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習慣的有關問題 袁占舵
培養習慣的有關問題
(本文不妥之處歡迎交流,袁占舵虛心接受批評意見)
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三周至一個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良好習慣來養成。
培養習慣需要師長改變觀念
有一篇文章《美國女生給我的六個驚詫》很值得老師和家長讀。文章的結尾是:「短暫的一周時間,給了我六個大大的驚詫,我們的孩子未來將要面對的是這樣的對手!而我們是在培養怎樣的孩子?過分的溺愛、頻繁的干預、過度的保護,導致了我們的孩子無情和無能。目前的複印機式的教育消耗著孩子們的精力,限制了孩子們的追求。眾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殺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殺成長的活力和動力,如此的教育能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嗎?不一樣的教育決定不一樣的結果,未來的主宰屬於什麼樣的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我們則是在為人家輸送打工仔,再優秀充其量也就是個高級打工仔!」
「培養」不能等同「造就」
上世紀80年代經歷過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和造就一代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當時我就對「造就」這個詞語有質疑,我進入師範學校怎麼是被造就的?現在都知道了「人不可以被造就」,所以這個詞語已經抹掉了。
「培養」不能讓學生「被安排」
現實中我們的孩子確實被安排著。常聽到大人對剛會走的孩子大喊:「別鬧」、「別跑」、「別摔著!」(摔一下何妨?),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千叮嚀萬囑咐「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必須怎樣」,孩子成人後「必須從事什麼工作」、「必須談什麼樣的對象」,更有甚者,有的家長要求孩子必須怎樣時加上:「這是爺爺奶奶要求的!」……常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這一代是幸福的,是不是無形之中強加給了下一代的不幸福。
培養聽話的孩子?聽話≠懂事
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太多的例子是成大器的人往往孩提時調皮,窩囊的大人源於兒時就知道聽話。在學校,老師對學生有很多的要求,老師喜歡的肯定是聽話的孩子,常跟家長報喜:「您的孩子特別聽話,真懂事!」我認為這並不一定是好事。孩子養成了聽話的習慣,會通過長期以來的條件反射,造成思維定勢,遇事不懂創新,不會思考問題,甚至還會養成逆來順受、聽命於人、怯懦的性格特點。一味地維諾是從,很容易造成孩子一生沒有主見,成人後變成「廢人」。見過一次兩口子鬧離婚,在不知所措時,家長面向幼小的孩子說:「兒子,你說吧,你爸媽離還是不離?」幼稚的家長把婚姻決定權交給了柔弱的孩子。
過度的規矩是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已經被眾多家長牢記在心,成為家庭教育的座右銘。寫完作業再去玩;考試要努力考進前三名;家務活不要插手;不許弄髒身體;不許結交調皮的孩子;不許動刀子;不許玩水、玩火;在家老實呆著;男孩子不許學織毛衣……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給孩子們定下的規矩,並以此為標準做為家庭法則,來約束孩子的行為習慣。家長認為,這些規矩,會幫助孩子少走彎路,會讓孩子的前途更加光明。於是,把這些規矩美化成愛的化身,美化成對孩子無限的關懷。如今清楚的家長都知道以上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在諸多條條框框的規矩教育之下,孩子們真的能夠開心快樂、身心健康的成長嗎?完全的規矩教育,是家長對孩子正確的愛嗎?
在一些學校,給學生制定了太多的行為規範,實際上沒有多少實用價值。美國的中小學生行為規範僅有一條:「不要讓您的行為影響別人。」教育界一直呼籲解放孩子,教師要成為兒童心靈的呵護者,理解兒童,尊重兒童,解放兒童,讓一切有可能傷害孩子健康的行為統統從我們的視野里消失,用雕塑家的藝術之手放飛一隻只活潑可愛的「小鳥」,解放孩子就不能給孩子過多的限制,反而應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
規矩教育,要把握好度,過猶不及。過度的規矩教育,只會害了孩子。對那些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過度的規矩教育,會讓他們心中的不滿無處宣洩,嚴重的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
培養習慣要靠喚醒、感染和覺悟
中國關工委全國教育專家指導中心倪敏達教授在講《禮記·學記》時提到:「教育的本質是上施下效,長善救失」。教師教育視頻網總監李紅旗老師說過:「家長的覺行是孩子的希望。」
我曾給4歲時的兒子講過《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戈西母知道了藏寶的地點和開門的密碼,「芝麻開門」後發現大量的財寶,開始瘋搶起來(兒子聽到這隨即手舞足蹈,跟著喊「搶呀!」),我接著講此時強盜回來發現了戈西母,立刻殺了他(頓時兒子就停下來,表情獃滯了)。我想以後不用再做什麼教育,相信兒子一輩子不會沾不義之財。
曾讀過一個故事,一位家長根本不識字,上學的兒子一回家就捧起一本書靜靜地看,兒子本想玩,看到父親那樣認真讀書,自己也就踏踏實實讀起書來,由此養成了愛學習的好習慣。
莫言在獲諾貝爾獎的全球表彰會上,做了《講故事的人》的報告,首先講了母親的八個故事,正是莫言的母親影響了他一生為人處事的好習慣。
大多的孩子有崇拜者,極易模仿受崇拜的人的語言和行為,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就需要多給孩子多樹立正面的形象。
靠說服、壓制甚至強迫培養習慣是低效甚至無效的。常聽大人說:「我說了(甚至加上多少遍)孩子就是不聽」,這反映的不是孩子行不行,而是大人真無能。
培養習慣不能埋怨孩子。一張嘴就滿口抱怨的人,不會有好的人際關係。人受到別人埋怨的反應多是很厭煩,更何況是孩子,讓孩子保持快樂的情趣,那時的提醒往往更樂於接受。
培養習慣不能過多統一要求
有些學校過於強調統一,不考慮個性差異,學校的教育幾近把所有的學生當成一名學生對待,這應當是反教育行為。我們都知道獲得世界斯諾克冠軍的丁俊暉,小學四年級就不上學了,剛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12歲上到了五年級就輟學。試想如果這些人到了我們的學校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能考多少分?還能登到世界的巔峰嗎?
培養習慣教師首先要養成好習慣
正是因為「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就要做學生親近的人,要爭當學生崇拜的榜樣,學習研究、為人處事要做典範,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同時要讓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自己最了解的孩子習慣不好,很難想像怎樣讓所任教的學生養成好習慣。常說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要先做到,比如恪盡職守、言而有信、表達嚴謹、善於傾聽、常帶微笑、禮貌待人等等。老師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學生自然不枉我們的期待。
培養好的行為習慣最主要的是讓學生自律
要儘可能地提供孩子應該經歷的機會,在家長和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幫助孩子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孩子要求自律。孩子自己悟到了求真、向善、追美,自然就達到了培養好習慣的效果。
最好的學習習慣是自學
同樣是孩子集中精力學習,有不同的學習效果。一是孩子在老師的強制要求下被動完成作業,二是孩子帶著興趣和問題的自己學習和探索,效果會大相徑庭,前者是壓抑,帶來的是不快樂,完不成作業終有一天失去學習興趣,後者是享受,養成自學的好習慣,實現人生理想、獲得成功的機會終有一天能把握住。莫言12歲輟學(開始了種地、放牛、聽評書、講故事、讀通史),21歲參軍,正是勞動中養成自學的好習慣走到了57歲獲得諾獎。
高效的自學需要孩子強烈的學習願望。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師長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慾的通道。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要想學習好,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自學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細讀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另外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很多,比如:專註和堅持等,建立目標、控制情緒、專註精神、磨礪意志、持之以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培養習慣需要改的理念
對學生行為要求,把「不許…」變為「允許…」;
對學生處理問題,把「為什麼…」改為「如何…」;
對學生總結注重,把「反思…」改為「正思…」;
對學生補充評價,把「但是…」改為「同時…」;
對學生殷切期盼,把「希望…」改為「堅信…」。
推薦閱讀:
※減震器 雙阻力 問題
※學習命理困惑多,不妨先解決這三個問題
※【國標舞】基本功若干問題剖析(六)舞者不僅要加強基本功,更要強化技能技巧及身體的能量訓練。
※宗教問題之我見(一)
※長壽秘訣:睡前做夠五件事 活過八十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