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自然光攝影用光技巧實例

各種自然光攝影用光技巧實例 光線是攝影的關鍵自然要素之一,其實,photography(攝影)這個辭彙來自於希臘語的photo(光)和graphien(描繪)。在自然光中,許多光線效果都是攝影的表現對象,如順光、側光、逆光、漫射光、日出、晚霞…等,每種光線都有它獨特的造型效果。以下就來好好介紹各式光的特色吧。

順光拍攝清朗風景

光線照射方向與相機拍攝方向一致的光線稱為順光。以順光拍攝的優點是畫面中的景物清朗,能較為實際地傳達景物本身的色彩,並具有光亮、鮮明的氣氛。順光拍攝時,景物往往過於平整,缺乏明暗反差變化,容易使被攝對象缺少質感和立體感。所以,順光拍攝時,要尋找景物的多樣色彩和線條變化,增加視覺起伏感。

順光示意圖

高原上清澈的河流(F20, 1/25s, ISO100, 18mm)

如上圖中,藍天下的河水在高原上靜靜流淌,採用順光拍攝的畫面的層次主要依靠被攝物體自身的明度差異,以及碧藍、土黃等色彩節奏來傳達。順光拍攝時,被攝對象的受光面積大,陰影少測光和曝光控制相對容易,即使使用相機的自動曝光系統,一般也不會出現曝光失誤。

側光塑造立體景物

側光是攝影中最常見的光線,有利於刻畫被攝對象的立體感和質感。利用側光拍攝景物時,景物受光面與背光面反差大,景物層次豐富,透視明顯,立體景物和背景的色調不易互相混淆,有利於表現景物的空間深度和立體感。側光的攝影造型表現力較強,是比較理想的光照角度。拍攝時,要注意把握被攝主體的明暗比例,防止出現明暗失衡的情形。

側光 示意圖

側光 照射下的白楊樹(F9, 1/100s, ISO100, 55mm)

用側光拍攝景物時,一般以被攝主體的亮部為側光點,利用曝光突顯畫面的明暗反差,增加畫面層次的豐富程度。

側光表現細微質感

側光是多數攝影愛好者喜歡使用的光線,側光不僅適合拍攝風景,還適合拍攝人物及一些強調質感的對象。側光是表現被攝對象質感的一種十分理想的光線,它既能勾勒出被攝對象的輪廓線,也能使被攝對象表面的凹凸呈現明確的陰影,進而表現被攝體的質感、紋樣,這就是光影效果。

側光 示意圖

古代建築上的金屬門環(F11, 1/250s, ISO100, 53mm)

如果來自側面的光線較硬,被攝對象的稜角會顯得鮮明,拍攝的照片也會產生非常銳利的感覺。上圖拍攝的是巷弄里住家門上的門環。來自側面的光線較為柔和,金屬材質的門環的明暗反差適中,表面質感細膩、堅實、鏗鏘有聲。

逆光拍攝風景的曝光操作

逆光照射景物時,景物中被光線照射的部分會產生光亮的輪廓,這種光亮的輪廓使主體與背景有明顯的光的界線,不會使主體與背景混合成一片深暗的色調。拍攝逆光中的景物時,往往會因光亮的輪廓和鏡頭前面的光照影響拍攝者的視覺,被攝主體容易曝光不足。因此,拍攝逆光中的景物需要以景物的陰暗部分或中性灰來確定曝光,才能充分顯示出景物的層次。

逆光示意圖

喀納斯湖與金黃色的樹林(F9, 1/60s, ISO100, 18mm)

如圖中,太陽光從小樹林的背後照射過來,逆光為樹木的輪廓鑲上了金邊,拍攝實為樹林進行點測光、曝光,天空的顏色將能完整展現,樹林也會呈剪影貌。逆光拍攝風景也有其弊病:強烈的光線攝入鏡頭,容易造成畫面的眩光和灰霧,拍攝時須特別留意。

逆光是一把剪刀

逆光是最具表現力的一種光線,特別是拍攝透明或半透明的花卉、植物葉片時,逆光照射使透光物體的色彩明度和飽和度得到提高,可以將被攝主體打透,使同一畫面的透光物體與不透光物體之間的亮度差拉大。如下圖,逆光中的被攝主體— 秋日殘葉,以簡潔的形態和集中的受光面積突顯於畫面之中,背景以暗影形式出現,形成了大光比、高反差的藝術造型效果。

被光線打透的一片樹葉(F8, 1/160s, ISO100, 149mm)

人所共知,攝影是減法的藝術。而逆光就好比是一把很好的剪刀,它能使背景曝光不足,色彩還原差,這樣大部分細節會被暗部所掩蓋,使得背景得到凈化,從而突顯主體。逆光拍攝樹葉時,曝光應以被攝主體的亮度讀數為依據,因為表現的是陽光打透秋日殘葉的效果。

推薦閱讀:

山川情攝影作品5
攝影 | 邪惡的好萊塢名人攝影師
從清晨的薄霧到夜晚的星空
攝影的技術標籤
你拍的夜景慘不忍睹,這6個關鍵不能馬虎!

TAG:攝影 | 自然 | 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