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美國打的是什麼?

貿易戰,美國打的是什麼?

來自專欄白話經濟

近期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新聞太多、分析也太多,看的人多覺得眼花繚亂,理不出一條主線來。

不僅經濟學者如此,恐怕我們的談判團隊和決策層也會覺得困難。經濟學者覺得困惑,是因為特朗普的招術不合貿易的常理,頗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要「亂拳打死老師傅」 的勁頭。按理性的經濟邏輯,解釋不通,理不出頭緒。

談判團隊和決策層,可能更多著眼於研究特朗普這個人和它的團隊,關心的是他們究竟想要什麼。如果能夠搞清楚對手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想法,對談判和貿易戰的結果就有了底。

對特朗普是什麼樣的人,研究已經很多了。但我認為,在中美貿易戰中,更關鍵的問題,是特朗普希望通過中美貿易戰成為什麼樣的人。而這,決定了他的貿易戰目標和具體打法。

一、如果他只是一個短視的商人

其實也不複雜,只有兩種可能。如果特朗普只是像大家分析的那樣,骨子裡是個商人,唯眼前小利是圖,短視,他的目標只是中期選舉和自己再任一屆,那麼,中美貿易戰就會簡單得多。特朗普所需要的,只是大幅度減少美國的貿易赤字,兌現他在競選時的承諾,向自己的票倉顯示自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行動派。他的手段,也無非就是以關稅為威脅,迫使中國這樣的順差國增加進口、買買買。

果其如此,中國就沒有必要特別擔心。對中國來說,保住美國這個市場才是最關鍵的。以「買買買」的方式,增加從美國的進口,如果能換來美國止戰、美國市場不丟,這種妥協就是值得的,是兩害相權之輕者。中美華盛頓會談、發表聯合聲明後,中方同意將大量增加自美進口、實質性減少赤字,這看似一種讓步和妥協,實際上已經是代價最小、最好的一種結果了。

而如果撇開面子和情緒化,增加從美國的進口,甚至都算不上什麼「代價」。即使沒有美方的壓力和貿易戰的威脅,在中國自己原本的改革議程上,擴大對外開放、增加進口已經是計劃之中、板上釘釘、必須要做的事。中國宣布舉辦聲勢浩大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在2017年5月,特朗普這時候才剛剛上台,正忙著減稅,對華貿易戰還沒有影子呢。中國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領導人選擇博鰲亞洲論壇發聲、對外宣示擴大開放的決心和舉措,也是早就確定下來的事。中國副Premier今年1月在達沃斯透露,2018年中國將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開放舉措,「可能有一些措施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而此次貿易戰之重頭、美國301調查報告出爐,還是兩個月後的事情呢。

這三個例子都表明,擴大開放、增加進口,是中國原本的既定國策。有沒有貿易戰,中國原本都是要做的。只不過中方原來有自己的時間表,還沒有來得及按部就班地推進,就被特朗普的貿易戰亂拳打亂了節奏。原本主動的事,被特朗普這一攪和,也弄成了被逼和妥協的感覺。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

其實,如果中美之間此前有更為充分的溝通,美國對中國自主擴大開放、增加進口有更多的信任而放棄貿易戰這種損害中國面子、打亂既定部署的做法,中美貿易逆差問題是有可能換個方式平穩穩地解決的。19大文件里明明白白地寫著,中國下階段著力解決的,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增加進口、讓人民享受到更好品質的商品與服務,正是題中之義。中國為什麼大張旗鼓地搞進口博覽會,向全世界的生產者喊話、邀約,就是為了表明這樣一種態度。

而在實踐中,中國遊客在海外掃貨般的「買買買」,再明白不過地註解了什麼是「美好生活需要」。中國的決策層敏銳地捕捉到民眾需求的變化。擴大開放,讓民眾享受到高品質的外國服務;增加進口,讓民眾享受到高品質的外國商品,這是19大確定的政策基調。

只是可惜了。急性子的特朗普沒有給中國自主開放、自主進口的時間,非要來硬的。本來是兩全其美的事,非要搞得大家都不痛快,連帶得世界經濟和其他國家心驚肉跳。何必呢!

但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也沒有什麼特別大不了的。貿易戰告一段落,中國保住美國這個大市場,並歡迎美國作為進口博覽會最大的賣家來上海Party。時間長了,美國和世人都會明白,中國原本就是真誠地要開放、進口,打這個貿易戰逼中國就範,實在是沒有必要。

問題是,特朗普真的是只想這麼遠嗎?

二、如果他想作一個青史留名的總統

國際貿易的基礎是比較優勢。從理論上講,各國按比較優勢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效率最高,對世界經濟最為有利。美國在二戰以後,在資金、技術上具有壓倒性、全面的比較優勢。正是基於對自己比較優勢的信心,美國一直是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旗幟和主要推手。

現在美國反轉,也只有一個解釋:它對自己比較優勢的信心動搖了。

幾大生產要素中,美國的優勢在土地、資本、技術,而短於勞動力。中美貿易的基礎,是美國享有資本、技術的比較優勢,中國享有勞動力方面的比較優勢。這種格局不變,中美貿易發展再快、美國貿易逆差再大,美國也不會真正擔心。唯一能讓美國真正擔心的,是其在資本、技術方面的比較優勢被弱化、被趕超。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國尚存的這一點比較優勢沒了,美國從全球化和國際貿易就得不到好處,自由貿易也就失去基礎。

那麼,美國為什麼以前不擔心、現在擔心了呢?

因為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

首先,90年代以前的全球化,市場是全球的,但生產是本國的。美國產品行銷全國,但廠子主要還是設在美國,美國工人幹活、美國白領管理、美國科技人員研發。90年代起,由於信息、通訊、物流的大發展,生產的全球化成為可能,成為跨國公司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利器。

如果生產只是在美國進行、由美國人製造,技術和技能被「外人」學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美國因此可以長期保持其在技術、創新上的比較優勢。但是,當生產實現全球化,廠子搬到外國,工人主要是當地人,管理層和研發也高度本地化,技術和技能再也「捂」不住。發展中國家,通過招商引資,「干中學」,工人學會了技能、白領層學會了管理、技術人員掌握了一部分技術。慢慢地,發展中國家在美國原本有優勢的領域一步步趕上來,美國的比較優勢就會逐漸喪失,除非美國自己也在進步、而且進步得更快。

這其實不算什麼秘密。美國也不是第一天才發現這個問題。上世紀世界製造業的三次大遷移,將日本、德國、四小龍帶入發達國家行列。它們在很多方面都已縮短了與美國的優勢差距,甚至走在了美國的前面。

但這次是中國,不是一個數量級的體量。

中國已經是世界工廠。這個工廠,如果只是發揮勞動力優勢,自甘於造造鞋子、襯衫、小五金之類,美國不會擔心。但如果這個世界工廠開始造飛機、高科技船舶、電動汽車、高鐵,生產也日趨智能、信息化、自動化,在這些美國傳統的比較優勢領域,中國如果迅速地趕上來,美國就會失去全球化和自由貿易中僅存的優勢。對美國來說,這才是心腹大患。貿易赤字,不過是癬疥。

綜合美國各界的分析和評論,美方這次是真的害了怕。他們列出的根據,大概有下面幾條:

  1. 中國是世界工廠。美國在這裡大量設廠生產,美國技術和技能很難捂得住。
  2. 中國舉國體制,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能夠在技術、研發方面較快地取得突破,縮短與美國的距離
  3. 所謂的「強迫技術轉讓」、「網路竊取技術」
  4. 長期人為壓低匯率(不是指現在),人為創造中國出口的比較優勢(「貶」出優勢),相應打壓美國的比較優勢,造成工廠倒閉、工人失業。而製造業的特點是,毀掉容易,重建難。一旦衰了,重振的希望十分渺茫
  5. 勞動和環境標準低,人為創造中國出口的成本優勢

這五點,是美方的說法,我們可以在另文中一一駁斥。但問題上,美國人是這樣認為的,而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使他們開始真正地擔心,中國將在可預見的將來,全面趕超美國尚存的比較優勢,從而將美國淪為全球化的真正輸家。

在美國的歷史上,將美國由頹勢中扭轉過來的總統,都會青史留名,最近的一位,是羅納德·里根。美國現在的形勢,短期看是不錯的。但從長期看,很多美國人非常擔心,美國將喪失其僅存的比較優勢。從這個意義上,美國短期的強勢難掩長期的頹勢。至少,是一種值得警惕的趨勢。

特朗普如果只是一個短視的商人,只看到中期選舉和自己的連任,則解決貿易赤字即可。但如果他想做一個里根那樣可以青史留名的總統,可能就會盡一切可能,來阻止中國在技術上、研發上趕超美國。

從現在的形勢看,不排除這後一種可能。在中美發表聯合聲明、中方承諾採取行動實質性減少貿易逆差後,美方卻做出了一系列看起來出爾反爾的舉動。這些舉動,只能用後一種可能來解釋。比如,威脅對中國500億出口產品徵稅,這500億產品,即包括「中國製造2025」中包含的、損害美國經濟優勢的新興高科技產品,並以資本品、中間品為主,其中一定比例涉及美國在華投資企業。這種有選擇的加征關稅,將打擊目標指向高技術產品和美國在華投資,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迫使全球供應鏈和美國製造業「迴流」美國。

而美國財政部加強對中國投資的審查、禁止中國公司收購涉及重大工業技術的美國公司,則是再明顯不過的後一種可能了。


推薦閱讀:

不大不小的落地鎚子
單向,雙向和零貿易
當「毛衣」成為必須品
如何防範信用證欺詐?
五月底公開課程招生

TAG:國際貿易 | 美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