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

析題——唐駁虎:都這樣了 天然氣價格俄羅斯還是不讓步 2014年05月21日 10:56 來源:鳳凰新聞 作者:鳳凰新聞客戶端評論員 唐駁虎

儘管外界普遍預計,隨著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曠日持久的中俄天然氣協議談判將有望畫上句號,達成一個「豐碩的成果」。但5月20日晚間發布的中俄聯合聲明打破了這一期望。

在多達5600字、長長的「共識列表」中,令人矚目的天然氣出口及價格談判只有12個字,半句話都不到,它明確無誤的告訴所有關注的人們,進展仍然停留在「儘快啟動」的談判過程上。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烏克蘭局勢急劇動蕩,親俄的烏克蘭總統因為宣布暫停歐盟一體化進程,重歸俄羅斯懷抱最終被趕下台,俄羅斯為了報復,策動了歷史上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地區公投獨立。至今雙方仍因烏克蘭東部親俄地區的獨立傾向在緊張對峙。

由此,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高度緊張,一舉降至蘇聯解體後的最低點(當然,原先也沒好到哪兒去)。

在這樣的地緣政治局勢下,歐盟終於實質性的邁出了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腳步。本來,俄羅斯在歐盟的天然氣供應中佔到25%-30%左右的份額,其他的主要來源分別是北歐(斯堪維納亞半島諸國)、北海(海上油氣田)和北非(跨地中海海底管道)。

烏克蘭危機之後,歐盟狠心加速了來源的多元化變革,力促其他產地加大供應力度。而隨著頁岩氣革命的到來,來自美國的廉價頁岩氣(儘管運輸成本較高)也開始漂洋過海,通過船運的方式輸送到歐洲。

這下一來,俄羅斯表面上雖然還在談笑風生,但內心裡也不得不有所忐忑。俄天然氣向歐洲的出口量佔到其總出口量的80%。說到底,俄羅斯在經濟上仍嚴重依賴對主要西方買家的能源收入,而這一來源在日益緊張的烏克蘭局勢影響下又充滿不確定性。

而隨著美國頁岩氣的崛起,天然氣市場正在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這些都使得俄羅斯尋求新的出口市場成為必然的選擇。

西方充滿變局,俄羅斯這隻「雙頭鷹」被迫將目光投向東方的「戰略協作夥伴」。而東方的夥伴也正有大批量購買天然氣的需求。

近年來糟糕的霧霾污染天氣(在北方冬季的供暖期尤為突出),使得中國加快了能源結構的轉換。尤其在北方的供暖期,要求在城市裡盡量減少廉價能源——煤炭的使用(因其燃燒產物二氧化硫、粉塵等是霧霾的重要成因),改為使用純粹、清潔、乾淨的能源——天然氣。即所謂「煤改氣」。

但產量極大的煤炭是中國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的本土能源,天然氣則不是。中國龐大的人口和高速的經濟增長都使得石油和天然氣必須大量進口以滿足需求。

而相比能夠使用巨型油輪輕鬆大批量越洋海運的石油,天然氣雖然也能經過冷藏和高壓壓縮後使用特製的船隻海運,但是成本很高,普遍符合經濟成本的運輸和供應模式仍然還是管道輸送。

這樣一來,天然氣的供應模式就呈現出比石油更加鮮明的「地緣特徵」。定價及供應關係也就呈現出區域性、長期性、協商性,大宗供應都是管道建設與長期協議價格綁定的,而不像石油呈現出全球統一的市場價格波動。

而在烏克蘭危機期間,中國是極少數保持中立,不譴責俄羅斯的大國,此舉被普遍視為進一步增強了兩國關係,也對此次建立能源合作夥伴關係有促進作用。

實際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國有關方面就與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巨頭Gazprom就開始談判,希望中俄間能夠架設天然氣管道,將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豐富天然氣資源出口到中國,並達成長期、大量的穩定供應協議,但價格問題一直談不攏。

按說,在俄羅斯與西方激烈對抗的局勢下,中俄天然氣供應談判應該向更有利於中國的一面發展了。而且,中俄其他政治經濟關係的發展似乎也在佐證這一點。

伴隨普京訪華的,不但有超過40多項大型投資項目和系列合作協議的簽署——包括雙方聯合研製遠程寬體客機、重型直升機,中國輸出高鐵技術、到俄羅斯投資建設汽車廠等等,還有前所未有的中俄黃海海上聯合軍演。

中俄兩國海軍將在5月20日-26日,在中國東海北部海空域舉行「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中俄海軍將派出各型水面艦艇14艘、潛艇2艘、固定翼飛機9架,以及艦載直升機等。

這一海域不但在局勢敏感的東海,地處中日韓之間;更是相距釣魚島不遠,觀察家對此寄予了非常不同的解讀。實際上,此前雖然中國在北方四島問題上支持俄羅斯,但俄羅斯一直遲遲對中日釣魚島之爭未予明確表態。此番演習,似乎可以看做是俄羅斯給中國的一番表態和「禮物」。

在地緣政治、經濟投資的諸多合作背景態勢之下,幾乎所有的觀察者都以為,中俄達成天然氣出口價格協議,將是此次普京訪華雙方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在經歷漫長的談判之後,普京在與歐美徹底鬧翻後訪華,被認為是達成協議的一個最佳時機。甚至連普京自己也這麼對外表態。

本來,普京在訪華前夕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就已表示,天然氣出口協議也已基本準備就緒。而俄總理梅德韋傑夫在5月19日接受電視採訪時也說:「是時候與中國達成協議了。」

實際上,中國負責經濟事物談判合作的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具體承擔對接的巨型國企中國石油,此時也在北京和上海,與俄羅斯頭號國企、經濟支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的相關高層人員展開緊張的最後談判。

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談攏。哪怕在雙方合作關係看上去如此良好、關係如此緊密,而且是在俄羅斯國家元首訪華的融洽氣氛之下。

雙方的價格立場差距實在太大。

俄羅斯的開價是與出口歐洲相同的價格——400美元(每千立方米,下同),中國的還價是和中國向土庫曼、哈薩克等中亞國家購買談定的價格持平——200美元。

通過討價還價,雙方也都袒露了自己的底牌——Gazprom表示不可能低於370美元,中國石油表示不可能高於230美元。

以下的一些金額量級可以作為參考,俄羅斯天然氣的開採成本大約是100美元,供應本國的價格大約是150美元,供應「死忠小弟」白俄羅斯的價格是200美元。當然,出口歐洲的價格接近400美元,大賺特賺。

而在烏克蘭衝突期間,俄羅斯為挽留烏克蘭人心,一度提出願將供應烏克蘭的價格從350美元「普通優惠價」下調到270美元左右,即所謂「特別優惠價」。

這麼一來,大家對價格的量級看得可能就更清楚了。中國向俄羅斯索要的是「親密盟友」的200美元價格,結果俄羅斯連「二心夥伴」的350美元價格都不願意給予。

本來,按雙方已經達成共識的計劃,俄羅斯將修建東西兩條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其中東線管道將可向中國每年供380億立方米天然氣,西線300億立方米。總輸送能力達到680億立方米,未來還有可能增加800億立方米以上。

按每年680億立方米計算,雙方最初每千立方米200美元的開價差異,將帶來136億美元的差價。即使雙方讓步,中國最高願意出160億美元,但俄羅斯要求不低於250億。雙方的差距仍然達到90億美元。

很多中國人會很憤懣地問,俄羅斯讓利幾十億美元會死么?

或許對Gazprom來說這是一筆大數,這家國企總管出口的俄羅斯天然氣資源,是俄羅斯所剩無幾的重要經濟資源。根據2013年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的統計資料,2012年Gazprom總收入1535億美元,利潤380億美元,排名第21位。而負責對接的中國石油,總收入4086億美元,利潤182億美元,排名第5。

90億美元的純利對Gazprom來說還是很有分量的。但中國方面的簽約壓力更不大。

中國已從土庫曼進口了約200億立方米天然氣,約佔目前400億立方米進口總量的一半。兩國去年還簽訂了一份協議,將在2020年之前提高天然氣年出口量至650億立方米。

加上哈薩克等其他中亞國家,2020年中國至少可以每年從中亞獲得850億立方米天然氣。中亞天然氣與俄羅斯相比也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即使中俄協議達成,俄羅斯真正向中國供氣也要在六年以後才能實現。

另外,中國已經開始向緬甸進口天然氣,與卡達、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液化天然氣海運協議已經在手。

目前中國國內外都有充足的天然氣供應選擇,中國並不需要急於簽署合同,這將給予談判很多優勢。反之,在俄歐關係惡化的背景下,許多西方媒體都認為,「天平已經向北京一方傾斜」。

當然,這既有賴於中國的堅定態度,可能也有賴於俄羅斯與西方矛盾衝突的進一步加深。從這個角度看,烏克蘭局勢算是談判的一種「催化劑」,但目前看效果還不夠顯著。

對於這隻左顧右盼的「雙頭鷹」,也許當歐洲美國繼續增大圍堵的壓力,俄羅斯才會進一步將目光轉向東方。

半年後的11月,普京將再一次訪華,他將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元首峰會。到此這一漫長的談判能否達成有利於中國的妥協?

作為一個即將改用天然氣自熱爐,每年冬天都將要支付大筆天然氣自採暖費用的終端用戶,筆者密切關注,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中國古錢幣價格表
上周生產資料價格動態(2016年8月25日)
對亞洲全面降價 伊朗打響原油價格戰
你還在花十倍的價格買水晶嗎?各種水晶、玉石大掃盲
紅珊瑚何緣價格相差那麼多?因為優化!

TAG:價格 | 天然氣 | 天然 | 談判 | 中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