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佐洱:親歷香港回歸中英談判的1208天

陳佐洱:親歷香港回歸中英談判的1208天2012年10月29日09:05中國新聞網邢利宇[導讀]陳佐洱經過請示,即在當月月底舉行的第5次專家會議上「開炮」了:「中方主張香港社會福利要不斷提高,基本法里也有明確規定……」

「我覺得從下半生起,已經和香港分不開了。」70歲依然神采奕奕的陳佐洱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陳佐洱,1942年出生於上海、在福建成長。1994年3月11日,時任國務院港澳辦一司司長的他奉命從北京赴香港,出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從當日至1997年6月30日,他先後擔任中方14個專家小組組長,主談了包括防務與治安交接、財政預算案編製、政府資產和檔案移交、終審法院籌建、特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認定和護照簽發、機場碼頭鐵路等大型基建和電信等跨「九七」重要專營權批出一系列重要議題,最終全部與英方達成了共識。

今年9月下旬,這位從事國家港澳事務25年的「老外交官」所著《交接香港——親歷中英談判最後1208天》(香港繁體字版書名《我親歷的香港回歸談判》)相繼在香港和內地出版。對書中鮮為人知的一些歷史細節,陳佐洱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娓娓道來。

最艱難的「經濟談判」

1995年,為了給未來香港特區爭取一份「家底」,陳佐洱經歷了「談判生涯中最跌宕起伏的難忘一課」。

當年11月,中方參與香港跨「九七」財政預算案編製的努力在談判中漸趨務實。此時,港英當局社會福利署署長的一次公開演講,引起陳佐洱「嚴重關注」。這位愛爾蘭籍官員說,1995年香港社會福利開支是5年前的2.5倍,年增幅達27%。根據現行規劃,還要照此快增5年,到2000年使香港的社會福利達到第一世界國家水平。

香港基本法中明確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在香港回歸的過渡期,英方理應使其施政與基本法相銜接,這樣才可能實現政權順利交接,而不是相反。何況當時香港GDP增幅僅為5%,要支撐社會福利開支以27%的速度增長5年加5年,已經難以為繼,更遑論遭遇不測,後果不堪設想。陳佐洱認為,這是「末代港督」彭定康臨走之前大撒金錢收買人心,同時在為將來接手的特區政府「埋地雷」。

陳佐洱經過請示,即在當月月底舉行的第5次專家會議上「開炮」了:「中方主張香港社會福利要不斷提高,基本法里也有明確規定,1997年以後也是有保障的。但像這樣用比GDP高5倍的速度來增長社會福利,而且要連續10年,就好比在一條崎嶇的山路上,開一部高速的賽車。如果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可能會『車毀人亡』,這個肇事司機就是港督彭定康。」

惱羞成怒的彭定康當天就率領一眾港英高官親自出馬,用偷換概念的辦法「掉包」,妄稱中方說提高福利就要車毀人亡,開車的司機是香港人民等等。輿論蜂擁而至,陳佐洱面臨巨大壓力;但有中央和香港同胞們支持,他頂住了。

香港回歸後不久,遭遇亞洲金融風暴,外國對沖基金把香港當作「提款機」,特區政府動用上千億財政儲備擊退了風暴。特首董建華、財政司長曾蔭權及其後任梁錦松、唐英年都曾動情感謝中央政府、感謝陳佐洱當年主談財政預算案編製時為香港「看住了這筆數」。

類似與英方針鋒相對討價還價的「經濟談判」,還有香港的新機場建設談判等等。

為避免防務真空作出努力

一般理解,解放軍駐港部隊應於7月1日零時香港回歸時開進。但從北部的深圳向南抵達全部營地的路途尚需2至3個小時,這就意味著,當中英兩國首腦在全世界矚目下進行香港政權交接、數千名各國政要和各界名流都雲集港島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時候,香港將出現防務真空。

6月16日中午,陳佐洱突然接到來自北京的重要指示,立即與英方開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先頭部隊提前進入香港問題,「關鍵是——快!」此後五天五夜,雙方專家小組可謂是不眠不休。談判陷入困難僵局,被對手及傳媒稱為「強硬但講道理」的陳佐洱,曾不得不與英方組長二人躲進黑漆漆的儲藏室里作「非正式、無記錄」的坦率交談。

23日下午,中英終於達成共識:509名全副武裝的中國先頭部隊將在6月30日21時從陸路提前開進香港南北4個關鍵軍營。此時正好是接受談判任務的第7天。

陳佐洱回顧,當時間最終走到1997年6月30日子夜,他榮幸地出席了中英關於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這1208天的最後一分鐘里,他昂首挺胸肅立,目不轉睛地望著英國國旗慢慢降下來,中國國旗飄揚著升上去,心裡想的就是,「不辱使命,我做到了。」

推薦閱讀:

以《基本法》檢視香港政制發展的討論
遊客:香港酒店價格跌得我心痛(14.10.9)
香港蘇富比丨老窯瓷成交價及行情瀏覽(下)
百年滄桑之大國崛起的歷史邏輯
致我們的電影啟蒙年代:豆瓣香港電影Top50 豆瓣

TAG:香港 | 香港回歸 | 談判 | 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