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的精英經濟學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富士康員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勞動強度過大,收穫與付出不平衡,導致心理失衡。
「生產最好的產品,做最累的活兒,卻無足夠的收入。」
富士康的「優勢」在於,對工人的勞動潛力開發得淋漓盡致。正如17歲的跳樓女工饒樂琴所說,要不停地看顯微鏡,將小物件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上,每天十多小時重複快速做著一樣的工作。
一名在職員工描述工作:「有一天下班回去的時候,幾個同事在說自己最近是不是變傻了。反應比以前遲鈍了很多,因為我們是搞技術的,腦細胞死得很快。」
有一名中層幹部在會議上講:「作業員(指普工)就是獃子,我們的機器要做到防止獃子製造故障。」
馬克思有言:「資本來到世間,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富士康以自己的事實再一次如此赫然地證明了這樣的一個定理。
13條活生生的生命換來的是什麼?
從2010年6月1日起,富士康集團對企業作業員、線長、組長薪資進行調整,員工整體薪資水平提升30%以上。
作業員由原來的900元/月調升到1200元/月;作業員月薪高於900元者,上調升幅度不得低於30%;線長、組長在現有薪資標準基礎上調升30%以上;其他職等員工,薪資調整方案近期另案公告。
好一個郭如銘,好一個吸血蟲!
在經濟學精英們駛騁縱橫的現代中國,勞動大眾倍受苦難。在大量惑世欺人的理論之下,中國社會形成典型的生產關係和分配方式,即:
對於占有權力資源、知識資源和其它背景資源的群體實行類似於當年斯大林贖買白俄知識分子的年薪制,以私利誘導之;而對於勞動大眾動輒以下崗、欠薪、淘汰等等無窮盡的飢餓手段相脅迫。
是什麼原因讓工農大眾淪落於如此悲慘的地步?
讓社會大眾重溫馬克思理論,辨別是非,這是中國新變革所應該有的思想準備。在這裡讀許興亞,於認識社會,堅定生存的信念,捍衛公平與正義是很有意義的。
許興亞其人:
河南大學教授許興亞,現為河南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省級重點學科點第一學術帶頭人、"政治經濟學專業"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博士學位點主要學術帶頭人。長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資本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兼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是國內知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專家。
許興亞教授讀書19年,帶工資的農民1年,中學教師10年,大學教師25年。自認為21世紀必將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大發展的新世紀。
筆者按照自己的讀書習慣,對許興亞教授的文章作了一些技術性的整編,如有疑義,請登錄許興亞網站。
論西方經濟學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選編,原作者:許興亞)
政治經濟學,或者經濟學,作為一門現代的科學,是伴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的,因此它自始就是一門資產階級的科學。只是到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產生以後,才發生了變化。與此同時,西方經濟學即資產階級經濟學本身,也就越來越走上了庸俗化發展的道路。
按照普通的理解,資產階級經濟學是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站在資本家階級的立場上,為資本主義及其剝削辯護,這種說法畢竟過於簡單化了。
不僅是一些資產階級的古典經濟學家(例如亞當-斯密和西斯蒙第),而且還有一些庸俗經濟學家(例如約翰-穆勒),而且有些當代西方經濟學家(例如羅賓遜夫人),對於資本家階級的唯利是圖的本性和資本主義剝削的譴責,也是相當尖銳和不客氣的。熊彼特也說:他不認為"資本主義能存在下去",而認為"社會主義當然行得通"。
在論及"經濟學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時候,同樣也必須分清"一切資產階級經濟學所共有的資產階級局限性",和"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所特有的庸俗性"。兩者雖然同屬於"經濟學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並且有時也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然而它們畢竟是存在一定差別的。
馬克思所說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特有的那種"資產階級的狹隘眼界的局限性"。也就是把那種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的商品生產方式、特別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人類社會所共有的、永恆的生產方式。而這種以私有財產為基礎的商品生產方式的最高形式,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所以,它實際上也是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人類社會生產的正常方式。而這種意識形態之所以產生,又是由這種生產方式和這個階級的存在所決定的。或者說,也就是由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們所生活於其中的那個社會的經濟關係決定的。
舉例說明,就拿"生產要素"這個比較簡單的概念來說吧。馬克思曾經說過:"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或者說,從物質產品生產的角度看,"一邊是人及其勞動,一邊是自然及其物質這就夠了"。而生產資料又包括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其中已經包括了既作為勞動對象、又作為勞動資料的土地,以及所有其他生產資料。這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因而也是一個社會各階級都應當認同的觀念吧?
西方經濟學或者資產階級經濟學認為"資本",就是"生產工具"或"資本品"。而且還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有人把"結網撲魚"與"用手捉魚"這兩種生產方式相對照,而把前者稱作"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呢。
問題就出在這個"資本"上。
第一,如果資本所指真的就是生產工具的話,那麼原始人所使用的石塊和木棒等等,豈不也就成了資本?
第二,如果資本真的就是生產工具的話,那麼,他所說的"利息"或所謂"資本的時間價值"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人們真的可以相信,生產工具本身,無論在生產過程中、還是在生產過程外,都不僅不會磨損和貶值,反而還會生出利息和價值來嗎?
這又意味資產階級經濟學在"生產要素"這個一般概念上,所打上的特有的"資本"的烙印,也就是"經濟學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偏見"的一個例證。
另外一種情況當然也並不是與前面這種情況截然分開的。但是,畢竟還是有著一些細微的差別。就是說,有些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連這種"物質技術基礎"也沒有,而純粹是從"資產階級社會"這種特有的"社會形式"中產生的。例如,把"價值"、"資本"和"所有權"等等看作財富的主要形式的觀念,以及把資本和所有權本身看作"商品"的觀念,就是資產階級特有的觀念。
推薦閱讀:
※做出一個有價值的回答需要多久?
※8款秋冬外套,穿出商務精英范兒!
※中國精英移民潮:北京買房不如移民?
※泰國精英簽證怎樣辦理,以及費用、流程、時長?
※小米品牌能否完成屌絲逆襲,成功佔領高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