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百年的回顧-周光召
07-07
物理學百年的回顧-周光召 今天我要向大家講的是物理學百年的回顧和展望。物理學在這一百年中間,有了極大的發展,即使作為一個終生研究物理的人,我想也很難有一個人能夠對它全面地了解。為了說明這一百年來的物理學的發展,我們先看看物理學研究的範圍,有些什麼樣的進展?用時間來作為例子,物理學最近研究的頂夸克,它的壽命,只有四乘十的負二十五次方秒,這是個非常短的時間。同時物理學現在研究的宇宙的起源,現在我們知道大約是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億年的樣子,可能在是一百三十億年附近,這個相當於四乘十的十七次方秒,所以物理學研究的時間範圍是橫跨了四十二個數量級。我們講每十倍就是一個數量級,所以一百就是兩個數量級,一千就是三個數量級,我們現在差別有四十二個數量級,這麼大的範圍,都是物理學研究的對象。 物理學研究的對象的種類也日益增多,同時在研究物理宇宙中間,多層次的複雜而且差異非常巨大的各種物質的形態和結構。前不久我們測量出來中微子的質量,只有一乘十的負三十五克重,這是非常非常之輕的。當然我們舉個例子,我們經常在研究太陽,太陽的質量是二乘十的三十次方公斤,所以可見我們研究的對象,光是從它質量的範圍來看,差距就是極為巨大。 二十世紀是研究原子的世紀,在原子內部尺度的範圍,差別也是非常之大的。我們一個原子大約是一百億米分之一。可是原子下面是由原子核構成的,原子核比它小一萬倍,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所組成的,質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所組成的,這樣又要相差一萬倍。所以即使一個原子內部的結構,它的空間的尺度就相差了八個數量級。同時從物理學中間這一百年也分化出了大量的學科,到二十世紀,力學、熱學、光學、聲學、無線電、微電子,像激光、原子能現在都已經形成了獨立學科,我們在學校裡邊有的還可以看到這樣的系。這些學科支持了機械、冶金、建築、電力、原子能、航空航天、計算機、通訊等等工程科學的發展。物理學進入化學、生物、天文、地學、數學、技術科學,就出現了所謂的化學物理、生物物理、天體物理、地球物理、計算物理、技術物理等等新興的交叉學科。那麼到底是什麼動力使得物理學在這百年中間能夠得到飛速的發展呢?我想首先是因為物理學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廣泛的應用,不斷提高國家和企業的競爭力,不斷地開闢新的消費需求和市場。反過來呢!市場和國家的需求又推動物理學迅猛快速地發展。舉例子,譬如雷達和原子彈,這個主要是物理學家在二戰中間所做的工作,它在戰爭中間的作用促使美歐各國在戰後就大量增加了對物理學的投資,設立了集中的研究機構,建造了巨型的加速器、核反應堆,來從事有潛在的軍事價值和市場價值的研究。 在2000年美國工程院選擇了二十項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工程,其中採用的技術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跟過去三百年物理學的發現有關係。這二十項工程是首先是電氣化、汽車、飛機、自來水系統、微電子、無線電廣播和電視,我在這些項目的後邊都打上了星號,這個星號越多的,表示它和物理學的關係越密切。以下是農業機械化、計算機、電話、空調和冰箱、高速公路、衛星、網際網路、攝影。然後是家用電器,醫療技術,石油和石油化工,激光和光纖,核技術,高性能材料,大家可以看出來其中大多數都打了星號都跟物理學直接或間接有關。 物理學在半導體、集成電路、激光、磁性、超導等方面的發現,這都是二十世紀所發現的,奠定了信息革命的科學基礎。在市場推動下邊,由物理學延伸的高技術產業應運而生,這些高技術產業,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全球經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為家庭開發了從微波爐到液晶電視等多種的家用電器,引導了以微電子、光電子、網路和微光機電技術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信息社會的到來奠定了技術基礎。由物理學研究帶來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層出不窮,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們看看所有這些是由哪些物理學的發現所導致的。當然有很多是與二十世紀以前的物理學有關係。在二十世紀以前,以牛頓力學、熱力學和麥克斯韋電動力學為代表的古典物理學,到十九世紀末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並且在工業革命中間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些物理學的成就反映在工業上,就是發明了電話、電燈、汽車等等,並且開始了社會的電氣化進程。十九世紀末還相繼發現了X光、放射性、電子,測定了光速和部分物質的光譜,這些都為人類在二十世紀進入微觀世界奠定了基石。 二十世紀以古典物理學為基礎,還有很多重要的發明。譬如說1901年馬可尼成功地發射了無線電波,進行了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接收,那麼無線電廣播和通訊就得到了大規模的推廣應用。火箭技術在二十世紀開始發展,提出了克服地球引力進入太空的設想,這是俄國人提出來的。然後1930年首次提出了火箭發動機的專利,1926年開始了第一次電視圖像的傳輸;1928年第一次完成了跨大西洋的圖象無線的傳輸;1938年發現了硒在光照底下變成良導體,當時的XEROX公司就應用它造成了第一台複印機;1936年又發明了磁帶錄音;1937年發明了雷達;1939年開始調頻廣播;1949年用X光分析了盤尼西林的晶體結構;1958年超聲技術開始在醫療中間應用;1967年家用微波爐上市。而這些都是和二十世紀以前的物理學的發明相關的。到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二十世紀物理學家深入研究了物質的各種形態,又發現了一系列新的現象。譬如說1911年發現超導;1911到1912年通過X光衍射,發現了晶體原子的對稱排列;1932年發現了中子;1934發現了人工放射性元素;1938年發現超流;1939年發現了裂變現象。像戰後那就有更多的發明,比如1947年發現了晶體管;1954年發明太陽能的光伏電池;1955年製造了第一根光纖;1959年發明了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是剛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1960年發現了紅寶石激光器;1966年提出了能夠實用的光纖的設想;1971年發明了微處理器;1975年液晶顯示用於計算器;1982年激光唱盤問世。物理學還為所有其他的科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研究工具,比如中子衍射可以確定原子核的位置和運動,可以探測物體內應力的分布,是判定物質結構有力的工具。像加速器產生的同步輻射強光源,已經廣泛用於研究材料的性能和結構,化學反應過程,生物細胞的活動等等。1989年在歐洲核物理研究中心工作的Berners-Lee他為了在網路上傳輸高能物理的數據,就提出了超文本協議,這個協議現在已經成為全球萬維網信息傳輸的標準。 物理學還提供了強有力的探測和醫療設備,像五十年代就已經把X光用於生物分子的結構分析,最重要的是它在五十年代首次分析了DNA的雙螺旋結構。而克利克和華生正是看到了這個照片以後,才提出了他們有名的雙螺旋結構。像Rosalyn Sussman Yalow發明了核放射分析的技術,成功地應用於生物學的研究,超導SQUID器件用在地質探礦或者研究生物體磁性的變化。而CT、核磁共振、正電子CT、PET、基因晶元、激光、超聲、微波等等都廣泛用於醫療和生物的研究。用現代物理學開發出來的顯微鏡,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細胞的活動。這裡是一個巨噬細胞在吞噬一個外來的細菌,這是我們拍攝出來真實的DNA長鏈,打開了的DNA。這是我們從核磁共振拍攝到的腦的圖象。 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指導下面,上個世紀的下半葉,物理學在凝聚態、激光、表面等離子體等等方向上面,又發現了很多種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現象。有新的集體振蕩的模式,新的相變和宏觀量子態等等,像量子霍爾效應、分數電荷、稀土永磁、高溫超導、量子點、量子計算和信息傳輸,玻色- 愛因斯坦的凝結態,相干原子束等等。同時也創造了嶄新的探測和控制原子的手段,像同步輻射光源,快中子束和離子束,微光機電器件,功能核磁共振,隧道掃描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激光鑷子等等,為開創納米科技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這是我們觀察到一個在溫度不斷下降的時候所形成的玻色-愛因斯坦的一個凝結,這是用的銣原子做成的。納米技術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蓬勃地發展,這裡面應用了大量的物理的新的思想和技術,它本身也是由一位有名的物理學家費爾曼所提出來的。這是用光刻技術所做出來的微機械,這裡是移動單個的原子所做出來的一個算盤和寫的字,這是世界上最小的字之一了。同時在量子場論還發展出一些新的計算的方法。譬如說重整化群的方法,這個對研究處於臨界狀態附近的各種自相似的結構非常之有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種不同的物質組成的複雜系統或者遠離熱平衡的開放的系統。在二十世紀企業已經成為物理學的應用研究開發的一個主力。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我們看到有幾項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重要的發現。譬如說晶體管、集成電路、電子隧穿效應、激光、隧道掃描顯微鏡、高溫超導,這些都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它們都在大工業的中央研究室裡邊完成的,所以在二十世紀有眼光的企業家,已經認識到基礎研究在發展企業技術上的重要作用,從市場長遠發展的需求,制定了他們研究的目標。他們不僅為大學基礎研究提供了很多的資金,而且有組織地在企業內部開展了多學科的基礎研究。企業的中央研究所,在世界上已經成為像物理學應用基礎研究中間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物理學在發展到歷史過程中間,始終是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它始終激勵一批科學家,在物理學的前沿去進行執著的追求。二十世紀物理學家在多層次變化無常而又豐富多彩的現象中間,去尋求宇宙所表現的真善美,尋求萬物運動內在的統一規律,和理解外在顯現的多樣性,對人類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的進步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重要的我想有,一個是對宇宙觀和認識論的貢獻。相對論、量子力學和它們相結合產生的量子場論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時空和相互作用的看法,使得十九世紀占統治地位的、絕對的決定論的宇宙觀衰退,轉變為辯證的惟實的宇宙觀。 我們先看看古典物理學,從十七世紀開始,物理學一直處在科學研究的最前沿。到十九世紀末由牛頓力學、熱力學和麥克斯韋電動力學構成的古典物理學,不僅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機械唯物主義的思潮。應該說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機械唯物主義是一個進步,因為當時人們是被神學所統治。在與此同時,將古典物理學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技術,它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到十九世紀末從牛頓力學就發展出來分析動力學,同時這裡邊建立了非常多深刻的觀念。像廣義坐標和廣義動量,對稱性和守恆定理,最小作用量原理,拉格朗日作用量函數,哈密頓方程,雅可比括弧等等。這些都對以後的量子力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麥克斯韋方程又系統地展示了場的觀念,預見了電磁波的存在,提出了光的本性就是電磁波。在麥克斯韋方程中間還隱含了和伽利略對稱性不同的洛倫茲對稱性。 物理學家認為牛頓力學、熱力學和麥克斯韋電動力學建立了完整的對宇宙的說明,並且在應用中間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當時人們認識的宇宙是一個機械的宇宙,一切都像一個機械一樣動作,它是只要一開始有一個第一推動力,它就會永遠按照同樣的規律不停地運行下去。在十九世紀末有一系列的實驗使得人們對以前的完整的物理學的說明產生了懷疑,首先就是發現了光的運動速度和地球的運動沒有關係,這樣就形成的電動力學和牛頓力學的矛盾,又發現了古典的黑體輻射理論會導致在頻率很高的地方,輻射量越來越大,會發散,這個和試驗也不符合。另外從電動力學的觀點出發,像原子是由帶電粒子所構成的,電子在原子裡面不斷地運動,如果它不斷地運動,有加速度的話,它就要輻射出電磁波來,它的能量就會不斷減少,所以這樣的原子它不可能穩定。剛才發現原子發的光它的頻率譜不是連續的,而且其中有分離的一條一條分開的這種線譜,這個也和麥克斯韋的理論是不相符合的。 最後在上個世紀末又發現了放射性,這樣就改變了根深蒂固的原子是不可破壞的一種穩定結構的這種觀念。那麼要揚棄古典物理學的過時的概念,消除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場這兩大理論之間的不自洽,就成為二十世紀物理學發展的前提。二十世紀物理學是起始於兩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偉大的發現。十九世紀末儘管存在很多古典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但是大多數物理學家他們都相信古典理論,敢於對古典理論說不的是兩位當時還不知名的年輕科學家,普郎克和愛因斯坦。這個就是普郎克,當時四十來歲,這是愛因斯坦只有二十六歲。1900年四十二歲的普郎克,為了解釋黑體輻射譜提出量子論。他當時已經在大學教書,四十來歲了嘛。但是他的想法仍然不為他的同事特別是一些知名科學家所接受,甚至於他自己,雖然做了正確的工作,但是他也懷疑自己做得對不對,他多次還試圖回到用古典的理論去解釋黑體輻射譜,但是一直都不能成功,所以他後來就寫了以下的幾段很有趣的文字。第一段他說他做這個工作的整個過程是一個絕望的嘗試,他說因為不論代價有多高都要找到理論的解釋,所以他是付出了要揚棄古典理論的某些假定的代價,這個代價是很高的。他另外還講了一段更有意思的話,他說一個重要的發現,能夠逐漸地獲得反對者的承認,這個是一件很少有的事情,實際出現的情況呢,是當時這些反對的人他們一個一個都去世了,所以就沒人反對了,所以可見他當時受到的反對有多麼地嚴重。1905年愛因斯坦不僅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同時他也支持普郎克的理論,用光量子去解釋了光電效應。同年愛因斯坦還提出了布朗運動的統計理論,這些都得到了實驗的證明,這樣就使各界再不懷疑原子的存在。愛因斯坦在做出這幾樣重要發現的時候,年僅二十六歲,而且是一個瑞士專利局的職員,因為他在大學裡頭這些老師都不大看得起他,不願意把他留下來做助教,他幾次去請求,人家也不要他,他甚至於有幾次幾乎要失業了,幾次在中學裡面求職,還變更了好幾次,最後在專利局裡面找到一個職位,他每個星期要在專利局工作大概要四十幾個小時。但儘管如此,這一年是他最輝煌的時期,因為他做出了二十世紀物理學史上最輝煌的幾項貢獻,就是剛才講的這三項。狹義相對論當然現在知道是非凡的貢獻,但這個貢獻長期地不被人所重視,以至於沒有給他諾貝爾獎金,而光電效應呢!是第一次明確地指出光的既是波動又是粒子的性質,這個得到了諾貝爾獎金委員會的認可,所以愛因斯坦得到諾貝爾獎金是光電效應,其中沒有相對論。同時他還證明了原子的存在。所以這三項工作能夠在他在專利局作為業餘工作做出來,這個好像是物理學史上的奇蹟,直到現在還是物理學史家所研究為什麼會這樣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兩大發現,從根本上突破了古典物理學的局限,相對論建立了新的時空觀,時空再不是脫離物質和運動的獨立的存在。牛頓就認為時空是脫離物質而存在的,物質在時空裡邊運動,時空跟運動沒關係。相對論不是這樣的,相對論認定這個時空不再是脫離物質和運動的獨立的存在,同時相對論還確定了物質和能量的等價,為原子能的開發利用奠定了理論的基礎。1916年愛因斯坦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計算了水星繞日的進動,得到了和試驗一致的結果,並且在1919年全日蝕的條件底下,觀察到光經過太陽邊緣由重力產生的偏轉而得到了證實,這樣時空和重力在廣義相對論中間就得到了完美的統一。廣義相對論對二十世紀理論物理和天體物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愛因斯坦的基本的思想,追求自然規律的統一性,他要通過局域對稱性來實現物理運動規律的幾何化,這個一直是以後理論物理學家追尋的方向。但是經過80多年的努力,愛因斯坦的夢想到今天還沒有完全實現,當然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進展。相對論和以後發展的規範場論對人類的認識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理論認為物質、運動、時空和相互作用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是互為因果的。它們統一在某種變換群的局域對稱性中間,對稱性和它的自發破缺確定了物質的基本構成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體現了宇宙的真和美,形成了宇宙萬物內在本質鮮明的統一性和外在現象絢麗的多樣性。 1954年楊振寧和Mills提出了非Abel規範場的理論,局域對稱性就成了相互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結構的本原。1964年Higgs借鑒凝聚態相變的觀念,引進了真空相變和對稱性自發破缺的概念,真空並不是空的,這樣使得統一性和多樣性就得以結合,對稱性原本相同的粒子在對稱性自發破缺以後可以獲得不同的質量,造就了今天千姿百態的世界。在這個基礎之上,Glashou Weieberg 和Salam用SU(2)XU(1)群的對稱性和規範場統一了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形成了由三代夸克和輕子,三種相互作用力的攜帶者膠子、光子,W和Z粒子組成的標準模型。標準模型和實驗符合得很好,遺憾的是引發對稱性自發破缺的Higgs粒子可能質量太大。在目前的加速器實驗中間還沒有觀察到。這個弱電統一的理論成功,為進一步統一四種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希望和動力。 這是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最基本的一些粒子,上邊是夸克,下邊是輕子,還有就是它的右邊是攜帶作用力的幾個粒子,像最上面是光子,然後是重粒子,然後還有Z粒子W粒子等等。目前正在歐洲通過國際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耗資是幾十億美金,建成以後,如果能夠發現Higgs粒子和各種超對稱的粒子,就會對統一的理論有所推進。 研究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是我們物理學基礎的物理學所追求的一個目標,也是人類認識世界所追求的一個重要的目標。我們一方面要在世界的統一性中間,看到世界所遵循的共同的這個規律,又要從它的多樣性中間來看到這個世界的絢麗多彩。物理學能不能夠最終地把所有我們知道的作用力和這些基本粒子能夠統一在一起,從實驗的角度來看,它可能反映在最早的天體演化的這個狀態中間,這是我們現在著力研究的一個方面。 這個是在日內瓦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加速器,它的環半徑是4.3公里,周長大概有32公里,能夠達到很高的能量。使得質子和反質子能夠在裡邊對撞,能夠造出世界各種所有的,在一定能量範圍之內的這種粒子,也希望在這裡邊能夠找到形成統一的Higgs粒子。除了我們在實驗上來看的話,那就是天然的實驗室,除了人造的實驗室,天然實驗室呢,現在因為能量需要很高了,所以就要依靠天體自然的現象。天體現象在牛頓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發展中間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反過來呢!物理學的發展,像力學、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量子力學、相對論都對理解天體的物理現象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觀察到的有些現象我們還不理解。譬如說我們在天體裡面,現在發現有很遠處的星體,它發生強烈的伽馬射線的爆發,這個能量是非常非常之強的,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它是怎麼能夠發生。同時我們也發現不斷還有新星在產生,但是同時也有很多星球在消亡。我們在銀河系中間現在也觀察到了黑洞。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間預言,在彎曲的時空中間光是有偏轉的。這個圖是用空間望遠鏡拍攝的重力透鏡聚焦的一個現象,這個旁邊有四個新星,實際上一個星體在遠的地方,它的光線被偏轉了,被中間的物質所吸引而產生了偏轉,造成了四個影像。從這裡邊可以推斷在這個空間中間還存在很多的物質我們沒有看見,叫做暗物質,可以達到世界物質的百分之九十那麼多,那麼到底是些什麼東西。所以在今後天體物理學會在物理學的基本理論的發展中間,會要再一次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過計算機的幫助,如果我們應用古典物理的理論來討論流體運動或者氣象預報的時候,就發現在決定性的非線性力學方程中間,存在著偶然性起決定作用的混沌的狀態。也存在通過自組織從無序的狀態演化為有序的狀態,由簡單的規則形成自相似分形結構的這種可能。隨後發現,這是普遍存在在有非線性相互作用,遠離熱平衡的開放的複雜系統中間的現象,即使是生命系統和社會系統也不例外。譬如對社會系統,開放的社會系統,當信息流通加快的時候,系統裡邊的長程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就加強。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在世界的其他的地方都能知道而且立刻可能就發生影響。譬如說要來一次金融的危機,或者股票的大漲大落,在一個市場出現,在紐約的市場出現,很快就會波及到歐洲或者亞洲。當信息流通加快了以後,系統裡邊長程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就加強了,系統的演化速度也就加快了,那麼在進入混沌區的邊緣的時候,系統對某些外界參數就變得非常之敏感,耗散和漲落的鬥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轉化,使得參數的小的變化或者偶然的變化就有可能或者激發自組織的過程,進行系統的內部結構的調整,形成新的一種有序的狀態。或者呢!它會脫離穩定的軌道快速陷入一種混沌的漩渦,在競爭適應和選擇的演化的過程中間,形成千變萬化的結構或者千姿百態的現象。 下面我們看一下物理學發展帶給我們的啟示。物理學研究的是自然界的運動規律和物質的結構,判定物理學的發現和理論作為客觀科學真理的惟一依據是科學的實踐,也就是正確預見並為不同科學家在相同條件下所重複驗證的實驗事實。對微觀現象的實驗觀察儘管出現很多出乎常情的結果,我們的看法必須依據真實可靠的實驗結果加以修正,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而不是相反,求真必須惟實,惟實才能創新。 物理學的發展不斷開闢新的先進生產力,在外是受到社會經濟需求的大力牽引。它又是人類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部一直為人類強烈追求對宇宙運動規律的認識所推動。這兩種動力都不會停止,在本世紀將繼續推動物理學向前發展。物理學應用的領域將隨著人類對物質結構和運動認識的深入,以及掌握的有力探測工具的增加而不斷擴大。將在各種極端條件地下探索新的現象,將對不同層次的非線性複雜系統進行模擬和研究,將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由於人類對單個原子操縱能力的增加,應用量子力學會設計和生產除越來越多按照人類的需要,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結構和宏觀量子態、室溫超導、相干原子束器械、細胞和基因的修復儀、速度達到每秒萬億次運算的的晶元,自組裝的智能微機械、量子密碼和量子計算等等,都是我們下一步奮鬥的目標。 物理學會以新的思維方法和新的儀器設備進一步深入數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甚至於社會科學。會在納米科技和量子信息學之中大放異彩,會在新世紀繼續對經濟、軍事、科技和社會發展作出重大的貢獻。 在我們面前還有很多不解之謎,譬如說質量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存在三代的夸克和輕子?最基本的物質形態到底是什麼?暗物質又是什麼?四種相互作用力能不能夠統一,怎麼樣統一真空的結構和對稱性怎麼樣?相變和對稱性的破缺是怎麼發生的?量子力學的去相干過程又是怎麼發生的?量子力學是不是最終的理論?宇宙的能量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強烈的伽馬線爆發是怎麼產生的?黑洞的命運和結構又是怎麼樣?宇宙和時空是怎麼起源的?是不是存在多個宇宙?宇宙的結構和發展的命運是惟一所決定的嗎?數學將再為物理的理論的發展提供新的工具,而天體將再一次成為檢驗物理基本理論的場所。由於實驗的困難進程也許不會很快,但是相信在本世紀這些問題都能得到明確的回答,人類對宇宙萬物的認識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在當前中國走向偉大民族復興的二十一世紀,發展中國物理學的重任已經責無旁貸地落在了今後幾代青年的肩上,中國具有世界最多的有為的青年,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不負重望。自強、自信、自立,在掌握世界最新知識的基礎上創造出世界物理學最重要的新成果,為中國經濟打下自主的基礎,為中華文化譜寫燦爛的篇章。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飛行的導彈在空中撞到小鳥會爆炸嗎?
※怎樣解決「時間旅行」中的悖論
※筆記整理5(粒子的quantum number)
※十大物理學難題困擾世界
※分段式多級離心泵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