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援助良性發展 曾經教訓沉痛
07-07
中國對外援助良性發展 曾經教訓沉痛 |
時間:2009/10/08 出處:中評社 |
中國援外工作目的是提高援助效益,更有效地幫助受援國發展民族經濟,促進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友好關係和經貿合作。 北京10月8日電(評論員 齊雲鴻)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對外援助工作進行了合理調整,規模得到適當控制和壓縮,方式更為靈活,意識形態在對外援助中的作用逐漸減弱,開始注重援外的經濟功能和效益,並逐步改革實施經援項目的管理體制,爭取實現義利的平衡發展和辯證統一。 中國的對外援助有過沉痛的歷史教訓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在自己工業化資金非常短缺的情況下,對周邊社會主義國家和友好的非社會主義國家給予了大量經濟技術援助。從1949年10月到1957年底,中國對外援助金額達到近21億元人民幣,其中無償援助佔95%。 20世紀60年代起,中國對外援助的規模不斷擴大、範圍更廣。1973年全年簽訂的對外援助協議總額為40.63億元人民幣,本年度財政對外援助支出達到57.98億元,是建國以來對外援助支出最多的一年,占國家財政支出比重的7.2%,超過美國的當年度對外援助額。 197l至1975年間,中國處於文革動亂中,財政經濟十分困難,但中國對外援助增長迅猛。期間,外援數額達230.33億元人民幣,合111.33億美元,占同期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高達5.88%。此外,還完成了十分繁重的援外成套項目建設任務,共幫助27個國家建成了320個項目。期間,中國對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寮國、柬埔寨等國的援助佔中國援外總額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有時甚至超過75%。 對越南的援助時間最長,數量最大。到1978年,按當時國際價格計算,中國援越總值達200億美元。中國援助阿爾巴尼亞總額為100多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全國每人掏4000元。令人心痛的是,大量無償援助養成了一些受援國的依賴思想,一些受援國不僅不領情,援助反而成為他們對中國進行要挾的籌碼。 在提供大量外援的同時,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對外援助實際運行當中隨意性很大,領導人可以未經論證而隨意加碼,數額龐大,往往超出設計很多,在不少年份對外援助額度遠遠超出國民經濟承受能力。近30年時間裡,中國很多時期處於困難甚至極端困難的階段,超出國力的對外援助影響了中國自身的發展和中國人民自身生活水平的改善,甚至因為國內糧食不足、優先購糧外援而影響了對國內災民的救急,以至於造成更大範圍的民眾付出生命的最沉重代價。在執行對外援助項目過程中,許多人為祖國和受援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事實表明,過度的對外援助是不可持續的。 新時期對外援助日趨務實,追求互利雙贏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應當肯定我們過去援助第三世界是正確的,……所謂熱心過度,具體來說是對阿爾巴尼亞、越南給得太多了,使他們躺在我們身上過日子。……在援助問題上,隨著我們經濟發展,方針要堅持,基本上援助的原則還是那個八條,具體辦法要修改,真正使受援國得到益處。」 1983年初,國務院總理訪問非洲國家時宣布「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四項原則。援外工作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改革創新,借鑒國際上通行的有效做法,使有限的援外資金髮揮更大作用。總體看,對外援助工作在1978年以後出現了新特點和局面:依據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合理地安排外援支出,擴大了受援面。1980—1981年,外援支出僅占我財政支出的0.6%。提高了成套設備中智力、技術支援的比重,建成了一些影響較好的大型項目,增加了受援國自力更生的能力。 1996年5月,江澤民同志在非洲總部發表演講時鄭重宣布了與非洲國家合作的五點原則:真誠友好,彼此成為可信賴的全天候朋友;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主權,不干涉內政;互惠互利,謀求共同發展;加強磋商,在國際事務中密切合作;面向未來,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援外工作。近一時期,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上升和對外交往能力的提高,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對援外未來發展方向、援外戰略性任務等大政方針親自部署、親自決策,先後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在2006年11月份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胡錦濤主席宣布對非八項經貿舉措: 第一,擴大對非洲援助規模,到2009年使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援助規模比2006年增加1倍。 第二,今後3年內向非洲國家提供3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和20億美元的優惠出口買方信貸。 第三,設立中非發展基金,基金總額逐步達到50億美元。 第四,為支持非洲國家聯合自強和一體化進程,援助建設非洲聯盟會議中心。 第五,免除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所有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 第六,進一步向非洲開放市場,擴大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出口商品零關稅待遇受惠面。 第七,今後3年內在非洲國家建立3—5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 第八,今後3年內為非洲培訓培養15000名各類人才;向非洲派遣100名高級農業技術專家;在非洲建立10個有特色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為非洲援助30所醫院,並提供3億元人民幣無償援款幫助非洲防治瘧疾,用於提供青黴素藥品及設立30個抗瘧中心;向非洲派遣300名青年志願者;為非洲援助100所農村學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學生提供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 中國對外援助的具體形式不斷發展完善。對外經濟援助在改革調整中日趨靈活與成熟,物資援助和現匯援助減少、成套項目援助比例上升、技術和智力援助取得較大發展;由雙邊援助轉為多邊援助合作。中國援外工作目的是提高援助效益,更有效地幫助受援國發展民族經濟,促進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友好關係和經貿合作。堅持援外事業發展與中國基本國情相結合;堅持援外基本原則與改革創新相結合;堅持「硬援助」與「軟援助」相結合;堅持將中國技術水平與受援國實際需求相結合。「貸款換石油」是與中國對外援助工作有關的重大方式創新。2009年7月27日,中國與厄瓜多簽訂10億美元協議,此前中國已與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哈薩克、安哥拉5國按此模式簽署了560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協議」。 |
推薦閱讀:
※中國警方赴馬抓獲遣返10重大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
※台灣的演變歷史就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句話的完美注釋
※中國笑點報告(2)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