站在中國五千年文明之上的中國的科學家們也會為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山東省濟鋼高級中學一級教師 程鵬


為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09月28日),同時便於讀者記憶,本平台特取名5510928,網址:www.5510928.com,敬請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摘自微信朋友圈或網路,僅供網友免費分享)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平台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不妥之處,請聯繫我們刪除!

 微信原文  分享到微信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微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55)
中國的少數民族都有哪些?
中國11萬噸核航母曝光 西方直罵娘
中國最美的鄉村---江西婺源 
路虎被印度收購之後專坑中國人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教育 | 創新 | 諾貝爾獎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