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中國最美的梯田,和最自由的戀愛

這裡有中國最美的梯田,和最自由的戀愛

來自專欄了不起頻道

https://www.zhihu.com/video/993560492799119360

雲南元陽梯田,廣西龍脊梯田與貴州加榜梯田,是中國的三大梯田。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江縣加榜鄉,地處月亮山腹地,就因加榜梯田而聞名。

而加榜鄉的黨扭村,就矗立在這裡的梯田之中。

黨扭是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這裡有上千年的農耕歷史,被列為全球重要農耕文化保護地。

黨扭村位於加榜鄉東,全村總面積為10.10平方公里,近千村民 。長期以來,由於教育、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滯後,黨扭村經濟發展緩慢, 群眾的生活相對困難。

恰逢雨季,這裡的梯田與古老的吊腳樓在雨後顯得別有風情。

生活在黨扭的,幾乎全是苗族人。

苗家人沒有文字,關於梯田的來歷,也只能根據老人口中的傳說揣測。據說,三國年間,苗家祖先為躲避戰亂逃至加榜一帶,以打獵為生,少種稻穀。

有一年,苗家人追獵至如今的黨扭,在一片高山莽林中生火煮食。第二年,他們再來此處時,發現原先灑落在此處的稻穀竟長得異常茂盛,便認為此處適宜種稻,於是在這裡辟林開田,種植稻穀。

從古到今,黨扭人精心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

這裡的人自古以糯米為主食,在高山梯田裡種植著近百種原始的糯稻。遠離現代文明的喧囂,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大山深處。

黨扭獨特的地型地貌決定了這裡的梯田面積最大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最小的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百上千畝。

最長的2,300米長,最短的卻不足一米。即便是長達幾百米的同一丘梯田每一部分的大小形態也完全不同。

山上的梯田,不適宜機械化的收割,人們依然用著傳統的摘禾刀。和平面地區相比,在陡峭貧瘠的大山裡種水稻,需要更多的智慧,順應著山勢,黨扭的祖先們,完全靠著雙手創造了這一切。

但糯稻並不是唯一的收穫,水田裡還藏著其它的秘密。

多年來,聰明的黨扭人發明了在稻田中同時飼養魚兒和鴨子的方法。魚和鴨可以幫助糯稻清除蟲害。而它們的糞便又能給稻田提供充足的養分。

至今,這裡的土壤幾乎沒有使用過農藥和化肥。

最後,在這片稻、魚、鴨和諧共生的環境中,稻田養魚、魚養稻,稻、魚、鴨三豐收。這就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稻魚鴨」複合系統,讓黨扭人世世代代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糯稻品質卓越,但單產僅有水稻的一半。在中國的栽培總面積不足水稻的5%,但大山裡的人們仍然播撒著祖傳的種子,與糯稻相互依存。這些古老的糯稻品種包含著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在今天以及未來的餐桌上將愈加珍貴。

如今,黨扭的大米六塊一斤,糥米賣到十塊錢一斤,還是供不應求。

他們施牛糞,用山泉水澆灌,肩挑背扛,手工脫粒,沒有任何可以藉助的工具,也沾染不上一點現代工業的廢氣。

黨扭的稻香魚則要賣到五十塊錢一斤。

跟很多地方的農村不同,在黨扭,層層疊疊的梯田,沒有一丘田是荒蕪的。

靠山吃山,這些,也成為黨扭人最主要的生活來源。

黨扭人世代居住的房子,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吊腳樓。

這些吊腳樓全是木頭做的,而這些用來建房子的木頭,也都是黨扭人自己砍的,基本造成三層的樣子。

第一層不住人,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二三層飲食起居、招待客人。專門建的穀倉則用來儲存收穫的糧食。

吊腳樓里的室內擺設,很符合城裡人追求的斷舍離,屋內傢具很少, 看起來空蕩蕩的,連飯桌吃完飯之後也會被隨手掛在牆上, 很多黨扭人認為,只要有足夠生活用的物品就足夠。

多年前的貴州日報,是他們珍貴的精神食糧,同時也成了裝飾這些吊腳樓的牆紙。

在黨扭,留守在村裡的老人、婦女和小孩居多; 20歲左右的年輕人大都出去讀書或是打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基本讀完初中就會放棄。

但不管在哪,這些年輕人都會在農忙時節回來幫忙,而每年的這個日子,也成為年輕的小夥伴們難得的相聚時光。

黨扭小學,同時還是村民文化學校。

學校建在半山坡上,設施簡陋,但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有教學樓與宿舍樓還有食堂。

這所由遊客們捐助修建的小學,承載了一千多黨扭人的希望。

一至六年級學生平時都在教學樓里上課,農閑時一些農民的掃盲工作也會在這裡進行。

大山深處路遠的孩子當天往返有困難的,需要寄宿在學校,宿舍條件並不好,大家都帶著花花綠綠的被子,上鋪離支離破碎的天花板很近,偶爾下雨還會漏水,這樣的狀況近年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懷下,已經有所改善。

由於當地教師缺乏,有不少外地支教老師來此工作。目前,黨紐小學共有學生不足200人,學生家離學校距離最近的2公里,最遠的3公里,孩子們需要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學校。

有些小學生,需要在上學的路上放牛,放學時再把牛趕回家,沒有汽車,甚至沒有像樣的路,老師卻說:這些山裡娃,很少遲到早退。

苗族是自由戀愛的祖先,他們無所謂門當戶對,結婚不要聘禮,至今如此。

黨扭小伙從來都是先成家後立業,找對象,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撈姑娘」。

一個寨子的小夥子們聚到一起,去另一個寨子找姑娘們聊天約會,如果雙方情投意合,當晚姑娘就可以跟小伙回家,擇日完婚。

這裡的姑娘不在乎對方有沒有錢,家裡房子如何,也不在乎學歷,只看小伙們長得帥不帥,說話是不是好聽。

誰說閃婚的代價一定就是閃離?在黨扭人這裡,完全不存在的。

他們從撈姑娘到完婚,短的可能只需要幾十天,小夥子們從15.6歲開始可能撈過數不清的姑娘 ,但是結婚以後就只會喜歡一個。

結婚擺酒席,通常會吃上一年,親戚家輪流出豬、雞、米之類招待客人,反而自家不用出什麼,這,算是黨扭人與眾不同的婚俗。

他們絕大部分人都是閃婚,但這裡的離婚率卻非常低。

23歲的王紅軍,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父母相繼去世,身為孤兒的他與80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大學畢業後,王紅軍回到黨扭照顧奶奶。

他這個年齡,與大部分15,6歲就開始撈姑娘的黨扭小伙相比,顯得異常尷尬。

50歲的村支書操心起了他的終身大事,甚至還去找了村裡有名的「鬼師」去算他的生辰八字,算他適合怎樣的姑娘。

在王支書的安排下,雖然他學了唱歌,學了搭訕技巧,也騎了兩個小時的摩托去了姑娘寨子里,但似乎依舊沒有撈到心儀的姑娘。

王支書,是黨扭的網紅。

當過9年的代課老師,對黨扭每戶人家的情況都能如數家珍,熱情大方,深得村民的尊重和信任。

王大叔能燒得一手好的清水魚,這算是黨扭特有的美食。

在黨扭,新米節是他們一年最盛大的節日。80%的青壯年都在外打工,新米節這天卻一定回來。

這一天,是艱辛後的歡樂。家家戶戶殺土雞、蒸糯飯、燒田魚、喝泡酒。姑娘盛裝,小夥子吹上蘆笙,在寨佬的帶領下,全村老少舉行祭祖活動,歡慶今年秋收祝福來年豐收。

還有人,用涼粉果做起了最天然的涼粉。

在車、馬、郵都慢的從前,趕集是平常又有趣的事。黨扭不僅能欣賞到陶淵明筆下「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的田園美景,更能體驗這裡最炫的民族風。

趕場更是大山裡人間煙火的最佳體驗。

在黨扭隔壁的宰便鎮,每周六都有趕場。

黨扭人會拼車去宰便趕場,在這裡,人聲鼎沸的不光是買賣,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趕場的日子,四周寨子的人們都會比平日起得早。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從遠近不同的家出發,冒著晨霧,跨過田坎,走過小路,一路哼著歌謠,去趕場。

到達集市上便能看到推車的、提籃的、騎摩托的、背背簍的人們。集市上的服飾攤上沒有大都市的名牌,賣的都是精緻的手工製品:鞋墊、肚兜、銀飾…;農具攤上的掃把、籮筐、飯蔸……無一不是純手工製造。

牲畜攤上農家的稻花魚、走地雞、小香豬……應有盡有;美食攤上米花、白糕、糯米飯,還有令人驚訝的早晨燒烤……

如今,在黨扭的村寨里,一些年輕人已經脫離種植糯稻的生活,定居在城市。伴隨著糯稻種植圈的不斷萎縮,傳統農耕所維繫的集體生活方式也日漸隱退......

但來黨扭村旅遊的人卻越來越多。

他們藉助現有的梯田,將農耕旅遊做得有聲有色,每年到當地觀光的遊客超過10萬人次。

相信這裡的梯田,永遠不會荒蕪。

路線:

加榜梯田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從江縣城以西,因此需要先抵達從江縣城,再轉車去往加榜梯田。從江汽車站每天10:20、14:20有發往加榜鄉的班車,上車買票,告訴司機在黨扭路口下車,30元/人,車程約3小時。下車後即可看到去往加車村的小麵包車,100元/車,能坐7人,平均10-20元/人。徒步約9km,3-5小時。

另外,到達黨扭村後,如果體力好能夠步行的話,推薦親自徒步遊覽梯田,步行全程在5-6個小時。


推薦閱讀:

戀愛必讀的黃金法則!值得單身或非單身的你一看(中篇)
實不相瞞,你可能是談了假戀愛
女友公主病太嚴重? 三招就能讓她心甘情願的跪舔你
怎麼在一周內找到女朋友?
為什麼你一直談不成戀愛,這是最誠實的回答...

TAG:戀愛 | 貴州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