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肝知識
中醫認為,保肝養肝,基本上就是改善身體環境,維持正常的疏通調節功能,以增強對抗疾病的能力。
專家提到,簡單來說就是減輕肝臟負擔,這一點中西醫看法相同,但中醫在做法上,似乎較為多元豐富,只要從一些日常生活細節著手,就可能改善肝的狀況。
一、情緒要平穩
中醫提到「怒則傷肝」,情緒起伏過大,很容易影響到肝。通常自我要求高、急躁、完美主義的人,較容易產生焦慮、不安,這在中醫里是屬於較易產生肝火的體質。
「肝屬木,木喜調達。」參與台大中西藥合併治療肝炎計劃,台南醫院新化分院副院長蔡宗龍,本身也是肝膽腸胃科醫師,他認為可以把肝想像成一棵大樹,樹木喜歡自由、無拘無束,因此,養肝首重情緒調節、心情愉快。
行政、醫療工作繁忙,另外還有念書及研究工作,蔡宗龍個人調整壓力的辦法,是周末騎馬。躍馬馳騁的快感,讓他可以得到釋放,重新找回力量。
成功抗肝癌10年,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蘇起認為,「不生氣」很重要。擔任公職六年半,無論面對立法院接受質詢、挨罵等種種壓力,蘇起卻很少失眠過。
「啊,恰到好處。」個性開朗的蘇起,一進門就為我們介紹他特別喜歡的,掛在牆上的聖嚴法師題字。
對他而言,沒有陞官、下台,只是平行的從一個圈子轉任到另一個圈子,「上班打領帶和不打領帶而已」,自己把工作盡量做好,得失心不要太重,就不會隨情緒起舞。
二、睡眠要足夠
肝主藏血,黃帝內經素問篇提到:「人卧則血歸於肝。」足夠的睡眠,肝臟才可以得到完全的修復。
以中醫觀點而言,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體力無法恢復,連帶思考能力也會變得遲緩。
「在這段時間內要睡著才算,」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郭忠禎提到,他個人一定想辦法盡量在11點前就寢,至少十二點半點前會睡著。
睡眠品質不佳,也會造成肝火上升。因此專家建議,晚上不適宜從事太過耗損腦力的工作,容易影響睡眠品質。
身兼教學臨床多職,治療肝病經驗20年,陳榮洲主任坦承,自己經常得忙到凌晨1點才能就寢,「但我一定會打坐半小時以上,」持續打坐20多年,陳榮洲相信打坐可以沈澱白天的紛擾,讓自己靜下心來,短時間內就可以進入夢鄉,且一夜好眠。
三、適當的休息則有助於強化肝臟
「平時累了就要休息,」蔡宗龍建議,對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他記得自己在當住院醫師時,同事的肝功能指數飆到200多,他自己則是完全正常。後來他發現這位同事一開始上班,便拚命工作到晚上10點,中間不吃飯也不休息;他自己是三餐照常,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飯也小小休息一下,即使工作到比同事還晚,可能要11點才能回到家,但是他的精神體力,還是比別人好。
「我們的身體很敏感,」大學時代檢查出B型肝炎帶原,國小任教的陳老師與肝炎病毒和平相處近20年,她堅持只要忙了、累了,就隨時調節、抓空檔休息,比如中午睡午覺,通常疲倦的感覺都可以清除。
四、飲食清淡
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咖啡、茶等,也是引起肝火的原因,盡量避免過量食用。
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和水果,不會增加肝臟負擔,又富含抗氧化物,對肝細胞的修補有很大幫助。
從小生長在台東的蔡宗龍,吃慣食物原味,像是燒烤、加工品、油蔥、油炸等,「凡是沒有食物原味的食物」他一點也不碰。家裡采低油低鹽、不加味精的健康飲食,除此之外,蔡宗龍每天帶便當上班,他認為可以因此減少外食對身體造成的負擔。
「自己要懂得去平衡,」郭忠禎主任提到,自己平日飲食沒有特別禁忌,今天吃得油膩點,明天便改吃些涼性食物如絲瓜、高麗菜,或是蔬果多一點,去平衡身體的酸鹼值,他認為飲食均衡就好。
至於火氣大需不需要吃藥?專家認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鬆,一些簡單的食物也有助於降火。綠豆、薏仁、蘆筍、絲瓜、西瓜、蘆薈、蚌類可以清熱; 也可藉由調節身體水分(中醫稱為瀝濕)的紅豆、冬瓜,除去身體的濕熱狀況,郭忠禎醫師提到。
此外,中醫認為,強化腸胃功能,肝才可以得到充分營養。飲食清淡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四神湯中的的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具有健脾效果,可以達到調理腸胃的效果。
中醫藥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主要肝臟疾病的研究雖然已進行了多年,但一些概念仍然含混不清,許多理論亦未得到根本解決,從而妨礙了臨床用藥研究的深入開展。如我們目前在臨床上診斷和治療的是肝炎、肝硬化等現代醫學範疇的肝臟疾病,而不再是中醫之「肝風」、「肝鬱」及「脅痛」等肝病,但應用的卻都是傳統的辨治思維,沿用的也主要是傳統的方葯,這就帶來許多理論上的問題,如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人並未對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疾病形成完整的認識與概念,也就不能針對這些疾病設計好治法與方葯,用傳統治法與方葯治療現代醫學之肝臟疾病的理論上是否站得住腳?中醫之「肝」與現代醫學之肝臟,中醫肝病與現代肝臟疾病是否存在廣泛的一致性?怎樣確定我們選擇的治法與方葯是否為最佳方案?等等,凡此種種理論問題,皆有待我們進一步認識與闡述。
本文將主要討論中醫學之「肝」的解剖、生理、病理學特點,中醫「肝病」的概念及治法等基礎理論問題,以有助於我們理清肝病用藥研究的思路。
一、中醫學中肝的解剖學概念
雖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古人還不能用現代解剖學的知識來對肝臟的解剖位置進行精確的描述,但是肝既然含有「肝體」,即肝臟器官本身的物質基礎存在,在人體就應有自己確切的位置,歷代醫學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和臨床觀察,已經對肝的解剖位置產生了比較科學的認識,許多論述既使在今天看來也仍不失其正確性。
《靈樞經》說:「闕,……在下者肝也」,這裡「闕」指的是胸廓,在下即指季肋部,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肝的位置在季肋。《難經·四十一難》說:「肝獨有兩葉」。《難經·四十二難》又說:「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文中所言肝重與現代肝臟解剖學的認識,男性平均肝重1450g大致相近。前者所言肝獨有兩葉當指肝臟本身,後者似指肝臟下面之膽囊、肝門等鄰近器官,這些雖描述不盡精確,但反映了中醫關於肝臟最早的解剖學概念。
至於《素問·刺禁論》中提到的:「肝生於左,肺藏於右」一說,系指肝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變而言,而並非指肝臟器官本身。滑伯仁在《十四經發揮》中說:「肝之為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脅右腎之前」,這是對「肝生於左」的最好解釋。《素問·玉機真臟篇》說:「肝氣受於心,傳之於脾」,是論肝氣的作用與心脾密切相連,而心脾二臟皆位於左,實際上這也是對「肝生於左」的一個補充解釋。以上這些論述明確地指出肝臟是位於右脅下的,並且與右腎相鄰,這與現代醫學之解剖學是完全一致的。
二、肝的生理功能
中醫學對肝生理功能的認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疏泄而調暢氣機:在正常情況下,肝就是依其條達疏泄之性來保證其本身和其他臟腑的正常活動的。疏泄功能體現在:一是調精神而出謀慮。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情志與肝有密切的關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宣明五氣論》也說:「肝藏魂」,「謀慮」和「魂」都是精神情志的反映,《靈樞·本身》篇云:「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唐容川說:「夜則魂歸於肝而為寐。」這些論述都反映了人的精神情志與肝臟的關係,肝疏泄正常,氣機調達,則精神暢悅,疏泄失其常度則引起神志方面的改變,反過來,任何情志的刺激則都可導致肝氣的鬱結和逆亂,二者互為因果。同時,由於氣機郁滯,常可引起血行受阻,氣滯血瘀,或為氣血逆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臨床所見肝氣鬱結者多有兩脅脹痛、胸悶不暢,而婦女則有月經不調等現象,都說明肝的疏泄作用與氣血運行的關係。其二是促進消化,以助吸收,經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消化吸收功能活動的正常進行需要脾胃之氣的升降和膽汁的分泌,而脾胃升降和膽汁的分泌又必須依賴肝的正常疏泄,如果疏泄失調就會出現相應的消化系統癥狀,如食欲不振、脘悶腹脹或大便溏泄等。
2、主藏血而調節血運:《六節藏象論》說:「肝者……其華在爪,……以生血氣,」《素問·五臟生成論》說:「故人卧而血歸於肝」,李梃《醫學入門》也提到「人動則血運行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這些都是說明肝臟對於血量的調節作用的。血液在人體保持一定衡量,以供機體之需要,當人體進行劇烈活動或白天從事其他活動時,機體需血量就多,而當夜間睡眠或休息時,則機體需血量相應減少。需血量多時,肝臟就排出貯存的多餘血液;需血量少時,則多餘血量又歸肝臟。古人認為肝為藏血之臟,藏血這一生理過程對人體的正常代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唐容川說:「治一切血症總不外乎理肝也」,又說:「補血者,總以補肝為要」。
3、養筋脈而充潤爪甲:經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素問·上古天真論》也說:「肝氣衰,筋不能動」。可見,筋脈是依賴肝的濡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的功能的。李梃說:「人身運動皆筋力所為,肝養筋。」肝血充足,筋脈得其濡,則強勁有力,屈伸靈活,反之就會出現筋力衰憊,四肢酸軟無力,體倦身懶,肝病中經常見到這些癥狀。
4、肝受血而上養二目:中醫認為肝與目關係密切,經云:「肝受血而能視」,《靈樞·脈度論》也說:「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辯五色矣」。臨床上肝血不足則目暗不明、昏花、痛脹、乾澀,《氣變大論》所言「肝木受郁……目赤痛皆瘍」則指肝火上炎所致的眼病,可見肝與二目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古人謂「肝開竅於目」,中醫很早就認識到用動物肝臟來治療目盲也是很好的例子。
總之,肝正是由於具備上述生理功能,才能保證其暢達自然之性,升降氣機,周轉氣血,促進消化吸收,維持筋脈肌肉的營養,這些理論對於肝病的用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醫的整體觀認為,人體臟腑氣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靠相互協調和制約來保證其生理功能的完成,肝臟亦然。以肝而言,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賴於腎水之滋養,營血之濡潤,肺金之制約,脾土之栽培,方遂其條達暢茂之性,得為柔和之體,為無病之肝,四者若失其一,兼或氣血失調,皆可變生疾病,同時肝的疏泄周轉功能又有助於脾胃氣機的升降、飲食的消化和吸收、肺氣和宣發和敷布、膽汁的排泄及氣血的周轉,它們是一個生命活動的有機整體,共同協調,維持臟腑氣血的平衡。
(1)肝與膽的關係:肝與膽,一臟一腑,各有經脈相連,互成表裡關係,肝膽位置鄰近,生理關係密切。《靈樞》說:「肝左者膽也」,《難經》則更明確地提出:「膽在肝之短葉間……盛精汁三合」,膽的主要功能為貯存和排泄膽汁,而膽汁的生成則在肝臟,所以《脈經》也說:「肝之餘氣溢於膽,取而成精」,在這裡,精就是膽汁,說明膽汁源於肝而藏於膽,這與現代醫學的觀點是非常一致的。膽汁由膽排入小腸,以助消化吸收,而膽汁排泄是否通暢,是由肝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來決定的,肝氣條暢是膽汁正常排泄的動力和條件,肝一旦疏泄不利,則膽汁就不可能排泄通暢而形成膽汁鬱積,甚或外溢而發為黃疸。
(2)肝與脾胃的關係:脾胃是主飲食消化的主要臟腑,在生理上,肝依五行關係而克脾土,這種克制是生理範圍內的。脾胃的消化功能是通過脾升胃降來完成的,脾氣健旺,胃氣和降,則能納谷且能運化吸收,而脾胃的升降又離不開肝的調節氣機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氣能升,胃氣能降,則既能納,又能化,從而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另一方面,只有脾胃正常的消化吸收,飲食物的精微物質才能不斷予肝以營養,使肝血充足,肝體柔和。
(3)肝與腎的關係:肝為乙木,腎屬癸水,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肝與腎在生理上關係十分密切。一方面在五行上為相生關係,水生木,母實則子壯,水涵則木榮,肝正是依賴於腎水的滋養才得以適其柔潤之體,從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腎藏精也離不開肝的疏泄功能的相互協調、相互抑制。另一方面從精血同源來看,肝血既來源於脾氣之化生,又依賴於腎精之滋養,而腎精又由血化精而成,腎精肝血,同盛同衰,休戚相關。同時肝腎水火相濟,對人體之陰陽平衡起著重要的協調作用。
(4)肝與肺的關係:肺主氣居上於上焦,為陽中之陰臟,其氣肅降,肝藏血位於下焦,為陰中之陽臟,其氣升發,如此陰陽升降,共同維持人體正常的氣機運行。肝氣疏暢順達,肺氣才能清肅暢順,若肝氣鬱結或郁久化火,循經上行,阻礙肺氣之肅降,甚至灼肺傷津,而出現咳逆、咳血、易怒及脅痛等症;若肺失清肅,也可移熱下行,引起肝失條達,而在咳嗽氣短的同時兼有胸脅引痛、煩躁、頭暈頭痛等證。
(5)肝與心的關係:肝為貯藏血液的重要臟器,而心主血脈,為血液循環的中心,肝血充足,心血就旺盛,肝血不足則心血亦可因之而虛,二者互為因果。此外,肝主疏泄、心主神志,都與精神活動有關,因而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病變中,心肝二臟互為影響,如情志刺激導致的肝氣不舒可見到脅痛肋脹、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肝心二經的證候。
三、肝的病理特點
臨床上導致肝病的原因很多,病理變化非常複雜,歸納起來總不外虛實兩大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肝氣易郁:肝主疏泄,有周轉氣血的功能,生性剛悖,惡抑鬱之變,任何情志的刺激都可造成肝氣的郁而不暢,疏泄失常,輕則氣鬱,甚或氣逆,而氣鬱氣逆又可引起血瘀和血溢。肝鬱的病理特點主要體現在:一氣滯:經云:「悲怒氣逆則傷肝。」李冠仙論肝氣說:「五臟之病,肝氣居多……治病能治肝氣,則思過半矣。」這裡的肝氣即為氣鬱,這是言肝氣也就成為主要的治療方法。二氣逆,氣鬱太過,就會產生氣機逆亂,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肝氣上逆和肝氣橫逆犯胃,引起胃氣上逆而產生嘔惡,上逆可擾及頭目而引起眩暈頭脹、易怒、失眠等症。治療則以平肝降逆為主。三血瘀,肝氣鬱滯,可導致血瘀。《難經》說的:「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復杯,有頭足……」。朱丹溪提到的「皮間有縷赤痕者,血腫也,」都是說的因氣滯致瘀的證候。在肝病中常見的體征如肝脾大、蜘蛛痣等,即都是血瘀的結果,治療就常以活血化瘀為主。
2.肝火易熾:肝火易熾的病理特點主要是由於:一是肝屬木,內寄相火;二是肝氣鬱久化熱。在臨床表現上也有兩大類,即濕熱蘊結和肝火上擾。戴思恭說:「常者為氣,變者為火」,氣有餘便是火,肝氣鬱久可以化熱,同時,肝鬱影響脾的健運,水濕不得運化而停聚,濕與熱合則形成濕熱,發為黃疸,小便黃赤,大便粘膩等癥狀,這在肝病中是很多見的。《內經》曾說:「肝熱病者,發闡,腹中熱,而肝反受枯燥之害。」又說:「肝傳之脾,名曰脾風、發闡,腹中熱,心煩出黃,」發闡即是黃疸。治療上統以清瀉肝經濕熱為主。
熱與火本同一類,只是程度上有輕重之不同,極熱化火,火性上揚,則可見到目赤腫痛,頭暈目眩或耳聾等症,即《內經》中說的:「肝木多郁……目赤痛皆瘍、耳無所聞」的情況。在常見的肝膽系疾病中,肝火上擾主要表現在:一是熱擾心神,輕者心悸怔忡,煩躁易怒,重者神昏譫語,如在重型肝炎和肝性昏迷中常可見到,二是肝火對肺的危害,即木火刑金,出現咳嗽、氣喘、黃痰等。
3.肝風易動:《內經》喻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臨床上造成肝風易動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肝陽化風,多系肝病日久,肝腎陰虛,水木涵木,肝陽浮越,陽亢日久則化風,如《臨證指南》說的:「肝為風臟,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二是熱極生風,多系肝鬱熱久化火,熱極則生風,表現為肢抽、項強,甚則角弓反張、神識昏糊等。又有因脾不健運水聚者,肝火旺,則煎熬成痰,痰火交熾,風水相煽,出現痰聚中焦而上泛,火借風力而飛揚的病理表現,在治療上就重在清肝瀉火或鎮肝潛陽,或清上填下以達到熄風的目的。
4.肝陰易虛:肝火素旺或肝鬱久而化熱最易耗傷肝陰,引起肝陰虧虛。《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病者……虛則目荒荒無所見,耳無所聞,」這裡的虛即指肝陰虛而言。在一些肝病中,特別是慢性肝病後期,多可出現肝陰虛的證候,如脅隱痛、耳鳴、多夢、煩熱等,而且肝陰虛日久常可累及腎陰,使腎水虧竭,形成肝腎陰虛。
5.肝血易虧:肝以血為本,主藏血,血是極為重要的營養物質,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其所養。肝受病日久,最易耗動肝血,引起肝血虛少。《筆花醫鏡》說:「肝之虛……血少也」,說明了所謂肝虛,總以肝血虧虛為多,《靈樞·天年》篇講到:「年五十歲,肝氣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也是指肝血虛而不能上養二目的。肝血虧耗可以出現爪甲枯脆、乏力等,在治療上統以補養肝血為治則,所以唐容川說:「補血者總以補肝為要。」
綜上所述,肝的病理特點外,肝病還可對其他臟腑氣血產生廣泛的病理影響,有時會帶來嚴重的後果,臨床證治與用藥常須慎審。
由於肝膽互為表裡,生理關係密切,因而在病理上,肝病最容易影響及膽,導致膽病發生或肝膽同病。《素問·痿論》說:「肝氣熱則膽瀉口苦」,臨床上,肝氣鬱滯或肝火都可以影響膽的肅降通順,使膽汁不能正常排泄,外溢則可發為黃疸,同時肝熱往往膽亦熱,形成肝膽濕熱蘊結,出現嘔惡、厭油、溲赤、大便粘膩、腹脹等證候,這種肝膽同病的情況在急慢性肝病中都是可以經常見到的。所以在治療上就多疏肝以利膽。
肝病及脾:經云:「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又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生理上,肝依五行關係而克脾土,在病理情況下就可以乘脾。臨床上,無論急性或慢性肝炎都有一個肝病及脾的病理過程,使脾的運化功能受到妨礙,而產生一系列肝鬱脾虛的臨床證候,如食慾差、乏力、腹脹、便溏等,甚至因脾虛水濕凝聚而發為水臌,濕與熱合發為黃疸,這些癥狀都是肝病及脾引起的病理反映,所以李冠仙提到:「肝氣一功,即乘脾土,作痛作脹,甚則作泄」,即乘,是說肝病極容易、也較快地對脾產生病理影響。
肝病及腎:祖國醫學認為肝腎同源,在五行關係上,水生木,是母子關係,一般也把肝病及腎稱之為子病及母。臨床上肝病及腎的影響主要是肝鬱久而化熱,熱盛傷陰所引起的腎陰不足,如腰膝酸軟、夢遺滑精、失眠多夢等,在慢性肝炎等疾病中也極為常見。《醫宗必讀》說:「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屬也,壯水之源,木賴以榮。……氣有餘伐之,木之屬也,伐木之干,水賴以安。」具體地說明了肝腎的病理聯繫和肝腎同治的意義,對臨床是指導作用。
肝病及肺:在五行關係上,肺屬金,金是克木的,肝的經脈上行,貫膈而注於肺。肝病則不但不受肺金制約,反過來侮肺,對肺造成病理影響的主要為肝氣壅肺與肝火灼肺兩種情況,表現為氣逆作咳、黃痰、胸痛甚或咳血,也稱為「木火刑金,」在臨床上肝火犯肺或肝氣壅肺之嗆咳等證,常以平肝涼肝為治療原則,也叫做「清金制木法」。
肝火擾心:心屬火,為木所生,肝熱郁久,肝火上揚,常可擾亂心神,使神明無主,出現神志方面的改變,這在某些肝病,如重型肝炎或肝硬化、肝性昏迷中是常見的最常見的。
肝氣犯胃: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水谷之海,其氣以和降為順。肝氣鬱結或疏瀉失常則使胃的這種和降的功能受到影響,胃氣不降則上逆而嘔惡、噯腐,《類證治裁》所謂的「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則經氣逆,為噯,為脹,為嘔吐,為暴怒脅痛,為胸滿不食,飧泄、為匱疝,皆肝氣橫決也。」也是對肝氣橫逆犯胃很好的描述。
因為消化吸收是靠脾升胃降共同完成的,實際上,肝氣犯胃每多兼有肝鬱脾虛,而脾氣不升也直接影響胃氣的和降,在臨床上是很難截然分開的。治療上多以疏肝和胃為主,所以有人稱為:「治肝即可以安胃。」
肝病擾及氣血:祖國醫學非常重視「氣」對於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作用,《素問·調經論》曾提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機的流暢通調是人體臟腑、營衛、血脈進行正常功能活動必不可少的條件,氣順則平,氣逆則病,肝是主要調達氣機的臟器,所以肝病最容易引起本經和全身氣機的逆亂。如肝疏泄不及為肝氣鬱,疏泄太過為肝氣逆,都是肝氣的病理後果,肝氣上逆則犯心肺,引起肺氣不宜,心氣逆亂;橫逆則乘脾犯胃,引起脾氣虛弱,胃氣上逆,影響脾胃氣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臨床上調理氣機,多從肝入手,也是這個道理。
血是人體主要的營養物質,血液的正常運行依賴心的推動,脾的統攝和肝的調節,肝與血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臨床上肝病對血的病理影響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肝病導致血虛,造成血虛的原因有兩個,肝病藏血失職,造成肝血虧虛是其一;肝病伐脾,使脾虛而氣血化生無源,造成血虛是其二;臨床表現多為面色無華,乏力,爪甲枯脆,停經等。二是肝病導致血瘀,肝氣鬱結不行,則血瘀滯不通,在慢性肝臟疾病中,大部分病人有血瘀的徵象出現,如兩肋刺痛,肝脾腫大,肝掌、蜘蛛痣等,治療則多以舒肝化瘀為主。三是肝病引起出血:肝病衄血,多由肝火灼傷血絡而引起,灼傷肺絡則咳血,灼傷胃絡則吐血,胃火上逆則齒衄,衄血在肝病後期是非常多見的。
總之,肝的病理變化是複雜的,對肝臟氣血的影響是廣泛的,可以引起全身一系列功能紊亂,上述許多病理變化和表現可以出現在現代醫學許多肝臟疾病之中,現代醫學也認為許多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都是全身性疾病,其病變涉及的範圍是廣泛的,損害往往是多系統的。在這些肝臟疾病中,中醫「肝」的病理特點及對臟腑的影響都有充分的反映,在病理變化的廣泛性方面「肝」與肝臟也頗多吻合之處。
四、關於中醫之肝病
1.肝鬱:肝臟氣血不能條達舒暢,導致氣血郁滯,一般以氣鬱為先導,先由情志鬱結,引起氣鬱,繼而使血行障礙,造成血瘀,在氣表現為鬱鬱寡歡,意志消沉,胸脅苦滿,飲食呆鈍,甚至煩躁易怒;在血則脅痛如刺,肌肉消瘦,赤痕紋縷及婦女月經不調等。肝鬱是為疏泄無能,作用不及,其性消沉,木不疏亦可影響中焦,出現痞滿腹脹,消化獃滯等證,另一方面,由於情志憂思鬱結,氣機不舒,久則化熱,郁伏於內,不易發泄,出現急燥憂憤,小便黃赤等,甚或耗氣爍血,出現潮熱盜汗、失眠驚悸等證。
2.肝火:凡肝病機能亢進,出現熱證即沖逆現象,統稱肝火。肝火之原因,一是肝木與膽火同居,容易形成風火交煽;也可由肝氣轉化而來,即古人之所謂「氣有餘便是火」。由於火性上炎是其癥狀,以頭暈脹,面熱面紅,口苦口乾,目赤耳鳴為最常見,沖逆無制,常可影響他臟,如《類證治裁》所言:「木郁則化火,為吞酸脅痛,為狂,為痿,為厥,為痞,為呃噎,為失血,皆肝火衝激也。」肝火來勢較猛,臨床表現大都是實證,其治多為苦寒直折。同時應注意到火盛傷陰的一面,瀉肝火而勿忘護陰液。
3.肝風:肝為風木之臟,內寄相火,血虛化燥而後生風,故稱肝風。因不同於外來之風,故亦稱「內風」。風性動搖,其主要表現為眩暈欲仆,耳鳴、肢麻、抽搐,亦可引起嘔惡、心悸。《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類證治裁》也說:「風依於木,木郁則化風,為眩、為暈、為舌麻、為耳鳴、為痙、為痹、為類中,皆肝風震動也……肝陽化風,上擾清竅,則巔痛、頭暈、目眩、耳鳴、心悸、心煩」臨床上概稱為肝風證。
4.肝虛:肝主藏血,肝虛證多指血虛和陰虛,主要表現為眩暈、失眠、消瘦、脈細弱、面光白,婦女有月經量少,色淡及經閉等。肝虛除血虧而體不充外,還有體衰而氣不充的一種,這就包括氣血陰陽在內的四種虛證。《聖惠方》上說:「肝虛則生寒,寒則苦脅下堅脹,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不樂,如人將捕之,視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頭痛、關節不利,筋脈攣縮,爪甲乾枯,善悲恐,不得太息,診其脈沉滑者,此皆肝虛之候也。」
5.肝厥:厥證有三個特點,一為氣自下上逆,二為手足逆冷,三為昏仆不省人事,一般所說的肝厥往往不只一個證候,但總不外這三種現象,如急怒引起之氣厥,證見猝然昏倒,牙關緊閉,手足不溫,形似中風;肝陽上擾引起之暈厥,證見頭目暈眩,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肝火上沖導致的薄厥,證見猝仆、面赤、氣道不利,喉有痰聲,脈弦緊而數;肝腎陰虛內風所致的「痙厥」,證見神昏,舌謇煩躁,手足抽搐,時時欲脫等,臨床上稱肝厥。
6.肝積:肝積為五臟積之一,指肝臟體積增大,按之有形,《難經》上說:「肝之積曰肥氣,在左脅下,有頭足,久不愈,令人咳逆,閡瘧,連歲不已」,又說:「脾之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古人在實踐觀察的基礎上提出這一結論,只是描述時提法不同,在實際內容上與現代醫學是一致的。
五、中醫肝病之治法
傳統肝病治法的確立源於《內經》,對肝病的治療《內經》提出三個原則,即「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辛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明確地提出了甘緩、辛散、酸收三大治法,成為後世治肝的理論基礎。這三大治法所針對的實際上已經包容了肝體和肝用兩大方面的病變。因肝血宜藏,宜潤養,肝氣宜疏暢,宜條達,若肝體受到損害,即用酸收甘緩的方法,使肝體慢慢得到恢復,若肝臟的氣化功能受到抑鬱,則可用辛散的方法,以宣發疏暢。《難經》上說:「損其肝者,緩其中」。《金匱要略》中也說:「肝之病,補用酸,助於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這除繼承《內經》的治療原則外,又增添了苦味,將這些原則聯繫起來,可以歸納為四個原則:①補肝用酸味;②緩肝用甘味;③疏肝用辛味;④清肝用苦味,以葯的四氣五味加以配伍,即產生不同的作用,即酸甘化陰,辛甘化陽,苦寒瀉火,甘寒生津等,實踐證明,這是非常符合臨床實際的。
《金匱要略》論肝病治法頗為詳盡,今人章真如氏將其歸納為肝病實脾法,養血柔肝法,調肝安神法,培土抑木法、平肝降逆法、解郁化痰法、疏肝化瘀法、補肝止血法、柔肝軟堅法、清肝利濕法等,臨床實踐證明,這些治法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實用價值,至今仍為臨床工作者所常用。
李冠仙將肝病治法定為十法,即①辛散;②酸斂;③甘緩;④心為肝之子,實則瀉其子;⑤腎為肝之母,虛則補其母;⑥肺為氣之主,肝氣上逆,清金降肺以平之;⑦肝氣上逆,必挾膽火而來,平其膽火,則肝氣亦隨之而平;⑧肝陽過亢,養陰以潛之,不應,則用介類以潛之;⑨肝病先實脾;⑩肝有實火,輕則用左金丸;重則用龍膽瀉肝湯,這十個法則,對於肝病的治療,已大體齊備,可謂簡練實用。
清代王旭高根據肝氣、肝風內動和肝火的特點,提出了更為詳盡具體的三十個治法,並附列方葯,其中關於肝氣治法有八個,即①疏肝理氣法,肝氣自郁於本經,兩脅氣脹作痛者,用香附、鬱金、蘇梗、青皮、橘葉之屬;②疏肝通絡法,理氣不應,營氣痹瘀,絡脈阻滯,宜兼通血絡,用旋覆花、新絳、當歸須、梔子、澤蘭;③柔肝法:肝氣脹甚,疏之更甚者,用當歸、枸杞、柏子仁、牛膝;④緩肝法:肝氣盛而中氣虛者,用炙甘草、白芍、大棗、橘餅、小麥;⑤培土瀉木法:肝氣乘脾,脘腹脹痛,用六君子湯加吳萸、白芍、木香;⑥瀉肝和胃法:肝氣乘胃,脘痛嘔酸,用二陳湯加左金丸、白蔻、川楝子;⑦瀉肝法:肝氣上沖於心,熱厥心痛,用川楝子、元胡、吳萸、黃連;⑧抑肝法:肝氣上沖於肺,猝得脅痛,暴上氣而喘者用吳萸汁炒桑枝、蘇梗、杏仁、橘紅。
在肝風內動方面,他提出五個法則:①熄風和陽法,即涼肝法,肝風初起,頭目昏眩,用羚羊角、丹皮、菊花、雙勾、決明等;②熄風潛陽法:即滋肝法,用牡蠣、生地、女貞子、元參、白芍等;③培土寧風法:即緩肝法,用人蔘、甘草、麥冬、玉竹等;④養肝法:用生地、歸身、梔子、胡麻等;⑤暖肝法:用術附湯。
肝火方面定出十個治法:①清肝法:用羚羊、丹皮、山梔、黃芩等;②瀉肝法:用龍膽瀉肝湯、瀉青丸、當歸蘆薈丸之類;③清金制木法:用沙參、麥冬、玉竹、石決明等;④瀉子法:肝火實者兼瀉心,用黃連、甘草;⑤補母法:用六味丸、大補陰丸之類;⑥化肝法:用青皮、陳皮、山梔、白芍、貝母等;⑦溫肝法:用肉桂、吳萸、川桂;⑧平肝法:用川楝子、蒺藜、橘葉;⑨散肝法:用逍遙散;⑩搜肝法:用天麻、羌活、防風、僵蠶、蟬衣等。
除此以外,還提出了對肝氣、肝風、肝火均可適用的七個治法:①補肝法:用首烏、菟絲子、棗仁、芝麻等;②斂肝法:用烏梅、白芍等;③鎮肝法:用石決明、牡蠣、龍骨等;④補肝陰法:用生地、白芍、烏梅;⑤補肝陽法:用肉桂、川椒、蓯蓉;⑥補肝血法:用當歸、續斷、牛膝;⑦補肝氣法:用天麻、白朮、菊花、生薑、細辛等。
以上30條治法,幾乎對肝病的所有病理變化都有所針對,全面而具體,符合肝病臨床實際,這些治法與方葯至今仍廣泛應用於肝臟疾病的臨床治療,對肝病各個環節都有較強的針對性,可收到較好的療效。
近年來,在肝炎、肝硬化等主要肝臟疾病的臨床研究中,治法學研究也有了新發展,創立了許多新的治法,這些治法以某些肝臟疾病的發病規律為依據,既參考傳統治法,又結合現代醫學的新觀點,使之更切合實用,如疏肝理氣法、軟堅散結法、益氣調中法等,對病因、病機、病位、證候都有所針對,大大豐富了肝病治法學的內容。
推薦閱讀:
※易學知識100篇2
※產品分析報告|從「得到」看知識付費產品戰略
※【中醫知識5】
※購車知識:A級車,B級車,C級車,D級車該怎麼區分?看後秒懂!
※【合盤教程】合盤基礎知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