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台灣「遭遇日本」

前不久去了台灣,只是在台北滯留兩天半的時間,由於旅行團把日程安排得很有效率,走了不少地方。比如中正紀念堂、故宮博物院、忠烈祠、行天宮、九份等,還被導遊拉到茶藝教室、免稅工藝品店和按摩店等。

在台灣,不時能感覺到「日本因素」。台灣的按摩店出奇多,而且多掛著日文招牌,這倒是有趣,不知是為了吸引日本遊客還是要給當地人一種印象——按摩店是「日式」的,在台灣,人們對「日式」的信賴是深厚的。在西門町逛街時,小攤販主會告訴你:「這種小錢包在日本很流行哦。」「這T恤是日本的哦。」在書店,一眼就看到雜誌封面上有「半澤直樹」的大幅頭像,原來台灣人正在研究「半澤直樹的加倍奉還戰略」,雜誌推出了「半澤直樹」專輯。在台灣,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遇到會說日語的人,免稅品店裡的中年女性店員會用日語不帶逗號地介紹產品。按摩店的中年女性店員一邊給人按摩一邊用日語跟日本遊客聊天:你的腸胃是不是不好,肩膀是不是很酸痛……說得神乎其神,遊客只能點頭稱是。有人告訴我,店裡專門為工作人員培訓日語,為的是能夠多做日本旅行團的生意。

九份對日本人來說是很親切的旅遊地,那小山城依舊保留著日治時代的舊式建築。80年代後期,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所執導的《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拍攝。這部影片獲得威尼斯大獎,九份的獨特建築、坡地以及風情,透過此片而引起海內外的關注,讓九份的「國際影響力」大增。傳說2001年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中神隱少女走過的街道,靈感也是取自於九份山城。雖然宮崎峻本人對此予以否認,但是這不影響台灣旅遊業者在推銷九份時大打「宮崎峻牌」。其實,《千與千尋》的氛圍確實與九份相似。讓人驚異的是,九份幾乎每家商店的人都會日語,特別是用日文說價格特別溜。九份有不少日式民宿,可眺望海天一色的榻榻米房間、紅色的暖簾、和式的木柵門,對日本人來說,在這裡住一晚,與其說感受親切,不如說是懷舊。對日本人來說,不去九份就等於沒去台灣。

這次在台灣,我與兩位「昭和3年出生」的老人不期而遇。行天宮位於台北市中心,據說是北台灣參訪香客最多的廟宇,一天進出人數達兩萬人之多。一進但見香煙繚繞,人來人往,氣氛肅然。在算命卜卦處,一位慈祥的老太太看到我,馬上用日語問:「你是日本來的嗎?」她的日語說得很純正,看得出對日本遊客很期待,為了不讓她失望,我便用日語回答她:「是從日本來旅遊的。」頓時她用日語滔滔不絕說起來:「我是昭和3年出生的,今年85歲了,經常在這裡遇見日本人,覺得很親切……」我問她日語為何說得如此流利,她笑著說:「就是在小學裡學了日語,不知道為什麼,隨著年紀增大,日語辭彙都回來了,能夠跟日本來的客人說說日語,很高興……」她還送我一張寫有「平安」二字的護身符。她不說「民國幾年」出生,而是「昭和3年出生」,「昭和」兩字也許從她童年開始便在心底刻下了烙印,伴隨一生。

同一天,我隨旅行團到台北一個茶藝教室兼茶莊時,幸遇一位老先生,他用日語為日本遊客解說茶藝,聽他說話,猶若身在日本,而不是台灣。他推銷茶葉的技巧應是一流的,解說結束後,日本遊客馬上當場掏錢大量購茶。後來我好奇地問他,日語為何說得跟日本人一樣。他掩飾不住自豪地說:「我是昭和3年出生的,我從出生到18歲接受的是日式教育,你說怎麼可能忘記日語呢。我還有很多日本人朋友呢。」

結束台灣之旅,「昭和3年出生」的兩位台灣老人形象一直在我的腦子裡揮之不去。日治時代的教育,也許給兒時的他們留下了幾多溫柔回憶,直到今天他們依然熱愛日語,當然他們對日本的眷戀也許並不單純,而是內涵豐富。

台灣之行,其實就是在台灣「遭遇日本」。不管是歷史還是現實,台灣和日本並非沒有利益衝突,兩者之間同樣有「島之爭」,還有漁業之爭等,但是日本對大陸和台灣的態度截然不同,對後者顯得客氣和謙讓多了。台灣人對日本普遍懷有一種柔情和嚮往,可能日本人就是被這種「溫柔」給俘虜了。

推薦閱讀:

日本為何成為反對袁世凱稱帝的幕後推手?
日本是不是一個可怕的國家?
日本封建時代的稅收制度是怎樣的?
【戰略研究】日本會加入美國在南海的「巡邏」行動嗎?
本科成績不算好,能夠申請出國留學嗎?

TAG:日本 |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