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廖均卿風水十三陵之——【獻陵】

作者:三僚

廖均卿風水十三陵之——仁宗獻陵獻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朱高熾與皇后張氏的合葬墓。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黃山寺一嶺之前 。 洪熙元年七月十一日始建,十月玄宮建成,正統八年(1443年)三月全部完工。獻陵的主山為天壽山西峰,海拔700m,為陵區第二高峰。 它與主峰是一對聯體姊妹峰,同祖同宗,同為"三台"之一。獻陵來龍,發自西峰正中偏西,奔涌而下, 長達2.5公里之遙, 其走向與長、慶二陵來脈大體相同,約為南偏西10 °左右。獻陵來龍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首先,獻陵來龍大大短於長陵之龍;其次,它顯得也更為"纖細"一 些, 沒有長陵來龍那樣粗壯。 獻陵來龍自北而南延伸2公里之後,由於兩道溝水夾蝕,逐漸尖滅,然過溝之後,卻又高聳如前,形成了一個長達200米、相對高度約50餘米的橢圓形山包。這種"欲斷卻連"的現象就是龍的"過峽"與"剝換";這個橢圓形的山頭就是"金星落脈"的"華蓋"了。獻陵的來龍,可用短、小、細、歪四個字來概括,與長陵相比,顯然不及。如果我們把長陵來龍喻為持琵琶鐵板、高歌大江東去 的關西大漢,則獻陵落脈便是執古琴洞洞簫、低唱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江南秀女了。獻陵之左的第一道龍砂,為長陵來龍的右部。這一部又分為兩支:左支向前伸出,右支急速轉彎,橫亘於華蓋山前。由於近案當前, 堂局狹小, 獻陵的陵宮建築不得已分為兩個部分:明樓、寶城建於案山之後,稱內明堂;凌恩門、凌恩殿建於案山之前,稱外明堂。明堂分內、外之別,在風水書上早已有之,但就帝陵的卜選實踐而言,獻陵卻是空前的。它的選定,為明末慶陵的選擇,提供了重要的借鑒。獻陵之右的第一道虎砂,與龍砂相比,較短而直前,缺乏環護,略顯美中不足;然獻陵左右流水,卻是前合後聚,交鎖織結,層層環護,最為難得。獻陵的穴位,選在金星華蓋山前的脈盡形止之處。可是,它卻不是完全順承脈向而扦的。這是因為,順脈而扦,陵宮的方向,就應當是南偏西30°。 如果採取這樣的方位, 根據天心十道法,陵後的主山就不再是天壽山西峰,陵前的案山也不再是現在的龍砂右支, 左右的龍虎砂也顯得極不對稱, 這當然是不足取的。統籌兼顧,現在的這個方位(南偏西20°)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封建宗法的昭穆制度規定,左(東)為昭、為上, 右(西)為穆、為下。依據這種規定,仁宗死後,應當葬在長陵東側, 他的兒子(宣宗)死後才應葬在長陵西側,而現實恰恰相反,這又是為什麼呢?這仍然是風水的原因 。前面我們說過,獻陵的主山天壽山西峰,是與長陵主山一天壽山主峰同祖同宗的同體姊妹峰, 其尊貴程度,僅次於後者。而宣宗景陵背後的主山,雖稱做天壽山東峰,卻只是從視覺上而言,其實, 由於流水的切割作用, 它與天壽山已不屬於同一山塊了 。 從風水術看來, 東峰是天壽山左肩過峽之後形成的下一代山脈(從脈),輩分要低一些;景陵的龍砂穴水與獻陵相比,也要相差很多。因此,宣宗不敢僭越,只能將父陵建於長陵西側。風水原則比昭穆制度有著更為重要的決定作用, 這又是一 個明顯的例證。仁宗臨終時遺詔天下: "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決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宣宗遵從父命,親定陵園規制。形制較長陵而言,小了很多,神道上沒有單獨設置石像生、碑亭,凌恩門僅為三間,凌恩殿與左右配殿均為五間,單檐建築,明樓沒有長陵那麼高大,城下券門也改為前後直通的形式。因此,清梁份《帝陵圖說》 中有"獻陵最朴"之說。現玉案山之後的陵門、明樓,已經重修,而玉案山之前的凌恩門、 凌恩殿等建築,仍為遺迹。墓主簡介洪熙皇帝仁宗朱高熾,成祖長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初一生於安徽鳳陽,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王世子。永樂二年(1404年)四月四日立為皇太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 成祖薨,已經47歲的朱高熾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洪熙。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病逝欽安殿,在位10個月,享年48歲。九月六日葬獻陵。

朱高熾少年生活於民間,深知人民甘苦,是明代較能體恤民情的守成之君。他當了皇帝以後,能夠任用賢臣,虛心納諫,體恤臣下,嚴懲貪官。大理寺卿戈謙,耿直敢言,詞語激烈,仁宗對他頗為惱火。每當他言事時,均是怒目而視。大學士楊士奇說,戈謙是根據陛下號召而言事的,如果您這樣對待他,今後誰還敢說話呢?仁宗覺得有理,馬上改變了對戈謙的態度,不久又下詔自責過錯。後來地方官員發生腐敗案件,他經常派戈謙去査辦 。仁宗還明令罷採辦金銀, 停西洋寶船; 多次減免災區賦糧,及時發放官粟濟賑災民。在位期間,山東巡撫奏說徐准一帶發生洪澇,百姓衣食無著,地方官員卻照常徵稅。他即召大學士楊士奇討論,主張免去夏稅秋糧一半。楊士奇提出先讓戶、工兩部知道。仁宗說,老百姓現在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怎麼能按部就班, 慢騰騰辦事呢? 他令太監取來文房四寶, 讓楊士奇就地草詔, 發往災區。仁宗在位期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使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史書評論他"在位一載,用人行政,善不勝書"。有人認為,他如能在位多年,其政績一定可與漢代的文、景二帝相比 。張皇后為人精明,處事能幹。仁宗死後,每遇軍國大事, 宣宗都要秉明母后,然後實行。她經常提醒宣宗注意百姓疾苦, 重用忠正大臣。宣宗死後, 9歲的英宗朱祁鎮即皇帝位, 有的大臣認為皇帝年幼,請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她堅辭不允。 她教導英宗重用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老臣,遠離太監王振等小人。張皇后對自己的親屬管束十分嚴格。 她的侄兒仗勢欺人, 毆打百姓, 被人告到官府。 張皇后把侄兒傳進宮, 當面斥責, 並吩咐有司依律處罰 。由於張皇后一力幫持, 仁、 宣兩朝和英宗初年, 君臣協力,大局穩定, 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張皇后病逝,十二月葬獻陵。

(北京明十三陵博物館攝)
推薦閱讀:

[轉載]楊公風水專用教材之六
[轉載]《神寶經》
[轉載]一個獨特的格局:劫印化晉格
【轉載】游大理
[轉載]李白的「終南捷徑」

TAG:轉載 | 風水 | 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