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才培養要把握幾個關係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包括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高科技產業化、技術革新、創業與實踐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能力的創新人才。這就要求高校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機制,構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師隊伍。下面結合教學工作談談創新人才培養需要把握好的幾方面關係:

  繼承與創新的關係 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求學生系統學習專業知識,接受專業訓練,具備相關專業、行業和職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這就是繼承。學生通過學習和實踐,獨立思考並提出新問題,發現已有知識、技術的不足並找到其新的應用,開拓新的知識領域,這就是創新。

  創新人才培養要求我們轉變傳統的以繼承為中心、以智育為中心以及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觀念。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多向思考、科學想像等創新思維能力,通過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學術沙龍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參與到創新的環境中來,使學生形成探求創新的心理願望和性格特徵,形成一種以創新精神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習慣。一些高校將這一做法歸結為研究型學習或探究性學習。

  規範與創新的關係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規範體現在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要求,專業設置標準,學科專業知識的系統性學習和講解,學科專業思維模式的訓練和養成,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規範,學生素質要求等。創新體現在辦學理念和育人理念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大學創新文化、創新精神、創業精神的培育等。

  創新以規範為基礎,規範又以創新為追求。沒有規範,談不上創新;沒有創新,規範也就成了無源之水。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要求我們改革已有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等,拓寬專業基礎,強化大學生實踐教學,將人才培養與生產活動結合,注重培養有特色、有特長、有天性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

  共性與個性的關係 共性是人才培養的普遍性規律,個性反映了人才培養的特殊性、相對性。高校人才培養的共性體現在專業人才培養的一般標準,如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學要求、人才基本素質標準等。個性則體現為學生的主體性、不可替代性,如學生的天賦、興趣、愛好、特長等。

  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又受共性的制約。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塑造學生的創造個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時,改革教學評價機制,尊重教師的創新精神,調動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係 科學教育注重理性思維、邏輯思維、量化實驗,側重於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科學思維(思想)、科學方法與科學精神的培養。人文教育致力於人性的生成、拓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側重於反思、體驗、感悟等思維方法的培養,以期使學生完善心智、凈化靈魂,追求善和美,提升精神道德水平。

  目前,大多數高校在專業教學中如何將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科學歷程與人文歷史、科學思維與人文思想、科學方法與人文方法進行融合,還存在較大的困難。例如,現代工程涉及從研究到開發、設計、製造、運行、營銷、管理、諮詢等方面,每個環節都有大量的技術問題、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因此,要培養出能綜合應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懂經濟、會管理、兼備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工程技術創新人才,首先對我們的教師隊伍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係 素質教育是指對全體學生所進行的基礎性語言、文化、哲學、歷史、現代基礎科學知識、道德規範的傳授和訓練,以及基本技能的培養。專業教育是通過系統的講授某一學科專門知識,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人才。

  在目前情況下,需要注重大學生以下素質的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清楚地思維、表達和寫作的能力;收集、篩選、綜合、評價來自不同領域並以不同形式呈現的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勇於創業及獨立工作的能力等。具體做法是,進一步明確素質教育課程建設目標,完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拓寬專業口徑、注重學科交叉,增加選修課比例,擴大學生跨專業跨院系選課的自由度等。

  教與學的關係教與學的關係 是一種師生關係,是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的互動關係。一千多年前,韓愈在其《師說》中指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在面向21世紀培養創新人才的今天,僅僅通過課堂講授、教材編寫來給學生傳授「道」已遠遠不夠了,教師作為知識化身、權威象徵的角色也發生了改變,教師的作用由「授業」向「授漁」轉化、由「解惑」向「引惑」轉化。在無惑時引惑,在有惑時一道探惑、釋惑,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創新人才培養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

  創新人才培養要求教師自身要有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以及創新的行動和實踐。這既反映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也反映在教師的科研活動中。通過師生間教學互動、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人格碰撞,可以將教師的專業知識、人生經驗、科學思維方法、創新人格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更有目的、更自覺地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激活大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和創新的主動性,增強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和敏感性。因此,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開放式的教師隊伍,探索研究性教學體制機制,顯得非常重要。

  高校與社會的關係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必須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滿足國家對創新人才的需求。這是高等教育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因此,高校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密切與社會的聯繫。這種關係包括:高校與企業間建立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基地,加強實習實訓、工程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學生參加由學校組織的地方重點工程和企業技術改造的科技攻關項目;鼓勵學生開展社會調研、社會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諮詢服務等

推薦閱讀:

六種星宿關係:每個人都有段心傷。
教育互通一小步 兩岸關係一大步
不純潔的男女關係,會有這4種表現!
異性之間,一旦「偷偷」做了這3件事,關係肯定不一般!
神了,以姓名測算與他人關係

TAG:創新 | 人才培養 | 人才 | 關係 | 新人 | 創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