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就要帶骨頭,否則不好吃!選用帶骨部位的肉,能增添濃郁、多汁的口感?

吃肉就要帶骨頭,否則不好吃!選用帶骨部位的肉,能增添濃郁、多汁的口感?

來自專欄重慶火鍋故事

在古代,快意恩仇的江湖人都講究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然而大家卻不知他們大口吃的都是帶有骨頭的肉!

在飽餐一頓後,顧客往往還會「貪婪」地允吸骨頭殘留的香味!大概那時候的廚師就有了骨頭可以讓羊排、豬排、肋排更多汁、更美味的意識了。

不過現在為了方便,很多市場上售賣的去骨肉逐漸取代帶骨肉。雖然去骨的肉能更快熟透、更好切,更方便上桌,但味道卻相差甚遠。

那麼,為什麼選用帶骨部位,能增添濃郁、順滑、多汁的口感?

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骨頭膠原蛋白含量較多

骨頭有40%都是膠原蛋白,上期烹飪科學<點擊進入→>【較硬的肉怎麼才能入口即化?烹飪科學漫畫系列告訴你實現它最關鍵的一步...】中講到膠原蛋白在充足的時間和理想的溫度下可以溶化成吉利丁,進而替肉質保留水分。

廚師經常用骨頭來烹煮最甘美的高湯,有些高湯里吉利丁多到冷卻時變成膠狀。

骨頭主要由【磷酸鈣】組成

骨頭主要由【磷酸鈣】組成,是一種無法溶解、僵硬的無機化合物。

雖然磷酸鈣是很好的熱傳導物質,但骨頭有很多空隙,因此會熱傳導效果不佳,這也代表骨頭旁邊的肉沒有其他部分熟的快——這個現象可以避免煮過頭、流失水分,使肉質明顯更多汁。

這也是為什麼切開帶骨的肉時,總會發現最生的肉就在骨頭旁邊。

骨頭裡含有脂肪

骨頭裡含有的脂肪,也是美味的關鍵來源。

以BBQ來說,煙熏的煙霧中有許多分子都是脂溶性的,因為還用帶骨的肉,起肉或肋排里有額外的脂肪,肉吸收並保留煙熏的味道可能較多。

除此之外,脂肪在烹煮過程中融化,也會包裹住肉,入口時感覺多汁。

骨髓可以直接增添肉的味道

除了骨頭能帶來濃郁、順滑、多汁的口感外,實際上骨頭還可以直接增加肉的味道。

這主要絲因為骨頭中有骨髓的存在,也就是血液細胞製造的地方,骨髓富含脂肪以及其他美味的物質。烹煮帶骨的肉時,骨髓的風味物質會慢慢地從多孔隙的骨頭移動到周圍的肉里。

為了證明這點,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做一大份馬鈴薯泥

以其重量的8%奶油和1%的鹽巴調味

來模仿豬肉的脂肪和鹽含量

且馬鈴薯泥的水分含量和肉差不多

將馬鈴薯塑型成兩塊同樣大小的長橢圓形

並放在烤盤上

取三根豬肋骨

清掉所有脂肪和結締組織

將骨髓成為唯一的味道來源,

將這三根肋骨放在

其中一塊兒馬鈴薯【假肉塊】上

另一塊馬鈴薯【假肉塊】原封不動

把兩塊【假肉塊】仿造品

放入200 ℃的烤箱中烤1個半小時

經過20分鐘的靜置後

比較沒放骨頭和放了骨頭的樣本

豬肉最風味獨特的帶骨部位

原材料:

製作方法

【高湯】

● 將植物油倒入荷蘭鍋以中大火加熱至冒煙

● 將一半的雞肉下鍋,煎至微微上色,每面約5分鐘

● 煎好放入碗中

● 以同樣的步驟煎剩下的雞肉

● 煎好後放入剛才的碗中

● 洋蔥下鍋,攪動3—5分鐘,直至洋蔥變得透明

● 將雞肉放回鍋中,轉至小火,蓋上鍋蓋,煮至雞肉釋放肉汁,約20分鐘

● 把火轉成大火,加入開水,並放入雞胸肉、鹽、月桂葉

● 轉至小火,文火熬煮約20分鐘

● 把雞胸肉從鍋中取出,冷卻到可以處理時,將雞胸肉去皮、去骨,把肉撕成一口大小,雞皮與骨頭丟棄

● 以細網濾網篩過高湯,把固體食材去掉

● 讓湯汁靜置約5分鐘,將油撈掉,並放置在另一個碗中

【湯麵】

● 荷蘭鍋開中大火加熱2勺留下的雞油

● 將洋蔥、紅蘿蔔、芹菜下鍋,煮至軟化,約5分鐘

● 加熱百里香和高湯,以文火煮約至10—15分鐘,直至蔬菜變軟

● 加入麵條和之前留下的雞胸肉絲,煮至變軟,約需5—8分鐘

● 拌入香芹末,依個人喜好以鹽和胡椒調味

製作關鍵

● 切雞肉快。將雞肉切成小塊,可以在更短時間內釋放雞肉風味,因為肉的表面面積變多,還能露出更多骨髓,是味道和湯汁濃稠度的關鍵。

● 先上色。先把雞肉煎至上色,可煎出熬數小時才能煮出的很多味道。

● 不要省略洋蔥。洋蔥是製作美味高湯的必備食材。

● 逼出高湯。將煎炒過的洋蔥和雞肉放進鍋內並蓋上鍋蓋,讓他們泡在自身釋放的湯汁中,可以讓蔬菜的味道釋放的更快。先出汁再加水是這道高湯的關鍵。

● 高湯的保留。濾過的高湯、雞油以及撕碎的雞胸肉放在不同容器中冷藏最多2天。


推薦閱讀:

<5種紅色食物最適合冬天吃>
吃對五種食物幫你抵抗疲勞
經常失眠怎麼辦?試試這幾種食物
必勝客的牛排為什麼都是熟過頭的?
【甘味食物可補氣血健脾 血糖高者少吃甜食】

TAG:食物 | 美食 | 烹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