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中國建材重組的「熱鬧」看「道道」

透過中國建材重組的「熱鬧」看「道道」李錦

昨天,在中央深改組27次會議上,習近平發表講話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實改革任務的攻堅期,抓謀劃、抓統籌、抓落實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要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路線圖,推進改革。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出席中國建材集團的重組,會議透露出很多「道道」。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的重要舉動。

據我看來,近年間央企重組的消息,多數開個會,顯得熱鬧,沒有多少「道道」可以讓人琢磨。開過會後,除了股票變化,似乎沒有下文,看不到時間表、路線圖。而中國建材集團的重組,透露出很多「道道」。

8月26日,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重組大會。從會上消息看來,中國建材集團將成為我國建材產能和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新名片,而且將成為央企兼并重組與深化國企改革的新名片。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說了一番話。「推動兩家企業重組意義重大」,他的定位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的實際行動和具體體現,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這些重要的話,不是在每家重組時都說的。這些調子是很高的,給人以深遠、厚重之感。不過似乎用在中國建材身上才顯得更合適。有些重組,是撐不起這麼多重要責任的。多數重組大會,肖亞慶是不到場的。

中國建材集團是央企兼并重組試點,自然很多重要的想法要在試點中實現。我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微觀上看,兩者在水泥、玻璃纖維等多個業務板塊具有重合之處,通過跨集團的業務重組可以有效減少同質化的競爭,規範市場秩序;從宏觀上看,兩大集團的戰略重組意味著中國水泥行業的去產能步伐將大大加快,重組後成為世界建材領域的領軍企業,符合國企做大做強做優的戰略,也有利於提升國際競爭力,提高國家實力。

我在2012年6月就寫文章,呼籲中國要進入「大企業時代」。通過重組,解決集中度過低的問題。我國水泥行業集中度從2006年的12%提升到現在的58%,但相較於發達國家的70%到80%的集中度,仍有差距。現在水泥行業已經到了大型企業間重組的新階段。通過兼并重組,有利於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減少同質化發展和重複投入。有利於全力推動建材去產能,提升行業集中度,整合優勢資源和創新成果,邁向高端發展,打造我國建材產能和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新名片。肖亞慶的要求是,整合優勢資源和創新成果,邁向高端發展,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海外建材裝備、工程、製造、倉儲、物流服務體系,打造我國建材產能和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新名片。這個國家新名片,是國資委主任提出來的。

在「大企業時代」發展背景下,今後一段時期,以強強聯合為領頭,兼并重組、專業化整合、拆分重組、內部資源整合、併購重組、混合參股、關停並轉、託管與混合經濟等多種方式的組合案例將持續湧現。按照適應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與央企內在瘦身健體的需求,中央企業在2020年將組合成80家左右有創新能力、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公司」,局面極有可能出現。

從宋志平表態看,他是按照「大企業時代」來布局的。新集團總部將努力成為國家級戰略性行業發展平台,優化運營模式和管控架構,提高企業競爭力、經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與此同時,新集團將按照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同類業務資源的基本方法,以優勢企業為主體,以打造大上市公司為目標,以避免同業競爭、規範關聯交易為原則,實施專業化重組,重點打造產業平台、國際產能合作平台、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房屋平台、國家材料研究院平台、國家材料資源開發平台、產融運營平台等六大業務平台。

而兩個集團重組是我國建材產業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央企重組中的重要事件。在國資委改革試點中,中國建材是兼并重組、落實董事會職權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三項試點。實質上,結果必然成為投資經營公司。中國建材可以說,是中國央企第一個全方位的試點企業,這也符合國企改革的特點。單項試點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很難成功。中建材及其掌門人宋志平一直都在國企改革中走在前面,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中國建材就拿出了成熟的混合所有制經驗,當時叫「央企市營」,其實就包括重組過程。相信中國建材大膽探索、積極作為,在國企改革中把握先機、勇作改革的先行者和鋪路石。達到深化國企改革,為企業注入發展動力的目的。

昨天,中央深改組27次會議,提出時間表、路線圖的問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按照時間表路線圖推進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是落實改革任務的攻堅期,抓謀劃、抓統籌、抓落實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要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路線圖,更加註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更加有針對性解決各領域各層面各環節的矛盾和問題,強化基礎支撐,注重系統集成,完善工作機制,嚴格督察落實,不斷提高改革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堅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國企改革也有個時間表、路線圖問題。

肖亞慶提出,要從全球視野和行業領軍者的高度,瞄準市場、規劃未來,明確新戰略新定位,提出未來一個時期企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領域、主攻方向、重要舉措。顯然,對時間表、路線圖是有要求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重組大會結束後,中國建材新董事會班子就立即召開董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重組事宜。按照宋志平向國資委承諾的新集團重組時間表,預計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重組。首先集團層面的重組需要在今年年底完成。他們是說干就干,動作很麻利,有種幹事創業的味道,沒有慢騰騰、等著上頭催、走一步看一步的感覺。

現在,將第一財經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與經濟日報的報道轉載於後。這些文章採用了我的分析。兩大建材央企重組背後:推動水泥行業主動去產能

2016年08月27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祝嫣然

  通過合併重組,新成立的中國建材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和世界建材領域的領軍企業,中國水泥行業的去產能步伐將大大加快。

8月26日,中國建築(6.330,0.05,0.80%)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重組大會,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

  國資委《關於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重組的通知》明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重組後的母公司,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無償劃轉進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宋志平為新公司董事長。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會上表示,中國建材集團將成為央企兼并重組試點。兩家企業重組有利於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減少同質化發展和重複投入。有利於全力推動建材去產能,提升行業集中度,整合優勢資源和創新成果,邁向高端發展,打造我國建材產能和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新名片。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微觀上看,兩者在水泥、玻璃纖維等多個業務板塊具有重合之處,通過跨集團的業務重組可以有效減少同質化的競爭,規範市場秩序;從宏觀上看,兩大集團的戰略重組意味著中國水泥行業的去產能步伐將大大加快,重組後成為世界建材領域的領軍企業,符合國企做大做強做優的戰略,也有利於提升國際競爭力。

  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撰文指出,新常態下水泥行業進入平台過渡期,一方面市場需求已越過峰值,另一方面產能嚴重過剩,供需矛盾更加凸顯。通過聯合重組,推動我國水泥行業集中度從2006年的12%提升到現在的58%,但相較於發達國家的70%到80%的集中度,仍有差距。現在水泥行業已經到了大型企業間重組的新階段。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水泥產能高達35億噸,過剩超過30%。今年上半年水泥產量11.1億噸,產能利用率僅為65%,下半年多條新線產能釋放,產能利用率會更低。水泥行業利潤從前幾年每年七八百億元下滑到2015年的300多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只有96億元,同比下降27%,為「十二五」以來同期最低水平。

李錦認為,去產能的真正解決之道,就是大範圍兼并重組。當前,鋼鐵、煤炭、有色、建材行業產能過剩最大的問題就是產能過於分散,導致一系列的惡性競爭和產能分布不合理。

 李錦表示,本輪央企聯合重組呈現出鮮明的特點:去產能成為重組重要動力,壓縮過剩產能,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問題將成為國企重組重要任務;「鞏固加強一批」成為重組新內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成為國企整合調整重要平台,並成為國企兼并重組的重要載體;形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跨國公司成為重要目標。李錦認為,此次合併重組,基本符合上述特點。

  據介紹,重組後的中國建材集團資產總額超過55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也是世界建材領域的領軍企業。重組後,中國建材集團將進一步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

  在產業方面,中國建材集團水泥熟料產能達5.3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達4.3億立方米、石膏板產能近20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產能178萬噸、風電葉片產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國際水泥工程市場和餘熱發電國際市場領域也將進一步鞏固全球行業第一地位。

  宋志平表示,新集團將按照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同類業務資源的基本方法,以優勢企業為主體,以打造大上市公司為目標,以避免同業競爭、規範關聯交易為原則,實施專業化重組。

 李錦表示,此次重組採取中國中材集團無償劃轉進入中國建材集團的方式,簡化了重組的程序,減少阻力,提高效率。而且主要是產業鏈條的重組,相對來說,比其他央企重組難度要小一些。

 李錦預測,在「大企業時代」發展背景下,今後一段時期,以強強聯合為領頭,兼并重組、專業化整合、拆分重組、內部資源整合、併購重組、混合參股、關停並轉、託管與混合經濟等多種方式的組合案例將持續湧現。按照適應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與央企內在瘦身健體的需求,中央企業在2020年將組合成80家左右有創新能力、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公司」,局面極有可能出現。

肖亞慶透露,中國建材集團將成為第一個央企兼并重組試點。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選擇這個試點,無疑希望藉此為鋼鐵煤炭、造船裝備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央企兼并重組走出一條可供借鑒的路徑,亦同時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攻堅區域。

當天重組大會結束後,新董事會班子就立即召開董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重組事宜。按照宋志平向國資委承諾的新集團重組時間表,預計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重組。眼下要做的重組工作還很多,首先集團層面的重組需要在今年年底完成。

中建材成央企兼并重組試點 國企改革進入攻堅區

2016-08-30 05:33:3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高江虹 王琳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標誌著我國建材行業開啟大企業重組模式。重組後的新集團資產總額超過55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8月26日,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重組大會,國資委改革局局長白英姿宣布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重組後的母公司,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無償劃撥進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宋志平擔任新的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標誌著我國建材行業開啟大企業重組模式。重組後的新集團資產總額超過55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

目前中國建材集團的重組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果,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坦言未來內部整合和改革發展任務依然艱巨,他希望新集團繼續深化內部改革,力爭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並以重組為契機,大力壓減管理層級,積極穩妥處置「殭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強化精益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據肖亞慶透露,中國建材集團將成為第一個央企兼并重組試點。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選擇這個試點,無疑希望藉此為鋼鐵煤炭、造船裝備等產能過剩行業的央企兼并重組走出一條可供借鑒的路徑,亦同時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攻堅區域。

5500億新央企誕生

8月22日國務院國資委的一紙通知,宣告了一家5500億新央企的誕生。當天,國資委批准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共同組建新的央企。26日,白英姿披露國資委所批准這兩家央企的重組方式為無償劃撥,將中材集團划進更名後的中國建材集團。

由於不涉及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變更,這種重組方式對市場衝擊頗小,兩家央企旗下多家上市公司根本不用停牌等待披露重組進程。

中國建材集團是一家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2003年成為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央企。它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十多年來以超過40%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發展。目前集團資產總額超過4300億元,員工總數近18萬名。而中材集團成立於1983年,2003年成為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央企,是中國第二大建材企業集團。截至2014年,中材集團資產總額超1160億元,營業收入776億元、利潤總額達18億元。

宋志平表示,兩家公司合併後,新集團的營業收入可超過3000億元,資產總額超過5500億元,新集團的戰略願景是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戰略定位是行業整合的領軍者、產業升級的創新者、國際產能合作的開拓者。

在產業方面,新集團水泥熟料產能達5.3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達4.3億立方米、石膏板產能近20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產能178萬噸、風電葉片產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國際水泥工程市場和餘熱發電國際市場領域也將進一步鞏固全球行業第一地位。

按照國資委對新集團的要求,宋志平表示,新集團總部將努力成為國家級戰略性行業發展平台,優化運營模式和管控架構,提高企業競爭力、經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與此同時,新集團將按照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同類業務資源的基本方法,以優勢企業為主體,以打造大上市公司為目標,以避免同業競爭、規範關聯交易為原則,實施專業化重組,重點打造產業平台、國際產能合作平台、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房屋平台、國家材料研究院平台、國家材料資源開發平台、產融運營平台等六大業務平台。

白英姿透露,目前中國建材集團的董事會班子已經初定。宋志平出任新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劉志江為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姚燕為副董事長、黨委常委,曹江林為董事、總經理、黨委常委,李新華為副董事長、黨委常委。

當天重組大會結束後,新董事會班子就立即召開董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重組事宜。按照宋志平向國資委承諾的新集團重組時間表,預計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重組。眼下要做的重組工作還很多,首先集團層面的重組需要在今年年底完成。

去產能需求下的新試點

值得注意的是,肖亞慶在中國建材集團重組會上透露,除了是落實董事會職權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外,中國建材集團也是首個進行兼并重組試點的央企。

這個選擇,或許與中國建材集團所處的建材行業頗具有改革樣本有關。

據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近日發布的《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水泥產量23.6億噸,預拌混凝土16.4億立方米,平板玻璃產量7.4億重量箱,陶瓷磚產量107.2億平方米,衛生陶瓷產量2億件,玻璃纖維產量323萬噸,玻纖複合材料產量456.7萬噸,石材產量10.2億平方米,石灰產量2.2億噸。

《意見》指出,目前在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已經嚴重過剩,產能利用率一年比一年低,更嚴重的是邊去產能邊仍在新增產能。「十二五」期間新建水泥生產線440條,增加產能5.7億噸。「如何堅決有效遏制新增產能,如何採用新標準堅決淘汰不符合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要求的落後產能,將是」十三五「建材行業的一場生死攸關的硬仗。」《意見》如是說道。

要在未來淘汰落後產能,推進兼并重組是化解產能的主攻方向。據悉,「十二五」累計淘汰落後水泥產能6.38億噸,平板玻璃產能1.66億重量箱。《意見》預計在「十三五」期間還將實現淘汰落後水泥產能5億噸以上,平板玻璃2億重量箱以上,其他建材產業至少壓減產能15%以上。

這個任務將逼迫整個行業進入大公司兼并重組時代,加劇行業聚合的速度。宋志平也透露從國際上看,經過了幾輪大規模重組,水泥產業集中度一般都在70%-80%了。而我國目前水泥產業的集中度尚未達到60%。

肖亞慶指出,兩家央企的重組有利於全力推動建材去產能,提升行業集中度,整合優勢資源和創新成果,邁向高端發展,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海外建材裝備、工程、製造、倉儲、物流服務體系,打造我國建材產能和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新名片。

他同時還表示,在產能過剩問題上,不僅僅是水泥建材行業存在過剩,鋼鐵、煤炭、造船等裝備製造行業也存在嚴重的過剩,因而中國建材集團摸索出的兼并重組去產能方式,或能為其他苦於產能過剩的國企央企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鑒經驗。

摸索新兼并重組路徑

「去產能的真正解決之道,就是大範圍兼并重組。」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在「大企業時代」背景下,按照適應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與央企內在瘦身健體的需求,央企在2020年將組合成80家左右的有創新能力、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公司局面極有可能出現。

李錦認為,中建材與中材的合併,基本符合本輪央企聯合重組的六大特點,即去產能成為重組重要動力,「鞏固加強一批」成為重組新內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成為企業整合調整重要平台,並成為國企兼并重組的重要載體,壓縮過剩產能,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將成為國企重組重要任務,形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跨國公司成為重要目標,還有其專業化整合是央企重組的四種形式之一。

李錦指出,中央要求國有企業要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帶動作用,可以預見,今後一段時間,以強強聯合為領頭,兼并重組、專業化整合、拆分重組、內部資源整合、併購重組、混合參股、關停並轉、託管與混合經濟等多種方式的組合案例還將湧現。

在這當中,中國建材集團所率先走出的兼并重組路徑,可為後續的國企改革提供寶貴經驗。

李錦指出,事實上中建材及其掌門人宋志平一直都在國企改革中走在前面,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前,中國建材就拿出了成熟的混合所有制經驗,當時叫「央企市營」,其實就包括重組過程。

中國建材集團所探索「三層混合」模式,第一層是在上市公司層面,中國建材股份等公司吸納大量社會資本。第二層是平台公司層面,把民營企業的部分股份提上來交叉持股。第三層系業務公司層面,給原所有者留30%左右的股權。通過三層混合,既保證了集團在戰略決策、固定資產與股權投資等層面的絕對控股,也提高了子公司在精細化管理、技術改造等環節的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將市場機制真正引入到央企內部,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在後續重組過程中,中建材將如何利用混合模式推進行業整合步伐,有待觀察。而其自身的重組工作目前尚艱巨。據悉,兩家央企僅上市公司就有14家,多地上市,內部整合的操作難度很大。

另外,在瘦身健體方面,亦仍有不小的困難,肖亞慶透露中建材目前的法人單位有1219戶,中材集團亦有498戶法人,兩家集團的管理層級也達到6級。需要根據實際發展的戰略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壓縮層級。同時,處置殭屍企業和資不抵債的企業。

中國建材集團成立 建材行業供給側改革將加快

2016-08-28 11:45: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8日訊(記者李予陽)8月26日,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重組大會,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重組後的母公司。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無償劃撥進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標誌著我國建材行業開啟大企業重組模式。重組後的新集團資產總額超過55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也是世界建材領域的航母和領軍企業。

據介紹,重組後,在產業方面,新集團水泥熟料設計產能將達5.3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達4.3億立方米、石膏板產能近20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產能178萬噸、風電葉片產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國際水泥工程市場和餘熱發電國際市場領域也將進一步鞏固其全球行業第一的地位。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推動兩家企業重組意義重大,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的實際行動和具體體現,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肖亞慶說。

他表示,兩家企業重組有利於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推動企業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有利於實現優勢互補,品牌、渠道、研發等資源共享,減少同質化發展和重複投入,進一步增強規模實力,提高全球市場競爭力;有利於全力推動建材去產能,提升行業集中度,整合優勢資源和創新成果,邁向高端發展;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海外建材裝備、工程、製造、倉儲、物流服務體系,打造我國建材產能和裝備「走出去」的國家新名片。

中國建材集團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2003年成為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是中國最大的綜合型建材產業集團;中材集團成立於1983年,2003年成為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是中國第二大建材企業集團。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擅長水泥、玻璃、輕質建材、玻璃纖維等建築材料,而中國中材擅長非金屬材料製造業、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業、非金屬礦業三大產業。

新的集團組建以後,規模更大、實力更強。肖亞慶提出,要從全球視野和行業領軍者的高度,瞄準市場、規劃未來,明確新戰略新定位,提出未來一個時期企業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領域、主攻方向、重要舉措。

「兩個集團重組是我國建材產業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里程碑事件。」新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介紹說,新集團的戰略願景是成為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戰略定位是行業整合的領軍者、產業升級的創新者、國際產能合作的開拓者。新集團總部將努力成為國家級戰略性行業發展平台,優化運營模式和管控架構,提高企業競爭力、經濟效益和抗風險能力。

建材行業去產能步伐將大大加快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建材行業的水泥、平板玻璃,和鋼鐵、煤炭、冶金、造船、有色等行業都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嚴峻考驗,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兩大建材集團都面臨挑戰。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傳統建材業務都存在過度競爭,也都需要轉型升級。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的背景下,兩大集團的戰略重組意味著水泥行業等傳統建材行業的去產能步伐將大大加快。整合有利於提高行業集中度,有利於推動傳統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向高端發展,更好地發揮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

肖亞慶要求兩家企業重組後,一方面要提升行業集中度,通過錯峰生產、提高標準、減量置換等手段,全力推動建材去產能,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推動企業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發揮資源優勢和整合創新成果,推動水泥、玻璃等傳統建材產品向高端發展,重點突破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基礎技術,擴大有效和高端供給,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更好發揮中央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他還要求,新的集團組建以後,要堅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以重組為契機,大力壓減管理層級,積極穩妥處置「殭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強化精益管理,狠抓成本控制,不斷提高盈利水平。

下一步整合任務艱巨

肖亞慶強調,重組大會標誌著兩家企業重組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未來內部整合和改革發展任務依然艱巨。

的確,兩家集團僅上市公司就有十幾家之多,且多地上市,市值較大,內部整合操作難度大。面對複雜的業務結構與繁多的平台,兩家集團組織機構、內部資源和外部市場的整合任務艱巨。

「新集團既要完成好重組任務又要抓好生產經營,要保持主要指標穩定增長,確保完成全年穩增長目標。」宋志平說。他表示,新集團將有序推進重組,儘快釋放重組整合紅利。按照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同類業務資源的方法,新集團將以優勢企業為主體,以打造大上市公司為目標,以避免同業競爭、規範關聯交易為原則,實施專業化重組,重點打造產業平台、國際產能合作平台、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房屋平台、國家材料研究院平台、國家材料資源開發平台、產融運營平台等六大業務平台。

新集團還將加大國企改革的力度。「在國資委改革試點中,我們是兼并重組、落實董事會職權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三項試點。」宋志平說,「要以試點為契機,大膽探索、積極作為,在國企改革中把握先機、勇作改革的先行者和鋪路石。通過深化國企改革,為企業注入發展動力。」

此外,新集團還將高度重視文化整合。兩家企業都有積澱深厚的企業文化。宋志平強調,在重組過程中,要合心合力、緊密團結,倡導包容融合的文化,團結友愛、相互尊重、相融相生、發揮優勢、取長補短。

按照國資委的有關要求,今年內央企數量有望減至100家之內。今後一段時期內央企聯合重組的力度會加大,步子會加快。但量的減少並不必然代表質的提升。如何真正實現1+1」大於2的效果,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指出,央企加速重組除了品牌之外,均牽涉到體制機制改革和深層次產權改革,做好質量數量的「加減法」,才能更好地推動資源整合、行業調整。

推薦閱讀:

李嘉誠開啟長和繫世紀大重組 強調並非撤資離港
暴風集團重組被否 股價會否繼續暴跌?
三易重組商業文稿 - 第十八篇
離異重組,我是不是淪為保姆?
天興儀錶借殼狂歡,點睛之筆居然藏在這裡……

TAG:中國 | 透過 | 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