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苦苦地仰視和模仿別人嗎?

你還在苦苦地仰視和模仿別人嗎?

來自專欄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你還在苦苦地仰視和模仿別人嗎?

作者:曼之恆(富書籤約作者)

01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看見了某個領域裡大神的經驗,欽佩不已,就按照大神的路線亦步亦趨地去做。

但是成果卻不盡人意,於是就會陷入外界成功喧囂和內心痛苦掙扎的雙重夾擊中。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80%的痛苦都是由自己帶來的。所謂的「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將別人成功的一面提煉出來,偏要和自己相比較,碰壁自然是常有的事。

經常仰視別人,處處參照他人行為模式的人,時間久了,不僅會感到身心俱疲,還會時時刻刻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顯得自己愈發渺小。

饒雪漫的小說《甜酸》中,林枳說過這樣一句自信心爆棚的話:「比我有錢的人沒我漂亮,比我漂亮的人沒我聰明。

比你強的人,未必各方面都比你強,為什麼要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相比較,從而增加自己的煩惱呢?

當你堅持走為自己開闢的道路,不被流言嚇倒,不被他人的觀點所牽制的時候,才能安心定志,波瀾不驚,守得雲開見月明。

02

看著聚光燈下成功人士們充滿自信的微笑,不禁會讓人產生這樣的想法:

為什麼別人的成功是那麼理所當然,而我卻舉步維艱?難道他們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而我卻是上帝的棄兒?

實際上,這源於媒體對於那些成功人士失敗經歷的「忽視」以及對他們職業頂尖時期的誇大。

  • 每個人的成功都來源於厚積薄發,那些看起來功成名就的人,在聚光燈的外圍卻有著你想像不到的辛酸歷史。

朴樹的歌如今火遍大街小巷,你羨慕他的成功,可你不知道,他曾經因為在家裡白吃白喝太久,而被母親催促去飯店端盤子賺錢;

俞敏洪堪稱現代教育業的典範,可你不知道,他因為連續考了三年的大學,三年之內不幹農活不賺錢,而被全村的人笑話;

張國立和鄧婕是娛樂圈裡惹人艷羨的一對夫妻,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可你不知道,當年在北京,二人在地下室睡門板床的時候,都覺得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你只看到了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而在這背後,也是荊棘叢生的黑暗崎嶇。而這些,往往都是他們所羞於啟齒,媒體也很少提及的。

薩提亞曾經提出一種「冰山理論」:

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約只有八分之一,而另外的八分之七則藏在水底。

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並被我們忽略的「內在」。

而對於別人的境遇,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所看到的,永遠只是別人生活的「冰山一角」。

在歐洲,有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30歲那年就已經紅得發紫,譽滿全球。

而且嫁給了一個腰纏萬貫的大公司老闆作丈夫,膝下還有個活潑可愛臉上總掛著微笑的兒子。

這樣的人生看似完美,也是幾乎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

一次,她到鄰國開一場演唱會,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演出結束之後,在劇場門口被歌迷們團團圍住。

大家七嘴八舌地與歌唱家攀談著,言語中不乏讚美和羨慕之詞。

等人們安靜下來後,她才緩緩地開口:

我首先要謝謝大家對我和我的家人的讚美。但是,你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方面。你們誇獎的臉上總帶著微笑的小男孩,不幸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而且,他還有一個姐姐,是必須長年關在裝有鐵窗的房間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大家愣住了,似乎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

這時,歌唱家又心平氣和地對人們說:「這一切說明什麼呢?恐怕只能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

你不知道在他們身上曾發生過什麼,在瓊樓玉宇的背後,也許是一地的斷壁殘垣。

因此,把視野放得寬廣一點,不要總是盯著高峰望塵莫及,就像視頻里說的:

我們不能只盯著博物館裡的大作,我們應該去那些工作室,看看那些痛苦、失敗的早期作品,看看那些藝術家們崩潰痛哭的地方;

我們還應該看看那些建築師是多久才收到他們的第一份酬勞,很多都是超過50歲;

我們要挖掘那些得獎作家早期的故事,還有那些企業家早期經歷過多少失敗;

我們需要認識到這些失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後長時間地做一些並不是那麼完美的事情;

這些都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都是為了未來有一天,可能是幾十年後,我們終於能做出一些其他人認為牛逼的事情。

若不了解別人的過去,就沒有權利評頭論足,也沒有理由自怨自艾。當你全面地了解一個成功人士的成長史之後,才會長舒一口氣,豁然開朗:

原來,我缺少的不是運氣,而是時間和磨礪。

03

俗話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就是說,橘子這種水果,如果生在淮南地區,就是體型碩大、酸甜可口的正宗「橘」,若生長在淮北地區,就會變成又小又苦澀的「枳」。

每件事物都有其獨特的適應性。如果不顧客觀條件的差異,對於別人的經驗盲目地模仿,只會南轅北轍,適得其反。

近年來,中國影視作品的「山寨」現象也愈發地嚴重了,這使得很多影迷們「望洋興嘆」,轉投國外影視作品的懷抱。

一向以「劇本醫生」身份行走在世界電影圈的羅伯特·麥基,在談及中國電影時,說道:

我覺得中國的導演很喜歡模仿別人,他們認為模仿別人已經操作成功的案例,可以減少失敗的風險。這個看法是大錯特錯,當你開始試圖模仿別人的時候,就已經註定要失敗了。

中國與太多電影充斥著對好萊塢成功案例的模仿,然而這些電影即便在一時間收穫了不錯的票房,也註定難以成為讓人們記住的經典。

就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這部電影,就過多地模仿了美國同類愛情片。這類電影原本在好萊塢已經非常成熟了,而這部電影直接把故事搬到美國,就失去了中國的味道。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泱泱大國。在影視方面,有著很多經典的歷史故事可以摘取作為劇本素材,只需要借鑒西方電影中故事的敘述方法或是拍攝技巧等等與之相融合,也許就會產生一部很棒的作品。

而有的影視作品卻偏偏喜歡全盤吸收,將故事情節等生搬硬套,結果弄得不倫不類。

對於別人的成就,我們可以學習其中的一些技巧,一些經驗,以便在迷茫之際提供一些方法論,但是如果套用模式,進行「拿來主義」地照搬,往往會喪失自己獨有的光彩。

很多人迷信各種成功學,認為遵循別人的成功模式去「複製粘貼」,自己就會少走不少彎路,實際上,那些所謂的「成功學」,除了能給人打一針「興奮劑」之外,並不能提供任何實際的方法論。

當你為自己樹立了各種標杆,喜歡跟著榜樣們的腳步走,願意相信任何人,卻唯獨不願意相信自己的時候,你的兩眼就會只盯著空洞的未來,而喪失了許多身邊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機遇。

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是上天的恩賜。善於挖掘自己身上的閃光點,而不要把別人的閃光點強加到自己身上,這樣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精彩,擁有充滿個性的人生。

所以,當一些權威人士讓你向東走時,你不放考慮一下向西走的可能性;當各種勵志類書籍告訴你不斷向前時,你應當想到,有的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

04

英國有一句名言:一個人不聽勸告不好,但若是聽任何勸告,則是一千倍的不好。

堅持自我是必要的,但不代表獨斷專行和剛愎自用。如果想做到有效地取長補短,有選擇地借鑒別人的長處,應當做到這三點:

1、要選擇合適的參照對象

參照對象不能過於遙不可及,否則會導致信息不全面。硬做比較的話,甚至會產生自卑和焦慮心理。

因此,真正能對我們造成實質性心理衝擊,讓我們覺得能夠做出改變的,不是閃閃發光的偶像,而正是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身邊人。

因為我們與他們的生活經歷相仿,有著共同的交集,便於我們互相接觸到彼此最真實的一面,便於獲得他們提供的間接經驗。

2、記錄他人的長處,針對性地學習

杜威曾說過:「一個人能利用別人的經驗,以彌補個人直接經驗的狹隘性,這是教育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

細心地觀察周圍的每一個人,與你自己進行比較,取長補短,記住每個人的發光點,比如:

小美品位不俗,對於家居設計、服裝搭配之類的可以向她學習;

小晴頭腦聰明,辦事爽快又靈活,以後可以向她討教一些工作技巧之類的;

程程愛讀書,知識豐富有見地,可以找她推薦幾本好書,或是探討一些知識類的問題……

這樣針對性地學習身邊人的優點,能夠更充分地利用人脈資源,同時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完善人際關係。

3、將他人的建議進行「過濾」

借鑒過來人的經驗,可以避免走一些彎路,防止誤入迷途。

但是,經驗可以借鑒,但絕不能迷信。

因為你和經驗傳授者經歷的不同,所處的環境、背景及立場都不一樣,他們給予的建議就會迥然不同,他的經驗有時對你並不完全適用。

「不要讓你的腦子作了他人的跑馬場。」把別人的學問和見解保存下來絕對不算結束,必須要把它們變成自己的。

對於別人的建議,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應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當你心中有一個定盤針,而不是像船帆那樣隨著各方風向搖擺不定時,你的成功之路便打上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標籤,熠熠發光。

作者簡介:曼之恆,富書籤約作者,95後中文系女生。熱愛文學、旅行、音樂和舞蹈,理性與感性並存的雙重人格,外表高冷,內心熱情,願與你共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簡書、頭條號、微博@曼之恆。本文首發富書(ID:zhongchoudushu),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推薦閱讀:

我們怎麼才能坦然面對低谷期?
人際交往「六到」
朴智妍哪裡招人喜歡?
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
實用技巧:吸管在生活中還能這麼用?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自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