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的完美,其實是化妝造成的錯覺?
來自專欄識裝
近幾年興起了一股批判老牌女星的風潮,曾經被封為神顏的林青霞、王祖賢、李嘉欣、周慧敏等紛紛被吃瓜群眾拿出放大鏡來研究覺得這裡也不夠美,那裡也不夠美。
這也許是人們固有的逆反心理在作祟,物極必反,千篇一律的讚美聲總會引來唱反調的慾望。
這股風氣還波及到了歐美圈,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費雯麗等女神中的女神也慘遭diss,認為她們不過是被包裝好的花瓶,拜網路不發達所賜才得以維持高貴神秘的女神形象,其實顏值並不比如今的網紅們好多少,很多人也只是「照騙」而已。
時代濾鏡和黑白膠片是最好的PS手法,容易讓人在腦海中將她們的缺陷一一美化,自然不像如今活在高清鏡頭下的明星們那麼真實。
比如大家熟知的奧黛麗赫本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三庭五眼之間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她的濃眉大眼,尤其是有著濃密上眼睫的眼眸,總讓人聯想起山澗中奔跑跳躍的小鹿的眼睛,無辜而又動人,猶如落入凡間的精靈。
沒有近距離感受過小鹿眼殺傷力的請看下圖,我已經捂胸倒地,這簡直就是奧黛麗赫本鹿啊!
就問你像不像吧!
一旦女神沒了濃眉和濃密上翹的多層假睫毛,就泯然眾人矣,是的,??就是比較原生態的赫本,眉眼寡淡,而且牙齒還不整齊,這也是早年間她的照片很少露齒大笑的原因。
在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妝容和髮型之前的赫本,也就是個普通的長相清秀的小女孩而已。
??這是1942年時年方12歲的赫本,輪廓基本已經長成,面部缺陷也一覽無遺。
具體表現為:
1、額頭過寬過凸,髮際線過高,像壽星公的額頭——相應的解決方案是需要有劉海來遮掩
△思考一下後來赫本的經典造型是不是基本都有劉海?2、下頜骨線條過於剛硬,稜角分明,俗稱嫩牛五方臉
少女時期那個老氣的在太陽穴兩邊堆小卷卷的髮型不但沒有遮掩住下頜骨,反而使得她的頭顯得很大很方:
△Audrey Hepburn, 1945. Photo by Godfried de Groot.
13歲時有劉海的長髮造型還不錯,但還是有違和感,因為她面部線條和鼻子的線條長得都比較男性化:
至於為什麼不能拍全側臉,請看下圖,顯而易見這樣完全暴露了她方形的下頜骨:
楊冪沒整容之前下頜骨的問題和赫本是一樣一樣的,也難怪她要去削骨:
但是那個時候仿赫本的妝容是最像的,後來變成錐子臉反而就沒有赫本的感覺了:
3、最關鍵的是眉眼寡淡無神,眼皮有些耷拉的感覺顯得眼睛也不夠大——解決方案就是英氣十足的粗眉+多層濃密卷翹的假睫毛。
不信你看,髮型調整之後的赫本美貌度雖然有所提升,但離出彩還差得遠呢:
眾所周知,赫本第一部擔任主角的電影是1952年的《羅馬假日》,派拉蒙公司請來當時好萊塢頂級的化妝世家Westmore家族六兄弟中的Wally Westmore為赫本設計妝容。
不誇張的說,是好萊塢的頂級化妝師Wally Westmore 一手造就了大家熟知的那個奧黛麗赫本,他抓住了她面部的優缺點,為她量身打造了最適合她的妝容和髮型,他的化妝術對赫本來說堪稱脫胎換骨的變化,他也成為了赫本的御用化妝師。
赫本的假睫毛有多誇張?找幾張圖讓大家清楚認識一下,絕對是非常浩大的工作量,後來赫本還笑言說自從Wally Westmore給她化妝之後,她不塗睫毛膏都不敢出門了:
如果沒有Westmore,赫本的素顏就和吳越特別像,就是《我的前半生》里演小三凌玲的那位,眉眼氣質幾乎一模一樣,大家感受下:
稍微上點妝做個髮型就有了赫本的感覺:
插一句,Westmore家族是30-50年代好萊塢的知名美妝世家,還曾推出過同名的彩妝品牌,代言人都是像夢露、Susan Hayward這樣的大咖:
Westmore家族於2008年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以此表彰他們為美國電影事業所做出的貢獻。
其實問題依然存在,臉型不圓潤,兩腮部分稜角突出;雙耳過大,鼻翼過寬;化妝導致視覺上雙眼占面部比例過大,面部整體不協調。
畢竟化妝不是整形,只能揚長避短,但是短處並不會就此消失。
就連赫本自己對自己的容貌也頗不自信,她曾對《人物》雜誌透露,非常羞愧於自己的10號鞋碼,而周圍的朋友都知道她一直對自己不整齊的牙齒、有點寬的鼻翼、10號大的腳和小精靈般的大耳朵耿耿於懷。
被很多男同胞詬病過的過於單薄幹癟不性感的身材,則是二戰給她留下的永久紀念品,奧黛麗剛過十一歲生日,德國人就攻佔了荷蘭的阿納姆城,「如果我們知道阿納姆會被德國兵侵佔5年之久,我們一定會飲彈自殺。當時,我們以為噩夢下周就會結束,也許六個月後,或者明年。我們就是這樣一天天捱過來的。」
在極度缺乏食物的時刻,她和家人們曾經啃食鬱金香的花球充饑,她的青春期就是在那樣的饑饉中度過,很多人羨慕她那像天鵝一樣長且瘦的脖頸,她卻因上面的青筋而自卑,那都是飢餓的後遺症。
她回憶自己演藝之路的開始,因為外貌的缺陷時常缺乏信心,並在演出重要角色時焦急不安,她對導演和製片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並不是個演員。你會後悔聘用我的。」
我從沒想過自己能成為一名演員,從沒想過自己會登上銀幕,從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
我是極其幸運的,但是所有的成功並非在一夜之間釀成。我曾經和媽媽住在倫敦的陋室中,整整八年我都過著拮据的生活,默默無聞,整日奔波於各種舞蹈表演、電視和電影中的小角色中。雖然我的表演機會很少,也沒有受過什麼訓練或準備,但在那奇蹟般的兩個小時發生前,我已經辛勤耕耘了多年。我就這樣被推上了銀幕。名不見經傳,緊張不安,缺乏經驗,骨瘦如柴。我的成功是依靠勤奮工作,不過我還是不理解一切是怎樣發生的。
但是她成功了,而且被人們銘記至今。
人們當然不會對她外貌身材上的缺陷視而不見,但是人們依然覺得她是完美的天使,因為造就經典角色的必要條件,永遠不止是顏值那麼簡單,否則人們幹嘛不移情別戀去喜歡那些仿妝赫本惟妙惟肖的明星和博主們呢?
惡意萊斯特在點評美人的時候曾經說過:「跟夢露學表情,跟赫本學化妝。」但是就算把她們的表情管理和化妝手法學了十成十,你也未必能成為女神,美人在骨不在皮,支撐一個美人之所以成為美人的根骨在於傲視群芳的氣質,而非皮相而已。
赫本不是公主,但是大家都覺得她比一位真正的公主更有氣質,這和她良好的儀態有很大的關係。
作為芭蕾舞演員出身的她,昂首挺胸收腹已經成為她的習慣,「在跳舞時,很多技術性的動作都是通過良好的習慣造就的。即使在放鬆的時候,也不能懈怠。我學會這一點是通過我的芭蕾舞老師拉波特夫人。每當她看到我們交叉雙臂或垂下肩膀,她就會用指揮棒敲一下我們的關節。學習舞蹈的人必須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姿勢是否優美。」
好萊塢著名導演Peter Bogdanovich評價赫本時說:「我從沒見過有人象奧黛麗那樣能在鏡頭面前擁有如此多變的形象。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一定會想『她怎麼能捱過每一天或每一個小時的?』在鏡頭之外,她雙手顫抖,拚命抽煙,焦慮萬分,對人和善,又脆弱無助。但是一旦開始拍攝,當她進入鏡頭之後,奇蹟就發生了。她精神煥發,神采飛揚,從她瘦弱的身軀中迸發出一種力量,就象一隻鐵蝴蝶。她的表演強勁有力,明朗清晰,舉手投足之間都流露出一種專業素養,毫無雕砌之感,似乎表演的是她的第二天性。」
我相信,就算沒有Westmore高超的化妝技巧,赫本也會成為一位偉大的演員,畢竟,在這個人人都化妝甚至整容的演藝圈裡,並不是每個長得漂亮的人都會成功。
雖然赫本因為自己外貌的種種缺陷有些自卑,但她卻絕不屈從於時代審美而刻意改變自己,當年的派拉蒙電影公司宣傳人員亞瑟·懷爾德(Arthur Wilde)說:「我很倒霉,要負責去告訴奧黛麗,公司希望她在銀幕上下都墊一下胸部,但她絕不改變自己的外表——除非做自己,否則她寧可不演,當然她是對的。」
想想某幾位為了變成錐子臉而去磨腮削骨的女演員,也是很唏噓了。
演員的演技和人格魅力決定了他們是否能成為明星,甚至巨星,毫無疑問,赫本就是那種既有演技又有個人魅力的演員。
晚年的奧黛麗·赫本是聯合國的愛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她帶來的明星效應,使得眾多發達國家的人們開始關注第三世界國家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
她不是單純拿慈善來鍍金的明星,她多次不辭勞苦深入世界上最貧困、最惡劣的數個國家和地區。比如,她曾坐在貨運飛機里的米袋上,輾轉2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衣索比亞。當時那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當地流行病充斥,細菌性痢疾、肝炎、斑疹傷寒、瘧疾、狂犬病和腦膜炎盛行,個人前往風險極高,當地幾乎也沒人知道她是明星,連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1992年她在索馬利亞看到大批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圖為她爬上卡車查看死亡的兒童屍體。
高清和彩色鏡頭下的她消瘦、乾癟、臉上全是皺紋和色斑,沒了粗平眉和假睫毛,她的眉眼又變得像少年時那麼寡淡,但是那時的她,依然讓人感覺很美。1993年1月20日處於彌留之際的赫本已經常常陷入昏迷,在短暫的清醒時刻,大兒子肖恩問她有沒有什麼遺憾的,她說:「沒有,我沒有遺憾...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兒童在經受痛苦。」這是她陷入永恆的昏睡前,說的最後的話。
赫本去世之後,《紐約時報》發表了一段社論,很好地總結了人們喜愛赫本的原因:
「四十年之後,縱然歲月的痕迹爬上她的額頭、眼角布滿魚尾紋,下巴的弧線也變得模糊,人們想到奧黛麗·赫本仍會為之動容、為之微笑、為之懷念。
奧黛麗從來不擺出一副雍容華貴的樣子,也不掩飾自己的衰老。她就象任何一個63歲的老人,比那些不願暴露年齡的同齡人更加鎮定自如。真希望她能再長壽些,教育我們如何進入老年。」
推薦閱讀:
※一化妝就又老又臟?手殘黨如何避免?!(內含乾貨)
※好看的眼線,讓你淡妝濃抹總相宜
※夏天拍婚紗照怎麼化妝?夏日如何化妝不容易脫妝?
※化妝技巧讓你的優點更突出
※為什麼女生到了一定年齡都會特別喜歡粉紅色?
TAG:時尚 | 化妝 | 奧黛麗·赫本AudreyHepbu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