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育兒參考(二)

德國幼兒教育「以兒童為本」http://www.chinababy.org.cn/article_view1.asp?id=4935 在德國的幼兒園裡,沒有大、中、小班的區分,所有的幼稚園不分公立還是私立的,全部採用混齡編班的體制。德國的幼教界一致認為,幼兒在混齡的班級里更有利於成長,這樣孩子可以熟悉各種社會行為,而且能夠培養孩子互助友愛的品質。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時代里,混齡編班能夠讓孩子體會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長的感覺,也使孩子懂得禮讓,懂得分享,使孩子們相處更加的融洽、和諧。(德國幼稚園不以認知教育為主要的教育目標,所以混齡編班不至於影響課程的安排。)  在德國大部分的幼稚園只提供半天班。其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更加充分,使孩子真正體會到親子的樂趣。德國幼教界非常強調親職教育,並認為它是無法通過幼稚園教育來取代的。鑒於此,幼稚園盡量只提供半天班,只有少數的幼稚園提供全天班,幫助那些因是單親家庭、或雙親均為大學生、亦或父母正在接受職業訓練家庭照顧和教育幼兒。一般家中有0~3歲幼兒的父親或母親可以向所屬工作單位申請長達三年的教育假,留職停薪,而政府在此段時間內每月發給父母教育津貼,因此在德國收0~3歲幼兒的託兒所數量並不多。有3~6歲幼兒的家庭通常父母親中會有一方只上半天班,所以讀半天班的幼兒下午可以在家中接受家庭教育。在這種福利體系下,德國的幼稚園只要提供半天班即可滿足大部分家長的需要。  在德國的教育中,非常強調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的方式,因此幼兒園中對孩子並不進行分科教學。而且幼兒在未進入小學之前,也不要求得會寫字母,認識字和計算簡單地加減法,幼兒回家後也沒有必須要做的作業。他們更加註重孩子興趣的培養,以及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現出來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鍛煉。  德國的幼稚園把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理念作為出發點,根據孩子直線思維、重複思維的特點,採用情境教學,園內以角落主題布置為主,便於孩子通過情境更好的認識大自然、接觸事物。德國的幼稚園還特別注重幼兒的社會行為能力的發展,如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互助合作的能力的等等。  德國慕尼黑國家學前教育研究所所長馮納斯基斯教授是教育學、人類學博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已長達25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德國政府作相關決策時具有一定影響力。他認為:  父母角色應有區別  家庭中,父母雙方經常爭論「到底誰該管孩子多些」、「家庭教育中,父親與母親哪一方佔優勢」。馮納教授的研究表明,實際上,父親與母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旗鼓相當,具有相似性。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不僅父母雙方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有高下,他們在各方面對孩子的角色影響也有區別:孩子的自我價值、受教育程度及心理問題,都是父親影響大於母親;在親子關係方面,母親的影響遠甚於父親。  夫妻關係影響孩子  馮納教授說,許多調查表明,「父母給孩子提供的經濟條件」、「父母學歷高低」等都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直接影響,但父母的社會行為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特別是夫妻關係的質量對孩子的影響尤甚。  一般來說,夫妻關係好、家庭穩定,孩子的快樂程度就高,也絕少會出現心理問題。而如果夫妻關係不好或者離異,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調查表明,來自離異家庭的孩子中,有24%無法接受「父母離異」這個事實,需要接受心理諮詢;而如果父母離異後再婚,那麼需要接受心理諮詢的孩子比例就急劇上升到47%。  親子需要優質時間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父母(特別是父親)往往因為工作忙而很少有時間跟孩子相處。因此而有愧疚心理的為人父母者大多以為,盡量多擠時間跟孩子相處,就可以「補償」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馮納教授認為,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的好壞,不在於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短,而在於相處的質量如何,即要用優質時間進行親子活動。所以,為人父母者應學會如何與孩子相處,了解孩子心理。特別是工作繁忙的父親,更應想方設法積极參与到家庭生活中來。妻子要積極鼓勵丈夫參加撫養孩子,教會丈夫儘快進入育子角色。  要50%投資在家教上  這裡的投資指的是家庭為了教育孩子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時間等的總和。馮納教授說:「我參觀過中國的幼兒園、學校,父母出許多錢讓孩子上那麼好的學校,真羨慕這裡的孩子。」但是,中國的父母大多以為孩子上了學,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事了。其實不然,在孩子長大成人前,父母必須在家庭教育上花大力氣。馮納教授指出,如果將一個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資以「1」為計算單位,那麼父母就應將其中的50%投資在家庭教育上。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一位德國幼教專家眼中的中國幼兒園http://www.china.com.cn/chinese/EDU-c/367802.htm 去年夏天,兒童問題諮詢專家趙遠虹陪德國著名幼兒教育學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訪了北京數所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兒園。在兩天時間裡,艾博士親眼目睹了2000名中國兒童在幼兒園裡的生活。趙遠虹接受時訊記者採訪時表示,考察結果令德國專家的失望甚至超出了她的想像。「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今天的一些幼教理論還在重複著西方昨天的錯誤。」趙遠虹舉例說,「比如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方法。西方對這一方法從產生懷疑到加以否定,已經花了20世紀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 「值得深思的是,在北京一個標榜與國際接軌接得最緊密的現代寄宿幼兒園裡,艾博士見到的卻是最厲害的灌輸教育。」趙遠虹說。 「這家幼兒園的招生廣告中頻繁出現的字樣是世界著名大學劍橋、牛津和博士帽;這家幼兒園的園長是從外國學習回來的『海歸』;家長送孩子上這樣的幼兒園感覺是送到了外國……但是在教室里看到的情景,令艾博士大為驚訝。」趙遠虹說,「這家幼兒園裡,竟然沒有一個專門為孩子們玩『過娃娃家』而布置的角落;書架上也沒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用的材料。最令人震動的是:凡孩子目光所及之處貼的只是中國漢字,連綿不斷,從教室一直延續到寢室。房間里擺得滿滿的小床四周見不到孩子家人的照片,美麗的圖片和孩子從家中帶來的私人玩具……」「據說這家幼兒園4、5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認識一千多字」,趙遠虹反問道,「在這樣的情景下,孩子即使不想學又有什麼辦法呢?」 「作為權威的幼教專家,艾博士非常反感把小學生的學習任務強加到幼兒園孩子身上的做法。艾博士強調說,人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證明了:兒童大腦中的神經腱只有在孩子主動用腦時才會得到鍛煉,孩子只有在自覺自愿的情況下才能接受所學的內容。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不可能來自被動式的說教,對孩子採取灌輸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趙遠虹說,實際上,單純地提前學習時間並不能加快兒童成長的速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生長的時間表,不應該人為地提前或推後。已經有無數的事實證明,違背教育的自然規律是會受到懲罰的。有時一個錯誤的教育理論將會導致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營養不良」。 「彷彿是為了彌補多年來造成的教育欠賬現象,在當今的中國,家庭的功能和作用被提到從未有過的高度。像是打賭一般,父母的晚年和兒女自身是否幸福的寶都統統押在了孩子身上。」趙遠虹發現這句時下最流行的口號之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成千上萬中國父母喘不過氣來。對於這種重望的份量,德國專家起初並不十分理解。」 在北京一處嬰兒早期教育基地,當艾博士聽說一個9-16個月的嬰幼兒上課時間竟長達45分鐘時,驚得險些從座椅上跌下來。 趙遠虹回憶說,艾博士在其總結報告中尤其提到了該早期教育基地課程結束時的爬行比賽孩子們被抱到起跑線上,然後在對面母親或親人的大聲招呼聲中向終點爬進。「當第一,爭先進」似乎從起跑線開始已經滲入這些嬰兒的頭腦中。」 也許中國的父母會問,難道當第一爭先進有什麼錯嗎? 趙遠虹手裡有一本艾博士的新書《七歲兒童的認知世界》,其中詳細列出了德國一位7歲兒童長達70條之多的必修課和教育清單。這份教育清單是艾申波茜博士通過大量的研究和比較得出的結論。從提出到定稿歷經3年,並對150人進行了單獨訪談。 教育清單內容涉及實際生活,社會經驗,情感體驗和美感感受。艾申波茜博士指出這是一個人生下來的前7年間應該具備的經歷體驗及掌握的知識。 情感體驗方面:>一個學齡前兒童在個人情感和自信心建立方面應該:體驗過自身存在的重要性。例如聽別人說過「你要是在場該有多好啊」「我們上次聚會就是缺少你」等稱讚的話語; >體驗過壓抑的心情。能夠分得清飢餓與憤怒,勞累與悲傷之間的差別。懂得心理學上基本因素的相互聯繫,諸如尿床是由情緒波動而導致發生等等; >能夠原諒大人某次不公正的懲罰; >體驗過出門在外時對家和父母的懷念,感受過舒適與將就的差別,在家與在外的不同。在路上奔波時產生的思鄉、漂泊、借宿以及無家可歸的概念; >想贏,但也輸得起。

對自身身體的認識方面:

>體驗過水對人體有浮力; >會盪鞦韆,知道使用不同的身體力量會對鞦韆的高度有不同的作用; >在床上打過枕頭大戰; >堆過雪人,沙堡,在小溪中搭過水壩,在野地里生過火,並能夠熄滅之; >身體生病時的基本急救常識發燒應熱敷還是冷敷,呼吸有痛感應休息還是運動,知道雞皮疙瘩,戰勝疾病後有自豪感,知道身體生病在所難免的道理; >有爬過一棵樹的經歷; >研究過拉鏈,會用鑰匙開鎖,會使用工具; >有收集東西的願望; >能區分食物和膳食,動作與姿勢,氣味和氣息,能夠區分看、凝視和一瞥之間的區別; >能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個秘密,知道「只有你和我兩個人知道」的意義; >聽過童話故事,從寓言和故事中懂得什麼是受難,什麼是安逸; 在家庭方面: >熟知家中的親戚朋友,理解不同的親屬關係,如叔叔、表哥或姨媽; >能為大人分擔憂愁;

>看過爸爸刮鬍子;…… 七十多條無法一一列舉。可是這一清單是否能給我們的幼兒教育提供另外一條思路?我們是否能意識到有比認字和做數學題更重要的教育內容呢? 連續參觀這些幼兒園後,德國專家感到意外驚喜的是一所部隊大院里的幼兒園。艾博士對這個幼兒園的最初好感來自一些所見的細節。 「剛進門我們就被拉住照集體像。剛好幾個四歲的小姑娘蹦蹦跳跳路過,便被老師招呼過來一同參加。照完後孩子們並沒有被立即命令回班去,而是隨意地跟著客人往前走。」 「在去辦公室的路上,走廊里迎面走來三個孩字,手拉著手。園長很自然地將孩子叫到跟前,像介紹戰友似地把他們的大名一一報給我們。」 櫥窗里照樣掛著孩子們的畫。但這裡沒有其他幼兒園常見的統一題目、統一手法的成人模仿品。相反,孩子們畫里的內容極富想像力。其中不乏幼稚拙劣手筆的,但仍然被掛在最顯眼的位置。 最讓艾博士認同的是孩子們做手工用的材料的多樣化。「教師辦公室同時也是一間手工作品陳列室。製作者竟然都是孩子。雖然有的內容使我們感到一些陌生,比如坦克,紅旗或者導彈,但是製作材料真可謂豐富多彩,有木料,棉布,易拉罐……教師津津有味地向我們介紹那些巧妙而有趣的製作技術,言談中充滿了風趣和自豪。」「樓梯口的拐彎處被開發成一個小小的美髮廊。是孩子們把洗菜用的篩子製成了燙髮帽。此外,梳辮子用的蝴蝶結,吹風機,刮鬍子刀,燙髮卷,玲琅滿目的東西都來自孩子的小手。不難想像,當孩子們在這個成人社會的模擬場所里實踐著與他人協調合作的工作時將會產生多麼大的樂趣。」趙遠虹補充說,儘管類似的活動角落也許在其他幼兒園裡也可以找到,但這個幼兒園給德國專家的感覺非常不一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與孩子共同進行的專題研究。而研究的題目來自孩子自己的生活。比如有一個專題研究是關於「鞋」的。為什麼要研究「鞋」,有兩件事引起了老師的注意。一是每當假期結束,孩子們回到幼兒園時腳上往往穿著都是新鞋,開學第一天的話題總是圍繞著鞋子轉來轉去。第二件事來自負責擦地的阿姨。她總抱怨說,剛剛擦過的地總有孩子跑上去踏上鞋印,樂此不疲。原來是鞋底上的不同花紋引起孩子們的極大好奇心。於是關於鞋的專題活動就此展開:大家開始討論左腳與右腳的不同,然後老師領著孩子們上街採訪修鞋人,進鞋店採訪售貨員阿姨,詢問鞋的種類和用途,等等。「凡是做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肯定能夠成功。」這是該幼兒園老師們的信條。艾博士評價說,在這裡她終於找到了知音,因為他們的教育始終都是以孩子為本。 針對目前中國幼兒教育的誤區,趙遠虹特別指出,幼兒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應該回歸到關注孩子身心健康這個層面,而不是隨意拔高。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教育純潔性的問題。趙遠虹說,現在很多中國小孩的教育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對家長而言,孩子教育如同是花錢購買的商品,還要等著升值,這對孩子來說壓力太大了。 趙遠虹提醒中國的家長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從國外回來的專家,這與國際接軌無關。「艾博士走訪完這些幼兒園後感嘆道:中國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累的,他們的生態環境是最不寬鬆的。艾博士呼籲教育工作者儘快給中國的兒童鬆綁。」

德國孩子的「愛情」http://www.12edu.cn/hfm/hzxs/200810/210938.shtml  不久前在德國,我在一個留學生朋友的家裡做客,他們家的女孩子一面在室內玩著溜冰鞋,一面鬧著要轉學。   原來,這個才9歲的女孩子,到一家德國小學裡讀書,第一個黃皮膚、黑頭髮的女孩子的出現,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到一個學期,居然有一個德國的男孩子宣稱他愛上了她。這在德國學校里是常見的事情,可在這個中國小女孩身上,她的反應不像西方小女孩那樣得意,而是十分憤怒。   而那德國男孩卻坦然地找盡一切機會來對她表示親密。   有一天,小女孩生病了,請假沒去上學,德國小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來,說沒有這個中國女孩子,他就不能繼續上課,他要回家。   老師既沒有批評他,也沒有阻擋他。   到了家。他哭著對母親說,他要和一個中國女孩子結婚。   發生了這樣可笑的事情,在中國,父母就是不引以為羞,也要引起深深的憂慮。   我問中國女孩的父母,那德國孩子的父母如何反應?   朋友告訴我:「那孩子的母親說,那很好啊。但是結婚要有禮服、婚紗、戒指,還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園,這要很多很多錢。可是你現在什麼也沒有,連玩具都是媽媽給你買的,你要和這位可愛的中國女孩子結婚,從現在起,就得努力學習,將來才有希望得到這一切。」   男孩擦乾了眼淚,居然從此十分用功起來。   當時,朋友的女兒就在旁邊,她一直很緊張地阻止著父母親講述這個故事。但是故事太有趣了,父母親還是快速地講完了。   我非常有興緻地問她對這個德國小男孩有什麼感覺?   她把嘴一撇,說:「神經病。」   我並不覺得非常掃興,繼續問:「那男孩子的母親呢?她不是很開明嗎?」   她更加不屑一顧地說:「更是個神經病。」

德國兒童,從小治療心理疾病http://baby.120ws.com/youer/yejy/41772.html  或沉默不語,或愛動過度,或慣用拳頭解決問題,或付出了加倍的努力,成績仍然很差……也許,在大多數家長看來,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成長之路,殊不知在此過程中,孩子的心靈可能已經蒙上了陰影。一項數據顯示,成年後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的人群中,30%早在孩童時代就已埋下了「禍根」。由此可見,孩子心靈上的塵埃需要儘早打掃。  德國是心理學的發源地,而且,心理學至今仍在德國兒童身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德國,父母十分重視孩子的心理障礙及疾患,大醫院也都設有兒童青少年心理及精神科,該科下設幼兒組、兒童組及青少年組。  8歲的本尼因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在柏林洪堡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接受治療。他的主治醫生特菲爾教授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小本尼的父母每周抽出3天時間陪他在門診治療。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會對孩子及其父母進行評估,內容包括親子交流、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孩子的玩耍、睡眠、飲食等。必要時,學校也會給予全面的配合。特菲爾還對記者說,幼兒組的治療方法與兒童組類似。青少年組患者則每周需5天左右在醫院接受全天觀察,上午學習文化,下午接受醫生對其進行個案治療。治療方案還要求每周保留親友訪問時間及集體活動時間。  一項由德國聯邦青少年心理和精神保健協會開展的最新調查發現,在7—16歲的孩子中,有心理障礙者佔20%,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抑鬱和焦慮等心理障礙在孩子中具有普遍性。而且,在7歲以下的幼兒中飲食、語言、睡眠等心理障礙也越來越嚴重。這說明,兒童的心理障礙比想像中要普遍得多。  對此,特菲爾教授指出,兒童心理障礙如不能得到治療,可能導致「成年後遺症」,癥狀會從兒童期延續到成年。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常表現為行為問題、學習成績不良等,成年後會有人格障礙、嗜酒等問題。  「所以,及早診斷治療兒童心理障礙至關重要。」 特菲爾教授說,德國目前兒童心理治療的心得主要包括:一是,準確診斷和及早治療,特彆強調「從0歲防治」。不僅觀察患兒本人,而且要調查孩子的「全面環境」,找到發病原因。二是,心理療法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研究表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同樣重要。三是,採取各種輔助治療手段。記者在他們醫院就看到,醫生與新患者溝通不起來,就讓「狗醫生」幫忙。特菲爾教授說,患兒撫摸動物有助於降低血壓,使人達到一种放松狀態。研究還證明,體育鍛煉能緩解兒童的心理障礙。

中德聯姻家庭的不同育兒觀念http://jk.scol.com.cn/08/0730/06/LQA33M7GYCBXB20V.html 德國爸爸和中國媽媽達成共識:孩子適合在中國上小學和幼兒園,在德國上中學 清晨8時左右,一名漂亮的中德混血小女孩騎著自己的木製自行車,出現在成都某幼兒園門口。門口的保安親切地跟她打著招呼:「萬耐莎,早上好!」早在2005年10月,因為爸爸工作需要,2歲半的萬耐莎和父母、哥哥從德國來到成都。跟在萬耐莎後面的儒雅女士,是她的媽媽徐弘,上海人,德國經濟學碩士。 德國爺爺問:今天在幼兒園開心嗎?中國外婆問:今天在幼兒園吃什麼? 在路上,萬耐莎就告訴媽媽,今天早晨不想吃早飯。徐弘很爽快說:「不想吃就不吃,這沒什麼的。」將萬耐莎送進「風車一班」教室後,徐弘正想跟老師溝通一下,轉身聽到一名家長正在叮囑生活老師:「乖乖在家裡只喝了一杯牛奶,請老師一定讓她再吃點東西。」眼前的一幕,讓徐弘會心一笑。 萬耐莎和父母剛到成都,外公外婆就特地從上海過來照顧他們,每次接到萬耐莎和哥哥,外公外婆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在幼兒園吃的是什麼?」前一段時間,萬耐莎的爺爺奶奶從德國來看望他們,徐弘觀察到,爺爺奶奶一見到孫兒孫女,問的則是,「今天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 徐弘認為,問候語的不同,體現出對幼兒教育的不同關注點,德國人比較關注孩子們的心理,而中國人比較看重幼兒的生活質量。這個教育觀念真的是差別很大啊! 「由於家長這種觀念的不同,導致幼兒園的關注點也不同。中國幼兒園很注重小孩子身體上的需求,比如溫飽啊;在國外,幼兒園老師不會太在意你每天吃多少,穿得暖不暖,也許也關注,但絕不是重點,他們可能更注重孩子智力培養方面的,注意觀察跟小朋友之間的交往,關注個人能力和心理方面。」這方面徐弘感觸最深。 幼兒園有一本小冊子《家長報告冊》,上面登記著孩子每天的體溫和每天三餐的飯量。徐弘說:「我婆婆從德國來,一見到這個冊子,就覺得不可思議,飯量上老師填的有「0.8」和「1.2」,她無法理解這兩個數字。我就告訴她,0.8可能就是比正常的孩子少吃了一口,1.2可能就是比正常的孩子多吃了一口。她馬上就問:「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對身體發育有什麼影響呢?」 徐弘說,每個小孩跟大人一樣,好吃她就想多吃一點,不好吃她就少吃一點,對身體沒有什麼質的影響,萬耐莎有時候早晨去幼兒園,不想吃東西,我就隨便她,我覺得不要太刻意去關注某一天的細節。 中國幼兒園:按課程表上課 德國幼兒園:想玩啥就玩啥 在風車一班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貼著本周的教學安排,分為教學活動、區角遊戲以及遊戲活動三類,每天都有這三種安排,幾點該上什麼課很明確。這天上午,萬耐莎和小夥伴要學一首新的兒歌。 徐女士認為,這是中國和德國幼兒教育的另外一大不同。德國的爺爺奶奶第一次看到這個課程表的時候,大吃一驚,無法理解:幼兒園居然就有課程表啊? 到中國之前,萬耐莎的哥哥馬克思在德國上了近兩年的幼兒園。每天早晨,馬克思到幼兒園給老師說一聲「我來了」,告訴老師,「我今天想做海盜。」之後就到一個專門教室,那裡有各種用品,馬克思可以把自己打扮成海盜,然後和同學一起玩海盜遊戲。 德國幼兒園按主題分班,大孩子小孩子都在一個班上,都是類似海盜間這樣的主題房間,過家家、理髮、戶外攀爬、海盜、圖書館,孩子想玩什麼就到相應的主題房間去。想到戶外,就給老師說,我今天就呆在戶外玩攀爬;想搭積木,就到放著很多大型積木的教室去;想看書了,就到圖書館去,每個教室都有老師指導。在德國的幼兒園,老師只是玩的夥伴和朋友,而不是國內的幼兒園那種傳道授業的老師。遇到困難的時候,孩子們才會去尋求他們幫助。因此他們叫老師不是叫「老師」,而是喊名字。每周五有班會,老師會集中講這一周發生了什麼事情。 徐弘分析說,德國這種能安排是因為德國人比較少,德國幼兒園一個班上最多20多個孩子,配置2個半教師。幼兒園人數一般在200人,最多不超過300人。而國內的幼兒園通常人數較多,如果像德國一樣,估計會亂成一鍋粥。 下雨了德國孩子照樣進森林 下雨了中國孩子取消體育課 徐弘走出了幼兒園,看了看天色。今天,馬克思所在的龍江路小學南區要外出活動。早晨,馬克思就擔心因為天氣不好,取消外出活動。 前不久,因為下雨,學校就將戶外課取消改看了一場電影。馬克思感到很遺憾,他回家告訴媽媽:「講好的,怎麼會因為天氣就改變了呢?」 徐弘非常能理解,她說,颳風或者下雨了,國內幼兒園肯定會改變安排,這是根據中國人的生活習性來決定的,跟整體的硬體和軟體的條件都是相關的。而德國的孩子,一般都有兩套雨具,一套在幼兒園,一套在家裡,颳風下雨,照樣進行該做的活動。 國外小孩在戶外的活動時間很多,馬克思在德國上的幼兒園,每周三都有一節森林課,哪怕是下再大的雨,幼兒園都是直接將孩子送到森林裡,但是必須穿上雨衣雨靴。森林裡有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各種顏色的葉子,他們的老師就在森林裡教孩子認識各種動植物,觀察森林的變化。 「家長會有安全上的擔憂嗎?」徐弘思考了一下,肯定地說沒想過,因為幼兒園組織這個活動,已經成為了傳統,很有經驗,所以家長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徐女士說,國內很在意安全隱患,但是有矛盾的地方。中國父母一方面注重安全,經常把小孩抱在手上,但是公共場所設施的安全觀念就很淡薄,很少注重孩子的安全。90%給大人活動的地方,比如健身路徑,都是硬的地面和鐵的設備,沒有考慮到小孩玩耍的需要。在國外,很多兒童接觸到的設施都是木製的。 中國老人:為孫輩放棄個人生活 德國老人:只願做孩子臨時玩伴 下午,馬克思要給在德國的爺爺奶奶打電話。昨天晚上,他和媽媽在談論回德國後的生活時,他提出能不能請爺爺奶奶也到自己家裡,像外公外婆一樣陪他們。徐弘說,那你打電話給爺爺商量一下吧。 幾分鐘後,馬克思沮喪地放下了電話,「爺爺說他們不來!」「爺爺有沒有告訴你不來的理由呢?」「他說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離不開他的家。」徐弘開導兒子:「爺爺不是不愛你們,只有他們有他們的事情。」馬克思很快又開心起來了。 徐弘這樣評價說:「他們都愛小孩,但是關注點不同。德國的爺爺奶奶,就是孩子的玩伴,他們可以每周打兩個國際長途,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又發現了一個很漂亮的公園,又看到了一個很好玩的蟲子,等你們回來度假的時候再帶你去玩!但是不會放棄自己的生活來無條件地照顧孫子們。而外公外婆和孩子的關係,就是中國傳統的祖孫關係,對晚輩生活上呵護備至,放棄了自己的一切來成都甚至去德國,照顧小孩。回來近三年時間,我父母一直在成都幫我照顧小孩,我們回德國度假的時候,他們才回上海,基本以我們為中心。但是我公公婆婆不是這樣的,他們每年有自己的度假計劃,每年要和朋友一起出去玩。」 針對中德教育的不同,徐弘認為,很多都是中國人口眾多,導致資源相對較少造成的。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社會對教育關注度加大,一些差距會逐步減少,中國教育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葉榮)


推薦閱讀:

戊戌日魁罡日生人男女吉凶斷語參考
星座排行榜:最有利用價值的前男、女友(參考金星、太陽星座)
青年男女擇友面相參考
你真正應該參考的飲食建議,事半功倍就看這了!
參考消息

TAG:育兒 | 德國 | 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