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龍盤巴蜀(4)
07-07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 以看出,劉備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不過,由於眾多荊州民眾的加入,劉備的南撤隊伍越來越龐大。使得行軍速度大為減慢。這時候又有人建議劉備放棄這些民眾加 速前進,遭到劉備的斷然拒絕。《三國志·先主傳》載: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 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如果說之前劉備不 肯攻佔襄陽是出於策略、權謀方面的考慮的話,這次則完全表現出來劉備關愛百姓的仁主的胸懷。不過這樣一來,很快就被曹操的精銳虎豹騎在當陽的長坂追上。雙 方交手的結果,又是劉備慘敗。《三國志·先主傳》載: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 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先主斜趨漢津。 《三國志·曹仁傳》載: (曹純)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 在遭受到曹軍的猛烈打擊之後,劉備轉而奔赴漢津,中途與關羽的水軍會合,最後退到了夏口。直到此時,驚魂未定的劉備才終於暫時鬆了一口氣。之後,劉備通過與魯肅的會面及諸葛亮出使孫吳,確定了孫、劉聯盟,共同對抗曹操的局面。 赤壁之戰的過程、結果和意義歷來論述頗多,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值得一提的是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到底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從歷史記載來看,這場戰爭主要是以孫吳軍隊為主、劉備軍隊為輔。 《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三國志·吳主傳》載:「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在赤壁之戰中劉備出力甚少,在接下來的江陵之戰中,劉備依然充當配角的角色。 《三國志·李通傳》載:「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 《三國志·樂進傳》載:「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三國志·文聘傳》載:「又攻羽輜重於漢津,燒其船於荊城。」 與孫吳集團的周瑜在江陵浴血奮戰不同,劉備因為實力稍弱,依然無法擔任主攻任務,只能是負責打援,但是效果卻很一般。幾場仗下來,關羽的水軍就已經是損 失慘重。不過周瑜在江陵之戰中的勝利使得曹操不得不命令守將曹仁撤出江陵地區,退守襄樊。荊州數郡成為了真空,劉備乘機積極向長沙、桂陽、零陵、武陵等四 郡發展。《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自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底開始,劉備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佔領了江南四郡,同時,他又與孫吳達成共識,將南郡「借」到自己手中,並將其更名為 公安,作為荊州的州治(之後又將州治遷往江陵),這樣一來荊州七郡中的五郡均為劉備擁有,基本上佔領了荊州大部分地區。自此,劉備終於獲得了自己發展道路 上的第一塊比較穩定的根據地。 關於劉備據有荊州的意義和隱患,余大吉在《三國軍事史》一書中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分析。余大吉認為:劉備據有荊州,是長期努力的結果,是及時、果斷地抓住曹操南下突發事件造成的機遇,綜合運用政治、軍事、外交各種手段而取得的。具體說來是: 第一,廣泛聯繫、團結荊州朝野各派,大力爭取荊州人心,危難時充當荊州利益的維護者,因此在劉琮投降後,從劉琮處,從退卻途中,從曹操處,來投奔的劉表吏士和軍民絡繹不絕,形成劉備奪取荊州的力量源泉。 第二,制定正確的對曹和對吳方針。劉備在劉琮降曹時不顧勢單力薄堅決抗曹,不僅贏得荊州不願降曹人士的擁戴和東吳的聯合,也排除了奪取荊州的師出無名的 障礙。對東吳,採取組成聯軍共同打退曹軍進攻及戰後願從抗曹第二線站到一線的方針,既充當屈居東吳之下的求助者,又給東吳以抗曹的實際幫助。 第三,在上述戰爭中,有準備,有步驟,有耐心,堅持以持久戰取勝。 劉備借到南郡,與孫權構成寄寓者與寄主的關係。這種關係只有雙方力量懸殊時,才是牢固的。當劉備兵敗長坂時,兵力不值一提,東吳對他當然不會有疑忌之 心,戰後劉備勢力發展起來,同東吳的關係開始潛伏隱患,周瑜已有「養虎」的憂慮。接南郡後,劉備與東吳同為割據一州的勢力,力量對比差距已不大。劉備如果 再有新發展,打破目前的力量對比,寄寓者與寄主的關係必將產生危機,因此從長遠看,借南郡播下了日後相爭的種子。而在日後這種相爭中,劉備由於南郡面臨對 曹和對吳兩個方向,必將處於兩面受敵的不利態勢。 奪取益州 擁有荊州對半生漂泊的劉備而言,意義是重大的,劉備第 一次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根據地。但是,如何在曹操、孫權的夾縫之中保住這塊來之不易的地盤,對劉備及其政治、軍事集團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綜合史料中 的記載,劉備在荊州主要做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部署和安排:首先,劉備努力維持與盟友孫權的密切聯繫,並於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迎娶了孫權的妹 妹。 其次,劉備組建和完善了荊州所屬地區的各級行政機構。劉備分別任命關羽、張飛、趙云為襄陽、宜都、桂陽各郡太守,同時委任諸葛亮「為軍事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第三,大量吸收人才。劉備控制荊州期間,先後招攬了龐統、龐林、馬良、馬謖、習禎、廖化、向朗、向寵、楊儀、楊顒、霍峻、廖立、陳震、鄧方、宗預、黃忠 等大量荊州才俊,為日後的發展和蜀漢政權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三國志·劉巴傳》形容劉備吸收人才的結果為「荊楚群士從之如雲」。這其中尤以聞名荊州 地區的龐統最為關鍵,劉備得到龐統之後,任命其為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一起共同參與劉備集團的決策。之後,龐統又隨同劉備一起進入益州,在益州爭鬥戰中發 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對荊州南部少數民族採取撫綏政策。《太平寰宇記》載:「黔陽縣諸葛營有四:一度頭,一原神鄉,一安江,一托口。武侯撫綏溪洞諸蠻,駐兵於此,營壘猶存。」這種政策在各少數民族中產生了很好的影響。《資治通鑒》載:劉備東征時,「武陵蠻夷皆遣使往請兵」。 縱觀劉備在荊州的數年,其統治地位還是非常鞏固的,對荊州的治理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於數年戰亂造成的嚴重破壞,荊州地區的狀況並未得到徹底的改 善。正如《三國志·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中龐統所言:「荊州荒殘,人物殫盡。」因此,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為劉備規劃的「跨有荊益」的戰略構想再一次出現 在劉備集團的面前。《三國志·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中龐統就向劉備提出建議:「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 藉以定大事。」 就在劉備積極準備向益州地區發展的同時,孫權也向劉備提出聯合進軍益州,同時派大將孫瑜進駐夏口,拉開一副蓄勢待發的 架勢。面對孫權的咄咄逼人,劉備立即調兵遣將,調整荊州的防務,防止孫瑜經荊州向益州行動。《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載:「使關羽屯江陵,張飛 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劉備的行動迫使孫權放棄了圖謀益州的打算,但同時也為劉備敲響了警鐘。圖謀益州的戰略構思變得越來越緊迫。但是由於沒有找到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劉備一直在焦慮中等待機會。而這個機會也終於在獻帝十六年(公元211年)意外地出現在了劉備的面前。 獻帝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打著征討漢中張魯的旗號,向關中進軍。這樣一來就給身處益州的劉璋造成了極大的恐慌。這時,原本對劉璋就非常不滿的益州 別駕從事張松建議劉璋交好劉備,並邀請劉備入川抵禦漢中的張魯。劉璋便派法正和孟達前往荊州。《三國志·劉二牧傳》載:「(劉璋)遣法正連好先主,尋又令 正及孟達送兵數千助先主守御。」《三國志·先主傳》中說:「遣法正將四千人迎先主,前後賂遺以巨億計。」法正第二次來到荊州,便立即建議劉備奪取益州。 《三國志·法正傳》載:正既宣旨,陰獻策於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 成業,猶反掌也。」先主然之。 有了張松、法正等人作為內應,劉備圖謀益州的計劃變得陡然明朗。同年年底,劉備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 等人鎮守荊州,自己率領龐統、黃忠等步卒數萬人進入益州。在得到了劉璋大量的物資援助之後,劉備到達葭萌,便沒有像劉璋所希望的那樣繼續前往漢中,而是停 留在葭萌地區,「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又玩上了當年寄寓荊州之時的招數。 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孫權遭到曹操進攻,向劉 備求援。劉備便以此為借口,要求回援孫權,同時向劉璋索要士兵一萬及其他大量物資。很明顯,這是劉備尋找與劉璋反目的一個借口。此時,不明劉備意圖的張松 寫信給劉備進行勸阻,結果被自己的哥哥張肅告發。劉璋一怒之下將張松斬首,同時通知各關隘防範劉備。劉備也終於找到了借口,殺掉了劉璋親信楊懷、高沛,公 開與劉璋展開了長達三年的益州攻防戰。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不忘初心真英雄
※三國最屈才謀士,差點被肢解,劉備器重,諸葛亮嘆惜
※劉備的人格魅力為什麼會那麼強大?
TAG:劉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