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鐵馬冰河W:屢遭迫害的屈原為啥不棄楚投秦?

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早已名滿天下的大詩人屈原被楚國傾襄王貶謫流放至江南(當時的江南指今湖南沅湘流域)。這已經是他人生中第二次被楚王流放了。

屈原,楚王宗室,羋姓,因其祖被封在屈地,當時的王侯貴胄有以封地為姓的習慣,所以又叫屈原。身為王室成員,屈原在楚國的職位是「左徒」,相當於今天的秘書長,也算地位顯赫。

上一次,楚襄王的爹楚懷王聽信佞臣子蘭、靳尚和寵妃鄭袖讒言,加上秦國使者、縱橫家張儀暗中使壞,逐漸疏遠了自己曾經的左膀右臂、直臣屈原。屈原先被貶抑為三閭大夫,乃主管宗廟祭祀、兼職宗室子弟教育的閑職。屈原堅決反對楚與不懷好意的秦建立盟約,但楚最終還是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也被昏聵的楚懷王流放至漢北(漢水以北)。張儀重金收買懷王的幼子子蘭,子蘭極力慫恿懷王赴秦通好,懷王被誘去後遭囚禁,最後囚死於秦國。楚襄王繼位後,性格耿直、高潔磊落的屈原繼續遭受迫害,後再次被流放至彼時荒莽偏僻的沅湘流域。

在流放地蹉跎歲月的屈原常感「憂愁幽思」,看到楚國愈發不堪的政治現實,他「發憤以抒情」,創作出一首被後世傳唱了兩千多年的不朽政治抒情詩——《離騷》。有學者評價道:「《離騷》是屈原用自己的整個生命所熔鑄、凝鍊而成的一部宏偉篇章,他的理想、志向、遭際、屈辱、痛苦、熱情、希望、失望無不傾注其中,字裡行間處處閃耀著詩人個性與才情的光芒」。《離騷》表達出屈原內心的憂憤之情,語言古樸沉鬱、合仄押韻、想像奇特、比喻雄奇、抒情得當,形式與內容都有獨到之處,乍讀就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以至於在他之後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文學體裁與敘事方式——騷體。

屈原在《離騷》中敘述了自己的身世,所以也有人認為它就是詩人的自傳。

屈原被貶謫放逐後,其憤世嫉俗與超拔流俗之態、光明峻潔的人格一毫未改,可他對楚國的忠心卻從未動搖過。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秦將白起率大秦虎賁之師再一次南擊楚國,秦軍有備而來,銳不可當,很快便攻陷了楚國王都——郢都(今湖北江陵)。楚襄王狼狽而逃,遷都於陳(今安徽壽春)。屈原在流放地得知這個壞消息後,頓覺重返郢都的希望徹底破滅,長期鬱積在心底的苦悶瞬間噴發,源源不絕之靈感化作著名詩篇——《懷沙》,他在詩中再次抒發了自己忠貞愛國的情懷和「受命不遷」的氣節,然後他披頭散髮踱到江邊,徘徊一陣後,毅然投汨羅江而死。《懷沙》被視作屈原的臨終絕筆。

後人感念屈原的愛國情懷與高貴品格,於是將他的殉難日農曆五月初五與端午節聯繫起來。每逢端午,民間都要自發賽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祛病、掛菖蒲艾葉祛邪,賽龍舟寓意救起自沉汨羅江的屈子;包粽子則是為了扔到河裡餵魚,魚兒吃飽後就不會傷害屈原的身軀了。總之,端午的一切習俗,都是為了祭祀屈原。

屈原是中華悠長歷史中第一位有明確記載的偉大愛國詩人,當然,他心目中的祖國是大楚。這位清白不污的偉大詩人一生遭小人陷害而顛沛流離,卻從不墜青雲之志,他歷經磨難,壯志難伸,對楚國的熱愛之心卻從未曾冷凝。他創作的詩歌極具象徵意義,瑰麗的語言與雄奇的意象充溢著他對人生的深刻感悟。《離騷》、《天問》、《哀郢》、《九章》、《國殤》、《九歌·湘夫人》、《招魂》等巨制都是中國文學史上很具代表性的燦爛瑰寶。「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等傳唱千古的不朽詩句,讓屈原贏得了「詩祖」的桂冠,更被譽為楚辭的奠基人。

屈原生活的年代,本來較弱小的秦國已經悄然崛起。為實現橫掃六國的雄心,歷代秦君大舉招賢納士,只要真有才能,管你是趙人、燕人、齊人抑或楚人,都可以在秦國受到重用並封官賜爵,秦君用人不疑,眾多客卿得以一展身手,實現抱負。秦國被記入青史的能人大多是客卿,也就是外來戶。比如早期的秦相百里奚就是秦國引進的優秀外來人才;改革家商鞅是衛國人;縱橫家張儀是魏國人;很有作為、提出「遠交近攻」奇策的秦相范雎也是魏國人;穰侯魏冉是楚人;而擊滅巴蜀的名將司馬錯也是客卿;後來秦王贏政重用李斯、王離、蒙恬、尉繚等都是傑出的外來人才。有人說「秦用六國人滅六國」,雖言簡但意賅,卻也道出了秦國重用客卿,由弱變強的歷史事實。

那麼,出身高貴,人格偉大,才氣縱橫的三閭大夫屈原在楚國屢遭小人傾軋、排擠,兩次以莫須有之罪被流放,他怎麼不效仿商鞅、張儀,來他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西去投奔氣度恢廓、求賢若渴的秦國呢?

史載屈原不光博學多才,文學天賦超人,而且深諳政治,尤其長於外交,他口若懸河,腹有奇策,儼然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外交家。這樣的人,正是秦國急欲網羅卻求之不得的英才,他如何不棄楚投秦呢?史載屈原是堅定的反秦派,因而遭親秦的靳尚、子蘭、宋玉忌恨。楚懷王、楚襄王父子二人皆昏庸耳軟之輩,曾經強盛的楚國在他二人的手下變得江河日下,岌岌可危。屈原明知這兩人「爛泥糊不上牆」,卻還是兢兢業業輔佐他們,他「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屢遭小人構陷,兩次被流放,在山窮水盡處,走投無路時,也只是藉手中的筆發發騷情,雖有怨恨,但從未想過放棄楚國,赴秦另謀高就。

在那個紛爭不休、遍地兵燹的年月,諸國間展開了激烈的人才爭奪戰,給權、給錢、賜田、豪宅美女任君取,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人才在列國間自由流動是彼時常態,對於胸藏抱負之人來說,只要能盡情施展自己的才幹的地方就是祖國,幫秦還是助楚早就無人在意了。

貴族出身的屈原就是屈原,他絕不功利,而且如貞婦般從一而終,他寧願為楚國殉葬,也不願西去侍奉時人眼裡的暴秦。他好比一位超然獨立於混沌污濁的塵世之外,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潔之士,固守著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正是這樣遠高於常人的思想境界,寧折不彎的為人,在那遙遠的、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他的身世註定將以悲劇收場。這樣一個不同流俗、個性剛直的人,即便在國之將亡、無力回天時,他寧肯投水自盡,也絕不會屈身事秦,至於楚國值不值得他為之盡忠、成仁,或許他連想都沒想過。大凡有道德潔癖之人都會這樣做的。

屈原的身上,有傳統知識分子「士」的精神,也就是貴族精神。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詮釋了國人身上稀缺的貴族氣質與高風亮節。屈原對節操的看重,絕非蠅營狗苟的凡夫俗子們所能領會。正如他在其作品中所寫:「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他的高貴節操,豈是張儀、蘇秦等極度功利主義的縱橫家們所能比肩的呢?

換種角度看,屈原或許是中華漫長歷史烽燧中唯一被後世永久紀念並頂禮膜拜的唯一一人。雖然他生時不見容於楚王,且屢遭迫害,但死後卻盡享哀榮,並幾成完美人格的象徵,涅磐成中國人集體記憶深處的一座須仰視的文化豐碑。回望五千年浩蕩歷史,多少王侯將相,多少才子佳人,如今能讓人銘記的又有幾個?因一人赴水而死形成綿延兩千餘年的千古民俗,能享此殊榮的唯獨屈原一人。

假如他投奔了秦國,或許也能建功立業,更可安享余年,但歷史給予他的評價或許是截然不同的,而端午節這一帶有紀念、祭祀他的千年民俗或許根本無法形成,抑或早就湮沒無聞了!

推薦閱讀:

江神屈原
屈原列傳原文、翻譯及賞析
成就了屈原的楚懷王,有才德有弱點,最後死的比誰都慘
屈原與「楚辭」
屈原碑林

TAG: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