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腳痛如何恢復?
來自專欄 David體能康復
筆者:張翔煒David
#功能康復系列 將運動科學應用到實踐中
跑者腳掌受傷的情況非常常見,約佔據跑步受傷總量的16.9%,是緊排膝蓋問題之後的第二大常見損傷問題。
作為跑者,需要強壯有力的雙腳。大多數人的誤區在於:1.忽視雙腳的重要性;2.雙腳沒有得到恰當的防傷訓練。今天帶大家重新認識我們的雙腳:
我們總以為腳是一個「整體」,卻不知道腳上的骨頭就有26塊、關節33個、肌肉20條這意味著,腳上不同部位、不同組織的疼痛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問題
在發達國家有專門看腳的醫生,稱作Podiatrist
一、雙腳的重要性
首先,全身唯一接觸地面的部分只有腳掌,這意味著落地緩衝的全部壓力都集中在這裡
如果用數字量化:跑步時2.5倍的體重壓力會落在腳掌上
其次,蹬地時,從小腿傳遞的肌肉力量需要通過腳掌傳遞到地面。這個過程通常在200到300毫秒間完成,這就對踝關節的穩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新手往往是腳先開始疼,原因就在於此
對於腳來說,哪裡最重要呢?我認為有兩個:一個是跑者最重要的關節-第一趾跖關節、一個是連接腳掌、小腿的關節-距下關節
先說說重中之重,第一趾跖關節:
第一趾跖關節(MTP)位於大腳趾末端,也就是俗稱「拇指球」的位置
無論前腳掌、中腳掌還是後腳掌落地,再次離地時,整個身體的重量都要經過第一趾跖關節
人的其他四個腳趾下面只有一個骨狀突起,而大拇指為了適應體重和運動所需要產生的負荷,比其他拇指多長出一個籽骨——總共兩個籽骨在這裡,以增加力臂(人體通過進化出合理的構造,提升效率的表現)
長時間使用(比如長跑),容易造成這裡骨頭或肌腱疲勞、發炎。這就引出了今天第一個需要介紹的病症:籽骨炎
籽骨炎的癥狀什麼樣?
因為第一趾跖關節籽骨下方有肌腱經過,並且在每次腳趾抬起、落下的過程中都會經受摩擦。所以疲勞、過度使用造成的籽骨炎是很常見的問題,表現出的癥狀就是大拇指末端的腳掌裡面疼、跑了幾公里腳掌麻
如何解決呢?
在前三天的急星期就要休息、冰敷,控制炎症癥狀。過了急性期,就要加強恢復這裡的柔軟度和力量:
拇指回勾
五根腳趾往內收緊。在不痛的情況下,每天做三組,每組抓20下左右
拇指回勾這個動作好處在於,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甚至上班領導講話的時候,也可以偷偷做幾組。當然,別影響正事兒就行
2.抬拇指
只抬起大拇指,其他四趾固定在地面上。這對足底筋膜炎的預防和恢復也有很好的作用!
抬腳趾的重要性
落地時,大拇指敲起,將足底筋膜收緊、吸收能量。蹬地時,大拇指下落,足底筋膜鬆開、釋放能量。
理解了這個過程,就不難想像一般的足底筋膜恢復方法,治標不治本——如果不把第一趾跖關節一併練到,足底筋膜也很難真正好轉距下關節的重要性
了解完第一趾跖關節的重要性,我們往上走,來到踝關節今天我要糾正一個誤區:很多人以為落地時,腳是正直落下和抬起的。其實,腳受到了解剖學上「外高內低」的構造。
所以腳的角度,在整個落地過程中是變化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衝地面直接的衝擊力。「旋前」和「旋後」是腳掌角度變化的專業術語,誠如上文所說,旋前和旋後是正常的現象。然而當這個角度過大時,再加上過度使用的誘因,就容易造成問題
當你的足弓塌陷,會導致這個角度變化過大,造成了「過度旋前」。「過度旋前」,就是在距下關節,引起疲勞性損傷的一大主因
「過度旋前」容易造成腳踝上方的組織,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串聯受到影響。最終導致小腿內旋、膝蓋產生扭力
重力引起的腳踝問題
重力真是讓人又恨又愛的角色。首先可以明確的一點,在平地上,重力並不能幫助你前進,原因是重力是永遠保持向下的重力主要發揮的作用是永遠保持「把你穩定吸在地面上」的作用,這對於跑步來說非常重要。原因在於,人只有在穩定的基礎上,提升動作才最有效率。如果看過《地心引力》這部科幻片,你就會明白,沒有穩定的重力,人類很難有效率的控制動作
我們不能利用重力,就要去適應它。中學物理我們都知道物體距離地面約高,它落到地面的速度也越快(速度是重力加速度乘以滯空時間),那麼它所引起的動量就越大(動量是質量乘以速度)
換句話說,當你的重心起伏太多時,腳踝所受到的衝擊力負荷也就越大。而與走路相比,本身人體的重心就會往前移動,這意味著想要控制穩定也更加困難。所以,在每次落地時要有意識的控制落地速度和重心起伏。遇到以上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是什麼呢?
我建議首先,您可以選擇合適的跑鞋、矯形鞋墊和改進跑姿方法。現在通常大型的跑鞋廠商都有設計出相應的鞋款。在選購時,有專業人士或者自己親自感受是最好的其次,找到專業的體能康復師,可以通過跑姿評估、功能性檢測等方式,對您的足部和身體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提出的意見也會更加準確小結:
我們在解決運動問題時,一定要對人體具備足夠的了解。這樣就不會造成頭疼治頭,腳疼治腳的尷尬。
小白健身系列
- 小白如何開始健身?
- 希望運動減脂的女性:運動前後不要多吃醣類
- 晚上運動後,吃多少才健康?
- 跑者最佳飲食策略
- 空腹跑步健康嗎?
- 運動為什麼可以減肥的生理基礎——肌肉和脂肪的crosstalk
- 如何通過運動保護腰椎
- 如何雕塑我們的胸肌?
- 動態熱身
跑步專項系列
- 跑步過程中掌握肌肉發力的時機,是好跑姿的基礎
- 如何修正跑姿?
- 跑者最大天敵「跑步膝」大解密
功能康復系列
- 【o型腿的童鞋都來看一看,造成o型腿的原因是骨頭還是韌帶?】——o型腿的自我診斷與糾正
- 肌力失衡 — 引發膝痛的「定時炸彈」
- 據說受過這種傷的人更容易膝痛?!檢測、解決方法都在這裡了!
- 為何靠牆靜蹲無法保護膝蓋?
- 久坐後,背為啥會痛?
- 解決肩頸酸痛的麥肯基療法
- 膝蓋有響聲,應當如何處理?
- 肩頸酸痛保健動作
- 腰部酸痛保健動作
- 坐的太久導致腰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功能訓練系列
- 側橋動作對於髖關節靈活性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長時間走路腰痛?千萬別忽略了這塊肌肉~
※生物力學空間效應治療十餘年的頭暈頭痛!
※關於康復理念的思考
※關於物理治療 (一)
※一抬手肩膀就彈響?肩峰撞擊綜合症的自我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