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史】明代治吏有何教訓?

  明朝滅亡之後,在讀書人普遍沉浸於亡國之痛、故國之思的時候,一些有識之士冷靜下來,認真反思和總結明朝滅亡的教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顧炎武、王夫之等人。他們親眼目睹了明代的滅亡,熟悉明代制度和史實,對晚明吏治的敗壞有著切膚之痛,作為明朝最後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反思值得後人深思。

  顧炎武分析明末吏治腐敗原因的時候指出,「今日貪取之風所以膠固於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給之薄而無以贍其家也」。明代官俸的確微薄,一個正七品知縣一年的工資是90石糧食,由於糧食常常短缺,還不能完全發糧食,只能發12石糧食、27兩銀子和360貫鈔,晚明紙幣貶值,360貫鈔票連1石大米都買不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趕上運氣不好,銀子也被摺合成胡椒之類的東西,需要官員自己拿到市場上賣掉。

  這就造成了明代清廉自守的官員生活非常困難。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明初一個名叫曾秉正的正三品的通政使,卸任的時候,連回家的路費都掏不起,把自己的四歲女兒賣掉才湊齊路費。而最可怕的是,這個標準是朱元璋定下的「祖制」,二百多年過去了,不管物價怎麼漲,工資還是紋絲不動。正統六年,監察御史曹泰上了一個奏摺,分析了官員合法收支情況,指出工資根本不夠官員養家糊口,希望「量為增益,俾足養廉。其仍貪污冒法者置之重典,則貪風息矣」。洋洋洒洒幾千字,中心思想就三個字:漲工資,結果,朝廷也批了三個字:「遵祖制」。一方面,朝廷發的合法工資很低,另一方面,朝廷對官員「擦邊球」的隱形收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這就導致了「常例錢」等官場陋規盛行,惡化了官場生態。

  王夫之反思明代州縣吏治的時候,說「胥吏威行於郡邑」。明代官員的工資低,但好歹還有工資,州縣的胥吏,很多連工資都沒有,只能領到一點點生活費,而且胥吏的政治地位很低,胥吏的子弟連科舉都不能參加。但是,很多人擠破頭都想到衙門裡謀個差事,當然不是為朝廷當差、為百姓服務的政治覺悟有多高,而是因為有利可圖。「儒官初任,政未諳練,拱手仰成,以吏為師。吏滿三年,金箱玉囊,動盈千數。」州縣長官大多數是科舉出身,人生的大多數時光都耗費在四書五經和吟詩作文上了,對衙門事務並不熟悉,甚至不屑關注,於是衙門裡的大小事務都由胥吏經手和把持。他們利用各種文書、訴訟、征糧的機會,大量收受賄賂,再用一部分贓款賄賂上司,這就加劇了州縣吏治的敗壞。

  總的來說,明代吏治思想與制度,在古代算是比較完善的,學者錢穆對此評價道:「故明之吏治,且駕唐、宋而上之,幾有兩漢之風。」反思歷史,明代吏治制度之嚴密,腐敗速度之迅速,都是超乎想像的,其經驗教訓、成敗得失,也都值得認真研究和反思。

  清承明制,吏治制度無大改觀,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倒退。直到清末,對吏治制度的探討才有了新的視角,比如梁啟超指出:「監督官吏之事,其勢不得不責成於人民。是故欲君權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權;欲官權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權。」對「民權」的強調,是對數百年前朱元璋強化「君權」的歷史呼應,這一呼應,跨越了明清兩代,穿越了數百年的歷史煙雲。而「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既是永恆的吏治課題,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艱巨的歷史使命。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徐佳)

推薦閱讀:

趣讀史記兩篇
讀史摘抄(十六)
《讀史方輿紀要》( 12卷 )
讀史偶感:性格決定健康
讀史觀潮:通經致用 方為實學

TAG:教訓 | 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