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最動人處是日常

米花之味:最動人處是日常

來自專欄繪畫與文學

2018已經過去一半,《米花之味》還是我的年度最佳。

去年,《米花之味》在FIRST影展和威尼斯電影節嶄露頭角。

台灣頂尖幕後班底助陣,大師們潛移默化的浸潤,讓《米花之味》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

片名很容易讓人想起小津安二郎的名作《茶泡飯之味》和陳英雄的《青木瓜之味》,深究下去,還有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的影子。

故事發生在雲南滄源,當地信奉小乘佛教,每個寨子都有寺廟。婚喪嫁娶都要舉行儀式,以及祈求佛祖恩允。潑水節時,要先用水給佛祖擦洗身體,然後將這個水潑到人身上來表達祝願。

故事的主線是進城務工的母親回到村莊以後與女兒的相處。見識大城市之後她回到雲南邊境的小寨子里,發現自己的故鄉和女兒都變了。再加上少數民族風情和宗教,顯得更加神秘與新奇。《米花之味》里有許多重衝突和對比,譬如城鄉差異、傳統與現代的碰撞等。儘管留守兒童這樣的社會議題看似沉重,但影片延續了詩意的風格,格調明朗,表達舉重若輕。

米花,原本是傣族象徵著團圓和祝福的食物。用在留守兒童身上,則更有了深層的內涵:米是我們種出來的,就像孩子一樣,如果我們沒有管教他的話,米花、米酒都會變了味道的。

故事中人皆為真實且親近的普通人。那些細細碎碎的日常生活細節,也很美,也耐咀嚼,有著強大的滲透力量。

就像《天水圍的日與夜》,母子倆餐桌上的飯菜、青菜,頭天吃剩下的一隻花菇,第二天熱過了,用一隻小碗盛著,又擺上了桌。這樣的日常細節,讓每個人都變得更美,更悠長,也更有質地。

留守兒童,女性地位、宗教文明,影片傳遞出來的東西很多。但導演在講述這一切的時候,沒有過度渲染,也沒有凌駕之上去做任何價值判斷,而是給了我們生活里的諸多美好,求神時院子里的白馬,放學路上的歌唱。

傳統價值與現代觀念在以傣家村寨為代表的中國土地上和諧共存。一邊抱殘守缺尋求神佛庇佑,一邊裹挾在時代洪流中滾滾向前,這就是當代的魔幻現實。

但好在,魔幻現實中也存有美好。

全片最後的收尾,母女倆走進幽深的鐘乳洞,在佛像前起舞,哀悼亡靈,兩人之間也隔閡也隨之消失。

代表兩種價值的母女終於產生共鳴,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科學與迷信,在此刻融合。

這個舞蹈堪稱神來之筆,貢獻了華語電影今年以來最美的畫面。

這種戛然而止的美妙,宛若蔡明亮似的結尾引人回味。

希望更多人珍視這塊米花簡單真摯的味道。


推薦閱讀:

身材苗條的女性易痛經
新新女性
是不是所有的女人對金錢都很重視,要麼愛花錢要麼愛攢錢?
上海 聖誕攝影聚會~女生專場~免費喲~
一款「能點亮女性的首飾」應該具有怎樣的特質?

TAG:電影 | 北野武 | 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