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瀨昌久的《鴉》埋藏了多少秘密?
來自專欄藝術與內在世界
上次,我們提了一句,藝術有很多部分是屬於直觀的。而直觀最難破解。你必須與那些藝術的作者走在同一條路上,你才能解出他的題。這話是有感而發。藝術的直觀最迷人,也是最讓人不解的部分。
大約在十年前,我在盧浮宮看到了之後永難忘懷的繪畫。其中之一,就是弗拉芒畫派筆下的靜物。
如下圖。
在這之後的十年之中,這種暗光之中涌動的和諧始終困擾著我,那種暗暗涌動,但又平和而安詳的光,帶來難以言語的和諧感。
所以在這之後,我從來沒忘記過這種暗調。德拉克洛瓦的布光法,我在近年來經常使用在畫面製作上——通過給一個平面的畫面,僅靠調整反差與濃度,我們可以突然營造出來舞台光的效果,從而使一張原本灰度過平的畫面展現出來深度與光線關係。
但是,對弗拉芒畫派的靜物,我從來沒能破解和重現過。這是暗中困擾了我很多年的問題。
是反差協調的問題嗎?看起來,事物上的光都要略強了一些。可這些光從哪裡來?難倒憑空布一道軟泛光,就可以?我試著調整底片反差、相紙反差,開始使用套色法,反差分離法與合併法,一再地試圖重現如此的暗調,結果全部都是失敗。
直到前兩天,與雕塑家陳策老師討論時,無意聊起這個話題,陳老師說了一句:「這些光照是不科學的,是宗教畫的來源」,才一句話就點醒了我。
為了反觀這些光照的來源,迅速把它在PS里反相,看到的那一刻就震驚了。
(注意:物體上黑色的高光點,原來這裡的亮度都是高於環境,甚至分布不均勻、不協調的。)
原來這些物體,都在畫家的畫筆下,是自發光的。畫家使用了極高明的手法,一點點把物體的中灰點匯合起來,又與全局匯合起來,同時,色階的變化極其自然,營造出的是一片自發光物體下的假光影。
要破解藝術家,實在太難了。我們接受的都只是直觀的結果。而這些結果,實際上是同為人類的藝術家,用最高的把控力,將問題一一解決,繞過了無數溝坎,才呈現給我們的。
假如我們只將它當做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我們就太愚蠢了。同樣的道理,在經過真藝術家的暗房製作上,是相通的。
實際上,深瀨昌久在《鴉》中埋下了大量的秘密。比如說,《鴉》中的灰度,實際上存在不同結構、不同調性的用法。
無畏劇透,在這裡說明一下本月《鴉》的知乎live中的問題:
在整部《鴉》中,出現了大量的灰用法。
假設我們以紙底色為0,最黑為約2.0,深瀨昌久究竟實現了多少種同色灰的不同用法?以及,這些灰是如何互相之間產生反應,最終形成一部完整作品的?
同樣為dmax 0.7的灰,在某些畫面上,僅僅用作由低向高的過渡;而在另一幅作品上,則轉為中間色;同時,在這四幅圖中,就隱藏著深瀨昌久為了達到這一灰度,而不惜破壞材料的做法。
最近上課的同學,幾乎都遇到了一個問題:為一張作品調色,調配出良好甚至優秀的過渡與變化,完全發揮出作者精神的作品,並不太難。而一旦兩張,或者三張作品要並列時,馬上就會出現中間灰不明確、用法混亂的現象。
這是只有很高追求的作者才會遇到的問題。深瀨昌久已經用一整部作品給我們指明了問題。那麼如何破解,就看我們的了。
同時,大家也都在網上看到了不少.jpg圖片了。這裡也給出兩張,你能看出目前中文互聯網上都沒有指明的問題嗎?:)
秘密多得是啊。
我們在這次的知乎live中闡釋。
深瀨昌久:灰的研究
深瀨昌久:人的陰影
感謝。
推薦閱讀:
※鏡間佳作| 來自春天的味道
※教你一招|如何添加遮幅
※攝影:櫻之戀
※白平衡到底在攝影中有什麼用?為啥很多人不願傳授深藏功與名?
※免費試聽:能賺錢的提高班第八課——怎麼拍攝封面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