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允許你失敗的父母?| 有一種長大的過程叫「過度教養」

從不允許你失敗的父母?| 有一種長大的過程叫「過度教養」

來自專欄 KnowYourself

我們太在意孩子們能否成功了,因此把撫養孩子也當成了某種形式的產品開發。……這就是21世紀之初最典型的為人父母方式。」2009年,美國《時代周刊》長文報道了「過度教養」(Overparenting),即父母由於對孩子當下和未來的個人成就有著嚴格的要求,而過度捲入孩子生活的現象

Overparenting這個詞來源於將軍麥克阿瑟的故事,據說在麥克阿瑟進西點軍校時,他的媽媽也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每天用望遠鏡監視兒子有沒有好好學習。

但「過度教養」的愈演愈烈還是在現代社會,近年來,這一現象在心理學領域也得到了關注。今天來聊聊什麼是「過度教養」,以及它所帶來的危害。

什麼是「過度教養」?

1965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黛安娜·鮑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養方式(parenting style)的兩個指標:

1. 「回應」(parental responsiveness),即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回應程度。

2. 「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即父母對孩子自身成熟、獨立、承擔責任的要求。

此前的研究大多認為,理想的教養模式是父母在「回應」和「要求」兩個方面的程度都比較高,即父母一方面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對孩子的需求進行回應,而不是漠視、放縱;另一方面,又要求孩子擁有責任心與獨立的人格。這樣培養出的孩子普遍具有較高的自我評價,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較高的安全感。

但「過度教養」行為則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即表現出非正常的「回應」和「要求」,這被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社會學教授LeMoyne形容為「教養方式沒有錯,但程度錯了」

2012年,澳大利亞學者Judith Locke等人對「過度教養」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他們對128名學校諮詢師、心理學家和精神衛生工作者進行了訪談和案例收集,其中,27%的受訪者說過度教養在他們的工作經歷中「非常多」,66%的受訪者說工作經歷中有「一些」這樣的案例,只有8%的人說沒有遇到過類似案例。

基於鮑姆林德的兩個維度,Judith Locke對過度教養的不同表現形式進行了分析。

首先,在「回應」維度上,過度教養的父母往往都表現出過高的回應程度。

高回應的父母,會把孩子當成生活的中心,認為孩子的需求至高無上,將與孩子相關的活動放在家庭活動的第一優先順序;另一種高回應的父母則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永遠正確、優秀,從而不能接受學校老師或他人報告的缺點和錯誤。

另一方面,他們會將自己過度捲入孩子的生活,在各個方面控制孩子的行為,尤其表現為侵入孩子的隱私,比如溜進孩子的房間偷看日記,檢查孩子的簡訊和電話,並趁孩子不注意時突然出現,看孩子在做什麼等等。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孩子,會報告說好像被「監視」。這種父母被稱為「直升機父母」:他們就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而在「要求」的維度上,有三種不同的過度教養方式,它們也常常與高回應程度同時出現

1. 高要求的父母:

一些過度教養的父母對子女有著不切實際的高要求,往往是在學業成績和在公開場合的表現方面,要求他們過早地擔負起不應承擔的責任

他們是俗稱的「虎媽、狼爸」,為了培養出最「優秀」的孩子,會為孩子制定一系列在成績和表現上的規範,以及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不必要的」活動。比如,要求考試成績不能跌出年級前五名,不許和成績差的同學說話,每天必須在規定時間到家,禁止進行看電影、和同伴玩耍等一切娛樂活動,每個周末的時間都要上補習班,等等。他們還會不斷提醒孩子做每件事情的時間點。

這樣的父母要求孩子在本該擁有更多娛樂的年紀就取得非常高的成就,並會根據孩子的行為表現施以獎勵和懲罰。但他們的獎懲都是有條件的,而不是基於孩子真正的成長。比如,獎勵往往是物質上的,而且與分數嚴格掛鉤;不允許孩子在任何事情上失敗或出錯,一旦失敗就會進行極嚴厲的責罰,比如施以暴力。

2. 低要求的父母:

當「回應」和「要求」的程度都比較低的時候,家長會被認為是對孩子過度放縱。然而,當父母的要求過低(即不讓孩子獨立和承擔責任),回應程度卻過高時,就會陷入過度教養。

他們被稱為「割草機父母」:為了孩子的成功,會隨時趕在孩子前面,像割草機清除雜草一樣,幫助他們掃清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他們隨時待命,不管是孩子餓了想吃飯,還是有東西落在家裡,都會馬上送去。為了讓學校重視自己的孩子,他們還可能會對學校進行捐贈,給老師送貴重的禮物等。

這樣的父母不惜一切努力想讓孩子取得成功,但又不教會他們獨立面對困難,不希望他們承擔失敗的責任。他們會在很多方面阻礙孩子作為一個個體的成熟,無論孩子長到多大,他們都以撫養低齡兒童的方式教養他們。比如,堅持每天送孩子上學,而不讓他們自己搭乘交通工具;禁止孩子和朋友一起出門遠足、野營;當讀高中的孩子要去參加郊遊時,怕孩子會挑食,還要給孩子打包帶上食物和飲料;不讓已經18歲的孩子接觸任何與性相關的知識,等等。

與對孩子的要求過低對應的,是對他人的要求過高。低要求的父母有一個典型特徵,即他們對學校有著過高的期待,認為學校理應重視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取得成功。特別是,當由於孩子自身的行為和原因造成了失敗(如考試失誤、競賽落選等),他們不會責怪孩子,反而會認為是學校老師不重視、競賽機制不公平等因素造成的他們把失敗的責任推到一切可能的他人身上,除了他們自己的孩子。

在一些案例中,父母由於對孩子的要求過低而回應過高,會導致他們無中生有地懷疑孩子患上了精神疾病,或在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們可能會反覆打電話給學校,說孩子有很多困難,在學校里人際關係不好,精神低落等,希望老師進行特殊照顧,以保證他們好好學習;但學校經過了解,卻發現在孩子身上並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3. 高/低要求混合型的父母:

有的父母是高/低要求混合型的,他們的心態和行為是矛盾的:在學業成績、個人成就上對孩子有很高的要求;但他們又不鼓勵孩子運用自己的能力達到這樣的成就。

為了能夠達到為孩子制定的目標,他們會幫孩子做出學校、專業、工作等一切選擇和決定,在孩子的社交上也要事無巨細地幫忙,比如,有的父母聽說孩子和同班同學鬧了彆扭,就會去學校找到那位同學,或者找到同學的父母溝通,以此來試圖幫孩子解決問題。

特別是,如果孩子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沒有達到要求,或遭遇了失敗,他們不但不培養孩子自己面對困難的能力,反而會替孩子找各種理由(比如學校和客觀環境等),幫助甚至教唆孩子使用非正常的路徑來應對,比如當升學失敗時,幫助托關係或用金錢來解決。

我是被過度教養的孩子,

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Judith Locke的研究認為,上述這些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以下這些不利影響,使他們更不容易快樂:

1. 完美主義,缺乏韌性(resilience):他們要求完美,總想成為人群里「最好的」,但應對壓力、失敗的能力比較低,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挫敗性的事件都可能給他們造成巨大的打擊。

2. 焦慮:在兒童時期,可能表現為分離焦慮,即與親人分離時表現出不安、傷心、痛苦;在成長後,他們也一直背負著「成就的壓力」。有研究表明,他們得到臨床焦慮診斷的概率也更高(Hudson & Dodd, 2012)。

3. 對很多事情感到「理所應當」(a sense of entitlement),有時顯得不可一世。

4. 較低的生活技能,缺乏自理能力。

5. 不知道如何承擔責任:在需要獨立面對一些需要承擔責任的情境時,他們會感到不知所措。

Judith Locke發現,高焦慮水平的父母容易有過度教養的行為,他們會時時刻刻擔心孩子犯錯誤、遭遇失敗或出現安全問題。多項研究表明,在美國、日本、澳洲等地都存在父母對犯罪率估計過高、對環境危險因素估計過大的現象。「現在的父母太擔心孩子所可能面對的危險,比如被綁架、被欺負、被分到一個不好的班級,這使得他們做出了過度教養的行為。」 Judith Locke表示。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小夥伴已經膝蓋碎了一地。那麼,如何能夠減輕過度教養帶來的影響呢?

過度教養的模式往往是持續性的,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減輕,很多孩子到了成年早期,甚至過了30歲,還在被父母過度教養著。如果你已經長大,而父母還在對你進行過度教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和父母明確邊界,堅持有不受干涉和侵入的私人空間,堅持自己解決困難、取得成績。

而如果你已經離開了父母,但仍然被過度教養的後遺症困擾著,你需要建立清楚的自我意識:接受自己,並將人生把握在自己手中。在這個世界上,「最好」永遠是相對的,因此,你需要接受自己有時候會犯錯,並自己為錯誤和失敗承擔責任;你也需要努力去追求和挑戰,但必須確定你所爭取的是你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為了父母的要求。

References:

Locke, J. Y., Campbell, M. A., & Kavanagh, D. (2012). Can a parent do too much for their child? An examination by parenting professionals of the concept of overparenting. 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22(02), 249-265.

作者/編輯:KY主創們

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學專業回答,請關註:KnowYourself知乎專欄

點擊查看過往高贊回答:

為什麼有些人戀愛中感到不合適,就分手?

哪些你曾認為無比正確的事,後來發現真的錯了?

什麼時候你會覺得群眾是愚蠢的?

戳此免費領取:心理學習資料包


推薦閱讀:

國外三大幼兒教育體系大pk
審美品位,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
如何讓孩子將心比心
周末薦書:《食育:從攝取營養到重視飲食行為》
二胎媽媽帶娃出門,遭遇的真實騙局

TAG: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