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編製 (二)
摘自孫鵬喜2010年3月14日的博客文章
中國工農紅軍編製
方面軍 |
軍團名稱 |
部隊名稱 |
成立時間 |
後改編或加入部隊 |
部隊編成地 |
紅一軍團 |
紅3軍 |
1930.07 |
取消番號整編 |
中央蘇區 |
|
紅4軍 |
1928.04.28 |
取消番號整編 |
井岡山 |
||
紅12軍 |
1930.03 |
取消番號整編 |
福建西部 |
||
紅 一 方 面 |
紅20軍 |
1930.06 |
加入紅12軍 |
江西吉安縣 |
|
紅22軍 |
1930.06 |
紅一軍團第3師 |
江西南部 |
||
紅三軍團 |
紅5軍 |
1928.07.22 |
取消番號整編 |
湖南平江 |
|
紅7軍 |
1929.12.11 |
取消番號整編 |
廣西百色 |
||
紅8軍 |
1930.06 |
取消番號整編 |
湖北東南部 |
||
紅16軍 |
1930.07 |
紅16師 |
湘鄂贛蘇區 |
||
紅21軍 |
1930.06 |
加入紅12軍 |
福建西部 |
||
紅五軍團 |
紅13軍 |
1931.12 |
取消番號整編 |
江西寧都 |
|
紅14軍 |
1931.12 |
取消番號整編 |
江西寧都 |
||
紅15軍 |
1931.12 |
取消番號整編 |
江西寧都 |
||
紅七軍團 |
無 |
1933.06.07 |
新四軍第2支隊 |
中央蘇區 |
|
紅八軍團 |
無 |
1934.09.21 |
併入紅五軍團 |
中央蘇區 |
|
紅九軍團 |
無 |
1933.10.02 |
120師359旅一部 |
中央蘇區 |
|
紅十五軍團 |
紅25軍 |
1931.10 |
115師344旅一部 |
鄂豫皖蘇區 |
|
紅26軍 |
1932.12.24 |
第78師 |
宜君縣轉角鎮 |
||
紅27軍 |
1935.01.30 |
115師344旅一部 |
陝北、鄂豫皖蘇區 |
||
直屬 |
紅18軍 |
1933.02 |
紅六軍團第18師 |
湘鄂贛蘇區 |
|
直屬 |
紅35軍 |
1930.10 |
加入紅21軍 |
江西尋烏、於都 |
|
直屬 |
少共國際師 |
1933.08.05 |
併入紅一軍團 |
江西寧都 |
|
紅 二 方 面 軍 |
紅二軍團 |
紅2軍 |
1930.07 |
取消番號整編 |
湖北洪湖 |
紅6軍 |
1930.02 |
取消番號整編 |
湖北西部 |
||
紅六軍團 |
紅32軍 |
1935.07 |
120師359旅一部 |
中央蘇區 |
|
紅 四 方 面 軍 |
直屬 |
紅4軍 |
1931.01 |
129師386旅一部 |
川陝蘇區 |
紅9軍 |
1933.07 |
全軍覆沒 |
川陝蘇區 |
||
紅30軍 |
1933.07 |
全軍覆沒 |
川陝蘇區 |
||
紅31軍 |
1933.07 |
129師386旅一部 |
川陝蘇區 |
||
紅33軍 |
1933.10 |
加入紅5軍 |
川陝蘇區 |
||
獨 立 部 隊 |
紅十軍團 |
無 |
1934 |
全軍覆沒 |
閩浙贛蘇區 |
紅1軍 |
1928 |
加入紅四軍 |
湖北黃安麻城 |
||
紅10軍 |
1930.07.22 |
全軍覆沒 |
江西弋陽、橫峰 |
||
紅11軍 |
1927.11 |
紅七軍團 |
湖北黃安麻城 |
||
紅19軍 |
1933.03 |
紅12軍第34師 |
福建西部 |
||
紅23軍 |
1933.03.25 |
紅22師 |
江西南部 |
||
紅24軍 |
1931.03.24 |
加入紅27軍 |
山西平定縣 |
||
紅28軍 |
1932 |
新四軍第4支隊 |
鄂豫皖蘇區 |
||
紅29軍 |
1935.12.30 |
129師一部 |
陝西北部 |
||
紅34軍 |
1935.04 |
取消番號 |
川陝蘇區 |
紅1 軍
軍長:許繼慎 政委:曹大駿
副軍長:徐向前 政治部主任:熊受喧
第1師 師長:徐向前(兼)政委:李榮桂
第2師 師長:漆德偉 政委:王培吾
第3師 師長:周維炯 政委:姜鏡堂
副師長:肖方
獨立旅: 旅長:廖業棋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通稱紅一軍,是中國工農紅軍鄂豫皖蘇區主力部隊之一,前身是1927年11月3日黃麻起義後建立的農民武裝。
1928年黃麻起義部隊整編為紅十一軍第三十一師,1929年5月商南起義部隊整編為第三十二師,11月獨山起義部隊整編為第三十三師。1930年春,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合編成紅一軍,首任軍長許繼慎、政治委員曹大駿、副軍長徐向前、政治部主任熊受喧。
紅一軍下轄三個師、一個預備隊、一個獨立旅,全軍共2100餘人。第一師師長徐向前(兼)、政治委員李榮桂;第二師師長漆德偉、政治委員王培吾;第三師師長周維炯、政治委員姜鏡堂;總預備隊,指揮王樹聲、政治委員曹學楷;獨立旅旅長廖業祺。
1930年10月,紅一軍整編為三個師。軍長許繼慎、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曹大駿、副軍長徐向前、參謀長李昂茨;第一師師長劉英、政治委員李榮桂;第二師師長孫永康、政治委員王培吾;第三師師長肖方、政治委員姜鏡堂。
1930年冬,紅一軍和紅十五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合編為紅四軍。
紅2軍(由紅4軍改編)
軍長:賀龍 政委:朱勉之
第4師 師長王炳南 政委 :陳協平
紅二軍前身是賀龍在湖北洪湖一帶領導創建的洪湖赤衛隊,原稱紅四軍,1930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整編為紅二軍,軍長賀龍、政治委員惲代英(未到任,由朱勉之代理)。紅二軍下轄一個師和一個團,全軍2000人:第四師,師長王炳南、政治委員陳協平;警衛團,團長賀佩卿,政治委員吳協仲。建軍後,紅二軍旋即與紅六軍在湖北公安縣組成紅二軍團。1931年7月,紅二軍團改稱「紅三軍」,紅二軍番號隨之撤銷。
紅3軍(原江西紅軍第6軍改編) 軍長:黃公略 政委:蔡會文
第1縱隊 隊長:柯武東 政委:李錫九
第2縱隊 隊長: 羅炳輝 政委:王如痴
第3縱隊 隊長:徐彥剛 政委:劉作述
紅三軍前身是紅一軍團中的紅六軍,1930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統一命令,整編為紅三軍,軍長黃公略(犧牲後徐彥剛代)、政治委員陳毅(後蔡會文代)、參謀長周子昆。全軍下轄三個縱隊:第一縱隊縱隊長柯武東;第二縱隊縱隊長羅炳輝、政治委員王如痴;第三縱隊,縱隊長徐彥剛、政治委員劉作述。後三個縱隊分別改為七、八、九師:第七師師長陳伯鈞、政治委員李濤;第八師師長劉疇西、政治委員王如痴;第九師師長徐彥剛、政治委員朱良才。
1932年3月12日,紅三軍與紅十三軍編為紅五軍團,不久又歸建紅一軍團。1933年6月,中央紅軍取消軍級建制,紅三軍番號隨之撤銷。
另:紅二軍團在1931年至1934年間也採用紅三軍番號。
紅4軍
(1)軍長: 政委:
第一縱隊 隊長:
第二縱隊
第三縱隊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領南昌起義殘軍和湖南南部的農民武裝,在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史稱井岡山會師。5月4日,兩支部隊組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6月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全軍共6000餘人。由於在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英勇奮戰,人稱「鐵軍」,而第四軍下轄的葉挺獨立團主力參加南昌起義後加入該軍,因此該軍命名為「第四軍」,自命為鐵軍精神的繼承者。
紅四軍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參謀長王爾琢、政治部主任陳毅,下轄第十師:師長朱德(兼)、黨代表宛希先;第十一師:師長毛澤東(兼)、黨代表何挺穎;第十二師,師長陳毅(兼)。1929年初,紅四軍為打破中華民國政府軍對井岡山地區的封鎖,跨過贛江,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發展,部隊也隨之整編成3個縱隊:軍長朱德、黨代表毛澤東、參謀長袁文才、政治部主任陳毅。下轄第一縱隊:縱隊長林彪、黨代表陳毅(兼);第二縱隊:縱隊長鬍少海、黨代表譚震林;第三縱隊:縱隊長伍中豪、黨代表蔡協民。(6月增編第四縱隊:縱隊長傅柏翠、黨代表張鼎丞)。
1930年6月19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要求,紅四軍與贛南、閩西的農民武裝合編而成紅一軍團。1933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紅一方面軍各軍團取消軍一級編製,紅四軍番號隨之取消
(2)軍長:曠繼勛 政委:余篤山
十師 十一師
1931年1月,根據中國中央軍委命令,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合編而成紅四軍,軍長曠繼勛、政治委員余篤三、參謀長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駿,下轄第十師師長蔡申熙、政治委員曹大駿(兼任);第十一師師長許繼慎、政治委員龐永俊。同年5月,紅四軍進行了改編,軍長鄺繼勛(後徐向前代)、政治委員曾中生、政治部主任陳定侯;下轄第十師師長劉英、政治委員康榮生;第十一師師長周維炯、政治委員余篤三;第十二師師長許繼慎、政治委員曹大駿;第十三師師長徐向前(後曠繼勛代)、政治委員陳奇,全軍共12500餘人。
1931年11月上旬,紅四軍與紅二十五軍組成紅四方面軍。
1935年2月,紅四方面軍放棄川陝蘇區,開始長征,此時紅四軍主官為軍長王宏坤、政治委員周純全,下轄第十師、第十一師。7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後,兩軍交換了一些幹部,紅四軍的主官也調整為:軍長許世友、政治委員王建安、參謀長張宗遜、政治部主任劉志堅,第一師師長王友鉤(後王近山代)、政治委員葉道志;第十一師師長周世元、政治委員陳錫聯;第十二師師長張賢約、政治委員胡奇才。此後紅四軍同右路軍,也就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等一同行動。10月5日,張國燾命令右路軍中的原紅四方面軍部隊離隊南下,紅四軍於是回到紅四方面軍行列。
1936年10月22日,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此後,紅四軍跟隨紅軍主力部隊行動,未參加西路軍,此時紅四軍領導為軍長陳再道、政治委員王宏坤。
1937年,紅四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129師386旅,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紅5軍
軍長:鄧萍 政委:張純清 政治部主任:關溉之
第1師 師長:李實行 政委:關溉之(兼) 第3師 師長:郭炳生 政委:彭雪楓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於湖南平江率領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第一團發動平江起義,將起義部隊自行編為紅五軍第十三師,軍長彭德懷、黨代表滕代遠、參謀長鄧萍,下轄第一團,團長雷振輝、黨代表李燦;第四團,團長陳鵬飛、黨代表黃公略;第七團,團長兼黨代表黃純一。全軍共2500餘人。
1928年8月至9月,紅五軍3個團改編為5個大隊,10月,紅五軍與平江、瀏陽一帶的地方武裝合編,下轄5個縱隊。11月,彭德懷、滕代遠率第四、五縱隊及軍部直屬部隊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暫編為紅四軍第三十團,對外仍稱紅五軍。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轉入江西、福建作戰,彭德懷、滕代遠率第三十團、第三十二團留守井岡山。3月,彭德懷一度率主力轉入贛南尋找紅四軍,不久返回井岡山,8月在湘鄂贛蘇區與黃公略率領的紅軍游擊隊合編,恢復紅五軍編製,軍長彭德懷、黨代表滕代遠、副軍長黃公略、參謀長鄧萍、政治部主任吳溉之。下轄第一縱隊,縱隊長李燦(後孔荷寵代);第二縱隊,縱隊長黃公略(兼任)、政治委員張啟龍;第三縱隊,縱隊長吳溉之(兼任)、政治委員於定一;第四縱隊,縱隊長郭炳生、政治委員張純清;第五縱隊,縱隊長李燦(後游雪程代)、政治委員何長工。1930年,紅五軍的四個縱隊改編為第一、三師。6月,以第五縱隊為基礎擴編為紅八軍,紅五軍和紅八軍合編為紅三軍團。
1933年6月,紅三軍團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進行整編,取消了軍一級編製,紅五軍番號隨之取消
紅6軍
軍長:鄺繼勛 政委:段德昌
第16師 師長:王一鳴 政委:王鶴
第17師 師長:許光達 政委:李劍如
1930年2月,鄂西紅軍中央獨立師改編為紅六軍,軍長孫德清(後曠繼勛代)、政治委員周逸群、副軍長段德昌、參謀長許光達。下轄第一縱隊:司令員段德昌(兼任)、政治委員王鶴;第二縱隊:司令員段玉林。5月,兩縱隊擴編為紅十六、十七師,第十六師師長王一鳴、政治委員王鶴;第十七師師長許光達、政治委員李劍如。7月4日,紅六軍與紅二軍在湖北公安縣會師,合編成紅二軍團。1931年6月,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紅六軍番號取消。
另外,1929年7月湖北長陽農民武裝也自發組成紅六軍,軍長李勛、副軍長陳壽山、參謀長李子俊,全軍3000餘人。但到8月間即在資丘遭伏擊,軍長李勛等陣亡,紅六軍至此失敗,從成立到失敗不到1個月。
紅一軍團下屬的紅三軍前身也使用紅六軍番號,1930年1月,江西工農紅軍獨立第二、三、四、五團和永新、蓮花、寧岡等縣的赤衛隊合編為紅六軍,軍長黃公略、政治委員劉士奇(後陳毅代)、政治部主任毛澤覃。下轄第一縱隊,縱隊長柯武東、政治委員李人林;第二縱隊,縱隊長羅炳輝、政治委員曾炳春;第三縱隊,縱隊長徐彥剛、政治委員劉作述。1933年6月劃歸紅一軍團建制,7月改為紅三軍。
紅7軍(1930年5月後,紅7軍與紅8軍合編成立)
總指揮:李明瑞 軍長:張雲逸
政委:鄧小平 政治部主任:陳豪人
第一縱隊 司令員:李謙戒 政委:沈靜齋
第二縱隊 司令員:馮達飛 政委:袁任遠
第三縱隊 司令員:韋拔群 政委:李朴
1929年12月11日,國民政府廣西警備第四大隊、教導總隊和右江農軍2800餘人,在百色舉行起義,宣布成立紅七軍,軍長張雲逸、參謀長龔鶴村、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陳豪人。下轄第一縱隊,縱隊長李謙、政治委員沈靜齋;第二縱隊,縱隊長鬍斌、政治委員袁任遠;第三縱隊,縱隊長韋拔群、政治委員李朴。
1930年2月,李明瑞被任命為紅七軍總指揮。3月,中央代表鄧斌為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1930年秋,又成立第四縱隊,縱隊長黃治峰、政治委員羅少章。11月,紅七軍整編為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師,留韋拔群率少數部隊進行游擊戰,主力則奉命北進。
1931年7月,全軍抵達中央蘇區,歸紅三軍團建制。
1933年,中央紅軍進行整編,取消軍一級編製,紅七軍番號取消。
另外,1927年底,鄂東工農革命軍轉移到湖北黃陂,改編而成的部隊也使用紅七軍番號,軍長吳光浩、黨代表戴克敏、參謀長汪奠川。1929年,該部改編為紅十一軍第三十一師。
紅8軍
(1)1930年6月,由李燦、何長工率領的紅五軍第五縱隊按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在湖北東南改編成紅八軍,並與紅五軍合編為紅三軍團。軍長李燦(後何長工代)、政治委員鄧乾元、政治部主任柯慶施。下轄第一縱隊,司令員劉文琪、政治委員彭雪楓;第二縱隊,司令員程子華、政治委員郭一清;第三縱隊,司令員謝振亞、政治委員黃克誠。1933年6月,中央紅軍進行整編,取消軍一級編製,紅八軍番號取消。
(2) 另外,在紅軍歷史上還有兩支部隊也採用過紅八軍番號
。一是1932年春湘贛蘇區的紅軍獨立第一、三師合編而成的部隊,代理軍長李天柱、政治委員王震、參謀長李達。同年11月,軍部正式成立,軍長肖克、政治委員蔡會文、政治部主任王震。下轄第二十二師,師長譚家述、政治委員王震(兼任);第二十三師,師長楊茂、政治委員謝國俞;第二十四師,師長弋勇、政治委員胡楚父。全軍2200餘人。1933年7月,紅八軍改編為紅六軍團第十七師,師長肖克、政治委員蔡會文(後王震代)、政治部主任李朴、參謀長李達.
二是1930年2月1日,俞作豫率國民政府廣西警備第五大隊在龍州起義,部隊也編為紅八軍,軍長俞作豫、參謀長宛旦平、政治部主任何世昌,下轄第一縱隊,縱隊長何家榮、政治委員潘裕明;第二縱隊,縱隊長俞作豫(兼任)、政治委員塗振農;第三縱隊,縱隊長黃飛虎,全軍共2000人。3月,鄧小平政治委員,不久,紅八軍因受李宗仁的進攻,基本覆滅,全軍僅剩100餘人,後編入紅七軍。
紅9軍
軍長:何畏 政委:詹才芳
副軍長:許世友 參謀長:王學禮
政治部主任:王新亭
25師 26師 27師 軍直屬隊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站穩腳跟後進行擴編,由第十二師和巴中等地的地方武裝合編成紅九軍。軍長何畏、政治委員詹才芳、副軍長許世友、參謀長王學禮、政治部主任王新亭,下轄第二十五師,師長許世友(兼任)、政治委員陳海松;第二十七師,師長王學禮(兼任)、政治委員陳修神、軍直屬隊長周希漢。
1935年7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8月5日,分屬左路軍北上,9月14日,紅一、四兩方面軍分裂,紅九軍隨紅四方面軍轉而南下。1936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再度會師。之後,紅九軍作為西路軍一部分西渡黃河作戰,此時主官為: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參謀長陳伯稚,此後不久全軍覆滅。
紅10軍(1930年7月22日,由贛東北紅軍獨立1團擴編成立)
軍長:周建屏 政委:邵式平
第1團 第10團 第19團
特務連 機炮連
1930年7月22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江西弋陽、橫峰等地的紅軍獨立團擴編成紅十軍,軍長周建屏、政治委員吳先民(胡庭銓代理,後邵式平代),全軍下轄3個團和1個特務營,共1700餘人。1933年1月25日,紅十軍奉命南渡信江到貴溪與中央紅軍會師,與紅三十一師合編為紅十一軍。同年2月,閩浙贛蘇區以地方武裝1500餘人,重新組建起新紅十軍,王如痴兼任軍長和政治委員。
1934年秋,紅七軍團北上閩浙贛蘇區,紅十軍與其合編為紅十軍團,一同北上。不久,在安徽黃山譚家橋戰役中失敗,退回閩浙贛蘇區。1935年初,在懷玉山全軍覆滅。
紅11軍
1927年11月中旬,根據中國共產黨鄂東特委的命令,黃安、麻城兩縣的農民自衛軍改編為第七軍,1928年7月,第七軍改編為紅十一軍第三十一師,軍長兼師長吳光浩、黨代表戴克敏、參謀長曹學楷、政治部主任陳定侯,下轄4個大隊。
1929年5月,河南商城的地方武裝組成紅十一軍第三十二師,師長周維炯、黨代表徐其虛、副師長漆德偉,下轄兩個團。1930年1月,六安、霍城的游擊隊組成紅十一軍第三十三師,師長徐百川、政治部主任姜鏡堂,下轄兩個團和一個特務連。1930年4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三個師集中改編為紅一軍。
另外,1933年1月,中共中央軍委將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調往中央蘇區,與紅31師合編為紅十一軍,劃歸紅一方面軍指揮,參與第四次反圍剿戰爭,軍長周建屏,政治委員肖勁光。6月7日,又改編為紅七軍團。
紅12軍(原閩西地方紅軍)
軍長:羅炳輝 政委:譚震林
紅十二軍(閩西)
1930年3月,福建西部龍岩、上杭、永定、連城各縣地方武裝集中改編成紅九軍,軍長鄧毅剛、政治委員高靜山(後鄧子恢代)、政治部主任陳正、參謀長鄭益,下轄五個團,全軍3000餘人。同年5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紅九軍同紅四軍第三縱隊合編為紅十二軍,軍長鄧毅剛、政治委員鄧子恢、參謀長鄧萍、政治部主任陳正。所部五個團被改編為三個縱隊,不久各縱隊改稱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師。第三十四師師長鄧毅剛(兼任)、政治委員劉型;第三十五師師長鬍少海、政治委員張際春。6月,該軍編入紅一軍團。時任軍長為伍中豪、政治委員為譚震林。10月,軍長伍中豪在同地主武裝作戰時犧牲於江西安福。
1931年10月,所部三十四、三十五師調歸紅三、四軍。12月,軍部和三十六師同閩西新紅十二軍合併,仍稱紅十二軍,閩西新紅十二軍改稱該軍三十四師。軍長羅炳輝、政治委員譚震林。1932年4月,增編三十五師。同年10月,軍部和三十六師併入紅二十二軍。由蕭克任軍長,黃甦任政委。1933年6月,紅十二軍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獨立一團。
新紅十二軍(閩西)
1930年5月,原紅四軍第四縱隊部分與閩西地方武裝合編成紅二十軍和紅二十一軍。11月,兩軍編成新紅十二軍。由賀聲洋代理軍長(12月由左權任軍長)、施簡任政治委員、李力一任政治部主任。1931年10月,新紅十二軍與閩西老紅十二軍合併,仍稱紅十二軍。新紅十二軍改編為紅十二軍三十四師。軍長游瑞軒、政治委員黃甦、參謀長林楚、政治部主任譚政。
1933年1月,紅十二軍根據命令改由紅一方面軍總部直屬。同年6月,紅一方面軍進行整編,取消了軍一級編製,紅十二軍番號隨之取消。
紅13軍
(1)
1931年12月,原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路軍在江西寧都發動寧都暴動,加入紅軍,改編為紅五軍團。紅十三軍同時改編而成,軍長董振堂、政治委員鄺朱權(後何長工代)。下轄第三十七師:師長郭如岳、政治委員李濤;第三十八師師長李教澤、政治委員劉型。
1933年6月,紅一方面軍進行整編,取消了軍一級編製,紅十三軍番號隨之取消。
軍長:董振堂、政治委員:鄺朱權
37師 38師
(2)
1930年1月,中共中央派巡視員金貫真到溫州、台州一帶巡視,直接領導和組織建立農民游擊隊。2月底,金貫真向中共中央寫了關於溫、台地區政治形勢、群眾鬥爭、武裝暴動、黨的工農群眾組織的報告。根據金貫真的建議,中共中央軍事部和周恩來決定,派遣胡公冕、劉蜚雄等到浙南加強軍事領導工作。3月9日,浙南紅軍游擊總隊指揮部在浙江永嘉成立,胡公冕任總指揮。中央還決定,成立浙南特委並由金貫真擔任浙南特委書記,統一領導浙南的鬥爭,隨後又派陳文傑到浙南加強對紅軍的領導。紅軍總指揮部將各縣游擊隊編成三個支隊,共400餘人,槍100餘支。成立後的紅軍總游擊隊隨即開展攻勢,攻打城池,開放監獄,一時威震甌越大地。各支隊先後在青田、溫溪、樂清、瑞安、平陽等地積極開展游擊活動,打擊敵人,發動群眾,建立組織。
1930年3月下旬,金貫真赴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浙南武裝鬥爭情況。3月底,中共中央發出《致浙南的信》,決定正式組建紅軍。4月15日,中央軍委提出發動浙南地方暴動,成立紅十三軍。5月初,各地紅軍游擊隊相繼集中到永嘉楓林進行整訓。5月11日,在永嘉楓林召開大會,由浙南紅軍游擊隊統一改編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宣告正式成立,胡公冕任軍長,金貫真任政委,陳文傑任政治部主任,劉蜚雄為參謀長。下轄第一、二、三大隊和教導團,軍部設在永嘉五尺村。紅十三軍的組建與中共浙南特委的成立,標誌著浙南地區的革命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紅十三軍組建後積極改編和擴大武裝力量,主動向敵人開展攻勢,取得了豐碩戰果。隨著武裝鬥爭不斷發展,紅十三軍不斷壯大。除軍部外,以各地游擊武裝為基礎,先後建立了三個團。紅一團於1930年5月與軍部同時成立,最初由永嘉西楠溪30多支紅軍游擊隊整編而成,不久瑞安、黃岩、仙居、青田、縉雲等地的部分游擊隊也編入紅一團建制,形成了總數達3000多人的部隊,是紅十三軍中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的一個團。紅二團於1930年7月成立,以台州地區的溫嶺塢根游擊隊為基礎,加上臨海、仙居、天台、東陽、寧海等縣邊區的幾支農民武裝組建而成,共600多人。紅三團於1930年7月成立,由永康、縉雲、仙居的紅軍游擊隊改編而成,共1500多人
軍長:胡公冕 政委:金貫真
政治部主任:陳文傑 參謀長:劉蜚雄
紅14軍
(1)
1931年12月,原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路軍在江西寧都發動寧都暴動,加入紅軍,改編為紅五軍團。紅十四軍同時改編而成,軍長趙博生、政治委員黃火青下轄第四十師:師長邊章五、政治委員程子華;第四十一師:師長李錦亭、政治委員李翔吾。1932年3月12日,改由紅三軍團領導。
1933年6月,紅一方面軍進行整編,取消了軍一級編製,紅十四軍番號隨之取消
軍長: 趙博生、政治委員:黃火青
40師 41師
(2) 1930年
4月3日,根據中共中央和江蘇省委指示,中國工農紅軍第14軍在如皋西南鄉賁家巷宣告成立。全軍下轄兩個支隊,1300餘人。這是江蘇第一支工農武裝。紅14軍成立後,轉戰通、海、如、泰地區。 如泰革命根據地,成為土地革命時期全國15塊紅軍游擊區之一。當年10月,國民黨乘機以優勢兵力清剿,紅14軍主力被打散,余部加入中央蘇區。
任命何坤為軍長,李超時為政委,薛衡竟為參謀長,余乃誠為政治部主任,
軍長:何坤 政委:李時超
紅15軍
(1)1930年6月,由贛西北和黃梅、廣濟等地游擊隊和紅5軍第5縱隊 部分人員組成第8軍,10月改編成立)
軍長:蔡申熙 政委:陳奇
第1團: 團長:查子清 政委:李奚石
第3團: 團長:黃剛 政委:陳西
(2)1931年12月,原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路軍在江西寧都發動寧都暴動,加入紅軍,改編為紅五軍團。紅十五軍同時改編而成,軍長黃中嶽、政治委員左權。下轄第四十三師:師長盧壽椿、政治委員高自立;第四十四師:師長蘇進、政治委員唐天際。1932年3月12日,轉由紅一軍團領導,8月8日,回歸紅五軍團建制。
1933年6月,紅一方面軍進行整編,取消了軍一級編製,紅十五軍番號隨之取消。
紅16軍
軍長:孔荷寵 政委:
政治部主任:吳天翼
第7師 師長:高永生 政委:鄒雲謨
第9師 師長:李玉根 政委:邱訓民
1930年7月,由湘鄂贛蘇區的紅軍和平江、修水、銅鼓等地的工農地方武裝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改編成紅十六軍,屬紅三軍團,軍長鬍一鳴(後孔荷寵代)、政治委員黃志競(後於兆龍代)、參謀長余發明、政治部主任吳天驥。下轄第七師:師長鄒之漠、政治委員李楚屏;第九師師長俞庚、政治委員高詠生。
1933年6月,紅一方面軍進行整編,取消了軍一級編製,紅十六軍番號隨之取消,原部隊縮編為紅十六師:師長高詠生、政治委員溫錦惠,屬紅六軍團編製。
紅18軍
1933年2月,湘鄂贛蘇區的紅軍獨立第一、二師按照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合編而成紅十八軍,軍長嚴圖閣、政治委員徐洪,下轄第五十二師和第五十四師。同年7月,紅十八軍奉命南渡袁水,與紅六軍團第十七師會師,改編為紅六軍團第十八師
紅19軍
1933年3月,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以原福建軍區獨立十一師為主,加上獨立八、九、十師的一部分,在閩西編成紅十九軍,負責阻擊國民政府的清剿軍。紅十九軍,軍長葉劍英、政治委員楊尚昆,下轄第五十五師,師長韓偉、政治委員范世英;第五十六師,師長張梁、政治委員游瑞軒(後張平凱代之)。
1933年6月,紅十九軍縮編為紅十二軍第三十四師,番號取消。
紅20軍
(1)軍長:曾炳春 政委:劉士奇
第1縱隊 第2縱隊 第3縱隊 第4縱隊
1930年6月在吉安編成,主力是江西西部地方武裝,軍長曾炳春(後劉鐵超代)、政治委員劉士奇(後曾炳春代),全軍約2500人。編成後該軍負責富田一帶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衛戍工作,10月劃入紅一軍團。當年12月12日,紅二十軍在劉敵等人領導下發動兵變,反對毛澤東及其支持的反AB團運動,史稱「富田事變」。事變後,紅二十軍自行渡過贛江以東,宣布脫離紅一方面軍領導,並推舉蕭大鵬為軍長。
1931年4月18日,紅二十軍主要領導在前往中共蘇區中央局參加原定的談判時被誘捕,不久被全部槍決。7月23日,紅二十軍奉調至江西南部於都平頭寨,被彭德懷和林彪率部保衛後繳械,包括軍長蕭大鵬、政委曾炳春在內的副排長以上700餘人全部被處決,余部編入紅七軍。紅二十軍番號取消。
(2)福建西部的部分地方武裝在1930年5月亦自行編成紅二十軍,軍長鬍少海,全軍1200餘人。11月,與紅二十一軍合編為紅十二軍。
紅21軍
(1)軍長:胡少海 政委:李任予
政治部主任:陳山
第1縱隊 第2縱隊 第3縱隊 第4縱隊
1930年6月,紅四軍第四縱隊(縱隊長鬍少海)與紅十二軍第一縱隊按照中共閩西特委的命令,合編為紅二十一軍,軍長鬍少海、政治委員李任予。下轄五個縱隊,約兩千餘人。此後紅二十一軍奉命出擊廣東,11月,與紅二十軍合編為新紅十二軍。
(2) 贛南紅二十一軍
1932年7月,紅軍贛南獨立第三、六師合編而成為紅二十一軍,軍長劉疇西、政治委員李井泉、參謀長宋時輪。該軍下轄第六十一師,師長宋時輪;第六十二師,師長郭天民。1933年6月,與紅七軍合編為紅三軍團第五師。
紅22軍(1930年7月,由贛南地方武裝合編成立)軍長:陳毅 政委:邱達三
第1縱隊 第2縱隊 第3縱隊 第4縱隊
第5縱隊
1930年6月,江西南部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地方武裝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縱隊等合編而成紅二十二軍,軍長陳毅、政治委員邱達三,下轄5個縱隊,共2400餘人。此後會同紅三十五軍連攻贛州受挫,受到慘重損失。同年底,縮編為第六十四師,師長粟裕、政治委員高自立。
1932年7月,贛南獨立四師和獨立五師重新合編而成紅二十二軍,軍長肖克、政治委員梁錫祜。同年10月,紅十二軍軍部和紅三十六師與合編入紅二十二軍,軍長羅炳輝、政治委員鄺朱權、政治部主任譚政。1933年6月,中央紅軍整軍,紅二十二軍改編為紅一軍團第三師。
紅23軍
1933年3月25日在江西南部成立,軍長畢士悌(後劉雄武代)、政委李宗白、參謀長賀敏學,6月,縮編為紅二十二師
紅24軍
1931年7月4日,原西北軍高桂滋部第十一師一部在山西平定縣宣布起義,改編為紅二十四軍,下轄2個團,全軍1200人,軍長赫光、政治委員谷雄一、副軍長竇世雄、參謀長劉明德、政治部主任劉子祥。7月18日,佔領河北阜平。
8月9日,在張學良命令下,石友三部下沈克詐降紅二十四軍。紅二十四軍領導輕易中計,在兩天內被其誘殺殆盡。余部推舉劉明德為軍長,於9月初轉戰渡過黃河,進入綏遠,受到傅作義的圍剿,無法立足,劉明德失蹤,繼任軍長蒲子華亦很快陣亡。殘軍於內蒙古兩岔河徹底戰敗。
部分殘軍後轉戰陝西,與劉志丹率領的陝北紅軍會合,1933年8月編為陝北紅軍第三支隊,後成為紅二十七軍一部。
紅25軍:
(1)紅二十五軍於1931年10月成立於鄂豫皖蘇區,軍長曠繼勛、政治委員王平章,下轄第七十三師:師長劉英、政治委員吳煥先;獨立一師:師長曾中生、政治委員熊富興,1932年秋,主力隨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
(2) 1932年11月30日,奉命留守的紅二十五軍一部編成新的紅二十五軍,軍長吳煥先、政治委員王平章,下轄第七十四師:師長徐海東、政治委員戴季英;第七十五師:師長周希遠、政治委員高敬亭。後七十五師獨立發展為紅二十八軍。1934年,紅二十八軍併入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吳煥先,下轄第七十四師、第七十五師,全軍共3000餘人。不久,紅二十五軍進行整編,軍長程子華、政治委員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鄭位三。1934年11月,奉命開始長征,1935年9月到達陝北蘇區,與陝北的紅二十六軍和紅二十七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
1937年,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15師344旅一部,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紅26軍
1932年12月24日,紅二十六軍在宜君縣轉角鎮成立,主力由陝甘游擊支隊改編而成,政委杜衡(後汪鋒代之),全軍僅一個團,即第四十二師第二團,王世泰任團長,杜衡任政委。1933年5月,杜衡率領紅二十六軍強行南下三原戰敗,僅少數余部在王世泰、王泰吉和劉志丹等領導下突圍。同年11月,重新組建第四十二師,師長王泰吉(後劉志丹代)、政治委員高崗(後楊森代),全軍共500餘人。
1935年9月,紅二十六軍改編為紅七十八師,與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七軍共同組成紅十五軍團,楊森任師長。
紅27軍
1935年1月30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指示,陝北獨立師改編為紅二十七軍第八十四師,師長楊琪、政治委員張達志。同年9月18日,改編為第八十一師,與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1937年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15師344旅一部,參加抗日戰爭。
紅4方面軍離開鄂豫皖蘇區後,1932年10月2日,在英山縣金家鋪鎮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七軍(由徐海東領導的紅27師79團,英山、霍山獨立團,六安、霍邱獨立營和皖西北道區軍事指揮部戰鬥模範營等組成的),下轄79、81兩個師,軍長為劉士奇,政委為郭述申,副軍長為吳保才,政治部主任為江求順,徐海東為79師師長,81師由軍部兼師部,全軍共4500人。紅27軍當時又稱紅軍東路軍,活動於皖南一帶。全軍在軍長劉仕奇,政委郭述申的率領下,轉戰皖西鄂東山區,先後殲敵5000餘人。當年11月24日,紅27軍到達黃安(今湖北省紅安縣)七里坪附近,與鄂豫皖省委及各主力團會合,該軍主力編入紅25軍,紅27軍番號撤消。後長征北上,與陝北紅軍一起創建了甘陝革命根據地,抗日戰爭爆發初期,編於八路軍115師344旅戰鬥序列。90年代在湖北省英山縣金鋪鎮東平原建有「中國工農紅軍二十七軍組成烈士紀念碑」(由原政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郭述申親筆題詞),2006年8月1日紅27軍紀念亭在組建地——英山縣金鋪鎮龍潭河村落成,已為湖北省紅色旅遊景點之一。
紅28軍
先後有兩支紅軍部隊以紅二十八軍為番號:
其一是於1932年秋成立於鄂豫皖蘇區的紅二十八軍,由紅四方面軍撤離後留下的地方武裝組成,與紅二十五軍在當地堅持游擊戰,軍長廖榮坤、政治委員王平章。1933年春,紅二十八軍在湖北黃安七里坪改編為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同年9月,徐海東率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在潢麻公路一戰後被迫進入安徽,與當地的紅八十二師合編為新紅二十八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郭述申,1934年4月,再次與紅二十五軍會師,編入紅二十五軍。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開始長征後,當地地方武裝於1935年2月又一次編成紅二十八軍,高敬亭任軍長兼政治委員。1938年,該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四軍第四支隊,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其二是1935年12月成立於陝西北部的紅二十八軍,由陝北地方武裝合編而成,軍長劉志丹、政治委員宋任窮、副軍長兼參謀長楊森、政治部主任伍晉南,下轄3個團,全軍1200餘人。1937年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29師一部,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紅29軍
1935年12月30日,由陝北地方游擊隊合編而成,軍長蕭勁光(後李仲英、謝嵩代)、政治委員朱理治(後甘渭漢代)、副軍長兼參謀長謝嵩、政治部主任劉隨春,全軍800餘人,後擴充至2000人左右。
1937年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29師一部,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另外,1933年2月,陝西漢中一帶組建的川陝邊區游擊隊曾改編為紅二十九軍,歸入紅四方面軍領導。4月,發生馬兒岩事變,部隊潰散,番號取消,改編為隸屬於紅四方面軍的陝南遊擊隊。
紅30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軍,簡稱紅三十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之一。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立足已穩後開始擴軍,原第十一師擴編為紅三十軍,軍長余天雲、政治委員李先念,下轄第八十八師,師長熊厚發(後汪烈山代)、政治委員鄭維山(後王建安代);第八十九師,師長徐世奎(後柴洪儒代)、政治委員杜義德;第九十師,師長鄒洪盛、政治委員程世才。
1935年5月,紅三十軍根據張國燾的命令,放棄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於四川懋功。會師後,紅四方面軍部隊進行了整編,紅三十軍的領導也有所變動:軍長程世才(代理)、政治委員李先念、參謀長李天佑(後黃鵠顯代)、政治部主任李天煥,下轄第八十八師:師長熊厚發、政治委員鄭維山;第八十九師:師長周烈坤、政治委員曾廣泰;第九十師:師長汪乃貴。
毛兒蓋會議後,紅三十軍隨右路軍北上,10月5日,張國燾另立中國共產黨中央,紅三十軍奉命再次南下。1936年6月,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到達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7月2日,紅二、六軍團合併為紅二方面軍。不久,張國燾同意率部北上。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紅三十軍隨即奉中共中央軍委之命西渡黃河。11月10日,渡河部隊編成西路軍,紅三十軍隨軍行動。1937年4月,西路軍潰敗,僅紅三十軍殘部約800人在李先念率領下抵達新疆和甘肅交界的星星峽,被新疆軍閥盛世才繳械,紅三十軍番號隨之
紅31軍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立足已穩後開始擴軍,以第七十三師為基礎,連同任瑋璋起義部隊擴編成紅三十一軍,軍長王樹聲、政治委員張廣才(後曾傳六代),下轄第九十一師,師長朱德崇、政治委員林英安;第九十二師,師長陳友壽、政治委員楊朝禮,第九十三師,師長葉道智、政治委員王德安。
1935年5月,紅三十一軍奉張國燾之命,放棄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於四川懋功。兩軍會師後,均進行了整編,紅三十一軍的各級主官亦有調整:軍長孫玉清、政治委員周純全、參謀長李聚奎、政治部主任王新亭,轄第九十一師:師長余家壽(後徐深吉代)、政治委員桂干生;第九十三師:師長柴洪儒、政治委員葉成煥。
毛兒蓋會議後,紅三十一軍跟隨左路軍北上,軍長余天雲(後王樹聲兼任)、政治委員詹才芳、參謀長李聚奎、政治部主任朱良才。10月5日,張國燾另立中國共產黨中央,紅三十一軍再次南下。1936年6月,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到達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7月2日,紅二、六軍團合併為紅二方面軍。不久,張國燾同意率部北上。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會師後,紅三十一軍編入中央紅軍序列,軍長肖克、政治委員周純全(後郭述申代)。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三十一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29師386旅,投入戰場。
紅32軍
1933年10月2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紅九軍團在中央蘇區編成,屬紅一方面軍編製,軍團長羅炳輝、政治委員蔡樹藩、參謀長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湘憐(後黃火青代),下轄第三師、第十四師和獨立第一團、第四團。
1934年10月10日,參加長征,此時編製為:軍團長羅炳輝、政治委員何長工、中央代表何克全、參謀長郭天民、政治部主任李濤,下轄第三師和第十四師。第十四師:師長因子昆、政治委員王開湘。
1935年7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九軍團改編為紅三十二軍,隨四方面軍活動。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和紅二軍團、紅六軍團會師後,根據中共中央命令,與紅二、六軍團合編為紅二方面軍。
1937年,原紅九軍團主力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一部,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紅33軍
1933年10月,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立足已穩,開始擴軍,將川東遊擊隊改編成紅三十三軍,軍長王維舟、政治委員楊克明、副軍長羅南輝,下轄第九十七師,師長羅南輝(兼任);第九十八師,師長蔣群麟、政治委員龔堪彥;第九十九師,師長冉南軒。全軍共1萬餘人。
1935年5月,紅三十三軍奉張國燾之命放棄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會師於四川懋功。紅三十三軍進行了整編,軍長羅南輝、政治委員張廣才、參謀長李榮,轄第九十八師:師長吳世安、政治委員吳成忠;第九十九師:師長王波、政治委員王德安。同年11月,紅三十三軍與紅五軍團改編為的紅五軍合編為新的紅五軍。
紅34軍
1935年4月,紅四方面軍在張國燾的領導下,為配合紅一方面軍的長征,西渡嘉陵江,迅速佔領了江油等地,並在當地擴軍,以升鍾寺獨立師和川陝軍區獨立二、三、五師及紅三十軍一個團合編而成紅三十四軍,軍長張廣才、副軍長於江震。由於各支部隊分散各地,沒有集中起來,紅四方面軍不久又放棄根據地開始長征,紅三十四軍番號取消,編入其餘各軍。
紅35軍
1930年10月,江西南部尋烏、於都等縣的地方農民武裝合編而成紅三十五軍,軍長羅貴波(後鄧毅剛代)、政治委員邱達三(後羅貴波代)、副軍長曾毅生、政治部主任謝嘉喜。下轄三個師。1931年10月,紅三十五軍改編為紅軍獨立第三師。1932年秋,與紅軍獨立第六師合編為紅二十一軍
少共國際師
1933年8月5日,少共國際師成立於江西寧都,師長陳光(後為吳高群、曹里懷、彭紹輝相繼代),政治委員馮文彬(後肖華、羅華明相繼代),全軍編有3個團,1萬餘人。1934年春,少共國際師改編為紅十五師。10月10日,該師參加長征,後在湘江戰鬥中損失慘重,全軍僅剩2700餘人。
遵義會議後,紅十五師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取消番號,全軍併入紅一軍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