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可恥的
昨天大雨滂沱了一整天,臨近傍晚時漸漸雨住風停。下午下班後我想跟家人出門散步,在班上耗了一天,剛好活動活動筋骨,但她老人家不同意,害怕還會繼續下雨。我很生氣,發誓以後再也不跟她散步了。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做到,但沒想到內心那股氣不一會兒就煙消雲散,我還以為至少能堅持到明天呢。同時天空不知何時又開始下雨,雨勢頗有淋漓不盡之意,我想家人還是有些先見之明的,自己優哉游哉雨中漫步也挺好。
我們通常在跟他人交往時,容易把自身想法和情緒下意識投射向對方,認為其也抱有跟自己類似或相同的想法,這種情況在心理學上就被稱為「錯誤共識效應」。比如我提議家人一塊散步,我心裡下意識認為她肯定跟我一樣也想要散步,但沒想到她不同意,於是我就會把憤怒不滿情緒投射向她,其實本質上這種不良情緒是由於自己對對方錯誤的心理預期而引發的。
再比如我厚著臉皮把自己的公眾號推薦給老同學,我想對方心裡肯定想的是,「那傢伙上學時就是個神經病,現在當然本性難移,怎麼可能寫出什麼好文章呢?」雖然我很固執地相信自己揣測的對方想法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但客觀來看,這種想法只是我對他人內心想法的自我臆測,可能跟對方內心真實想法距離十萬八千里也未可知。但我一旦下意識認同這種自我臆測的「錯誤共識」,自然會比較不好意思,比較自卑。
一直以來,我發現自己跟人打交道都有個毛病,就是害怕看見熟人。在街上、超市或別的地方看見熟人彷彿就像看見鬼一樣內心一悸,通常就假裝沒看見趕快開溜,如果實在沒辦法錯開就只能勉強打個招呼。我自我分析這種怪異心理,可能還是內心自卑感作祟,我內心下意識想法通常是,「熟人非常了解我的歷史,肯定知道我是個什麼貨色,心裡不定怎麼評價我呢!?」因此我在面對熟人時內心不由自主地膽怯,根本談不上心理放鬆感甚至心理優勢,因此通常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而在陌生人面前,我自我感覺還是比較放鬆,反正誰都不了解誰,不用裝。
但實際上,熟人可能跟陌生人一樣根本就不了解我,或者對我根本就沒什麼成見,或者乾脆對我根本不在意,這一切都是由於我內心下意識揣測他人想法(把自我揣測想法當成他人真實想法的錯誤共識效應),同時把自己內心自卑膽怯情緒投射向他人而造成的人際交往障礙,或者乾脆是認為他人會特別關注到自己的「自我重要感」錯覺,而實際上每個人最關注的通常是自己,沒人會那麼關注別人。
在公司上班亦是如此,通常我會盡量迴避一切人際衝突和矛盾,當「老好人」是我最大的人際交往目標。但有時候遇到他人挑事或明顯的惡意,儘管責任可能不在我,我也自感無力改變他人的為人處世方式,但我還是會非常介意,心裡通常會膈應好久,對這種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人際衝突超級神經敏感,因此我會盡量迴避諸多交往。
根據心理學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交往模式通常分為四種,一種是安全型,一種是迴避型、一種是依賴型,還有一種是混合型。我自我感覺自己的人際交往模式基本屬於迴避型,下意識迴避一切人際衝突,同時也可能迴避掉了人際交往中與人交流、與人分享、與人聯結的欣喜和收穫。除非我改變內心下意識把揣測他人想法當成他人真實想法的惡習,改變下意識把自己自卑膽怯情緒投射向他人的毛病,否則可能很難改善自己的人際交往模式,也很難收穫與他人和諧友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埃德·迪納(Ed Diener)和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在《改變人生的快樂實驗》一書中,回顧了過去幾十年來關於幸福的大量跨文化研究,並總結道,「正如需要食物和空氣一樣,我們似乎需要社會關係才能生存和發展。」而美國積極心理學家肖恩·埃科爾(Shawn Achor)在《快樂競爭力》一書中更加明確指出,「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比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更重要,而這些關係積累起來正是我們的社會資本。它不僅會使我們的情感資源、智力和身體能量倍增,還能使我們更快地從挫折中奮起,取得更多成就,感受更大的目標感……研究表明,社會聯結和社會支持(社會資本)不僅能預測一個人整體的快樂程度,而且能預測其最終的事業成就、職業成功和收入水平。」
已故學者張中行先生曾在其自傳《流年碎影》中大發感慨,「一個人活著,那是太難了。」通常作為普通人,一個人活著要麼神,要麼是神經病。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約翰·卡喬波在《孤獨是可恥的》一書中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社會聯結很少的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有著強大社會聯結的人的2~3倍。」因此,想要活得更快樂、更輕鬆、更成功乃至更幸福,我們都需要與人聯結,需要構建豐碩的社會資本,都離不開他人的理解、關心、幫助和支持,當然更加要積極主動關心家人、朋友等身邊愛我們、關心我們的人。
孤獨是可恥的,孤獨的人不可恥,改變自己就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