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教育入門》學習心得
標籤:雜談 | 分類:教學日記 |
看到您留的作業後,我還是願意以心得方式完成此次的書面作業。如果以正規的論文形式完成此次作業,覺得不能勝任,但更不想用網上down下的材料東拼西湊,我更願意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談談自己對經典教育的看法和認識。
首先,對於《弟子規》的學習,以前只是聽說過,但沒有讀過。現在,重新做在書桌前,進行學習,一邊感到高興,一邊感到遺憾。高興的是,借繼續教育機會,認真地學習了《弟子規》,遺憾的是本應該在幼年時學習的知識,卻直到生命過半才學習。幼年知識的學習,對自己一生都有著重大影響,也就昌在這時決定了自己的思維,而思維又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這決不是誇大其詞,越到成年中年就越感到幼年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成人後就有什麼樣的命運。一個人的修養成年後,還可以不斷地學習,但在幼年形成的思維,到成年後就很難改變了,因此也常常為自己幼時沒有受到經典國學教育而遺憾。
對於王財貴老師的《經典教育是非常簡單的事》,我卻持有不同的看法。當然,我十分同意王老師對教育與孩子關係的看法:本來一個孩子,他就是那樣的純真純潔,他的品德,我們只要不破壞他,就很好了,孩子潛能無窮,只要不阻礙他就不錯了。同時,他說,許多老師和家長都在一直「殘害」著,阻礙著我們的孩子。這些都沒錯,但為什麼孩子是那麼好的孩子,我們卻在一直「殘害」著他們,難道是老師和家長都串通好了,集體撒臆症來摧殘孩子嗎?問題在哪裡?其實問題還是出在我們教育體制上。
為什麼出國旅遊時,我們普遍都覺得新加坡、台灣、日本、韓國及歐洲等國的國民修養的確遠勝中國人時,這表明這些國家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都是成功的。當我們出去一趟後,看別國人如此有公德和修養時,內心暗自羞愧,甚至常常看到有人站出來罵中國人是多麼的粗鄙,咋連「小日本」不如呢。這到底怪誰呢?是老師和家長的錯嗎?難道我們出國一圈所得到的就是鄙視自己的同胞嗎?
始終相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和「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上述經濟非常發達的工業國家,國民保障體制非常好,教育資源對於每個人都平等的。在教育平等的體制下,沒有惡性競爭的體制下,人們當然會把國民基本素質教育放在首位。而我們是由封建農業國家直接進入社會主義,而且整個國家在建國前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遭受到了致命的創傷。這些都使我們建國以來教育資源短缺,直到目前為止,好好學習為了將來有個好工作和出路,這種功利性的讀書仍是主流。如果不提高學習難度,甚至在高中就把歐美國家發達大學一、二年級的數理化知識學完,短缺的教育資源怎麼來分配?在歐美髮達國家,沒有人會為自己是個服務生或修理工而羞愧,因為他的國民保障都齊全,即使這樣的身份也可以活得很自在。但我們國家目前還不行,尤其是農村的孩子,他不通過讀書這條路來競爭出自己的命運,就無法脫離土地。因為至今農民仍處在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也不如在外打三個月的工來得實在的狀況。沒有一個老師和家長願意「殘害」自己的學生或孩子,在當前激勵競爭的體制下,我們只能這樣。於是乎,老師、家長和學生都陷入到集體「瘋狂」中。
難道我們真的只能這樣一直忍耐下去嗎?當然,不!既然我們的祖先創造了那麼優秀的經典國家,連外國人都奉為信條的國學,我們就一定能再次把傳承下去。只是我們需要耐心和忍耐,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不斷有人站出來呼籲,國學經典教育不會丟。但要想把國學經典教育真正實施起來,不但需要我們民間的覺醒,更需要國家教育體制逐漸而有效地改良。隨著,我們國家經濟慢慢地好轉,相信會在未來教育中,將國學經典教育納入學生每天的日常學習中,並成為必修課。這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會見成效,而我們這兩三代中大部分人的確在國學經典教育方面淪為了「犧牲品」,也許這就是一個國家在發展中必然要付出的代價之一。不過,不要緊,只要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最終能把國學傳承下去,這就夠了。任何精品寶物在歷代流傳中都有可能遭受曲折,但只要我們是中國人,還寫中國字,國學經典就絕對不會丟!
另外,我個人認為,通常所說的國學、經典,對於當前依賴網路閱讀信息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年輕人來說,國學經典的面孔通常都是嚴肅,甚至很嚴肅。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拿經典的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和《幼學瓊林》來說,它就需要一定的文言文功底,可它又是啟蒙兒童的,這二者間存在著矛盾。(且拋開這兩本讀物中相對於今天所不提倡的思想不說)。
竊以為,要想普及經典,就要把經典的嚴肅面孔拿開。因此,怎樣把它們變得有趣味性和通俗化,同時又不能因此而使其庸俗化,也是我們教育者們的當務之急。否則,經典真的就會永遠端坐經典的寶座上,怎能走到我們普通人中間來呢。
前天,給學生晚修,我問他們語文課本中的詩經《靜女》會背的請舉手,立刻有人一半人舉手,而且男生居多,頗出意外。因為我覺得中專生都是學習不太好才來中專的,會背願意背古詩似乎不太可能。但學生的反應的確非我所預想。後來,我又想問他們學過《弟子規》沒有,都說沒。又問,學過《三字經》沒有?有部分學生說,在初中早讀課讀過。再問,會背嗎?有的同學就開始扯開嗓子大聲背起來,當然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開頭那幾句。即使是這樣,我還是覺得比預想的要好,在龍崗這個教育欠發達的地區,在我們中專生里仍有人知道《三字經》,而且會背幾句,那也不錯,起碼沒「光頭」,這就是好徵兆,未來有望。
昨天,我特意打電話問一位在小學任思想品德課的朋友了解小學國學經典教育的情況。他說,現在小學語文校本拓展課,有的是以《三字經》、《弟子規》、古詩等為內容,開展民族文化教育的新舉措。它可以形成古詩文專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是提升小學生民族文化素養的新舉措。如,開設的《詩文學堂》,教師藉助《弟子規》創建誦讀經典,親近傳統文化的機會等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每周一節的自主拓展課(興趣課),讓學生誦讀《弟子規》一文,聆聽古人相關的小故事,以「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親仁,餘力學文」為主要章節,讓學生明白做人要孝順父母、愛護兄弟、尊敬師長、誠實守信、勤奮學習的道理。適當加入情景表揚,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能教育學生把做人道理落實於生活之中。
以上情況說明,我們的國學經典教育已在開始行動,慢慢滲透。只要我們國家、老師、家長和學生一起共同努力,國學經典就不會丟!我們國民素質和修養就會提升,讓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八字入門基礎第一講
※每日一課 | 閃光燈入門使用常識大全
※股票 指標 實戰(轉)實戰操盤基礎入門
※十個入門級的房屋風水學,買房的人可以參考下
※蔡昔瓊《四柱入門輔導》第二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