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性就不是愛情?
- 關鍵字: 心理結婚性關係對象離婚溝通
心理引言: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說愛是無條件的,像《聖經》所說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或認為愛是一種藝術,如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描述,愛情僅僅是學習大愛的一個成長過程,只屬過度性質,最終要成就的是利他主義或對神之愛。但吳敏倫一概將之推翻,他認為,上述迷思,正正是造就眾多愛情悲劇的原因。 ——心靈咖啡網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說愛是無條件的,像《聖經》所說的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或認為愛是一種藝術,如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描述,愛情僅僅是學習大愛的一個成長過程,只屬過度性質,最終要成就的是利他主義或對神之愛。但吳敏倫一概將之推翻,他認為,上述迷思,正正是造就眾多愛情悲劇的原因。
沒有性就不是愛情
吳敏倫認為美滿的愛情,必須由「性色」、「婚姻伴侶友誼」和「穩定性、安全性」組成,這接近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斯滕伯格在1986年提出「愛的三角形理論」中的激情、親密和承諾,但吳敏倫比斯滕伯格說得更白更直接,沒有性,根本談不上愛情。他認為愛情是為滿足「最基本的人類生存繁衍需要」而配備的,與母子之愛、兄弟之愛、大愛、對神的愛等,有本質、量和強度變化上的分別。
沒有性就不是愛情,如果你聽到這句話,有感吳敏倫似乎在「貶低」愛情,使愛情不再高尚,變得「猥褻」,那你可能要細細察看一下你的內心,是否對性有不恰當的偏見或前設。如果以平常心去認識性,靜觀萬物的繁衍,就不會對性愛有過於浪漫化的演繹,又或過於污名化的標籤。
可能你會問,那麼愛到年老,連性行為的能力都沒有了,豈非就沒有愛情?吳敏倫說,年老有年老的性行為方式,簡單如撫摸、擁抱、親吻,身心靈也會因之獲得滿足。
全世界愛情信心下降
吳敏倫指出,全世界對愛情的信心正在下降,根據聯合國的統計,2010年世界離婚率(離婚數與結婚數之比)排行榜,巴黎排在首位,達50%,北京39%、上海38%、台灣38.3%、深圳36.25%,香港則有33.8%,結婚年齡在提高,短暫性關係率也在提高,結果是繁殖率降低,如2012年的香港繁殖率是1.11,遠低於安全下限的2.1,吳敏倫認為,其後果包括導致人類身體、心理和性健康不良,人口老化,更損害金融(如生產總值)增長與社會穩定。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青少年與性調查2011年,訪問有多少青少年(18至27歲)願意結婚,其所得數字,男性僅有約四成多,女性也只剛超過五成,比較1996年香港回歸前,青少年男女願意結婚的比例均下跌超過一成。至於不想結婚的理由,當社會響起生活指數如樓價太高妨礙香港人步入婚姻的論述時,調查結果卻顯示「經濟不容許」並不是最主要理由,反而「找不到適當對象」占約四成,而「享受獨身」則占近三成。而就算短暫性關係率在提高,也不等於人們有滿意的性生活,在香港,根據2012年杜蕾斯的全球性生活調查,成年人對性生活的滿意度只有29%,遠低於位居榜首的馬來西亞(74%),比較全中國(42%)而言亦偏低。
從上述數字顯示,無論從愛情、婚姻,到性,香港人都出現了很多問題。吳敏倫認為,除了缺乏性教育,缺乏愛情教育,也是構成愛情問題不斷衍生的重大原因。
沒有無條件的愛
當無論男男女女都抱怨找不到適當對象時,吳敏倫認為,要先認識和做好自己,才能找到合條件的人,「你有多好,才有機會找到和你差不多好的人」。那什麼才叫好?吳敏倫羅列出「怎樣才是個可相伴一生的好伴侶」的15項條件:身心健康、性格獨立、合理自信、審慎樂觀、盡量寬容、優雅美觀、洗鍊童真、具知識內涵、對己對事認真、肯去享受、有理想堅持、有靈氣創造力、平和、從容、體己及人。看了這清單,反而讓我明白了為何離婚率會持續上升。不過吳敏倫強調,這只是當尋找及努力自己的方向,並不是說達不到這些條件,就不能尋找或不能成為好伴侶,反而應該根據不同情況不同時勢加以調整。但無論如何,愛情,不是無條件的。
吳敏倫在《至性情書@3033——吳敏倫與妻子徐梅的越界情書》中,就有條件的愛答道:「現在經過接近40年的刻骨銘心的愛,我不能不對方間崇尚的『無條件的愛』,再嗤之以鼻。在實踐上,一切愛的關係,不可能是沒有條件的。例如,愛的對象至少必須是一個人吧!這個『人』已經是條件了。再而,還會衍生到其它條件,例如,要是一個異性,或者健康的人等,如果欠缺了這些條件,已經是愛不成了。我最討厭的,就是『無條件的愛』將愛太美化或神化,無限擴大到人不可能實現的地步。人畢竟是人,愛情也必須是樁令雙方都滿意的交易,方能持久。其實,承認愛是有條件的,不是可恥或鄙俗,反而代表彼此愛得誠實、認真及實際,是建立良好愛情關係的基礎。」
每一分鐘也在經營
對於如何滋養愛情關係,他認為要培養友善精神、養成表達讚賞的習慣和找對讚賞的方法、學習溝通和協商技巧,以及注意瑣事和身體語言。對於作為「另一份終生事業」的愛情,還要持續教育及評估,包括注意心靈、身體和環境的關係、注意每一個階段的變化、用理智精心策劃和調整,及努力維持愛情性的滿意度,要做到「每一分鐘也在經營」。此外,不要相信日久必厭,因為人亦有愛舊的本性;不要相信有愛才有一切;不要相信兩人之間只有責任、義務、習慣而沒有愛性;不要相信愛在心中,不言而喻;不要相信愛不在形式、物質、行為;更不要相信有吵架才有溝通,任何蓄意的言語及心理攻擊和傷害,包括辱罵、冷暴力如不瞅不睬、玩失蹤、經濟封鎖等「戀愛暴力」,都要提防及儘力避免。至於最終真的無可挽回要分手收場,最好可以儘快分開,早點收拾心情,反省檢討,重新上路。
如果你不先弄清楚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當然不可能得到它。人生苦短,你如果還沉迷在那些鋪天蓋地的愛情迷思內,你很快便會發覺你已一生不可能得到它。如果你已確定你不需要它或不可能知道它,你便一定得不到它,日後便不要怨天尤人。(文/林慧遠,有刪改)
推薦閱讀:
※人這一生,可以沒有愛情,但卻不能沒有朋友。
※專題 | 用普通朗姆酒做甜點那麼多年,卻從沒有想過換成它……?
※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權,但是沒有說謊權
※哥哥啊,原來他並沒有死掉……
※七大美女殺手,看看你身邊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