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片《一張琴 一座城》唯美展示揚州歷史文化底蘊

揚州瘦西湖

  微視片《一張琴 一座城》從一條河、一張琴、一個人、一條路等視角切入,展現出揚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此次微視片選取了「琴」與「城」兩個概念,「琴」是時間,是聽覺藝術的呈現;「城」是空間,是一座城市的視覺表達。整部微視片以廣陵琴聲來講訴揚州2500年的滄桑變遷,選擇唐宋、明清、近代三個時期,以「文人雅聚」「琴瑟和鳴」「園林唱和」的古琴雅聚情境來表現古琴文化在揚州的千年傳承。

揚州個園

  揚州古琴活動自唐、宋以來,流傳不絕,最盛於清代。清初以徐常遇和徐祺父子為代表的揚州琴家最為著名,操琴技藝精湛,還編輯了許多琴譜,流傳下來的有徐常遇的《澄鑒堂琴譜》, 徐祺 父子的《五知齋琴譜》,吳灴的《自遠堂琴譜》,秦維翰的《蕉庵琴譜》和僧空塵的《枯木彈琴譜》等。

揚州何園

  廣陵派自創立以來,著名琴家綿延不絕,他們的譜集一直影響到現代。

揚州大明寺

  徐常遇字二勛,號五山老人,其古琴演奏風格崇尚「淳古淡泊」,取音柔和,善用偏鋒,節奏也比較自由而不拘。徐常遇之所以能成為一派之宗,主要原因是他受當時浪漫主義和 感傷主義 文藝思潮的影響,「指法探微淺奧,積古人之未盡」,與早半個世紀形成的著名琴派「虞山派」的 「輕、微、淡、遠」 琴風相近而有所發展,因而博人喜愛。但是他主張古曲沒有不盡之處,只能刪而不能增,為了闡明自己的主張.他還比喻說「如刪得不好,最多如古玩字書雖有破損,其未損處未必減色,如果增得不好,就象清水加進了污濁,就再也無法還其本色了」;甚至強調「既是加得極佳,也總非古人所有」。

揚州八怪紀念館

  揚州,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建城2500年,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東端,江蘇省中部,東近黃海,與南通、鹽城市交界;西通南京,與六合、天長縣接壤;南臨長江,與鎮江、無錫市隔江相望;北接淮水,與淮陰市毗鄰,中有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四周被邗江縣所圍,歷來是水陸交通樞紐,南北漕運的咽喉,蘇北的重要門戶。「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揚州城。揚州還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來是人文薈萃之地,風物繁華之城,有眾多的名勝古迹和雅緻園林。

揚州東關街

推薦閱讀:

酒文化盛行 男士該如何飲酒才健康
靳 斕:商務餐桌文化(圖)
交換鼻煙壺-《亞東映畫輯》1930年蒙古
怎樣用一句話把「我愛你」說的很文藝?
相約八岔之夏:赫哲族漁獵文化節隆重開幕!

TAG:歷史 | 文化 | 揚州 | 歷史文化 | 唯美 | 微視 | 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