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你的悟性有多高(上) |《自我認知》六要素之六
來自專欄 Walden談求職和個人成長
寫到六要素的最後一個要素,今天我想談一個很抽象的東西 ——「悟性」。
職場上最令人傷心的評價,莫過於「這個人潛力有限,悟性不夠」。只是悟性的確重要,我把它稱為「力的相變」。所謂相變,就是那種顛覆式的變化,如同冰變成水,水化成氣。它不是1%~10%的量變,而是100%甚至百分之幾百的質變。
可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悟性」,到底是指什麼呢?這篇文字我嘗試用自己的角度來解釋一下。
(一)悟性第一關:由具體步驟,進入抽象原則
(二)悟性第二關:由對錯分明,進入隨機而變
(三)悟性第三關:由自我角度,進入設身處地(四)悟性第四關:由發揮強項,進入彌補短板(五)悟性的培養:三大敵人,三個朋友
(一)悟性第一關:由具體步驟,進入抽象原則
首先,我們定義一下「哪裡需要悟性」?
我的看法是:沒法給出確定步驟指導的地方,需要「悟性」。
我在之前的文章《教育和培訓的差別》中提到「Technique」和「Know-how」的差別、以及「Process-driven」和「Principle-driven」的差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可以用Process-driven Technique指導的地方,不需要悟性;反之,需要Principle-driven Know-how來操作的地方,沒法用步驟來指導,需要悟性。
我列舉幾個職場上需要悟性的例子。
比如大客戶銷售。這種銷售,往往是公司里的資深人士才能擔任,因為很多東西無法用步驟來操作 —— 你怎麼理解客戶?怎麼挖掘客戶的需求?怎麼了解背後的競爭者狀況?怎麼分析公司購買者的決策權力大小和彼此的制肘?怎麼出價和談判?—— 雖然有銷售話術培訓,但現場的具體應用,無法用步驟來機械操作。
再比如市場文宣或互聯網運營。很多書籍都在描述《如何寫出爆款文案》。但如果仔細去讀這些文章列出的要點,大多數都屬於原則Principle。比如「要理解你的客戶的需求」。怎麼才算理解了客戶需求呢?怎麼落地呢?到頭來,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例子還能舉很多。大道理人人會講,能做出來的也就那麼幾個。有句話講得很生動:「你懂了很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人生」。
為什麼很多人過不了這關呢?因為Technique和Know-how之間的轉換,是很讓人痛苦的。因為:。
1、再也沒有確定性了。
人都是喜歡確定性的,確定性帶來安全感。步驟就是一種很明確的東西,如果這個步驟還能保證結果,那麼很多人都願意聽話照做。只是Know-how存在的地方,沒有明確的因果邏輯。可是慣性會讓人不願改變,寧願否定眼前的事實,或者尋找虛幻的技巧。2、思考的不確定性。 因為沒有明確的方案,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那麼思考就變成又一道難關。人是偷懶,按步驟操作,你就不用多想了嘛。思考是累的。3、結果的不確定性。 思考就能有好結果嗎?不是。因為沒有確定的「有A就有B」,甚至會像最近《復聯3》里奇異博士說的「他看到了1430萬種情況,成功擊敗滅霸的就一個方案」。你怎麼找到這一個成功的解呢,大量的試錯過程在所難免。失敗是苦澀的,可沒人能預言未來。4、耗時的不確定性。 因為有大量的試錯,你就很難預測成功需要多少時間。可能運氣好,你一下子就成功了,也可能你幾年也摸索不出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投入已經越來越高,那時候你是堅持還是放棄?你是真進入了死胡同,還是在經歷黎明前最黑的黑暗?沒人知道。
慣性是最難克服的。習慣了技巧的人,很難擺脫對確定性的依賴。
書店裡媒體上,到處都是《寫出好文案的37個技巧》、《如何1年賺100萬》的噱頭,因為「確定的步驟、確定的時間、確定的結果」。
這是人的天性,如果能走出來,就叫「蛻變」。
(二)悟性第二關:由黑白分明,進入萬千變化
在說這第二關之前,我想先請大家做一個判斷:
有兩個學生,一個是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第一名,另一個是普通大學的畢業生,請問兩個人哪個更優秀?
如果你已經得出判斷,那我再加些背景信息:
北大的高材生,出生家庭富裕,一路成績優秀。普通大學的那個學生,父母都是農民,進入大學後全靠自己掙學費。和人合夥在校內賣手機,賺了十幾萬。
是不是有了點差別?我們再添加幾個信息:
北大的高材生,比較自我,競爭意識極強。普通大學那個學生,在校內組織了好幾個公益活動,幫助和他一樣的農村孩子。
我想你該明白我的用意了。
大家都理解: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看清楚「事實」,可事實絕對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比如:
- 1)隱含的標準(或者叫立場,或者叫角度)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說北大的學生更優秀,也可以說普通大學的學生更優秀。但這樣的評價沒有意義,因為背後的標準不一樣。比如你看重成績和學校名聲,北大的同學一定更優秀。但如果你看重一個人的服務精神,那後一個學生會更優秀。
所以「意識到自己評判事情背後的標準」,非常重要。
有個很有名的工具,叫《六頂思考帽》,就是針對這種困難的開發的。英國學者德·波諾他要求人在思考和討論的時候,確定自己的標準。比如黃色思考帽代表積極的角度,黑色思考帽代表了否定的角度。這樣的設置,會幫助一個人思考問題比較全面。也避免了不同人在討論問題時,因為背後標準的不同,做無謂的爭辯。
中國古代也有本很有名的書,叫《長短經》,歷史上也把它叫《反經》。它的基調,也是讓人學會從各種標準/立場/角度來看問題,而不是絕對的「對錯、好壞、善惡、是非」。
- 2)具體定義程度和範圍
假設標準已經確定,判斷好壞已經不難,但具體到「好多少」,就不容易了。
大家可以看到:寬泛、含糊、絕對的判斷是容易的;精確、具體、相對的判斷是艱難的。作為培訓師,我經常碰到沒自信的同學,會這麼說:「我覺得自己不夠好。」
以前的我會去安慰,幫她指出她優秀的一面。結果是基本沒用。 後來有經驗了,我開始這麼提問: 「第一,能不能給我定義一下,在你的概念中,什麼才算『好』?」 「第二,能不能按你的標準來設定一個具體分值,說明你離自己定義下的『好』,是60分對100分,還是99分對100分?因為相比於滿分而言,60分是不夠好,99分也是不夠好。」 「第三,能不能給你定義里的『好』,加個範圍限定。比如你說自己溝通不好,能不能更精確地區分是『表達不好、寫作不好、還是演講不好』?」
我把前者叫做「情緒性判斷」,目的是表達情緒和自我的價值觀。後者叫「解決問題性判斷」,它的目標是去解決問題。網路上現在到處是黑白分明的情緒性判斷,因為這個不費腦子,就像孩子用「好人、壞人」、「喜歡、不喜歡」區分一切電影角色一樣。
因此,悟性的第二關是「由黑白分明,進入隨機而變」。隨著標準 / 立場 / 角度的變化,得出更合理的判斷;具體化程度和範圍,使判斷更精準。
看來一篇真的寫不完。後面的部分在(下)中去表達,不過感覺可能還會有一篇(中),哈哈。郁宏翔用現實主義的方式,靜候理想主義的未來
推薦閱讀:
※怎麼才能留「好」學?
※設計師這樣的工作,可以做一輩子嗎?職業生涯應該如何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師考試 哪個比較正規?
※怎樣聊天,收穫有效人脈?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