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抱歉,這種神作我誇不下去

前不久,一部印度神片在中國上映。

幾乎被吹到了天上。

今天,Sir還真的想出來抬抬杠。

《巴霍巴利王2:終結》

Baahubali 2: The Conclusion

說它是神片,絕對不假。

4000萬美元投資,上映6天,成為全球最賣座印度電影。

全球票房累積超過17億元人民幣,刷新了印度影史紀錄。

而傳到我們這,先火在了微博上。

在第一部的時候,一套「土法鍊鋼式」的火戰兵法,就在微博上瘋傳起來。

到了第二部,Sir的後台也被好多「開掛」發燒友佔領。

為什麼不講巴霍巴利王......哈哈哈哈哈......特別好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審美突然就這樣炸了@徐宓&甄家的貓老闆

坦白講,從第一部到第二部。

Sir確實對這種無腦開掛有了排斥反應......

你開掛就開掛吧,我們也就當個樂。

可這股油膩的裝逼氣息是打哪來的呢?

非常神氣的雙手叉腰

伴隨著第二部的到來。

印度同胞的想像力是越飛越高。

開篇,影片標題依舊巍峨壯觀,點題的是頂天立地的一個「2」。

想像力肆意翱翔的同時,故事結構上就比較簡單了。

或者,可以說它任性:

第一部上半場,講兒子;下半場,講爹。

第二部全場講爹;傷停補時的一場決戰,再講回兒子。

上下兩部共五個小時(326分鐘!),講述了兩代巴霍巴利的恩恩怨怨,最終迎來大結局。

Sir是真不想跟你聊他的劇情,因為確實沒啥聊的......

「印度神話風的王子復仇記」差不多就總結完了。

與其說是尊重印度的神話傳奇,倒不如說是服務於大眾的特效腦洞戲。

腦洞一定要放在開掛上嗎?

更重要的是裝辶......啊,不對,是有型上。

就拿主角巴霍巴利來說。

除了"臂上能跑馬,拳頭能站人",最大的特殊能力就是一頭永遠隨風飄逸的秀髮。

24小時不間斷吹風機貼身服務,生動演繹什麼叫:蒂花之秀,秀到沒朋友!

抓緊一切時間耍帥。

好好走路?不行。

必須來個魚躍入水。

好好騎馬?不答應。

必須天降雷火蹄兒才撒得歡。

而且,重要的帥一定三個鏡頭重複三遍!

「你好,我是摩喜施末底的統治者,打碎鐐銬之人,龍之母,不焚者,風暴降生咖喱咖喱王。」

干大事的頭髮當然不會著火了......

「我愛你,而且我的腳板也很乾凈。」

這個就算了...

好了,不要舔屏了,放回打鬥上面,打起來更要帥。

這就是一個所到之處物理定律自動失效的男子。

想舉多沉舉多沉、想跳多高跳多高,根本不在話下。

最終決戰的兩人互毆,別看動作都不是太大,內功愣是能把身邊幾十米雕像的基石都干碎了。

為了貫徹落實帥的核心思想,另一項技術動作必須爐火純青。

慢。。。動。。。作。。。

凡有打鬥,必有慢動作。

最離譜的,是最後手刃仇人那一刀,巴霍巴利凌空躍起,接住盟友拋來的刀,振臂一呼,剎那間天雷滾滾——

雷神劈滅霸那一斧子簡直是小學生打架......

別忘了前面說的,能帥就盡量帥!老規矩不能忘——

慢。。。動。。。作。。。

從起跳到落地,Sir掐了一下表,巴霍巴利同志足足飛了20秒。

這套路Sir當然懂,釋放高級技能是需要吟唱時間的。

在Sir伸伸懶腰、打打哈欠之後,巴同志終於著陸,並在落地瞬間,手起刀落。

啊啊啊啊啊!

咦......扎腿上了?

你當然不懂了,這是高風亮節讓人頭啊朋友們。

IMDb最高拿到8.9分,妥妥地要進IMDb250啊。

但你猜怎麼著,後來才發現,評分基本上由還嗨著的印度兄弟承包了。

你看到一部五星片會怎麼樣?

得起立吧,得鼓掌吧。

但再看看人家你就知道什麼叫自愧不如——

《巴霍巴利王》的放映現場,印度人民是一邊蹦迪一邊看的,互動式觀影。

作為下至貧困山區,上至全民娛樂活動,印度電影的第一個指標是實惠。

首先,份量要足。

《巴王》上、下兩部共計326分鐘。

《三傻大鬧寶萊塢》時長171分鐘。

國寶級密集恐懼科幻史詩《寶萊塢機器人之戀》,長達177分鐘。

「不讓我在電影院開開心心的待上一下午,你就是騙錢。」

有了實惠,接下來,就分成了南北兩派。

以北印度「社會派」,和南印度主打的......嗯,暫時叫它「快手派」。

印度可不止北印度一個寶萊塢,在南印度還以語種分出不同影視基地:泰米爾語的考萊塢,泰盧固語的托萊塢……

每個「萊塢」生產各自語種的電影,面向各自地域的市場。

而在中國內地市場火起來的印度電影,基本都屬於北派。

它們風格逐漸向歐美化靠攏,主題上也不斷貼近民生:教育問題、種姓制度、宗教問題、男女平等。

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阿米爾·汗。

但在南印度,北印度的這一套卻怎麼不吃香。

首先,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外語片,需要字幕才能看懂。

然後,在人家看來,這些長篇大論的故事都無聊爆了好嗎。

人民喜聞樂見的,是每20秒一個開掛的「快手式」審美。

唱歌跳舞齊全。

而且時常跳得很油膩。

嗯,油膩。

動作戲更是要誇張到獵奇。

Sir相信你也在網上看過許多開掛片的GIF,而且會愛不釋手地一個接一個地看。

就如同看那些奪人眼球的小視頻一樣。

總說南印度電影的腦洞大,想像力逆天,其出發點還是在絞盡腦汁,不斷地迎合觀眾。

動作、特效、大場面,越多越不嫌多。

就拿《巴霍巴利王》來說,標準南印度出品,號稱印度投資最貴的電影。

上千個特效鏡頭經費熊熊燃燒,但單個的特效鏡頭拿出來,還是滿滿的貼圖質感。

保量,不保質。

更多對《巴王》誇讚是它:腦洞大,能開掛,想像力爆表。

但在Sir的標準里,好的想像力是靠細節撐起來的。

用細節一磚一瓦地構建幻想。

舉一個近一點的例子:在《復聯3》中,鋼鐵俠的最新戰甲Mark50,戰甲以納米液態金屬由核心滲出覆蓋全身,也可自由變化形態大大提升威力。

《復聯3》

但,你是不是也感覺少了點什麼?好像也沒那麼酷......

這套隨我心意自由變化的紅色緊身衣,反而少了一榫一卯精巧組合的器械感。

《復聯1》

在鋼鐵俠身上,一直以來機械感就是他「酷」的加分項。

而這個酷,就是由細節所累積的真實感。

當然,想像力能給出的感受不光是酷。

還可以奇。

還可以仙。

想像力可以玩出各種花樣。

而印度「開掛」神片們的想像力,好像也就只有:

「哎呦卧槽哈哈哈哈」。

也有毒飯在後台指出,《巴霍巴利王》不過是印度「手撕鬼子」量販供應。

......這片和抗日神劇沒啥區別么,2中無出不在的刻意裝b,有點超過我的承受極限了@六游

共同點是——

看起來爽。

但看多了,可會讓人變傻哦。

正當Sir打算鄙視一波《巴霍巴利王》的時候,這邊廂,《爵跡2》公布的最新的預告片。

不出意外地還是那個郭敬明範兒。

呃,在變瞎和變傻之間……

我還是選擇和南印度人民一起傻樂吧。

好了,對這麼多關於印度神片的看法。

關於這部《巴霍巴利王》,Sir更想聽聽你的意見——


推薦閱讀:

推薦:神作《潛伏之赤途》
陳炯:《阿凡達》:開啟立體電影時代的「神作」(時代周報 2010-1-7)
這部十年前的動畫放到現在看也依舊是神作!
如何用今天的眼光看待老滾5?
韓信墓碑上刻著10個字訴盡他一生,史學家嘖嘖稱讚:真乃神作呀!

TAG:神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