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神合一與宗教和諧
一般而言,宗教信仰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排他性,然而我們卻可以輕易地在新加坡的同一座寺廟裡發現同時供奉著多尊不同的神明。不僅如此,甚至可以從同一寺廟的剎檐下發現它實際上會聚了許多不同的寺廟,這就是新加坡特有的聯合廟、聯合宮。
新加坡的聯合廟(宮)可謂數不勝數。如:菜市聯合宮(由竹雲宮、福山亭、福靈宮聯合而成)、裕廊西聯合宮(天公壇昭靈宮、西海岸福德祠及顯龍宮)、聚聖廟(集福宮、華堂府、龍泉岩)、宏茂橋波東巴西聯合廟(雲峰天后廟、天性祠、三尊宮、雲峰古廟、和合興光廟)、芽籠聯合宮(龍山亭、福德宮和乾坤廟)等等。
新加坡之所以出現這麼多聯合廟、聯合宮,首先是與新加坡的地域狹小有著直接的關係。土地的嚴重缺乏,不可能保證每座廟宇都能找到合適的地點獨立建廟,這就迫使很多寺廟不得不走向了一條聯合建廟的創新之路。1974年竣工的伍合廟,是新加坡的第一間聯合廟,它是由聚天宮、通興港、福德祠、昭應祠和無極宮5間廟宇聯合組成。1988年落成的義順鎮聯合廟,則是由元龍聖廟、鎮南廟廣壽堂和順西宮水池林3間廟宇聯合組成。而這3間廟宇本身就是多間小神廟合併的結果。這可以從其原來的名稱上充分體現:鎮南廟廣壽堂原是由鎮南廟和廣壽堂合併而成;順西宮水池林則是由順西宮和水池林合併而成;至於元龍聖廟,更是由元壽堂、龍霞館和新勝壇3間不同的廟宇聯合組成,而元龍聖廟的名字,就是由這3間廟各取一個字組合而成。因此元龍聖廟敬奉的神明也很多,其中包括關帝聖君、城隍伯、五穀仙帝、孔子以及朱、邢、李三王府大人等等。就廟宇的大規模聯合而言,最具代表性的要算1992年落成的淡濱尼聯合宮,在同一個屋檐下,竟然集中了整整12間不同的廟宇。
雖然大部分的廟宇合併成了聯合廟、聯合宮,處在同一個屋檐下共同生存,但是各個廟宇仍然大都保持各自相當的獨立性。譬如,仍舊保留著各自的董事部或管理委員會,並分別慶祝各自的大日子等等。其中也不乏有例外,譬如,慈義堂將軍廟不僅在名字上合二為一,連委員會也統一化,大家不分你我,成為名副其實的聯合廟。
新加坡出現大量的聯合廟(宮),也與新加坡華人社會的宗教信仰傳統有一定的關係:許多人的宗教信仰對象並不是唯一的,人們對神明的崇拜也不具有十分強烈的排他性,這可以從新加坡的許多寺廟內往往供奉多尊神靈這一點上看出來。而新加坡的早期廟宇就已經盛行一廟(宮)之內崇祀多種神明了。譬如,興建於1839年、落成於1842年的天福宮,正殿供奉的是天妃,殿的東堂祭祀關聖帝君,西堂祭祀保生大帝,後殿則祭祀觀音。19世紀著名僑領章芳琳於1887年所建的玉皇殿內,供奉的神靈更是使人目不暇接,集儒、釋、道和地方神於一廟,熱鬧非凡。其中屬於道教的神有玉皇大帝、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二十四天將、三元大帝等;屬於佛教的則有觀音、地藏王、如來佛、阿彌陀佛、彌勒佛等;另外還有孔子像;至於地方神,則包括了大伯公、灶君、媽祖、太陽神、天后太陰神等。從玉皇殿內部的布置結構上來看,是以道教為主,佛教為輔,而以其他為陪襯:玉皇殿分為主殿和後殿兩部分,主殿主要祭祀道教神明,後殿作為副殿,祭祀佛教神明;地方神則分列在主殿和後殿的兩側。玉皇殿內之所以出現如此眾多的神明,與它的建造者章芳琳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章芳琳的這種宗教觀在新加坡的華人社會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新加坡的寺廟大都儒、釋、道不分,多神崇拜是新加坡廟宇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譬如香火異常旺盛、在新加坡非常有名的四馬路觀音堂,所奉行的就是典型的儒釋道合一。除此之外,有些寺廟本身就是提倡佛道為一家。如禪宗寺,一樓供奉彌勒佛、釋迦牟尼和觀音等,二樓供奉玉皇大帝、大伯公、太歲、虎爺、地藏王、金錢伯等諸神。對此,禪宗寺的創辦人解釋說:「佛教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道教則象徵華人的根,佛道為一家,是達成人們以和為貴的宗旨。」新加坡的宗教文化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從新加坡人的崇祀對象上來看,也正體現出了宗教信仰上的多樣性。莫美顏在《獅城古廟走一回》中說,神靈世俗化和泛神論是新加坡廟宇的另一特色,如保赤宮陳氏宗祠「以供奉『開漳聖王』和祭祀祖先為主,祭祀觀音、媽祖、孔子、玉皇上帝等為副,不僅儒、道、釋(佛)三教合一,而且是多神合一。」新加坡人崇拜的神明可謂是五花八門,僅具粗略統計就不下幾十種,甚至就連神話中的人物,如孫悟空、哪吒等都不乏有崇奉的信眾。
新加坡的廟宇不僅在一廟之中供奉多位神明,甚至在同一屋檐下,還會供奉不同種族的神像。譬如洛陽大伯公宮就同時供奉著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的神靈——它不僅供奉華人的神明大伯公,也同時供奉印度人的神靈象神和馬來人的神靈拿督公:大伯公居於廟堂正中,而在廟的兩邊分設兩個神壇,分別供奉拿督公和象神。既然神明們都能在同一個屋檐下安然相處,信徒們自然也就不再過於忌諱,很多信徒在給大伯公上完香之後,也會順帶著再拜一拜拿督公和象神,只不過祭拜時所使用的祭品以及祭拜時的儀式,會因祭拜對象不同而有所不同罷了。與此類似的還有九條橋新芭拿督壇,也是同時供奉了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的不同神明。
新加坡寺廟中之所以如此眾多的神明和平共處,還因為新加坡是一個移民社會。移民南來而有多神信仰,由多神崇拜而逐漸演變與本地民間信仰相容納,最終形成儒釋道合一的信仰。這一點倒是與新加坡政府所一慣奉行的實用主義建國方略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實用主義思想的支配下,只要是能保佑自己的神明,就統統祭拜。只要能達到消災祈福這一最終目的,就值得予以崇拜。 新加坡的研究者說:「我國廟宇各種神靈、忠臣孝子、祖先神位都合供於一座廟內。信士也各種各樣,你甚至可以看到印度同胞到廟裡朝拜,體現出多神合一,萬方朝拜的特徵,這也是各族和睦共處的明證。」顯然,從宗教和諧的角度來看,新加坡特有的聯合廟(宮)是很特別的。
(編輯:彭鳳平)推薦閱讀:
※書法的基本法度 字法:節奏虛實的和諧
※中華孝道與和諧社會
※構築和諧的人際關係
※男人魂: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家庭和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