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易學的架構與體系
按:上周12日滄州周易研究會在獅城公園天天國際旅行社舉辦了講座活動,鹽山計生局局長、研究會副會長韓玉瓚為大家講解了國學與易學的架構與體系。現路人將其課件整理如下,方便以後複習,也供愛好國學與易學的有緣過路人了解、交流、學習。●中央高層設計。一是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使之更好發揮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要鞏固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傳統學科和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並重,結合我國實際和時代特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二是胡錦濤《求是》撰文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時強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積澱著中華民族的深厚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深厚基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三是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夢」「亞洲夢」「世界夢」的內政外交新理念。四是李克強提出了「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九字執政理念。 「深化仁愛之心 、鑄成偉大靈魂」。「仁愛」一詞源於孔孟的儒家學說,「仁」是《論語》及道德的核心。●走向世界的「孔子學院」。全球首家孔子學院 2004年11月21日在韓國首爾成立,目前孔子學院已在106個國家的350多個教育機構落戶,中小學孔子課堂達500多個,成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及漢學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中國文化的價值。北宋著名理學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國文化的終極目標是「萬世太平」;西方文化主張追求利益最大化。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因比說:「世界現在最需要的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如果中國不能取代西方成為人類的主導,那麼整個人類的前途是可悲的。」1988年1月,當代諾貝爾獎獲得者雲集巴黎開會,會上發表了一項重要宣言,第一句話就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國學的源起。中華國學奠基人是伏羲,「國學」是國內學術界的叫法,官方則稱為「中國傳統文化」,海外稱我們的國學為「漢學」,意指大漢民族之學,即指對中國的研究,尤其是對中國的語言、文字、文化、文學、歷史和風俗習慣的研究。●國學的體系。國學一般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期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以及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以學科分可分為小學、經學、史學、文學、宗教學、禮俗學、倫理學等。以《四庫全書》分可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以思想分為易學、儒學、道學、中醫學、佛學。國學(即所謂傳統文化)是指易家、儒家、醫家、道家、佛家「五家」思想的總稱。其中,易家思想是源頭,儒家思想是核心。●國學的原典。國學根源性的經典要籍,可以概括為「三玄、四書、五經」。三玄《周易》(《易經》和《易傳》)、《老子》(又名《道德經》)、《莊子》(又名《南華經》);四書《論語》、《孟子》、《大學》(《禮記》中的一篇)、《中庸》(《禮記》中的一篇);五經《周易》、《三禮》(包括《儀禮》《禮記》和《周禮》)、《書經》(又名《尚書》)、《詩經》(又名《詩三百》)、《春秋》(包括《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五經要義。《易》是天地間的大道(主言理);《書》是先王行事的記錄(主言事);《詩》是先王之澤尚存背景下的情懷錶達(主言志);《禮》是人的行為規則;《春秋》是人間是非的價值判斷。這五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與價值系統,確立了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精神。《詩經》是一部周代詩歌的總集,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詩經》是中國文學作品的源頭,也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基礎經典。哲學跟詩是分不開的。《詩經》是先民真情的宣洩;具有「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教化意義;體現著「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民主政治制度,因而可供後世為政者效法。《詩經》所反映的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過程,是這一個歷史過程中先民喜怒哀樂情感的展現。所謂「禮」就是治身治家治國之主體,是要履而行之有道,是不可更易之理。「三禮」指《周官》《儀禮》《禮記》,這是關於周代禮制的三部書。《周禮》又稱《周官》,講的是周代政治制度,分為六個部分即六官:天官(主官朝廷及宮中事務 )、地官(主管土地和人口 )、春官(主管祭祀和禮儀 )、夏官(主管軍政)、秋官(主管刑法 )、冬官(主管百工及土木建築 )。《周禮》體現了對民生的極大關心 ,體現了生態保護意識。《儀禮》則講的是生活禮儀,特別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倫理原則和行為規範,規定了不同的等級應該遵循的禮。 「儀」是指具體行事中非常得當的行為表現。涉及到最基本的六個方面的禮。一是是冠禮,即成年禮。二是婚禮,本義是指合二姓之好、以延續子嗣。 三是喪禮,提出知恩報恩是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品行,體現了一種對父母的知恩報恩。四是祭禮,祭禮是祭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表明中國人的一種自然崇拜,認為天生之、地養之,應該報恩祭祀!五是聘禮,包括朝聘禮和解聘禮,就是聘用人的禮節,就像入學典禮、畢業典禮,令學生一輩子難忘。六是鄉射禮。《儀禮》對重建現代禮儀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禮記》是解釋《儀禮》的。《禮記》對後來的影響是最大的,象大同、小康等治國理想都出於《禮記》。《禮記》對於我們認識禮的意義也很有幫助。《禮記》是中國傳統倫理規範得以建立的根本典籍。《書經》也叫《尚書》,「尚」者「上」也,把事情如實地記錄在竹帛上就叫「書」,言其為「上世帝王之遺書」。《書經》被譽為帝王之學,是上古「中央政府」政治文件的彙編。包括了夏代和商代的文獻和周代政府的公告,總結了夏商兩代興衰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民為邦本」的思想,民是最根本的,一個國家能否興旺,關鍵要看統治者是否得到了人民的擁戴,強調作為一個統治者首先要修德,做到德行高尚。《書經》確立了聖王系統與王道政治典範;確立了以德為核心的價值系統;展示了聖王的憂患意識。這些思想決定了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特性,就是以人事為根本,從而奠定了中國文化人文精神的根基。《春秋》是一部編年史。記載的是東周春秋時期的歷史,相傳由孔子刪訂。禮在周代作為制度、生活規則、價值標準對社會行為進行評斷。《春秋》就是以禮來評斷歷史的學說。《春秋》給人一種價值觀的判斷,告訴人們該怎樣來評判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強調一個公正而不妥協的態度,形成了獨特的春秋筆法,孟子就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易經》側重通過《易》的象數層面揭開宇宙的奧秘。●三玄要義。《周易》兩漢時期由強調象,到魏晉時期而強調意,王弼掃象,提倡得意,提出得意要忘象、得意要忘言,隨之產生了玄學。玄學家拋棄了漢代的象數易學,重視發掘《周易》蘊涵的深刻道理,提倡義理的易學。《老子》老子的《道德經》的核心就是「自然無為」,「自然」是強調尊重事物的本性,「無為」是強調不要以人的意志去干擾事物發展的方向,應該因勢利導地去做。因此無為不等於無所作為,而是要積極地引導,是無為而無不為。老子自然無為方法可用來調和名教(禮教)與人的本性之間的矛盾,使之既尊重了每個人的個性,又能夠使得這個社會的秩序得到穩定。所以老子的思想既可以治身又可以治國。《莊子》與《老子》的非常收斂有很大不同,《莊子》則非常張揚,它追求個性完全展現以及無拘無束的逍遙。莊子強調不要以人為的東西來改變事物的天性、本性。郭象則說「自足其性」就是逍遙,即只要適合我的本性就是逍遙,不適性就不逍遙了。●四書要義。「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先秦典籍。隋唐時期,人們都追求佛教或道教,反而對儒家的思想淡漠了。這就促使宋代以朱熹為首的理學家重新為儒家建立意識形態話語系統而確立的新的經典體系。《大學》《中庸》是從《禮記》中挑選出來的兩篇論文。《大學》講「外王」,《中庸》講「內聖」,其核心不外乎「修己治人」四字。 康熙說:《大學》《中庸》,俱以『慎獨』為訓,是為聖賢第一要節。(慎獨、慎微、慎初、慎交)《大學》作為入門書,講的是自我實現之路,即所謂「三綱六證八目」。「三綱」 ,即明德、親(新)民、至善。《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是人的三個最根本目標,最高理想是止於至善。通過明自己的德性,然後讓民眾都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最後一起達到至善。「六證」,即止、定、靜、安、慮、得。「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的核心就是修身,前面的四個是為了修身,後面的三個是修身後所要實現的目標。修身的目的就是達到一個道德層面的自覺自愿。若是被動的,就不能夠稱之為道德了,那就是在法律制裁威脅下遵守法律的問題,道德一定是出於自覺自愿,只有這樣,才可能達到至善。《大學》的目標就是培養以天下蒼生為懷包括帝王在內的聖賢,是要滌除每個受教育者身上那種自私自利、目光短淺的小家子氣與庸俗氣,成就天下大材。《中庸》是通向內聖之路。為孔子之孫子思所作。程子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就是說: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可更易的中正平常之道。《中庸》提出至善之境就是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中」是指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恰如其分,掌握好一個度。「庸」是「通常」的意思,也是「用」的意思。所以,「中庸」反過來講為「用中」,即我們要「用」這個「中」,「中」是一個常道。「和」與「中」一樣也是恰如其分的意思。《中庸》的另一個根本意義就是「誠」,「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人道應該向天道學習,天之道講誠,人之道也要講誠,以人道的誠之德去配天道的誠。《論語》是孔子及與孔子有關的言行錄,體現的是人格典範。「論」有編次之意。《論語》提出了「為人之道」的具體道德規範,其核心就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即主動地剋制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這就是仁的意義。其實孔子提出來的仁是倡導一種道德的自覺,通過仁來規範個人的各種行為。從孔子在時代文化中的角色看,他代表的是先進的文明制度;從當時社會對孔子的認識看,他的形象是崇高、偉大的;從孔子的社會文化觀看,他是主張社會發展、變革的。從孔子思想的本質來看,呈現出的是仁慈與善良。《孟子》是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行錄,體現的是保民政治。與《論語》不同的是,孟子參與了《孟子》七篇的寫作與編輯。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進一步推演為「仁政」。認為治理國家必須以禮樂教化,而不能用強制的、暴力的手段,要實行王道,而不是霸道。實行王道主要的措施就是要置民恆產(當時指土地),孟子提出「無恆產者無恆心」,即老百姓如果沒有固定且有保障的財產,就不會有恆心;沒有恆心,國家就不會穩定。孟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是「王道論」者,要求統治者對百姓施行仁政,關心民生;在哲學上,他是「性善論」者,認為辭讓、羞惡、是非、惻隱之心是人生來具有的;在道德思想上,他是「仁義論」者,認為「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人應該守住這顆心,堅持這條路。《孟子》書中最核心的還是他的「民貴」思想。●國學的人文精神。 「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以一種文明的辦法,以詩書禮樂來教化人民,建立一個人倫有序的理想社會。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根本。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神權超越王權。另一方面,高揚明道正誼,強調人的道德的自我提升和完善。要明道、要正誼、要節制物慾、要人格的自我完善,把人的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放在首位,注重人的倫理精神的養成,而這正是中國人文精神的精華之所在。●天人合一一方面是指人與自然的合一,其核心是順其自然,即是順從一切事物的本然或本性,而不是順自然界。正如道家的「自然無為」,不能消極被動的因循等待,強調排除主觀和私慾前提下,「推自然之勢」,主動地遵循規律、順勢推動、因勢利導、順其自然地做事。另一方面是指人與天命的合一。即是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品德,把提高自己的德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天」並不是神話的「天」,中國文化里「天」的概念,常常是用來表達最根本、最重要的意義,比如「民以食為天」。人與天命的合一,不是說要與鬼神合一,而是強調人只有通過自身品德的提升才可能得到外來的某種輔助。孔子所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無論是在人與自然之天的合一,還是在人與天命之天的合一,都時時體現出一種人佔主導地位的態度。●人文思維是一種強調個性的思維,它具有動態的、整體的、聯繫的、隨機的、綜合的特性。人文思維是從人事出發的,而科學思維則是從具體的物出發的。在現在物化越來越嚴重、人越來越成為物的奴隸的情況下,人文精神是我們現實社會迫切需要的一種精神。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想讓我們的社會多一點兒人情味、多一點人性化。人們應該在生活上、在精神上更多地相互關懷,特別是現在作為領導者、管理者,就更不能只看到物化的東西,還要看到更多人性的東西。●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而道家主要起一個輔助作用。「儒」就是原指教授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的人,至孔子時代,則泛指具有知識的人的通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知識分子,那個時候稱之為「士」。「儒家」是孔子開創的一個學派,是指通過研究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聖人的經驗,用學術來治理國家、教育民眾。儒家的思想主要有七個方面:一是「以王道仁政化導天下」的治國理念 儒家治國理念的核心就是實行王道、推行仁政,重視禮樂教化,同時禮法並用。二是「要在中央,事在四方」的政治制度 儒家在政治制度上,還是推崇封建(同姓分封、護衛中央 ),也就是重視宗法血緣關係。法家韓非就說「要在中央,事在四方」,就是說具體做事的是地方,中央則要把握總的綱領。三是「大同與小康」的社會理想 大同世界就是天下為公,是指沒有國界、沒有種界、沒有階級的界限,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社會。這是比較理想化的,在現在來講,就是共產主義。而在小康社會裡,就是有分別的,有君臣、父子這樣一些等級,所以叫做小康社會。四是「長幼有序,惟道是從」的人際倫理 儒家有所謂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禮記》也講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孟子》講要成為大丈夫,基本的條件有三條: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大丈夫的品格,這就是儒家提倡的做人的根本準則。諸葛亮講的「鞠躬盡瘁」,范仲淹講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講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可說是在儒家的熏陶下人格的升華。五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修養觀念 強調修養是一個自覺、自律的過程,提出修養身心的目的就是能夠安身立命,使人能夠在社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正實現自我價值。六是「樂觀而注重現實」的生活態度 儒家非常重視人的努力,提出「盡人事,聽天命」。「聽天命」不是消極的意思,而是指事情有時機成熟與不成熟的問題,時機成熟就可以實現了;時機不成熟,但不能因此就放棄自己的努力。七是「見義勇為、見利思義、捨生取義」的價值觀 就是說要在奉獻中實現自我,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儒家文化的人生啟迪。儒家非常強調以天為則,以史為鑒,這就是要奉天法古。唐太宗有一句話是「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內聖外王。「內聖」就是自己的修養要高。「外王」就是所謂的「事功」,即不僅要有內心高明的修養,還要把它運用到現實的生活中去,並做出成績來。在中國形容一個人品德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 知行合一。《中庸》講,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行,就是做學問的最高點。「知」必須要落實到「行」,落實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重在體悟。強調學習是為己之學,就是學習來提升自己的修養。「體」即身體力行,「悟」就是通過學習知識去把握事物內在的精神,並靈活地運用它。執兩用中。就是孔子講的「執其兩端,用其中」的「用中」的意思。強調過猶不及,要把握適當的度,把握中道。這就是「中國」稱謂的淵源。「中庸」不是調和的意思,而是恰如其分的意思。比如你吃得太飽了不行,會撐得難受;同樣你吃不飽餓著也是不行的。對子女的教育也是,你放手不管不行,管得太嚴也不行。既不能太嚴也不能太慈,要做得恰如其分。 一句話,就是將「時」、「中」、「和」三字相融合。●道家文化。所謂「道」,就是宇宙萬事萬物必須遵循的規律;所謂「德」,「得」也。是指「道」在宇宙萬 事萬物上的體現。在道家思想中,「道」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觀的核心;「德」代表順應自然律的法則,是道家方法論的核心。儒學講求「入世」,而道學和佛學則講求「出世」。大道不遠在心中,何必千山萬水求。●中國佛教不再是原本意義上的古印度佛教,而是儒道化、中國化的佛教,佛教傳入中國,分為兩支:一是藏傳佛教,二是漢傳佛教,主要指禪宗。人度不如自度,度己不如度人●中醫理論。中醫學也叫岐黃學。岐黃即岐伯與黃帝的合稱,古代相傳由黃帝令岐伯研究醫藥而創立經方,《黃帝內經》正是始於岐黃,而且古人尊稱《黃帝內經》為醫書之祖,它的作者黃帝、岐伯也被尊之為醫家之祖。醫易相通,哲學是醫學的靈魂,沒有國學(特別是儒學、道學)也就沒有中醫。●中醫的生命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氣」實為「炁」說是中醫理論的一個根本出發點。中醫的根本理論是陰陽平衡之道。中醫遵循中國傳統文化最根本的特點即中庸之道。用中就是維持事物的平衡。因此說,中醫並不能簡單地指中國的醫學,實際上是指一種中道的醫學,即所謂「中醫者,中道之醫也」。中醫運用了五行理論去分析人體臟器之間的關係,而且治療時運用五行生剋乘侮的關係,來確定從哪個方向入手。提出「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中醫是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治理的,而不是僅僅治療局部的疾病。中醫強調的就是整體和局部的關係。整體之中的每個部分之間也是息息相關的。中醫養生要訣,法無定法,因人而異,理有常理,順其自然。中醫理論核心就在養生上,即是治病於未病,就是說用養生來「治未病」。養生分三個層次,即生理養生(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心理養生(調節情緒,修養德行)、哲理養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提出了哲理養生的方法,叫做「六然四看」。即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處事斷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懷、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中醫的思想,不是僅僅針對於某一個具體的實際的病,而是從整體上來治療。從飲食、起居、心理、哲理各方面進行總體調節。也就是把一個人看做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生病不可能只是這一個體某一個部分單方面孤立地出問題了,一定是整體上都有問題。●中華民族十大傳統美德:仁愛孝悌、謙和好禮、誠信知報、精忠愛國、克己奉公、修己慎獨、見利思義、勤儉廉正、篤實寬厚、勇毅力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思想精華。「仁愛孝悌」是中華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仁」與「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性。 「仁」德的核心是「愛人」(重視人、尊重人、同情人、關懷人);「仁」德的根本是孝悌(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悌(以子承老為孝,心中有弟為悌)之情的擴展就是忠恕(忠誠、寬恕)之道。儘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忠恕」是「仁」的具體運用,是指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是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具體講能夠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的話就是仁了。●《周易》是研究以日月五星為主要標誌的天體運行規律、進而引申為宇宙萬事萬物運動變化之理的古代哲學著作,它是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被譽為群經之首、三玄之冠、大道之源、學問之宗、百科之母、萬事之則、帝王之學、天人之學。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儒家的孔孟思想、道家的老莊思想以及諸子百家的學說都源於《周易》。《周易》源本於實踐、產生於占筮、成就於哲學。●易學狹義上講是指歷代對周易經傳的註疏解釋,廣義上指探求宇宙事物周期性陰陽變易規律的學說。在中華文化和文明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易經、易傳、易學三個階段。●對待易學的正確態度。秉持「中庸之道」,既不能過分的妄信,也不能絕對的不信。所謂迷信,就是未經反覆實踐與驗證,就痴迷妄信。錢學森說:「對於已知領域,我們應當相信科學;對於未知領域,我們應當相信現實。」「所謂科學,一是猜、二是做!」(人就像一台生物計算機,要經常輸入正能量、好信息,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易學預測基於共時性原則、全息論原理、天人感應合一的理論等。隨著科學界相對論的完善,也出現了模糊理論、測不準原理(溫度計測水溫),因此,不論是科學預測還是易學預測,由於主客觀的原因,其準確率達到100%是不現實的,正常的話應在九分之五至六分之五之間!(多看別人的長處,自己則長;多看別人的短處,自己則短)●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說:《易經》是一部奇妙無比的古書。看不懂的人說它是有字天書;略知一二的人對它深感敬畏;真正了解的人就愛不釋手,隨時向它請益人生的各種問題,然後增長處世的智慧。●《易經》的「義理」告訴我們:宇宙萬物一直處於變化之中,充滿無限活力與生機。通過努力提升道德價值,行善、求真、審美,以成就成己成人之學。《易經》的「象數」可以用於占卦。秉持「不誠不佔、不義不佔、不疑不佔」三原則。●《易經》啟示我們人生的正途:培養德行、增強能力、啟發智慧。把握這三點,人生活主動權就操之於己,生命將變得充實也更有意義。●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理、兵法、韻學、算術。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唐朝宰相虞世南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唐朝孫思邈不知《易》者,不得入閣。——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組閣原則假我以數年,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子曰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帛書》●《易經》在我們身邊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毛澤東與易經:「光澤大海,普照東方」,「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才使他得以「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眼底六洲風雨,筆下有雷聲」。矛盾論中「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矛盾無時不在」與易經的太極陰陽如出一轍。蔣介石與易經:豫卦的六二爻辭:「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彖》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他的臨終遺言:「是非審之於己,毀譽任之於人,得失取之於數。」成語與易經:九五之尊、群龍無首、虎視眈眈、反目成仇、謙謙君子、立竿見影、正大光明、不三不四、七上八下、物極必反、不速之客、否極泰來、三陽開泰、革故鼎新、文過飾非、防微杜漸、樂天知命、洗心革面。韓國國旗就把我們的八卦圖,它取了四卦,乾坤坎離。●「易經」的種類。《易經》作為研究「易」學問的古代經典,是一本關於「卜筮」的典籍,是總結事態預測規律理論之書。自從孔子作《易傳》後,才成為一部哲學經典。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創畫先天八卦,形成歷史上的三種《易經》,即所謂的「三易」:一是夏代神農(炎帝)作《連山易》。其首卦為「艮」,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二是商代軒轅(黃帝)作《歸藏易》。其首卦為「坤」,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三是周代姬昌(文王)作《周易》。其首卦為「乾」,象徵「易道周普、無所不備」。《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我們看到的《易經》也就只有《周易》一種了。因此,狹義上講,《易經》特指《周易》。●「周易」的形成。班固《漢書》曰:「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是指上古(三皇五帝時期)、中古(夏商周時期)、下古(春秋戰國時期)。上古聖人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中古聖人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系卦爻辭。下古聖人孔子「晚而喜易,韋編三絕」而作「十翼」,從而形成了由《本經》和《大傳》構成的《周易》。周,引申為如環無端、周而復始、周行不殆、周到圓滿、全面完備而無疏漏;古人認為「周」有「周普(完備、普遍)」之義。周易的「周」字具足四義:周代;周地;周人;周全。「易」字除本義外,玄學認為還包含了三層意義:一是變易:是指宇宙事物變化無窮、生生不息的狀態,即《周易》所講的「生生之謂易」。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這就是「易」。也即荀爽所說「陰陽相易、轉相生也」。「變易」也稱之為「無常」。二是不易:是指宇宙事物運行變化的根本秩序、原則和規律是不變的,即《周易》所講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這就是「道」。「不易」也稱為之「有常」。三是簡易:宇宙事物的變化雖然繁複,但天地卻從不去干涉它,一切順自然而發展,這就是簡易。所以《周易》指出,簡是天之德,易是地之德,簡易是天地之大德。●《周易》是一部研究宇宙事物周期性「變易」規律的經典,這種規律如同周而復始一樣的「不易」,又好像轉一周這麼「簡易」。《周易》闡述的是「變易中有不易」,「不易中有變異」的規律,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容易」。不然就叫「難經」而不叫「易經」了!●《周易》的基本思想:以「修己治人」為目的,以「陰陽」、「則天」、「通變」為理論,以「應時處中」為核心。至於《周易》作用,《火珠林》說的最明白:一曰治天下,二曰論長生,三曰卜吉凶●「周易」的卦符。《周易》的卦符也叫卦畫,被譽為「無字天書」,伏羲作八卦用於「卜筮」,並將「卜筮」的過程和結果,用筆刀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文」,也叫「占卜文」,因此,「易卦說」就成為中國漢字的一個重要來源。爻的本義是繩結,是「交」(綜橫之交、陰陽之交)、是「效」(通過「交」所產生的「效用」)。「爻」與「要」同音,可以理解為「要素」。實際上,古代對孩子「教」「學」「覺」等啟蒙教育,都是從「結繩」「玩爻」開始的。三個陰陽爻符相疊形成形成三爻卦,叫作「經卦」或「單卦」,俗稱「八卦」,曾經叫作「八索」即八種繩索,八種繩索掛成一排就叫「八掛」,因用於占卜而稱為「八卦」。8個三爻卦(經卦或單卦)兩兩相疊,合成64個六爻卦(別卦或重卦或復卦),其中有8個純卦(上卦與下卦相同)●易學思維。所謂易學思維,也叫象數思維、類比思維,包括太極思維、陰陽思維、三才思維、四象思維、五行思維、六爻思維等,因是我們東方人所特有的思維,也稱東方思維。易學思維方法含有兩個層次:一是「取象比類」。取「立象以盡意」的思維途徑,以象明理,著眼點在「象」,「象」有卦象和物象之分,「取象比類」是將八卦的卦象與其表徵的物象聯繫起來進行運作,實質上是藉助某種直觀形象作為標誌物,觸類旁通,引起聯想,推導出相關結論;二是「運數比類」。取「極數通變」的思維途徑,著眼點在「數」。易學家唐明邦教授提出易學思維有四大特徵:一是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互誘導;二是陰陽對稱、剛柔調和;三是強調序列、注重節律;四是整體思維。易學思維充分體現在「象、數、理、占」四個方面,尤其是「象」與「數」方面。●太極——世界及宇宙的通用符號。一元即太極。意為大極了(其大無外)、又小極了(其小無內)。太極無處不在:物物一太極、人人一太極、事事一太極。2007年7月7日英國索寞賽特出現的麥田圈太極圖;2008年5月8日英國維爾特郡出現的麥田圈太極圖「太極思維」告訴我們:人本身就是一個太極,人人都活動於更大的太極之上,但是重要的是人人都要認清並抓住「太極點」,因為那是重點、要點、基本點,更是「生長點」和「轉折點」。兩儀即是陰陽,被譽為二字濃縮版的《周易》 。雖然在《周易》本經里未曾出現陰陽二字,但卻用陰陽爻符和數字九六來表示出了陰陽性質。「鬼神」與「陰陽」。「鬼」者,歸也,為陰;「神」者,伸也,為陽!●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陰陽思維告訴我們:人生不論是臨福臨禍,還是兆吉兆凶,都要有一個平常心態,創造條件延緩由吉到凶的轉換、促成由凶到吉的飛躍;同時把握「悔」「吝」之量變。它使我們「兼聽則明」,不僅聽他說了什麼,更要聽他沒說什麼!●「三才」又稱「天地人」即天才、地才、人才。天地人被譽為三字濃縮版的《周易》,天地人稱作「三才(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財』、人有用叫做『才』)」,象徵《周易》的三個層次。 故有「易貫儒釋道,道統天地人」。「三才思維」告訴我們:時間、地點、人物三種因素聚齊到位後,才會出現特定的吉凶(得失、輸贏、好壞等)格局。●四象在性質上是指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在時間上,是指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等四段時間。在空間上,是指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四象是一個時空具備的概念。(相似者為類象,西方科學和東方易學分類的標準不同)。「四象思維」告訴我們:不論是人生策劃或是具體工作部署,都要縱向(時間上)分段、橫向(空間上)劃塊,以便做出詳盡安排。●五行思維告訴我們:不論是人體養生還是人生事業,對自己處境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做到心中有數,促進「生」與「克」的平衡。●「六爻思維」告訴我們:大凡事物的空間架構、時間過程至多可分為六部分,否則,就不再具有「簡易」之德(「簡」為天之德,「易」為地之德)。●「易學」的流派。一是義理學派(現代叫做學院派),側重於易學原理的研究,為形而上的易道層面,屬於哲學範疇,稱之為義理易學,史上亦稱儒家易學;二是象數學派(現代叫做江湖派),側重於易學預測的研究,為形而下的易術層面,屬於科學範疇,稱之為象數易學,史上亦稱道家易學。●「易道」是大智慧,「易術」是小聰明,聰明智慧沒有多少之分,只有大小之別,可見易道的極端重要性。那麼如何才能「得道」呢?只能靠「悟道」!有道是「大道不遠在心中,何必千山萬水求」。●義理是指《周易》大義和道理,因此也叫易道。《周易》作為古代樸素的哲學經典,其中的易理易道,有助於培養人們的宇宙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宇宙觀即世界觀、時空觀。宇宙觀是人們對於整個宇宙(自然界、社會、人的思維)以及人與宇宙關係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宇宙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與物質、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問題。《周易》體現的宇宙觀是「天人合一」即天人一體,正是所謂「人體是個小宇宙,宇宙是個大人體」。●人生觀。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周易》主張的人生觀是「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厚德載物」的包容品格。同時主張「樂天知命故不憂」。●價值觀。價值觀是人們對客觀對象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的一種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是人們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經過反覆實踐逐漸形成的一種與人的主觀需要相連的判斷好壞、是非、利弊、善惡的觀念。《周易》就價值觀提出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等思想。●術數實為道家之術,而陰陽五行理論一直為道家所推行,用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數理,來推斷人事吉凶,即以種種術數觀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現象,用以推測人和國家的氣數和命運。●易術,一般認為包括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史上稱之為「玄學五術」。●山術也叫仙術,因大多在山中修鍊而得名。山術是指修心養性、鍛煉身體的秘術,它是最深奧、最神秘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誤解為「迷信」的一種。●醫術:醫術是通過中醫治療疾病以保持健康的術法。可分為方劑、針灸、靈治等三部分內容。1、方劑:就是以「望、聞、問、切」診斷四法,根據「表裡、虛實、寒熱」等症,通過處方藥劑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常用易卦整理藥劑處方。2、針灸:就是利用人的脈絡、氣血循環的原理,以《黃帝內經》、《難經》辯奇經八脈腧穴,以針和灸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它證應六十四卦及十二地支並以針灸治病。3、靈治:就是以催眠術、暗示法等集中精神意念,利用《祝由十三科》做藥引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它是利用大自然來靈治的醫術,如收驚。●命術就是通過分析宇宙自然對人體的影響,以人的出生時間和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改善人的命運的一種學問。命術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八字類,如淵海子平等;二是星命類,如紫微斗數等;三是神數類,如鐵板神數、邵子神數等。●相術就是通過仔細觀察物體的外形,而預測其內部的吉凶的學問。相術大多以觀察研判人或物的具體表象,進而分析研判其成相的過去、以及分析可能發生的未來的吉凶。也就是說相術為觀其外形、知其內涵之法。相術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相天術,也叫星相術;二是相地術,也叫堪輿術(風水術);三是相人術,包括面相、手相、骨相、痣相、音相、名相、印相等。●卜術就是一種借「事發的時間或方位」、「起占的時間」,運用表象符號來推算事物演變的吉凶趨勢及判斷處置方式的一種學問。卜術大概可分為三類:一是卦卜,包括六爻筮法(納甲筮法、火珠林、金錢課、文王課)、梅花易數等;二是式卜,即奇門、太乙、六壬「三式」;三是雜卜,如測字、占夢、抽籤等。●卜、筮、占。古時卜用龜甲,筮用蓍草,從龜卜到蓍筮是易家的進步,龜卜主要是利用兆象,具體直觀,依靠形象化的感性思維;而蓍筮主要是利用數字運算,依靠抽象化的理性思維 。而卦占就是主要利用陰陽五行干支的生克制化之理。卜,象;筮,數;占,理。●人生的成功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十二種:一墳二房三八字,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又避凶。「一墳二房三八字」,一說「一命二運三風水」。這十二種因素用現代語言來講如下:祖墳、住宅、生辰、善良品格、知識水平、姓名、身相面相、敬畏心理、人脈關係、健康狀況、職業和配偶、是非辨別力。●九三九四——最難的位置。九三、九四處在中間的位置,是人生中最難的階段,或不三不四,或老三老四。「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內不在己」,跟「上」有隔閡,得不到器重。和「下」有距離,得不到支持。與「人」有排斥,沒有知己。如何度過九三和九四?方法就是進德修業。致力於培育品德,增進學業。一要閑邪存其誠。防範邪惡以保持內心的真誠。二要修辭立其誠。小心言辭。人之言微,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女子雖弱,為母則強。上帝不能照顧每一個人,所以給每一個人派了一個母親。柔弱更符合生存的道理。柔弱勝剛強。不與對手的強項競爭,避其鋒芒。作為坤卦,最好有態度(心寬的程度)就是能夠守住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處境,並做出適當的反應,就是吉祥。( 態就是心大一點;心寬一寸、受益三分),「敬以直內,義以方外」:用嚴肅的態度來持守內心的真誠,用正當的方式來規範言行的表現。敬義立而德不孤。●亞里士多德:對上級謙恭是本分,對平輩謙遜是和善,對下級謙遜是高貴,對所有人謙遜是安全。 謙卑是最適當、最適宜的態度。謙卑是收穫的開始,自滿是智慧的盡頭。謙虛的核心是真誠。目中有人;口中有德;心中有善。觀察穀子地的飽癟谷穗······●易學主要思想。一是矛盾辯證對立統一的思想。如乾坤、泰否、損益、剝復等等。二是強調事物運動變化的思想。如乾卦龍的「潛」、「見」、「躍」、「飛」及「亢」,體現了先民對自然與社會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與總結。三是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思想。四是憂患意識。五是趨時尚中。●每日更新才是天地最大的德行,生而又生,不斷有所創造,才稱得上變易。強調要不斷變革和創新,變革才有出路,創新才能發展。「陰陽不測之謂神」。事物的變化一方面有規律可循,有規則就有確定性,這叫做「常」,即所說的「道」;另一方面,又存在著變數,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這叫做「神」。這神即神妙不測之意,是說陰陽變易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向,事先難以預料。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是這個意思。因此,我們考察事物的變化,不能抱有成見,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模式進行觀察。●在《周易》看來,事物的變化過程,總是由於發展到極點 ,而向其自身相反的方面轉化。這個道理叫做「物極則反」。因此,要隨時保持憂患意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防患於未然,才能避免走向反面。即使處於逆境,也不要動搖自己的信念,而應採取「屈以求伸」的策略,努力改變現狀,迎接光明的到來。為了保持安定,將事業引向前進。●《周易》安身立命之道,首要的就是趨時尚中。所謂中,就是不偏不倚,是將事物的各種矛盾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過分,又無不及,從而使事物處於最佳狀態。所謂時,即時機、時運、時勢;趨時,就是主動地適應時勢,及時抓住機遇,隨時加以變通。適時則吉,失時則凶。要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與時偕行」,「變通趨時」,因時而行中道。●研習國學和易學的三大收穫:昭示文化的源頭。指引人生的方向。啟發個人的安頓。一方面,樂天知命。天就是各方面的條件,凡是不能改變的都屬於「天」,只好接受它,很多時候我們要從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改變不了別人就得改變自己,改變不了環境,就得改變自身!另一方面,可以學一點自占技術,幫助解決現實的困境。還是要自己負責,不要幻想有離奇的力量來支持你。自助者天助也,我命在我不在天!
推薦閱讀:
※《架構即未來》(壹拾陸)
※Spring中的事務管理為我們做了哪些事?
※Android開發轉型公司技術負責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 Node.js 應用建立一個更安全的沙箱環境
※【採訪】Facebook產品經理的三年敘事與協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