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中藥治療有奇效

今天說的這個患者是男性,32歲,患者一開始出現乏力、頭暈等癥狀,並沒有在意,後來體檢,檢查血常規發現全血細胞減少,表現為貧血,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減少,其在當地醫院血液科,經骨髓穿刺、骨活檢、染色體等檢查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因為不需要輸血及血小板,患者未服藥,未予特殊治療。直到1年後,病情有進展,外周血象下降。患者在當地醫院複查骨髓穿刺提示:骨髓增生活躍Ⅱ,淋巴60.5%,未見巨核細胞。診斷仍然考慮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上,當地醫院已建議患者服用雄性激素,如司坦唑醇片1片(2mg) 日2次,患者已經服藥近半年,血象沒有明顯好轉,大約2-3個月輸一次紅細胞。來診時症見:乏力,納差,腰酸痛,畏寒,口乾,二便調。來診時血常規提示:白細胞計數 1.97×109/L,血紅蛋白 62,血小板計數 23×109/L。患者苔薄白,脈沉,辨證屬於腎陰陽虛兩虛型,治法以補腎填精調陰陽,兼健脾益氣為主。處方以右歸丸為主加減:生熟地各15g,山藥10g,山萸肉10g,茯苓10g,補骨脂15g,菟絲子15g,太子參30g,炒白朮10g,鎖陽20g,枸杞子20g,鹿角膠6g,杜仲10g,制附片3g,生薑10g,大棗10枚。同時口服益腎生血片5片(1.5g)日1次。

3個月複診:檢查回報:血常規:白細胞計數 3.75×109/L,血紅蛋白 88g/L,血小板計數 47×109/L,脈沉,苔薄白。中藥處方:中藥原方加桂枝10g、雞血藤30g。同時口服益腎生血片5片(1.5g)日1次。

6個月複診:檢查回報:血常規:白細胞計數 4.58×109/L,血紅蛋白 115g/L,血小板計數 50×109/L,脈沉,苔薄白。中藥處方:中藥原方加雞血藤30g,仙靈脾10g。同時口服益腎生血片5片(1.5g)日1次。

1年複診:檢查回報:血常規:白細胞計數 3.6×109/L,血紅蛋白 130g/L,血小板計數 57×109/L,脈沉,苔薄白。中藥處方:知母10g,黃柏10g,生熟地各15g,山萸肉10g,牡丹皮10g,茯苓10g,女貞子20g,川萆薢20g,補骨脂15g,菟絲子15g,制首烏20g,黑桑椹30g,太子參30g,炒白朮10g,鎖陽20g,枸杞子20g,鹿角膠6g,生薑10g,大棗10枚。同時口服益腎生血片5片(1.5g)日1次。

體會:本例為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結合本例的症舌脈,辨證屬腎陰陽兩虛型,而以陽虛為主,治療以補腎填精、調節陰陽兼健脾為主。一開始以單純西藥治療效果不明顯,患者來我院後加用補腎中藥,前後共治療1年半餘外周血象不同程度上升。說明補腎中藥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明顯治療作用。麻柔主任認為,本例說明單純補腎中藥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有確切的治療作用。

以補腎為主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我科傳統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已得到大量的臨證及實驗研究證實。麻柔主任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及發展。經過多年的摸索,麻柔主任診治本病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經驗,分享如下:

1.治病求本,謹守病機:以補腎調陰陽為主,兼顧健脾及化瘀貫穿於治療疾病的全過程,

2.特別重視顧護「胃氣」:常合用四君子湯及半夏、砂仁、寇仁、陳皮、蒼朮等補氣健脾、化濕理氣寬中。少用厚味滋膩藥味如補血的阿膠等,因長期使用有礙脾胃。

3.個體化治療:重視判斷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類型(急性和慢性,輕型和重型),

4.適當合理聯用西藥:單純中醫藥、中醫藥與適當的雄性激素及免疫抑製劑聯合。麻柔主任認為國內目前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有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的現象,即過度重視免疫抑製劑,而忽視雄性激素的作用。應在中藥補脾腎基礎上恰當應用免疫抑製劑和雄性激素。


推薦閱讀:

楊氏3 埋線針刀特色療法之「足五針」治療跟骨骨刺臨床療效觀察
年齡界限與降壓治療目標值
漢英對照針灸治療抑鬱症
長庚書庫的文件夾【穴位治療】
怎樣治療風毒型蛇傷?

TAG:中藥 | 治療 | 再生障礙性貧血 | 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