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楊家將:真實的楊業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大致自元朝以來,隨著雜劇的流行,楊家將的故事開始變得家喻戶曉,戲劇、評書等多有演繹,黃髮垂髫皆津津樂道,至今而不衰。然而其故事或以改編,或出杜撰,流傳既廣,難免以訛傳訛,與真相頗不相符。今筆者欲從事實出發,描述真實的楊家將,雖無演義之夸誕,但楊家將們仍是值得人們紀念的存在。才疏學淺,不足之處煩請不吝賜教。

(一)

自唐末以來,藩鎮強盛,地方多不遵從中央號令,中央也往往採取綏靖之策,得過且過。在西北地區有地名麟州,麟州有世居土豪名楊信,此人乘著亂世佔據麟州,自稱刺史,得到後周朝廷的承認。

楊業即楊信長子,原名楊重貴。麟州與河東的北漢政權離得比較近,楊信雖然向後周稱臣,但暗地裡與北漢聯繫不斷。為了增強雙方的信任,年少的楊重貴就被楊信送到了北漢都城太原。後來楊信去世,由次子楊重訓繼任麟州刺史。楊重訓先歸附北漢,又降後周,兄弟二人分事二主。

麟州與北漢

(二)

史書記載楊業自小舉止洒脫,有俠客之風,擅長騎射,在太原期間深受北漢主劉崇的賞識。劉崇給他改名劉繼業,視如自己的子侄輩。隨著年齡的增加,楊業的勇猛也逐漸顯露出來,被北漢人稱作「無敵」,逐漸升遷至侍衛親軍都虞候、建雄軍節度使,成為北漢大將,多次與宋軍交戰。

宋天寶二年二月,太祖趙匡胤親征北漢。此時的北漢主是劉崇之子劉繼元,劉繼元派楊業與將領馮進軻扼守隆州境內的團柏谷。團柏谷在今山西祁縣,地處上黨盆地與晉中盆地交界,形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楊業到達團柏谷後,派牙隊指揮使陳廷山率數百騎兵偵查巡邏。結果陳廷山在遇到宋昭義節度使、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李繼勛後,立即下馬投降。楊業與馮進軻認為敵眾我寡,放棄團柏谷,退回太原,使宋軍得以長驅直入。三月,宋太祖至太原城下,督軍四面攻城。楊業率精騎數百突襲城東宋軍,反被宋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党進擊敗,藏在壕溝里,在援兵的接應下才得逃回城中。

由於北漢的堅守,加上連日陰雨,糧運受到嚴重影響,宋太祖只得解圍退兵。此時應劉繼元要求前來增援的契丹南院大王耶律色珍仍駐紮在太原城下,楊業勸劉繼元乘契丹無備,將其全部剿殺,然後以河東之地降宋,這樣仍可保富貴,(「契丹貪利棄信,他日必破吾國。今救兵驕而無備,願襲取之,獲馬數萬,因籍河東之地以歸中國,使晉人免於塗炭,陛下長享貴寵,不亦可乎?」)但是沒有被劉繼元採納。

此後數年間兩軍仍交鋒不斷。天寶八年正月,楊業率軍進攻晉州,被宋代理晉州知州武守琦擊敗與洪洞縣。

(三)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加緊對北漢用兵。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親征北漢,終於攻下太原,楊業隨北漢主劉繼元投降。關於楊業的投降,有兩種說法。一說在劉繼元投降後,楊業並沒有立即投降,而是率余部苦戰,宋太宗以前就曾聽說楊業的勇猛,讓劉繼元派親信招撫楊業,楊業大哭一場,然後解甲來降。一說楊業在太原失守前主動勸劉繼元投降,城破後得到宋太宗召見,此後再給楊業的詔書中也有這樣的表述:「百戰儘力,一心無渝,疾風靡搖,迅雷罔變。知金湯之不保,慮玉石以俱焚,定策乞降,委質請命,忠於所事,善自為謀。」兩種說法截然不同,元人所作的《宋史》採納了後者。

宋太宗對楊業這員勇將的投降還是很高興的,先是任命他為左領軍衛大將軍,再班師之後又委以鄭州防禦使的實職。這時候劉繼業的名字也不能再用了,宋太宗親自批准他改回原姓,賜名業。

總的來說,雖然楊業智勇兼備,但是由於北漢軍事實力的薄弱,加上對手多是久經沙場的百戰名將,楊業在北漢與宋的戰爭中難以取勝,對北漢的滅亡也無可奈何。但是楊「無敵」的名聲還是在宋軍中傳播開來。投降以後的楊業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

(四)

這年十一月,宋太宗認為楊業久在河東,對契丹的情況比較熟悉,就任命楊業為代州知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同時為他置辦行李,賞賜了大量財物。這份榮譽不但在整批北漢降將中是獨一份,就連原宋軍將領中也不多見,不能不引起別人的眼紅。當然了,這是後話。

宋朝與契丹的交戰通常在河北、河東兩地北部進行,當時負責河東方向防務的是山南東道節度使、三交都部署潘美。潘美是和演義中完全不同的形象。此人在宋建國以後崛起的將帥中僅此於曹彬,曾率軍攻滅南漢,參加討滅南唐、北漢之戰,是當時名將,絕非演義中的奸臣。

楊業到代州上任後,潘美就成為了他的上司。第二年三月,潘美自三交口巡邊至代州,正好遇到契丹大軍十萬侵犯雁門關。潘美令楊業率麾下騎兵數百自西邊山路繞至雁門關北,然後南向與自己夾擊契丹,大敗敵軍,殺契丹駙馬、彰國軍節度使、侍中蕭咄李,生擒應州馬步都指揮使李重誨。

經此一戰,楊業威名大振,契丹望見楊業旗幟多繞著走,宋太宗加封楊業為雲州觀察使。這又引起同列的嫉妒,有其他將領上書詆毀楊業,宋太宗一概不信,將奏章全部封給楊業。有人認為這裡面就有潘美,但筆者不贊同此看法。很簡單,潘美身為楊業的上司,如果有他的奏摺,宋太宗不可能給楊業,否則必將引發將帥不和。同時,在相關著作中並無潘美嫉妒楊業的明確記載,也無二人不和的描述。(未完)


推薦閱讀:

英國歷史六:約克王朝
明、清兩朝覆滅的最後歷史推手
史記貨殖列傳讀後感:我們可以從古代富翁身上學到些什麼?--3
【歷史解疑】宋瓷為何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
關於大學選課的一點哲學腦洞

TAG:歷史 | 真實 | 楊家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