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故宮文物,是怎樣運到台灣去的?
來自專欄魔幻現實歷史學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個北京故宮,台北有個台北故宮,兩個故宮的藏品加起來,再加上瀋陽故宮、南京博物館的一些藏品,和大量流失在外的文物,才是原本清宮留下的全部珍寶。流失的文物大都是民國初期末代皇帝溥儀和當時的宮內太監等偷運出去的,南京博物館的是當初北京故宮為了避戰亂運到那裡儲藏的,那麼台北故宮的文物,是怎麼過去的呢?
去台灣前,文物就不在故宮了
1924年末代皇帝走出這個宮殿後,清宮正式得名「故宮博物院」,向普通民眾開放。平靜的狀態並沒持續多久,1933年起,戰爭的陰雲籠罩華北,故宮文物就踏上了遷徙之路。
1933年,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先是走鐵路從北京經南京到上海,1937年一部分經湖北漢口、湖南長沙,於次年被疏散到貴州省貴陽,1939年被運到貴陽郊外的安順洞窟。因為戰火又延燒到安順附近,1944年被送進四川省的偏僻鄉下巴縣避難。剩下的文物中,有一大批走水路沿長江逆流而上,一度被安置在四川省重慶,1939年再走水路被運到四川省的樂山。剩下的走陸路從南京北上徐州,再往西到達陝西省寶雞,停沒多久,又再走陸路到四川省峨眉。1945年日本投降,疏散到巴縣、樂山、峨眉的文物都一度聚集到重慶,之後走水路沿長江向東而下,1947年時回到南京。
經歷了千里流浪的故宮文物在新落成的中央博物院進行了一次展覽,吸引了十萬多名觀眾,蔣介石也在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的陪同下來到展場,並在後母戊大方鼎前停留了許久。
照原本的計劃,文物將會隨後運回北京,放回北京故宮。然而還沒等出發,內戰又爆發了。
多人決議,送文物去台灣
解放軍節節勝利,國民黨政府危險的局勢使國民政府教育部政務次長、故宮博物院理事會理事杭立武心急如焚。
去台灣的決議並不是一開始就定下的。根據《故宮七十星霜》記載:「故宮的理事為了文物的安全,頻繁召開會議討論疏散事宜,但究竟遷往何處為最上策,一直沒有最後的結論。」當時故宮的理事長兼行政院長的翁文灝反對遷移,他認為,那個時候國民黨和共產黨正在進行和談協議,如果遷移文物會對民眾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波及和談。而把重點放在故宮文物安全上的文教官員及故宮專業人員,則主張儘早搬遷以防不測。
要求文物避難的聲音愈來愈大,以至於反對遷移的翁文灝也同意在南京的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官邸召開緊急會議。這一決定性的協商於1948年11月10日舉行。會議有八人參加。包括召集人翁文灝、教育部次長杭立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傅斯年、教育部長朱家驊、外交部長王世傑、蔣復璁等人。由杭立武主導會議的進行。
雖然是非正式會議,但卻是左右故宮文物命運的一次討論,所以現場氣氛緊張。經過長時間激辯,眾人決定從故宮文物中選出六百箱運至台灣,由杭立武擔任總負責人。除翁文灝外,其他出席者全部同意,蔣介石也承認這項決議,於是國民黨當局正式決定將文物搬遷到台灣。
想運七批,最終運走了三批
1948年12月21日,一個蕭瑟的冬日,國民黨海軍「中鼎號」運輸艦悄然駛進南京下關碼頭。消息傳出,下關港聚集了聞訊想逃到台灣的百姓。他們自作主張登上中鼎艦,在甲板上打開鋪蓋,怎麼樣也趕不走。杭立武焦急萬分,他打電話給海軍總部。不一會,海軍總司令桂永清趕到,登上軍艦親自勸說大家以文物為重,並保證會另外安排船隻上大家安全撤離。人們終於下了船,把空間讓給了文物。12月22日清晨,中鼎輪起航。船上裝著712箱精心挑選,價值連城的精品文物,包括來自故宮博物院32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212箱、中央圖書館60箱、中央研究院歷史評議研究所120箱,另有外交部重要檔案60箱。文物都放在中間的大艙,一個一個的木箱摞起來,用繩子固定住,上麵包著油布。在海上航行的那幾天里,一部分工作人員晚上就用梯子爬上去,睡在文物箱子上面。12月的台灣海峽,風浪很大,還時有大雨。中鼎輪是平底船,在江河中行駛還算平穩,到了海上顛簸得厲害,很多人都暈船。在海上漂泊了四天,中鼎輪到達基隆港。所有文物卸船,運往小鎮楊梅的倉庫暫存,後來又運往台中糖廠提供的較為乾燥的倉庫,並在那裡為文物保護人員建了宿舍。
1948年年底,第二批文物挑選了出來。這是遷台文物中最多的一批,共3502箱,包括故宮168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486箱,中央圖書館462箱,中研院史語所856箱,北平圖書館18箱。其中故宮運出的文物尤為重要,不僅有宋元瓷器精品和保存在南京的全部青銅器,還包括全套文淵閣《四庫全書》和離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共七部,故宮文淵閣所藏是第一部,也是繕寫得最為完整的一部。《四庫全書薈要》系四庫全書重要部分的摘錄,供皇帝隨時取閱之用,共繕寫了兩部,一部存於紫禁城御花園的離藻堂,另一部存於圓明園味腴書室,後毀於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時。也就是說,運去台灣的這一部《四庫全書薈要》,已是世上所存之唯一了。
這時的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已經再也派不出一艘軍艦了。杭立武包租了招商局的輪船「海滬號」。這一次的文物運輸很順利,1949年1月9日到達基隆。
1949年1月10日,徐蚌會戰結束,解放軍全面勝利,進入南京指日可待。1月14日下午,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緊急召開理事會,最後決定盡量將尚留在南京的4000箱文物全部運到台灣。第三次文物搬遷計劃在1949年1月下旬進行,下關港的碼頭工人一度以農曆年休假為理由,不願搬運文物。在支付特別津貼後,碼頭工人才同意行動。這次的船是「崑崙號」,民眾聽到有船要去台灣,便蜂擁而至港口。這次拒絕不了了,多數的民眾擠在船艙。在甲板、餐廳都堆滿的情況下,勉強裝進故宮博物院的972箱、中央博物院的150箱、中央圖書館的122箱,共計1244箱,只運了預定的六成。崑崙艦開出沒多久,剛過長江口,船上的人突然發現船在往北開。到台灣應該往南,朝北那是去解放區的方向。副艦長覺得事情不對,找到艦長禇廉方。禇廉方一口承認他想要起義,帶著文物投奔解放區。後來船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現在已經沒人清楚了。總之禇廉方起義失敗,崑崙艦最終仍然到了台灣,至於褚廉方,據說船到岸後即被殺掉。
原計劃要分七批運送到台灣的文物,運了這三批就結束了。1949年春天,戰況急速惡化,搬運文物已經不可能了。
有人「反水」,留下了一部分珍寶
這次文物遷移計劃,原本還包括了留在北平故宮的精品。1948年112月14日,北平已經完全被解放軍包圍。杭立武電報催促北平故宮博物院趕緊遴選精品文物,空運送到南京一起赴台。然而,此時的北平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已經做出了相反的選擇。
在首批文物搬遷時,當馬衡知道是由他在北京大學當教授時教過的學生庄尚嚴負責護送,還曾經寫信給庄尚嚴,勸他說:「不要接下這個工作,不然我就跟你絕交!」1948年底,當國民黨催促馬衡挑選文物運往南京時,他告誡大家「不要求快,記住!不要求快。」在馬衡的指導下,包裝工作慢條斯理、拖泥帶水地進行著,一直拖延到1948年的12月14日。這一天,北平城徹底陷入了解放軍的合圍當中,馬衡關閉了午門、神武門和東西華門四門,選裝好的精品文物再也無法運出。在馬衡的周旋下,北平的文物沒有運出一箱,全部留下了。
被認為保護文物有功的馬衡,也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到1954年間,一直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並於翌年1955年過世。
文物分兩岸,愛中華文化的心一樣
分三次海運到台灣的故宮文物共計兩千九百七十二箱,包括陶瓷器及書畫共一千四百三十四箱、圖書一千三百三十四箱、宮中文書檔案兩百零四箱。與北京運出時相比較,大約減少兩成,但是那志良等專家挑選的珍品大致都在。
1965年,台北故宮落成,這個建築的外觀,與中山陵非常相似。原因何在?台南大學教授蔣伯欣是這樣回答的:「故宮的國寶和國民黨政權一樣,都在中國大陸各地流浪漂泊,好不容易最後到了台灣。那個博物院,不得不融入中華民族的榮耀、對大陸的鄉愁和對戰爭的歷史記憶。」
當時故宮最高層的博物院主任委員王雲五說:「有一天必會實現『反攻大陸』,這裡所藏故宮的文物應該會遷回大陸故宮紫禁城。」戰後在台灣擔任「教育部長」的王世傑也說:「回到大陸時,故宮文物也會回到大陸,把複製品留在台灣。」
中央博物院的高仁俊和文物一起來到台灣,跟許多故宮職員一樣,都認為「半年後應該會回去」,但事與願違。「到台灣十年後,仍沒想到下半輩子會在台灣過。所有的故宮職員都相信,總會和文物一起回到中國大陸的。但現在已經不這麼想了,想也沒意義。讓時間決定一切吧。時代會怎麼轉變,我們也不知道。雖然如此,保護文物、保存中華文化,這份工作真的很有意義。」
資料來源:
野島剛《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
周兵《台北故宮》
推薦閱讀:
※馬克龍與大24歲的妻子手牽手參觀故宮,甜蜜秀恩愛
※故宮曬出賞花圖
※明 文徵明 《曲港歸舟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帶一本書逛故宮
※驚天揭秘: 北京故宮的10個未解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