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三陽經》與《經方五行論》概要|各家經方
07-07
天地洪荒老,江河萬古流;昭昭問醫道,玄妙思悠悠。一、 論經義 何謂經?文獻介紹,其義大略如下: 1、經,織也。見《說文解字》按:「從絲為經,衡絲為緯,凡織,經靜而緯動。」《大戴禮記·易本命》釋:「凡地東西為緯,南北為經。」 2、經,常也。見《廣雅》。如晝夜,如潮汐,守時而有度,變化而不居。如經信:婦女月經;經脈: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3、王之大經也。見《左傳·昭公十五年》疏:「經者,綱紀之言也。」指歷來被尊奉為典範的著作。《白虎通·五經》: 「五經何謂? 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乃治國之要,修身之律,平天下之策。引申其義,經言至尊,是為典範。若左丘明 因解《春秋》而作《左傳》,孔子因釋《易經》而解《易傳》,孟軻傳孔子之學史稱儒術之類,皆有淵源。4、治經為博士。見《資治通鑒·漢紀》:「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指術有專攻,學有根底的飽學之士。 《晉書·食貨志》:「天之所貴者人也,明之所求者學也,治經入官,則君子之道焉。」求學治經而為官,似孔子「學而優則仕」的註解。5、指某一學科的專門著作。如《詩經》、《山海經》,《水經》,《茶經》 之類。醫學之經,有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四部巨著,垂範千古,醫法從事。《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篇》謂:「聖人之術,為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循經守數,按循醫事,為萬民副。」如此方可為醫學經典。凡經典制天下而皆準。《淮南子》載:「制度: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繩者,所以繩萬物也;准者,所以准萬物也;規者,所以員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權萬物也。」 此「陰陽大制有六度」,即陰陽經數有六,規定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簡稱「三陰三陽六經」。 二、論醫經 醫經自古相傳,生命所系,史稱秦始皇焚書坑儒,惟醫藥、種樹、卜筮之書保留。《黃帝內經·病能論篇》載:「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恆者,言奇病也。所謂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恆者,得以四時死也。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以四時度之也。」其精華內容應該極少失傳,在目前見到的中醫經典文獻中可以覓其大端。 《傷寒雜病論序》:「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此段文字提示著述源自古代古訓,是經典的解讀,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更著重強調經典方法應用,即「平脈辨證」。序中所提:「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 經考證,上古醫家「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都見載於《黃帝內經》;中世醫家「長桑、扁鵲、公乘陽慶、倉公」,也見載於西漢司馬遷著《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縱古觀今,《黃帝內經》含《素問》與《靈樞》兩大部分,《素問》之名未改,《靈樞》即《九卷》無疑;現存《難經》因質明《素問》、《靈樞》之用而有八十一問,當是《八十一難》。《陰陽大論》,歷來以為失傳。但據《素問》中之各大論篇分析,《四氣調神大論》、《陰陽應象大論》、《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等章,內容大部都綜合到《至真要大論》。明代馬蒔言《至真要大論》註:「此篇總括前八篇未盡之義,至真至要,故名篇。」 竊以為《至真要大論》即便不是《陰陽大論》的全部,也必然包含在《陰陽大論》之中。《至真要大論 》全篇八千多字,論述三陰三陽六經,總括風寒暑濕燥火六淫致病機理與臟腑病機,結合平脈辨證,規範方藥理法,實質是一部中醫基礎學科總論的精簡。 《胎臚葯錄》,現代未見。宋代林億、孫奇在《傷寒論》序云:「晉皇甫謐序《甲乙針經》云: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為十數卷,用之多驗。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 揭示了仲景之學的淵源。現存《神農本草經》標註魏·吳普編著,版本最為原始。《素問·至真要大論》論述的三陰三陽之治,與《神農本草經》所載「五苦六辛」的性味十分吻合,推測《胎臚葯錄》所本,或就是《神農本草經》。《湯液》在隋代陶弘景稱之《湯液經法》,理應是經方的專著,但或因其經方俱見載於《傷寒雜病論》中,茲此不為人所重,以致佚傳。《傷寒雜病論》在唐代王燾《外台秘要》統稱之《傷寒論》,宋代林億、孫奇等人編纂將其一分為二:《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明代趙開美刻本名《仲景全書》。古人的著述,依內容詳略的經世價值,有「經、史、論、集」的界定。仲景祖師謙遜自以為著述,「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只能算「論」,但成書流傳至今兩千餘年的歷史證明,其經典指導意義,早已超越了「方書之祖」的狹隘束縛,是明明白白的醫學聖經。 《傷寒雜病論》全篇,從平脈辨證的「病、脈、證、治」確立診療規範,以體現「《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的實踐價值,同時也貫穿著這些經典的核心內容。《傷寒論》從「司天」之理(即氣候陰陽),以陰陽六經為綱,以「傷寒」疫病之用為例,論述疾病演變過程及其治療原則;《金匱要略》從「在泉」之理(即五運物候),以陰陽五行為綱,以疾病共性特徵的鑒別診斷分類為用,闡述各科常見病及雜病的規律及其治療機理。魏晉太醫令王叔和繼承仲景祖師「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治學風格,編次《傷寒雜病論》的同時,融會貫通,摘選歷代經典及當代醫家經驗精華,規範「寸口脈法」應用,總結「汗吐下」三法,規範方葯使用,確立醫學原則,故書名《脈經》,提示讀者從經典角度思考問題,注釋必須以經解經。晉代另一位醫家皇甫謐搜集《素問》、《靈樞》的相關經絡論治內容,加以整理,引以為是針灸學科指導的規範,故名《針灸甲乙經》。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其編著的《千金方》,均收載了《傷寒雜病論》與《脈經》。唐代末年王燾整編《外台秘要》,號稱收集了自古以來的經方應用秘籍,雖然其中夾雜了《傷寒雜病論》的內容,但比較零散,可見仲景之學傳播開始呈現滑落之勢。宋代王安石當政時期,徵召當時流行的效驗之方,以朝廷名義編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以藥物多,藥量少的散劑使用為主,許多製劑出於經方改良,一統江湖,弊端不少,學者批判激烈。因此金元四大家出現,標誌著時方時代的開啟,藥味性能及其量效關係進一步傾斜,方治規範漸次失真。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近百年(公元1271-1368年),漢族文化廣泛受到摧殘,醫學發展萎靡不前。到了明代,漢人重獲自由,可前朝導致的醫學陋習流弊已成自然,解讀經典之風盛行,方有執、柯琴、喻嘉言、徐靈胎等醫家倡導經方,但理解經文已經偏差,把自己尚不能理解的經文都視作「錯簡」,是以訛傳訛。迨至清代,葉天士、吳鞠通為主的溫病學派興起、鄭欽安為主的扶陽派形成,都可視為醫學中興事件,惜時湮代革,醫學思想不再單純,經方醫學體系漸臻於末端,對於經典的謬論越來越多,甚至認為經方另有起源,排斥王叔和,人為割裂仲景之學與《黃帝內經》的聯繫。尤其是明代被皇帝賜號「醫林狀元」的龔廷賢編著《壽世保元》,倡導「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之說,以及清代太醫院吳謙等編撰《醫宗金鑒》,集注經典,采各家學說卻良莠不分,執偏見為正統,混淆中醫歷史本源,令學者自以為是,互相攻訐,異端蜂起,無疑為近現代中醫的凋亡埋下了伏筆。經典所載,無非道理。《素問·氣交變大論篇》定義:「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故《靈樞·逆順肥瘦》篇載:「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矩而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常也。」更與《素問·著至教論篇》印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以明確經典的價值。當今中醫教育之敗,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輕視經典,或對經典、經文斷章取義,學者普遍缺乏對經典內容的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另外一個原因,即在於對於各家學說的推崇,對明清醫家學術流弊缺乏清醒認識,經文錯解,貽害無窮。三、論診法 平脈辨證源於經典,《素問·五藏生成篇》認為:「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沈,可以指別。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進一步指出:「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沈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醫學所系,茲體事大,故《素問·氣交變大論篇》告誡:「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提示為醫境界有5個為「善」之道,是醫生成才必須具備的知識儲備,並由此界定為醫者的3個「工」的技術級別。仲景祖師在《傷寒論·平脈法》舉例:「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師曰:病家人請雲,病人苦發熱,身體疼,病人自卧。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師曰:病家人來請雲,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卧,此熱已去也。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設令向壁卧,聞師到,不驚起而盻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咽唾者,此詐病也。設令脈自和,處言汝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此兩則平脈診斷故事寓教於樂,提請讀者學習平脈辨證的重要性,與經文16條「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遙相呼應,是平脈辨證的技術要求,甚至是醫者技術等級的評判標準。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余願聞見而知之,按而得之,問而極之,為之奈何?岐伯答曰:夫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並且舉例說明:「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變者,有微有甚。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尺,即測量之度;寸,即變化之微,見微知著,因小識大,色脈合參,是平脈辨證水平的評分標準,並不局限於寸口脈法的寸關尺三部定位。從平脈辨證確立診療規範,是中醫臨床學科成熟的標誌。 脈法學習必須師徒授受,訓練有素。平脈辨證自有其生化物質基礎,但現代科學尚未發達到可以解釋的水平,但存在就是道理,應用必有實效,實質決定於3個「理」:生理→病理→心理,生理的異常反映於病理,病理必然影響心理,通過脈象原理予以推理,有無需置疑的科學性。漢代司馬遷作《史記》言「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從《素問》所見,更早源自《太素》。故明代有一張姓醫家慕《太素》之名自號張太素,作《太素脈法》,不僅從脈法診斷疾病,而且還取脈法推算人生禍福。《太素脈法》繼承《黃帝內經》、《難經》、《脈經》的經典特色,十分推崇仲景祖師之學,將《傷寒論·平脈法》所載脈法,即王叔和《脈經卷五·張仲景論脈第一》冠名為《太上玄靈至玄至妙秘要秘訣》: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滀,支飲急弦。動則為痛,數則熱煩。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終必有奸,審察表裡,三焦別焉。知其所舍,消息診看,料度腑臟,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據此當知,脈分三關,別從三焦,首辨陰陽,法在獨脈,是仲景脈法的千古不傳之秘。 平脈辨證可以到達的境界,《素問·八正神明論篇》載:「岐伯曰:請言形,形乎形,目冥冥,問其所病,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帝曰:何謂神?岐伯曰: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雲,故曰神。」誠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仲景祖師說:「料度腑臟,獨見若神」。四、 論六經陰陽五行是基於宇宙規律認識的度量。宇宙之浩渺,無非陰陽,天地之無窮,不過陰陽,學會執一駑萬,把握陰陽,是為醫者的必修課。故《靈樞·外揣》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盪,若是則內外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 人類只是自然界中一分子,故古人反覆告誡「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肯定生命形態的陰陽屬性,疾病狀態必然從於陰陽,疾病類型眾多,疾病變化萬端,疾病過程複雜,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教導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也,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治病必求於本」,即「本」於陰陽。人類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生理適應能力與疾病病理狀況均與季節氣候均從屬於陰陽變化,並以此作為「度量」的標準,叫做「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有關季節氣候計算的方法見載《素問·六節藏象論》:「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因此,《素問·五常致大論篇》強調 「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氣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此「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的生理、病理認知方法,《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論道:「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溫、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氣合而有形,得臟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 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此「氣合而有形,得臟而有名」的中醫疾病名稱的命名方式,源於援物比類的取類比象的思維。《素問·天元紀大論篇》載:「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這段經文是有關取類比象思維模式最生動的描述,並以此為陰陽五行診療規範的立基之本。《素問·天元紀大論篇》討論:「黃帝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余已知之矣。願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區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長之終始也。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其「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的粗略認知,則細化為三陰三陽六經度量的標準,《素問·天元紀大論篇 》首先規範:「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至於三陰三陽的實質,《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繼續探討 : 「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 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帝曰:厥陰何也? 岐伯曰:兩陰交盡也。」故此,《素問·至真要大論篇》首開三陰三陽六經病定義:「黃帝問曰:五氣交合,盈虛更作,余知之矣。六氣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岐伯再拜對曰:明乎哉問也。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 帝曰:願聞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帝曰:願聞其道也。岐伯曰:厥陰司天,其化以風;少陰司天,其化以熱;太陰司天,其化以濕;少陽司天,其化以火;陽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陽司天,其化以寒,以所臨臟位,命其病者也。」從「以所臨臟位,命其病者也」的六經病命名定義,反觀「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的感嘆,回顧中醫歷史長河中有關六經病實質的種種爭議,對照《傷寒雜病論論》六經平脈辨證體系,才知仲景之學確實遵循天人合一的經典教訓,直叫人扼腕之痛! 《素問·至真要大論篇》再載: 「氣之上下何謂也? 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故上勝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勝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 所謂勝至,報氣屈伏而未發也。復至,則不以天地異名,皆如復氣為法也。」此「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半,所謂天樞也」的疾病診斷方法,告明確告訴讀者,陰陽各一分為三,人身以腰腹為界,上半身為陽在表,當從三陽,下半身為陰在里,當從三陰,如季節氣候一樣,既有絕對性,也有相對性,「勝至」為常,「復至」為變,疾病陰陽可以發生逆轉,虛實必然隨之變化。如陽有餘則陰不足,病為陽結;陰有餘則陽不足,病為陰結;陰陽俱不足,則易病虛損。凡此種種,疾病規律應當從以下認識:「六氣之勝,何以候之?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所謂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虛,則邪甚也。失時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於邪,則病危矣。有勝之氣,其來必復也。」 有關疾病規律,除了運用五行生剋乘侮推理,另有從脈法辨識的捷徑: 「帝曰:其脈至何如?岐伯曰: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大而浮,陽明之至短而澀,太陽之至大而長。至而和則平,至而甚則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陰陽易者危。」 仲景祖師活學活用,平脈辨證更簡單,《傷寒論·辨脈法》見載: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鞕,名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問曰:病有洒淅惡寒而複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洒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 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此外,仲景祖師再列舉六經病提綱: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以上三陰三陽六經病提綱中,以太陽病「脈浮」、少陰病「脈微細」,提綱挈領,以合「脈有陰陽」之理,真正做到了類病類歸,類證類比。所以說:仲景祖師平脈辨證,大道至簡,是為醫者立法,萬世開宗。普天之理莫過陰陽,人身百病不外六經,故《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中再次強調:「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故曰:謹候氣宜,無失病機,此之謂也。」 醫學所系,雖習之不易,但從病機,入有竅門,故《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謂:「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經言盛者瀉之,虛則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汗,工巧神聖,可得聞乎?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 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瘈,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燥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以上病機十九條,要言不煩,至為便當。自宋代開始,理學盛行,隨著時方的流行,儒醫們無視「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教導,忽略三陰三陽六經病本質,六淫辨證與臟腑辨證被庸俗化,成為中醫學科蔓延近千年的主導,是導致「經方派」與「時方派」對立紛爭的主要原因。 仲景祖師學貫古今,法天則地,「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著《傷寒雜病論》。「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所以人是陰陽五行的化身。天有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淫,地有生長化收藏的失宜;六淫有寒熱,論在傷寒,辨從陰陽氣機;失宜有虛實,治在臟腑,辨從五行乘侮; 故《傷寒論》是天,《金匱要略》是地;傷寒論》從陰陽立論,《金匱要略》從五行奠基; 傳染疫病,從陰陽盛衰,辨疾病傳變的病機;臟腑雜病,從氣血虛損,辨疾病生髮的病理;法理不越六經,論道不離五行;經方合為水火,藥理歸於五味。如此經世之學,怎麼會過時呢?五、論經方 經方,俗以為是歷代醫家經驗方葯的總稱,或單指仲景祖師收載於《傷寒雜病論》中的方劑。其實生於仲景祖師(150-219年)一百多年前的班固(32—92年)在《漢書·藝文志·方劑略》對經方自有定義:「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結,反之於平。」 故所謂經方,並非單純意義上的經驗之方,而是必須符合醫療準則、切合藥用規範的「水火之齊」。 齊,通假於「劑」。《尚書·周書·洪範》疏解:「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可見所謂「水火」,應該是寒熱溫涼的合理搭配。從「水火」合成的經方,也是吃的食物一類,只不過是可以通閉解結,可以療疾治病。《素問·藏氣法時論篇》載:「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咸。大豆、豬肉、栗、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毒藥攻邪。五穀為食。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五行及其特性與五味的對應,西漢司馬遷《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記載詳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故性味各有所屬、各有所偏,各有其用,而各從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載:「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這段經文所論,乃性味之道,俗稱「味道」。凡物質皆有「味道」。葯食同源,食物就是食味,藥物性能分析離不開「味道」之辨,傳說源於商湯之廚師伊尹。《呂氏春秋·本味》篇載: 「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生命維護,一日不可無「水火」,所以,明確食味機制、藥味功效尤其重要,故《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說:「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藥效的根本在「味道」,故「味道」是經典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中藥性味之辨,源於《神農本草經》,「其說藥性,寒溫五味最為詳悉」(孫星衍撰《校定神農本草經序》),而《黃帝內經》一以貫之,《素問·至真要大論》載:「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於內,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熱淫所勝,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以酸復之。熱淫同。燥淫所勝,平以苦濕,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咸瀉之。 風司於地,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苦甘,以辛平之。熱司於地,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平之。濕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火司於地,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燥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為利。寒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風化於天,清反勝之,治以酸溫,佐以甘苦。熱化於天,寒反勝之,治以甘溫,佐以苦酸辛。濕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火化於天,寒反勝之,治以甘熱,佐以苦辛。燥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寒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經文所述,是五運六氣的太過或不及,而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的「閉結」之病,為醫者必須從「藥味之滋」論治的道理。歸納經文所議,不過「五苦六辛」,故「味道」之治,唯從「五苦六辛」。所謂五苦,即甘苦、苦熱、苦燥、苦溫、苦辛五種含苦之味;所謂六辛即辛涼、苦辛、甘辛、辛潤、辛平、酸辛 六種含辛之謂。苦者,降也,;辛者,升也。升降相因,辛開苦降,張弛有度,但辨陰陽。《素問·至真要大論》載:「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所謂用有遲速,氣有多少,故「五苦六辛」之用,旨在「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惟從陰陽。苦,屬陰,五苦之用當合陽,即陰生陽長;辛,屬陽,六辛之用當合陰,即陽主陰從。五苦六辛的「味道」序列,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充分體現「水火」媾和、寒熱共濟的特徵,《漢書·藝文志·方劑略》的經方定義原理從中可探及大要。《素問·至真要大論》載:「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此「五味入胃,各歸所喜」,乃反佐五臟六腑之味各有所宜,過猶不及,為所欲病。故五味的陰陽五行歸屬如下:五臟:酸木肝,入厥陰;心火苦,入陽明;甘脾土,入太陰;辛肺金,入太陽;咸腎水,入少陰。六腑:少陽膽木,味苦平;太陽小腸熱,味苦辛;陽明胃土燥,味甘寒;陽明大腸熱,味苦寒;太陽膀胱寒水,味辛溫;少陽三焦相火,味辛寒。三陰三陽之氣各有所主,《素問·天元紀大論》載:「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 然三陰三陽之氣各有太過不及,故又各有標、本、中氣的各異,切合天地自然與疾病變化的實際,揭示三陰三陽氣候的變化規律。故《素問·六微旨大論》說: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本標不同,氣應異象。」三陰三陽之氣變化的「本標不同,氣應異象」,延伸為《素問·至真要大論》命名三陰三陽六經病的依據,將錯綜複雜的病候從病機高度概括,並以此明確三陰三陽六經病的治療原則: 「厥陰之勝,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瀉之。少陰之勝,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瀉之,太陰之勝,治以咸熱,佐以辛甘,以苦瀉之。 少陽之勝,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瀉之。 陽明之勝,治以酸溫,佐以辛甘,以苦泄之。 太陽之勝,治以甘熱,佐以辛酸,以咸瀉之。厥陰之復,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少陰之復,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瀉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以咸軟之。太陰之復,治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瀉之,燥之、泄之。 少陽之復,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軟之,以酸收之,辛苦發之;發不遠熱,無犯溫涼。少陰同法。 陽明之復,治以辛溫,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補之。太陽之復,治以咸熱,佐以甘辛,以苦堅之。 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甘緩之; 少陰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收之;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 少陽之客,以咸補之,以甘瀉之,以咸軟之。 陽明之客,以酸補之,以辛瀉之,以苦泄之; 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經文所謂三陰三陽之「勝」者,經氣為實,病太過,傳在腑;三陰三陽之「復」者,經氣為虛,病不及,傳在臟;三陰三陽之「客」者,邪傳隨經,經病虛實。由此可見,三陰三陽六經病中,五苦六辛的「味道」各有不同,主治範圍也大有不同。解析經方配伍奧秘 ,正確理解經方,或是破解中藥機理的開門鑰匙。以三則經方為例: 1、桂枝湯經方分析:桂枝:三兩;味辛溫 ,屬太陰(脾土、肺金))芍藥:三兩;味苦平 ,屬少陽(膽木)甘草:三兩;味甘平 ,屬太陰(脾)生薑 :三兩;味辛微溫,屬太陰(脾)大棗:十二枚:味甘平,屬太陰(脾) 配伍依據: 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土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甘;太陰之客,以甘補之,以苦瀉之,以甘緩之; 結論:桂枝湯證,是「諸氣在泉,風淫於內」之病,與自身脾運不足(即現代所謂免疫力低下)有關。桂枝湯行土運之職,主治廣泛,可解太陰之表,但凡風病俱治,故在六經必用,是調控免疫的強壯劑。芍藥味苦平,利膽氣以健胃,起少陽樞機的斡旋作用。 所謂「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指風邪為害。凡是疾病,皆與免疫過程相關。凡是致病因子激發免疫系統,或毒素刺激引起的免疫應答,反應無論輕重,在經典文獻都取類比象稱作「風」,所以說:「風為百病之長也」。2、麻黃湯: 經方分析: 麻黃:三兩;味苦溫,屬太陰(肺金)、太陽(膀胱水) 牡桂(桂枝):二兩;味辛溫,屬太陰 (脾土、肺金) 杏仁:七十個;味甘溫, 屬太陰 (肺金) 甘草:一兩;味甘平, 屬太陰(脾土) 配伍依據: 太陽之上,寒氣主之。 太陽之客,以苦補之,以咸瀉之,以苦堅之,以辛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而止。 結論:麻黃湯證,病邪為太陽之客,寒傷太陽之經,病在表,治當解肌發汗,是平脈辨證擬定「脈浮緊,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的依據。重取麻黃為君,量效關係明顯。3、小柴胡湯 經方分析:柴胡:半斤;味苦平 ,屬少陽(膽木)黃芩:三兩;味苦平 ,屬少陽(膽木)人蔘:三兩;味甘微寒 ,屬太陰(脾土)半夏:半升;味辛平 ,屬太陰(脾土、肺金)甘草:三兩;味甘平,屬太陰 (脾土、胃土)生薑:三兩; 味辛,微溫 ,屬太陰(脾土) 大棗:十二枚;味甘平 ,屬太陰(脾土、胃土) 配伍依據: 少陽之上,相火主之; 諸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結論:小柴胡湯證,屬「諸氣在泉,風淫於內」之病,是相火所為,重取柴胡、黃芩清少陽以利膽氣,補太陰以助胃氣,為風家要方,故主治廣泛。 藥物性味功用之辨,《神農本草經》與後世比較,存在許多不同,孰是孰非,當慎辨明思,科學論證。《神農本草經》藥味從「明善惡之殊貫」分上、中、下三品,但仲景祖師遵循《素問·至真要大論》君臣佐使的方藥量效機制,以之配伍只從效用分主次,且以法治之,如《金匱要略》舉例:「夫諸病在藏,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此法頗為實用,顯然別有所據。 更傳中藥古籍《桐君採藥錄》與《神農草本經》兩書屬不同體系,《桐君採藥錄》將藥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歸類,《神農草本經》則將藥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類。《黃帝內經》按《神農草本經》之五味分類法制方用藥,現失傳《湯液經》按《桐君採藥錄》之五行屬性歸類法組方遣葯。《桐君採藥錄》的佚失,所以中藥五行歸類法也隨之失傳,但《金匱要略》開篇「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葯調之」之論,此見顯然也不足為憑。 唐宋之前的經方,從藥物的「五苦六辛」的陰陽燮和,去認識方劑應用的本質,主要從「味道」來認識藥效;明清之後的時方,主要從藥味的「四氣五味」組合產生的功能作用歸類方葯應用,主要從功能來反佐藥效;現代醫藥從物質的化學成分解構還原,工業化人工合成藥物,或者從生物化學方法企圖找到藥效的生物分子單體物質,主要從化學分子式的毒理反應來證明藥效。 藥效離不開「味道」。化學藥品也有「味道」,任何分子物質都有其特定的味道,每種味道均有偏性,是一個或多個化學分子式的組合。所以,最終味道都可以從化學分子式來分析,都應該有不同的分子量。這個量可以被數理化方法統計,換言之,這些不同的分子量決定著藥味的濃度與味道。不同的分子味道作用於特定化學接收器,即靶向作用,是藥物作用起效的機理,故西藥也有味道。經方之效在於「通閉結,反之於平」,療效取決於劑量,功效取決於性味。王叔和總結仲景之學,方證類比,方從法,葯從證,奧秘所在,惟從五苦六辛的「汗、吐、下」。從 三陰三陽六經中與「五苦六辛」的經方組合規律,足以發現我們處方雜亂而不效的原因。臨床處方的配伍,其實與炒菜佐料道理相同。辨食物、藥物研發,均不能撇開「味道」。如何辨識五苦六辛的「味道」及其作用機理,是《經方五行論》的核心內容,可以成為經方葯證思維方法學習的基礎。仲景祖師「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力求「視死別生」(見《傷寒雜病論序集》),學術「能經天地陰陽之化」;《三陰三陽經》總括經典,羽翼仲景,「能達虛實之數」,冀其「獨出獨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故概論曰: 平脈辨證,道法自然,乃工醫之術;仲景奧旨,方葯一統,實萬法歸宗;道不離陰陽,法不外六經。六氣六變化六經,五運五臟合五味。論生理,只在乎氣、血、水;論生機,惟從乎升、降、出、入; 論病理,分虛實,實則病結,虛則病損;結從陽微結、陰微結,陽結、陰結、純陽結、純陰結,分類以辨性質;損從五勞、七傷、六極,區別以識輕重。論病類,從三因,外屬六淫,內聯臟腑,中併經絡;論病位:從三焦,在經、在絡,在臟、在腑,氣分、血分、水分皆可病;論病程,三陰三陽,或然機轉、中風、中寒都可能,論治則,辨緩急,分表裡,傳變識疫病,臟腑定雜病;論治法,開合樞,汗吐下,五苦六辛通閉結,水火共濟燮陰陽。辛散苦溫,太陽開;辛寒清熱兮,再從苦寒通下,邪去正安,陽明合;甘苦微辛,樞轉在少陽;甘平微辛,太陰開;辛熱溫陽兮,再從咸苦滲利,陽回陰轉,少陰合;酸苦甘辛,樞轉在厥陰。陽病在腑,陰病在臟,瀉實補虛,治反從逆,卒病痼疾各相當。陰病出陽順者昌,陽病見陰逆者亡。作者按:《三陰三陽經》與《經方五行論》,將經典內容重新整理,以切實用,旨在中醫教學方法的重構。此篇即系對經典實踐的總結,經方應用的導讀,是徐汝奇平脈辨證學習班學習的重點。平脈辨證學習班已經20期結束,學員中名醫湧現,令人欣慰。第21期初定2014年11月初開課,歡迎有意願者加盟團隊,共同探討。現存中醫史上最早的平脈辨證經驗記載——《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 - 文言注釋版 (轉載於網路)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①,姓秦氏②,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③。舍客長桑君過④,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⑤。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⑥。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閑與語曰⑦:「我有禁方⑧,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⑨。」扁鵲曰:「敬諾⑩。」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11),三十日當知物矣(12)。」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13)。忽然不見,殆非人也(14)。扁鵲以其言飲葯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15)。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16),特以診脈為名耳。為醫或在齊,或在趙。在趙者名扁鵲。 ①鄭:據《史記索隱》渤海郡無鄭縣,鄭當作鄚(mào,茂)。②姓秦氏:先秦時,姓是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由姓衍生的分支。漢代時姓氏合一,通稱姓。姓秦氏,就是姓秦。③舍長:供客人食宿的館舍的主管人。④長桑:複姓。過:經過。⑤謹:恭敬。遇:相待、接待。⑥常人:一般人,普通人。⑦閑:通「間」,悄悄。⑧禁方:秘方。⑨毋:通「無」,不要。⑩敬諾:恭敬地應答。諾,應承之詞。(11)上池之水:指草木的露水。(12)知物:洞察事物。(13)悉:全部。(14)非人:意指不是一般人。(15)垣一方:牆那一邊。(16)癥結:指肚子里結塊的病,此指病因。當晉昭公時,諸大夫強而公族弱①,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②。簡子疾,五日不知人③,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扁鵲曰:「血脈治也④,而何怪⑤!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⑥。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我之帝所甚樂⑦。吾所以久者,適有所學也⑧。帝告我:「晉國且大亂⑨,五世不安⑩。其後將霸(11),未老而死(12)。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13)」。』公孫支書而藏之(14),秦策於是出(15)。夫獻公之亂(16),文公之霸,而襄公敗秦師於殽而歸縱淫(17),此子之所聞。今主君之病與之同,不出三日必閑(18),閑必有言也。」 ①公族:此處指國君。②專:專擅,獨掌。③不知人:指不省人事。④治:安,正常。⑤而:你,你們。⑥寤:醒。⑦之:到。帝所:天帝生活的地方。⑧適:正好。⑨且:將要。⑩五世:五代,指晉獻公、奚齊、卓子、惠公、懷公五代。(11)霸:指晉文公稱霸。(12)老:指時間長久。(13)男女無別:據《史記·趙世家》,指晉襄公縱淫事。(14)書:記錄,記載。(15)秦策:指秦國史書。(16)獻公之亂:指晉獻公為立受寵的驪姬所生之子做太子而引發的內亂。(17)敗秦師於殽:指晉襄公元年(前627),晉在殽山打敗侵犯滑國的秦軍。(18)閑:通「間」,指病癒。居二日半,簡子寤,語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①,廣樂九奏萬舞②,不類三代之樂③,其聲動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④,熊死。有羆來,我又射之,中羆,羆死。帝甚喜,賜我二笥⑤,皆有副⑥。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⑦,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帝告我:『晉國且世衰⑧,七世而亡。贏姓將大敗周人於范魁之西⑨,而亦不能有也。』」董安於受言,書而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①鈞天:天的中央。②廣樂:指各種樂器。③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④中:符合,適合,這裡指射中目標。⑤笥(sì,寺):裝物品的方形竹器。⑥副:首飾。⑦屬:委託,託付。翟:通「狄」,中國古代北方一個民族的名稱。⑧世衰:指一代一代地衰弱。⑨這句意思是說,贏姓的諸侯國要重重挫敗周人的諸侯國。指前372年,贏姓的趙成侯奪取周朝姬姓的衛國鄉邑之事。其後扁鵲過虢。虢太子死,扁鵲至虢宮門下,問中庶子喜方者曰①:「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於眾事②?」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氣不時③,交錯而不得泄④,暴發於外,則為中害⑤。精神不能止邪氣⑥,邪氣畜積而不得泄⑦,是以陽緩而陰急,故暴蹶而死⑧。」扁鵲曰:「其死何如時?」曰:「雞鳴至今⑨。」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齊渤海秦越人也,家在於鄭,未嘗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⑩。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無誕之乎(11)?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聞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12),鑱石撟引(13),案扤毒熨「(14),一拔見病之應(15),因五臟之輸(16),乃割皮解肌(17),訣脈結筋(18),搦髓腦(19),揲荒爪幕(20),湔浣腸胃(21),漱滌五臟,練精易形(22)。先生之方能若是(23),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嬰之兒(24)。」終日(25),扁鵲仰天嘆曰:「夫子之為方也,若以管窺天,以郄視文(26)。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27),言病之所在。聞病之陽(28),論得其陰(29);聞病之陰,論得其陽。病應見於大表(30),不出千里,決者至眾,不可曲止也(31)。子以吾言為不誠,試入診太子,當聞其耳鳴而鼻張(32),循其兩股以至於陰(33),當尚溫也。」 ①喜方:愛好醫方、醫術。②治:舉行。穰:通「禳」,去除邪惡的祭祀。③不時:不按時,沒規律。④泄:疏通泄導。⑤中害:指內臟受傷害。⑥精神:指人體的正氣。⑦畜:通「蓄」,積聚,儲藏。⑧蹶:泛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症。⑨雞鳴:古代一天有十二時辰,雞鳴相當現在凌晨的一至三時。⑩精光:神採光澤,引申為尊容。(11)得無:莫不是,該不是。誕:放誕虛妄。(12)湯液:湯劑。醴灑:指酒劑。(13)鑱石:古時治病用的石針。撟引:即導引,古代的一種體育療法。撟,舉起,翹起。引,伸展。(14)案扤:按摩。案通「按」。扤,動。毒熨:用藥物敷在患處後加熱使藥力透入體內的熱敷療法。(15)撥:撥開衣服,指對病人進行診視檢查。應:反應,指疾病所在。(16)因:順著。輸:通「腧」,穴位。(17)解:剖開。(18)訣脈:疏導經脈。訣,通「決」。結筋:結紮筋腱。(19)搦(nuò,諾)髓腦:按治髓腦。搦,按。(20)揲荒:觸動膏肓。揲,持,觸動。荒,通「肓」,即膏肓。爪幕:用手疏理橫隔膜。爪,通「抓」,用手指疏理。幕,通「膜」,指橫隔膜。(21)湔浣:洗滌。(22)練精易形:修鍊精氣,改變容色。(23)方:醫療技術。(24)曾:簡直。咳嬰之兒:剛會笑的嬰兒。咳,本意是嬰兒的笑聲。(25)終日:整日,此處作好久,良久意。(26)郄:通「隙」,縫隙。文:通「紋」,花紋、斑紋。「(27)寫形:審察病人體態神情外部癥狀。寫,摹寫,這裡指審察。(28)聞:聞知,診視到。陽,指外表癥狀。(29)論:推論,推知。陰:指內在的病因。(30)大表:身體的外表。(31)不可曲止:不能停在一個角度看問題。曲,彎曲,此指一隅之見。(32)鼻張:鼻翼搧動。(33)陰:指陰部,外生殖器。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①,舌撟然而不下②,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③,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謁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④,偏國寡臣幸甚⑤。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⑥,長終而不得反⑦。」言未卒,因噓唏服臆⑧,魂精泄橫⑨,流涕長潸⑩,忽忽承(11),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曰:「若太子病(12),所謂『屍蹶』者也(13)。夫以陽入陰中,動胃繵緣(14),中經維絡(15),別下於三焦、膀胱(16),是以陽脈下遂(17),陰脈上爭,會氣閉而不通(18),陰上而陽內行,下內鼓而不起(19),上外絕而不為使(20),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21),破陰絕陽,(之)色(已)廢脈亂(22),故形靜如死狀。太子未死也。夫以陽入陰支蘭藏者生(23),以陰入陽支蘭藏者死。凡此數事,皆五臟蹶中之時暴作也。良工取之(24),拙者疑殆(25)。」 ①眩然:眼睛昏花的樣子。瞚(shùn,順):同「瞬」,眨眼。②舌撟然不下:舌頭翹起不能放下。形容說不出話的樣子。這句和上句都是形容驚訝的神情。③中闕:皇宮的中門。闕:皇宮中對稱的門樓,中間有路可通行。④舉:救助。⑤寡臣:寡德之臣,是虢君的自謙之詞。⑥棄捐填溝壑:死的委婉說法。棄捐,拋棄。填,填埋。⑦長終:永遠死去。反:同「返」,指復生。⑧噓唏:哭泣時的抽咽、哽咽之聲。服(bì必)臆:因悲傷而氣滿鬱結。服,通「愊」,滿的意思。⑨魂精泄橫:精神散亂恍惚。魂精,精神。泄,散。橫,縱橫雜亂。⑩長潸(shān,山):長時間地流淚。(11)忽忽:淚珠滴得很快的樣子。承(jíe,傑):(淚珠)掛在睫毛上。,同「睫」。(12)若:你,你的。(13)屍蹶:古代病名,突然昏迷摔倒,其狀如屍的病症。(14)繵緣:纏繞。繵同「纏」。緣:繞。(15)中經維絡:經脈受損傷,絡脈被阻塞。中,傷害。維,連結,阻塞。(16)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橫膈以上為上焦,脘腹部為中焦,肚臍以下為下焦。本文所指三焦,是第三焦、下焦。(17)遂:通「墜」。(18)會:恰好,正好。(19)鼓:鼓動。(20)絕:隔絕。(21)紐:筋紐。(22)色廢:容顏變色、失常。(23)支蘭:遮攔、阻隔的繵意思。支:支柱。蘭,通「欄」,欄杆。(24)良工:醫術高明的醫生。取:攻取,指治癒病患。(25)拙者:醫術拙劣的醫生。疑:疑惑,困惑。殆:危險。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①,以取外三陽五會②。有閑③,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④,以八減之齊和煮之⑤,以更熨兩脅下⑥。太子起坐。更適陰陽⑦,但服湯二旬而復故⑧。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⑨。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⑩。」 ①厲針砥石:磨礪針石。厲,通「礪」,磨礪。砥,砥礪。②三陽五會:百會穴的別名。《針炙大成》卷七說,「百會一名三陽,一名五會。」③有閑:通「間」,一會兒,傾刻。④五分之熨:用藥熱敷患處,使溫熱葯氣深入體內五分的療法。⑤八減之齊:即八減劑,古方名,今已失傳。齊,通「劑」。⑥更:更換、交替。⑦更:再。適:調適,調和。⑧但:僅僅,只是。復故:恢復原來的狀態。⑨生死人:使死了的人再生。⑩起:振作,振起,指活過來。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①。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②,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③。」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閑④,不治將深。」桓侯不應⑤。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⑥。桓侯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⑦;其在骨髓,雖司命無奈之何⑧。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⑨,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 ①客之:把扁鵲看作客人。②腠(còu,湊)理:皮膚和臟腑的紋理,這裡指皮膚和肌肉之間。③不疾者:沒有病的人。功:功績。④閑:通「間」,中間。⑤不應:不理睬。⑥退走:後退而跑開。走,跑。⑦醪:濁酒,這裡指藥酒。⑧司命:古代傳說中掌管人生命的神。⑨體病:身體得了重病。使聖人預知微①,能使良醫得蚤從事②,則疾可已③,身可活也。人之所病④,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⑤。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⑥,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⑦,三不治也;陰陽並⑧,臟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⑨,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⑩。 ①微:細微,此指癥狀不明顯的疾病。②蚤:通「早」。③已:停止,指疾病的治癒。④病:憂慮。⑤道:此指治病的方法。⑥不論於理:不講道理。⑦適:適當,妥當。⑧並:交合,此指錯亂。⑨羸(léi,雷):瘦弱。⑩重:甚,極。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①,即為帶下醫②;過洛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③;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秦太醫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①貴:重視。②帶下醫:婦科醫生。③痹:風、寒、濕等侵犯肌體引起關節肌肉疼痛麻木的病症。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醫方術。高後八年①,更受師同郡元里公乘陽慶②。慶年七十餘,無子③,使意盡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④,傳黃帝、扁鵲之脈書⑤,五色診病⑥,知人生死,決嫌疑⑦,定可治,及葯論⑧,甚精。受之三年,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然左右行游諸侯,不以家為家,或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①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②更:再次,又。③無子:根據下文所寫陽慶有兒子陽殷,這裡應指沒有能繼承醫術的子嗣。④禁方:秘方。⑤黃帝、扁鵲之脈書:《漢書·藝文志》著錄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等醫書,後亡佚。脈書,論述脈象、脈理的醫書,也指醫學理論著作。⑥五色診病:觀察面部相應位置上的色澤來診斷疾病。⑦決嫌疑:決斷疑難病症。⑧葯論:醫藥理論。 文帝四年中①,人上書言意,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②。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③!」於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④,乃隨父西。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⑤,今坐法當刑⑥,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⑦,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為官婢⑧,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⑨,此歲中亦除肉刑法⑩。 ①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②傳:驛站的車馬,此指用傳車押送。之:往,到。③緩急:緊急。④少女緹縈:最小的女兒緹縈。⑤廉平:廉潔公平。⑥坐法:因為觸犯法律。當刑:判處肉刑。當,判決,判處。⑦續:連接,接續。⑧入身:古時刑律可把罪人收入官府為奴,此指這種懲罰。入,沒收。⑨悲:悲憫。⑩此歲中亦除肉刑法:這段時間有誤,據《史記·孝文本紀》,文帝廢除肉刑當在文帝十三年,所以前文所說文帝四年與此矛盾,當作文帝十三年。詔問故太倉長臣意②:「方伎所長③,及所能治病者?有其書無有?皆安受學?受學幾何歲?嘗有所驗,何縣裡人也?何病?醫藥已,其病之狀皆何如?具悉而對④。」臣意對曰: ①詔:皇帝發布的命令或文告。②故:從前,原來。③方伎:指醫術。伎通「技」。④具悉:全部。具通「俱」。 自意少時,喜醫藥,醫藥方試之多不驗者。至高後八年,得見師臨菑元里公乘陽慶。慶年七十餘,意得見事之。謂意曰:「盡去而方書①,非是也。慶有古先道遺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生死,決嫌疑,定可治,及葯論書,甚精。我家給富②,心愛公,欲盡以我禁方書悉教公。」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臣意即避席再拜謁③,受其脈書上下經④、五色診、奇咳術⑤,揆度陰陽外變⑥、葯論、石神⑦、接陰陽禁書⑧,受讀解驗之,可一年所⑨。明歲即驗之,有驗,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⑩,即嘗已為人治(11),診病決死生,有驗,精良。今慶已死十年所,臣意年盡三年,年三十九歲也。 ①而:你的。②給富:富足。給,豐足。③避席:離座而起,表示敬意。④脈書:指前所言黃帝、扁鵲之脈書。上下經:古代醫書。據《黃帝內經 素問》記載有《上經》和《下經》的醫書。⑤奇咳術:一說指聽診術,從聲音辨別病症。⑥揆度:估量,推測。⑦石神:指用砭石治病的方法。⑧接陰陽:指房中術,男女交合之術。⑨可:大約。所:左右,表示概數之詞。⑩要:總,一共。(11)嘗:嘗試。齊侍御史成自言病頭痛,臣意診其脈,告曰:「君之病惡①,不可言也。」即出,獨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②,內發於腸胃之間,後五日當臃腫,後八日嘔膿死。」成之病得之飲酒且內③。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脈,得肝氣④。肝氣濁而靜,此內關之病也⑤。脈法曰「脈長而弦⑥,不得代四時者⑦,其病主在於肝。和即經主病也⑧,代則絡脈有過⑨」。經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其代絕而脈賁者⑩,病得之酒且內。所以知其後五日而臃腫,八日嘔膿死者,切其脈時,少陽初代(11)。代者經病,病去過人(12),人則去。絡脈主病,當其時,少陽初關一分(13),故中熱而膿未發也,及五分,則至少陽之界,及八日,則嘔膿死,故上二分而膿發,至界而臃腫,盡泄而死。熱上則熏陽明(14),爛流絡(15),流絡動則脈結髮(16),脈結髮則爛解,故絡交。熱氣已上行,至頭動,故頭痛。 ①惡:嚴重。②疽:指生於體腔的癰瘍。③內:房事。④氣:脈氣,脈象。⑤內關之病:一種外部癥狀不明顯而實際很嚴重的疾病。⑥長:指長脈,搏動部位長於應有的部位。弦:指弦脈,切得脈象如琴弦一樣挺直。⑦代四時:隨四季變化。代,替代,指變化。⑧和:和諧,均勻。經:經脈,中醫指人體中縱行的主血管。⑨代:代脈,一種搏動時疏時密雜亂無序而又躁動有力的脈象。絡脈:由經脈派生出網路全身的支脈。⑩脈賁:指脈象賁涌十分有力。(11)少陽:經脈名,人體內有手、足陽明經。(12)病去過人:指病情疾速發展到全身。過,經過,遍及。(13)初關一分:左手關部一分。初關,少陽經脈切脈部位,在左手腕關節橈骨莖突處。(14)陽明:經脈名,人體內有手,足陽明經。(15)流絡:支絡,絡脈的分支。(16)動:變動,病變。發:發病。 齊王中子諸嬰兒小子病①,召臣意診,切其脈,告曰:「氣鬲病②。病使人煩懣③,食不下,時嘔沫。病得之(少)〔心〕憂,數阣食飲④。」臣意即為之作下氣湯以飲之⑤,一日氣下⑥,二日能食,三日即病癒。所以知小子之病者,診其脈,心氣也⑦,濁躁而經也,此絡陽病也。脈法曰「脈來數疾去難而不一者⑧,病主在心」。周身熱,脈盛者,為重陽⑨。重陽者,逿心主⑩。故煩懣食不下則絡脈有過,絡脈有過則血上出,血上出者死。此悲心所生也,病得之憂也。 ①中子:二兒子。②鬲:通「膈」,胸膈;也通「隔」。③懣:煩悶。④數:屢次,多次。忔:不欲,不想。⑤下氣湯:湯劑,原方已佚。⑥氣:指向上逆行的氣。⑦心氣:心有病的脈氣。⑧數:數脈,指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五次以上的脈象。疾:疾脈,指一呼一吸之間脈搏跳動七至八次以上的脈象。⑨重陽:陽氣重疊,指陽熱過盛。⑩逿(táng,唐)心主:搖蕩心神。 齊郎中令循病,眾醫皆以為蹶入中①,而刺之。臣意診之,曰:「涌疝也②,令人不得前後溲③。」循曰:「不得前後溲三日矣。」臣意飲以火齊湯④,一飲得前〔後〕溲,再飲大溲,三飲而疾愈。病得之內。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脈時,右口氣急⑤,脈無五臟氣,右口脈大而數⑥。數者中下熱而涌,左為下⑦,右為上⑧,皆無五臟應,故曰涌疝。中熱,故尿赤也。 ①蹶入中:從下厥起向上逆行進入腹胸之中的病。蹶,通「厥」。②涌疝:指腹疼痛大小便困難的疾病。③前後溲:前溲即小便,後溲即大便。④火齊湯:湯劑名,原方已佚。⑤右口:右手寸口脈。寸口,在兩手橈骨頭內側橈動脈流經處。⑥脈大:指脈象壯盛有力。數:屢次,頻繁。⑦左為下:指左手寸口脈大而數那麼熱邪向下行。⑧右為上:指右手寸口脈大而數那麼熱邪向上逆行。 齊中御府長信病,臣意入診其脈,告曰:「熱病氣也①。然暑汗,脈少衰②,不死。」曰:「此病得之當浴流水而寒甚,已則熱③。」信曰:「唯④,然!往冬時,為王使於楚,至莒縣陽周水,而莒橋樑頗壞,信則車轅未欲渡也⑤,馬驚,即墮,信身入水中,幾死,吏即來救信,出之水中,衣盡濡⑥,有閑而身寒⑦,已熱如火,至今不可以見寒。」臣意即為之液湯火齊逐熱⑧,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即使服藥,出入二十日,身無病者。所以知信之病者,切其脈時,並陰⑨。脈法曰「熱病陰陽交者死⑩」。切之不交,並陰。並陰者,脈順清而愈,其熱雖未盡,猶活也。腎氣有時閑濁,在太陰脈口而希(11),是水氣也。腎固主水(12),故以此知之。失治一時,即轉為寒熱。 ①熱病氣:熱病的脈氣。②少衰:稍有減弱。少,通「稍」。③已:止,停止。④唯:應答之聲,猶如「是」、「嗯」。⑤(lǎn,覽):通「攬」。⑥濡:沾濕。⑦有閑:傾刻,一會兒。閑,通「間」。⑧液湯火齊:古方劑名,已亡佚。液湯,藥液。⑨並陰:指熱併入於內。陰,里,內部。⑩陽:指外表。(11)太陰脈口:即「寸口」。(12)固:本來,原來。 齊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診脈,曰:「風癉客脬①,難於大小溲,尿赤。」臣意飲以火齊湯,一飲即前後溲,再飲病已,尿如故。病得之流汗出②。者,去衣而汗晞也③。所以知齊王太后病者,臣意診其脈,切其太陰之口,濕然風氣也。脈法曰:「沉之而大堅④,浮之而大緊者⑤,病主在腎。」腎切之而相反也,脈大而躁。大者,膀胱氣也;躁者,中有熱而尿赤。 ①風癉客脬(pāo,拋):風熱侵入膀胱。癉,熱症。客,中醫稱風寒侵入為客。脬,通「胞」,膀胱。②:王念孫《讀書雜誌》認為通「滫(xǐu,朽),臭水:尿。③晞:干,乾燥。④沉:用力較重切脈,手指重按至骨。⑤浮:用力較輕切脈,手指觸及皮膚表面。 齊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診其脈,曰:「肺消癉也①,加以寒熱。」即告其人曰:「死,不治。適其共養②,此不當醫治。」法曰「後三日而當狂,妄起行,欲走;後五日死。」即如期死。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內。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脈,肺氣熱也。脈法曰:「不平不鼓③,形④」。此五臟高之遠數以經病也,故切之時不平而代⑤。不平者,血不居其處;代者,時參擊並至,乍躁乍大也。此兩絡脈絕,故死不治。所以加寒熱者,言其人屍奪⑥。屍奪者,形;形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飲毒藥也⑦。臣意未往診時,齊太醫先診山跗病,炙其足少陽脈口,而飲之半夏丸⑧,病者即泄注,腹中虛;又灸其少陰脈⑨,是壞肝剛絕深⑩,如是重損病者氣,以故加寒熱。所以後三日而當狂者,肝一絡連屬結絕乳下陽明(11),故絡絕,開陽明脈,陽明脈傷,即當狂走。後五日死者,肝與心相去五分(12),故曰五日盡(13),盡即死矣。 ①肺消癉:即肺消,是一種口渴、尿黃的內熱病症。②適:適合,滿足。共,通「供」。③不平不鼓:脈搏的搏動時起時伏,搏動無力。④形:身形羸弱。,通「弊」。⑤代:代脈。⑥屍奪:精神渙散軀體如屍。⑦關:由,通過。灸:用燃燒的艾絨熏烤穴位來治病。毒藥:藥性猛烈的藥物。⑧半夏丸:丸劑名,原方已佚。⑨少陰脈:即足少陰腎經,人體十二經脈之一。⑩肝剛:肝臟的陽氣。(11)絕:橫穿,橫過。陽明:即足陽明胃經,此經脈經過乳房下面。(12)肝與心相去五分:肝脈和心脈相距五分。中醫診脈法,左右手橈骨莖突處稱「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左手關部可得肝病脈象,左手寸部可得心病脈象。(13)盡:耗盡。 齊中尉潘滿如病少腹痛①,臣意診其脈,曰:「遺積瘕也②。」臣意即謂齊太僕臣饒、內史臣由曰:「中尉不復自止於內,則三十日死。」後二十餘日,溲血死③。病得之酒且內。所以知潘滿如病者,臣意切其脈深小弱,其卒然合合也④,是脾氣也。右脈口氣至緊小⑤,見瘕氣也⑥。以次相乘,故三十日死。三陰俱摶者⑧,如法;不俱摶者,決在急期⑨;一摶一代者,近也⑩。故其三陰摶,溲血如前止。 ①少腹:小腹。②遺:遺存。積瘕:腹腔內有腫塊的病。③溲血:尿血。④卒然:猝然。卒,通「猝」。⑤右脈口:即右手寸口脈。緊:緊脈,脈搏動緊張有力,形如轉索。⑥見:出現,顯現。⑦以次相乘:中醫學說認為,五臟之間有著相生相剋的關係,如相互克制太過,叫做相乘,這裡潘滿如的病是脾乘腎,腎乘心,心乘肺,肺乘肝,肝乘脾。⑧三陰俱摶:指太陰、少陰、厥陰三陰脈一齊出現。摶,會合在一起。⑨急期:指短期。⑩近:指死期臨近。 陽虛侯相趙章病①,召臣意。眾醫皆以為寒中②,臣意診其脈曰:「迵風」。迵風者,飲食下嗌而輒出不留②。法曰「五日死」,而後十日乃死。病得之酒。所以知趙章之病者,臣意切其脈,脈來滑③,是內風氣也④。飲食下嗌而輒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為前分界法。後十日乃死,所以過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臟實⑤,中臟實故過期。師言曰「安谷者過期⑥,不安谷者不及期」。 ①相:丞相。②寒中:寒氣入侵於內里。③迵風:古病名,是風氣入侵內臟,使腸胃不能容留消化食物。②嗌:咽喉。③滑:即滑脈,切脈時手指感到往來流暢圓滑的脈象。④內風氣:內風病的脈氣,這種脈象是因體內臟腑功能失調而形成。⑤中臟實:指腸胃能容留消化食物。實,指被米粥充實。⑥安谷:指腸胃能容留食物。 濟北王病,召臣意診其脈,曰:「風蹶胸滿①。」即為藥酒,盡三石②,病已。得之汗出伏地。所以知濟北王病者,臣意切其脈時,風氣也,心脈濁。病法「過入其陽③,陽氣盡而陰氣入」。陰氣入張④,則寒氣上而熱氣下,故胸滿。汗出伏地者,切其脈,氣陰。陰氣者,病必入中,出及瀺水也⑤。 ①風蹶:中醫指外界風、寒、濕氣入侵體內向上逆行所造成的疾病。②石:漢代度量單位,一石重一百二十斤。一說「石」當為「日」字。③過:過失,這裡指病邪。④入張:入侵擴張,意指陰氣內盛。張,擴張,囂張。⑤出及瀺水:病邪隨著淋漓汗液流出。及,隨著。瀺,流水聲,這裡指汗液淋漓而出。 齊北宮司空命婦出於病①,眾醫皆以為風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陽脈。臣意診其脈,曰:「病氣疝②,客於膀胱,難於前後溲,而尿赤。病見寒氣則遺尿③,使人腹腫。」出於病得之欲尿不得,因以接內。所以知出於病者,切其脈大而實,其來難,是蹶陰之動也④,脈來難者,疝氣之客於膀胱也。腹之所以腫者,言蹶陰之絡結小腹也。蹶陰有過則脈結動,動則腹腫。臣意即灸其足蹶陰之脈,左右各一所⑤,即不遺尿而溲清,小腹痛止。即更為火齊湯以飲之,三日而疝氣散,即愈。 ①命婦:有封號的婦女。出於:命婦名。②氣疝:腹中時時脹痛的疾病。③遺尿:小便失禁。④蹶陰:經脈名。動:變動,變化。⑤所:處,指穴位。 故濟北王阿母自言足熱而懣①,臣意告曰:「熱蹶也②。」則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無出血③,病旋已④。病得之飲酒大醉。 ①故:從前。②熱蹶:病名,因受邪熱,阻礙陽氣運行,而使手足厥冷的病。③案:通「按」。④旋:旋即,很快。濟北王召臣意診脈諸女子侍者,至女子豎,豎無病。臣意告永巷長曰①:「豎傷脾,不可勞,法當春嘔血死。」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豎何能②?」王曰:「是好為方,多伎能③,為所是案法新④,往年市之民所⑤,四百七十萬,曹偶四人⑥。」王曰:「得毋有病乎?」臣意對曰:「豎病重,在死法中。」王召視之,其顏色不變,以為不然,不賣諸侯所。至春,豎奉劍從王之廁⑦,王去,豎後,王令人召之,即仆於廁,嘔血死。病得之流汗。流汗者,(同)法病內重,毛髮而色澤⑧,脈不衰,此亦(關)內〔關〕之病也。 ①永巷:宮女所居的長巷。②才人:指才女。③伎:通「技」。④為所是案法新:《史記索隱》認為此句是「謂於舊方技能生新意也」。案,通「按」,查考。法,舊例,過去的方法。新,指新方法,新花樣。⑤市:買。民所:民間。⑥曹偶:儕輩,同類,指同樣的人。⑦奉:通「捧」。⑧色澤:面色潤澤。 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①,即為苦參湯②,日嗽三升③,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風,及卧開口,食而不嗽。 ①左大陽明脈:即左手陽明大腸經,其循行路線經牙齒。②苦參湯:原方已佚。苦參性味苦寒,可清熱除濕,祛風殺蟲。③嗽:通「漱」,含漱。 菑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①,來召臣意。臣意往,飲以莨葯一撮,以酒飲之,旋乳。臣意複診其脈,而脈躁。躁者有餘病,即飲以消石一齊③,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④。 ①美人:妃嬪的名稱之一。不乳:難產。乳,生孩子。②莨:即「莨菪」,藥性苦寒、有毒,服少量可以有解痙、鎮靜作用。③消石:即朴硝,能破瘀通滯。④比:類似。 齊丞相舍人奴從朝入宮①,臣意見之食閨門外②,望其色有病氣。臣意即告宦者平③。平好為脈,學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傷脾氣也,當至春鬲塞不通④,不能食飲,法至夏泄血死。」宦者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病,病重,死期有日。」相君曰:「卿何以知之?」曰:「君朝時入宮,君之舍人奴盡食閨門外⑤,平與倉公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相即召舍人(奴)而謂之曰:「公奴有病不⑥?」舍人曰:「奴無病,身無痛者。」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所以知奴病者,脾氣周乘五臟⑦,傷部而交⑧,故傷脾之色也,望之殺然黃⑨,察之如死青之茲⑩。眾醫不知,以為大蟲(11),不知傷脾。所以至春死病者,胃氣黃(12),黃者土氣也(13),土不勝木(14),故至春死。所以至夏死者,脈法曰「病重而脈順清者曰內關(15)」,內關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然無苦(16)。若加以一病,死中春(17);一愈順(18),及一時(19)。其所以四月死者,診其人時愈順。愈順者,人尚肥也(20)。奴之病得之流汗數出,(灸)〔炙〕於火而以出見大風也(21)。 ①舍人奴:家臣的奴僕。舍人,門客,家臣。②閨門:宮中小門。③宦者:宦官。④鬲塞:阻塞。鬲,通「隔」。⑤盡食:沒完沒了吃飯。盡,竭盡。⑥不:通「否」。⑦周乘:遍乘,遍傳。⑧傷部而交:傷脾的色澤交錯出現在臉上某些部位。部,色部,臉上某些部位的色澤能反映五髒的病變,醫家稱之為色部。⑨殺然黃:枯黃色。殺,凋落。⑩死青之茲:死草般的青色。茲:草席,意謂死草。(11)大蟲:蛔蟲。(12)胃氣黃:脾胃病臉色發黃。(13)黃者土氣也: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屬土,色黃,所以說黃色是脾土的顏色。(14)土不勝木: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屬土,肝屬木,肝在春天時功能最強,於是患病的脾臟難以耐受,故說「土不勝木」。(15)脈順清:脈搏正常。順,和順。清,清正,無濁邪。(16)急然:一說「急」當作「忽」,古代長度單位,形容極小。(17)中春:即仲春,陰曆二月。(18)愈:通「愉」,愉快。(19)及:延及,延長。(20)人尚肥:指人形體豐滿。(21)炙於火:受到火的烘烤。 菑川王病,召臣意診脈,曰:「蹶上為重①,頭痛身熱,使人煩懣。」臣意即以寒水拊其頭②,刺足陽明脈③,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發未乾而卧。診如前,所以蹶,頭熱至肩。 ①上為重:上部癥狀嚴重、明顯。②拊:拍。③足陽明脈:這條經脈循行經過頭部,所以針刺這條經脈的穴位能治頭疼。 齊王黃姬兄黃長卿家有酒召客,召臣意。諸客坐,未上食。臣意望見王后弟宋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①,君要脅痛不可俛仰②,又不得小溲。不亟治,病即入濡腎③。及其未舍五臟④,急治之。病方今客腎濡,此所謂『腎痹』也⑤。」宋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黃氏諸倩見建家京下方石⑥,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復置之。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見其色,太陽色干⑦,腎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⑧,故以往四五日知其發也。臣意即為柔湯使服之⑨,十八日所而病癒。 ①往四五日:四五天前。②要:通「腰」。俛(fǔ,府):同「俯」。③濡:浸漬,浸潤。④舍:住宿,猶言滯留。⑤腎痹:病名,因風寒濕氣滯阻於腎所造成的腰疼。⑥倩:女婿。京:倉廩。⑦太陽色干:太陽穴處色澤枯乾。⑧腎部:腎臟在臉上的色部,在兩頰處。要:通「腰」。枯四分所:指腎部有四分左右的位置色澤枯乾,據此可推斷出腰疼已四五天。⑨柔湯:方劑名,原方已佚。 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要背痛,寒熱①,眾醫皆以為寒熱也②。臣意診脈,曰:「內寒,月事不下也③。」即竄以葯④,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韓女之病者,診其脈時,切之,腎脈也,嗇而不屬⑤。嗇而不屬者,其來難⑥,堅⑦,故曰月不下。肝脈弦,出左口⑧,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 ①寒熱:指惡寒發熱的病症。②寒熱:寒熱病。③月事不下:閉經。月事,月經。④竄:熏灸使藥力達到患處。⑤嗇而不屬:澀滯不連續。嗇,通「澀」。⑥難:艱難。⑦堅:堅實有力。⑧出左口:肝脈在左手寸口脈的關部,韓女的脈象超出寸口的位置,是肝氣鬱盛的表現。 臨菑氾里女子薄吾病甚,眾醫皆以為寒熱篤①,當死,不治。臣意診其脈,曰:「蟯瘕②。」蟯瘕為病,腹大,上膚黃粗,循之戚戚然③。臣意飲芫華一撮④,即出蟯可數升,病已,三十日如故。病蟯得之於寒濕,寒濕氣宛篤不發⑤,化為蟲。臣意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脈,循其尺⑥,其尺索刺粗⑦而毛美奉發,是蟲氣也。其色澤者,中臟無邪氣及重病。 ①篤:病勢沉重。②蟯瘕:蟯蟲聚積形成的腫塊。③循:指觸按患病的部位。戚戚然:憂懼的樣子,形容病人因疼痛拒按。④芫華:即「芫花」,藥性辛溫有毒,可治癰腫,並可殺蟲。⑤宛篤不發:鬱積深厚不能發散。⑥尺:尺部。⑦尺索刺粗:尺部脈緊而粗大有力。 齊淳于司馬病,臣意切其脈,告曰:「當病迵風。迵風之狀,飲食下嗌輒後之。病得之飽食而疾走。」淳于司馬曰:「我之王家食馬肝①,食飽甚。見酒來,即走去,驅疾至舍②,即泄數十齣。」臣意告曰:「為火齊米汁飲之,七八日而當愈。」時醫秦信在旁,臣意去,信謂左右閣都尉曰:「意以淳于司馬病為何?」曰:「以為迵風,可治。」信即笑曰:「是不知也。淳于司馬病,法當後九日死。」即後九日不死,其家復召臣意。臣意往問之,盡如意診。臣即為一火齊米汁,使服之,七八日病已。所以知之者,診其脈時,切之,盡如法。其病順③,故不死。 ①馬肝:性熱有毒,誤食致人死命。②驅疾:驅趕坐騎快跑。③病順:病情和脈象相順應。 齊中郎破石病,臣意診其脈,告曰:「肺傷,不治,當後十日丁亥溲血死。」即後十一日,溲血而死。破石之病,得之墮馬僵石上①。所以知破石之病者,切其脈,得肺陰氣②,其來散,數道至而不一也③。色又乘之④。所以知其墮馬者,切之得番陰脈⑤。番陰脈入虛里,乘肺脈。肺脈散者,固色變也乘之⑥。所以不中期死者,師言曰:「病者安谷即過期,不安谷則不及期」。其人嗜黍,黍主肺⑦,故過期。所以溲血者,診脈法曰「病養喜陰處者順死⑧,養喜陽處者逆死⑨」。其人喜自靜,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 ①僵:倒下。②肺陰氣:肺陰脈,這是肺的敗脈,是死的證狀。③數道至而不一:脈氣從幾條道上而來不一致。④色又乘之:指面色又出現心剋伐肺的容色。⑤番陰脈:即反陰脈,據中醫理論,心屬陽臟,肺屬陰臟,散脈是心臟的病脈,在肺的脈部切到散脈,這是陽脈占居陰位,稱反陰脈。⑥固色:本來的顏色,肺病面色白。⑦黍主肺:五穀和五髒的對應關係中是黍主肺,黍有補養肺臟的作用。⑧養:調養。陰:指靜。順死:氣血下行而死。⑨陽:指動,活動。逆死:氣血上逆而死。 齊王侍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①。臣意往過之,遂謂意曰:「不肖有病②,幸診遂也③。」臣意即診之,告曰:「公病中熱。論曰『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為葯精悍④,公服之不得數溲,亟勿服。色將發臃。」遂曰:「扁鵲曰『陰石以治陰病⑤,陽石以治陽病⑥』。夫藥石者有陰陽水火之齊⑦,故中熱,即為陰石柔齊治之;中寒,即為陽石剛齊治之。」臣意曰:「公所論遠矣,扁鵲雖言若是,然必審診⑧,起度量⑨,立規矩⑩,稱權衡(11),合色脈表裡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12),乃可以論。論曰『陽疾處內,陰形應外者,不加悍藥及鑱石』。夫悍藥入中,則邪氣辟矣(13),而宛氣愈深(14)。診法曰『二陰應外,一陽接內者(15),不可以剛葯』。剛葯入則動陽(16),陰病益衰,陽病益箸(17),邪氣流行,為重困於俞(18),忿發為疽。」意告之後百餘日,果為疽髮乳上,入缺盆(19),死。此謂論之大體也,必有經紀(20)。拙工有一不習(21),文理陰陽失矣(22)。 ①練五石:煉五石散。練,通「煉」。五石,把五種礦石葯放到一起煉製,稱作五石散,據記載五石散配方不盡相同。②不肖:自謙之詞。③幸:希望。④精悍:指藥力猛烈。⑤陰石:指性寒的石葯。⑥陽石:指性熱的石葯。⑦水火:指寒熱。⑧審:審慎。⑨起度量:猶言確立標準。起,立。度量,古代計算長度和體積的工具。⑩規矩:圓規和曲尺一類測量圓和直角的工具。(11)權衡:斟酌。權,秤錘。衡,秤桿。(12)息:呼吸。(13)辟:彰明,突出。(14)宛:鬱積。(15)「二陰」兩句的意思是,外寒多於內熱的病症。陰指少陰,屬寒症。陽指少陽,多鬱火。二,二成。一,一成。(16)動:摧動。(17)箸:通「著」,顯著,這裡指強盛。(18)俞:通「腧」,腧穴,人體穴位的總稱。(19)缺盆:鎖骨上窩,此處有「缺盆穴」。(20)經紀:綱紀,原則。(21)拙工:拙劣的醫生,平庸的醫生。(22)文理:條理。文,通「紋」。 齊王故為陽虛侯時,病甚,眾醫皆以為蹶。臣意診脈,以為痹,根在右脅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氣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齊粥且飲①,六日氣下;即令更服丸藥,也入六日,病已。病得之內。診之時不能識其經解,大識其病所在②。 ①火齊粥:方劑名,原方已佚。②大識:大略知道。 臣意嘗診安陽武都里成開方,開方自言以為不病,臣意謂之病苦沓風①,三歲四支不能自用②,使人喑③,喑即死。今聞其四支不能用,喑而未死也。病得之數飲酒以見大風氣。所以知成開方病者,診之,其脈法奇咳言曰「臟氣相反者死」。切之,得腎反肺④,法曰「三歲死」也。 ①苦沓風:被沓風病所苦。沓風,風病名。②支:通「肢」。③喑:失音,不能說話。④腎反肺:在肺的脈位切到反映腎情況的脈,這是腎病影響到肺的表現,中醫稱為「腎反肺」。 安陵坂里公乘項處病,臣意診脈,曰:「牡疝。」牡疝在鬲下,上連肺。病得之內。臣意謂之:「慎毋為勞力事,為勞力事則必嘔血死。」處後蹴踘②,要蹶寒,汗出多,即嘔血。臣意複診之,曰:「當旦日日夕死③。」即死。病得之內。所以知項處病者,切其脈得番陽④。番陽入虛里,處旦日死。一番一絡者⑤,牡疝也。 ①牡疝:陽疝。疝病多發生在腹腔內,腹屬陰。項處腹痛牽連到胸,胸屬陽,故稱牡疝。牡,指雄性禽獸。②蹴踘:古代軍中一種習武的遊戲,類似今天的足球。踘,通「鞠」,古代的一種球。③旦日:第二天,明天。日夕:黃昏。④番陽:即反陽脈。疝病多與腎臟有關,此病在肺部切到腎病的脈象,在陽部見到陰脈,故稱反陽脈。⑤一番一絡:一方面切得反陽脈,一方面疝痛上連於肺。番,反陽脈。絡,連。 臣意曰:他所診期決死生及所治已病眾多①,久頗忘之,不能盡識②,不敢以對。 ①期:預期。治已:治癒。已,止。②識:記住。 問臣意:「所診治病,病名多同而診異,或死或不死,何也?」對曰:「病名多相類,不可知,故古聖人為之脈法,以起度量,立規矩,縣權衡①,案繩墨②,調陰陽③,別人之脈各名之④,與天地相應,參合於人,故乃別百病以異之,有數者能異之⑤,無數者同之。然脈法不可勝驗,診疾人以度異之,乃可別同名,命病主在所居⑥。今臣意所診者,皆有診籍⑦。所以別之者,臣意所受師方適成,師死,以故表籍所診⑧,期決死生,觀所失所得者合脈法,以故至今知之。」 ①縣權衡:斟酌、權衡。縣,通「懸」,懸掛。權衡,指稱量。②案繩墨:依照規則。案,通「按」,按照,依照。繩墨,木工劃線取直的工具,此指法度、規則。③調陰陽:測度陰陽的盛衰。調,計算,測量。④別:區別,辨識。⑤有數者:醫術精妙的人。數,通「術」。⑥命:說出。⑦診籍:記錄診斷治療情況的簿冊,猶如醫案,病歷一類的文字材料。⑧表:表明,記明。 問臣意曰:「所期病決死生,或不應期①,何故?」對曰:「此皆飲食喜怒不節,或不當飲葯②,或不當針灸,以故不中期死也③。」 ①應期:符合預定的日期。②不當:不恰當。③中期:按期。 問臣意:「意方能知病死生,論藥用所宜,諸侯王大臣有嘗問意者不?及文王病時,不求意診治,何故?」對曰:「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皆使人來召臣意,臣意不敢往。文王病時,臣意家貧,欲為人治病,誠恐吏以除拘臣意也①,故移名數②,左右不修家生,出行游國中,問善為方數者事之久矣,見事數師,悉受其要事③,盡其方書意,及解論之。身居陽虛侯國,因事侯。侯入朝,臣意從之長安,以故得診安陵項處等病也。」 ①除:拜官授職,委任官職。②移名數:遷移名籍。③要事:主要的事,此指主要的本領。 問臣意:「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狀?」臣意對曰:「不見文王病,然竊聞文王病喘,頭痛,目不明。臣意心論之①,以為非病也。以為肥而蓄精②,身體不得搖,骨肉不相任③,故喘,不當醫治。脈法曰『年二十脈氣當趨④,年三十當疾步,年四十當安坐,年五十當安卧,年六十已上氣當大董⑤。』文王年未滿二十,方脈氣之趨也而徐之,不應天道四時⑥。後聞醫灸之即篤,此論病之過也⑦。臣意論之,以為神氣爭而邪氣入⑧,非年少所能復之也,以故死。所謂氣者,當調飲食,擇晏日⑨,車步廣志⑩,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故年二十,是謂『易(11)』,法不當砭灸,砭灸至氣逐(12)。 ①心論:心中分析,主觀分析。②蓄精:蓄積脂膏,蓄積精氣。③相任:相撐持。任,勝任。④趨:快跑。⑤董:深藏。⑥天道四時:指自然界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⑦論:分析,判斷。⑧神氣:指人體正氣。⑨晏日:晴朗的日子。⑩車步:駕車、步行。廣志:開闊心胸。(11):《集解》作「質」,質實。(12)逐:奔逐。 問臣意:師慶安受之?聞於齊諸侯不①?」對曰:「不知慶所師受。慶家富,善為醫,不肯為人治病,當以此故不聞。慶又告臣意曰:「慎毋令我子孫知若學我方也②。』」 ①聞:聞名,出名。②慎:千萬。 問臣意:「師慶何見於意而愛意,欲悉教意方?」對曰:「臣意不聞師慶為方善也。意所以知慶者,意少時好諸方事①,臣意試其方,皆多驗,精良。臣意聞菑川唐里公孫光善為古傳方,臣意即往謁之。得見事之,受方化陰陽及傳語法②,臣意悉受書之③。臣意欲盡受他精方,公孫光曰:『吾方盡矣,不為愛公所④。吾身已衰,無所復事之。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與公,毋以教人。』臣意曰:『得見事侍公前,悉得禁方,幸甚。意死不敢妄傳人。』居有閑⑤,公孫光閑處⑥,臣意深論方,見言百世為之精也。師光喜曰:『公必為國工⑦。吾有所善者皆疏⑧,同產處臨菑⑨,善為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之所聞也。吾年中時,嘗欲受其方,楊中倩不肯⑩,曰:『若非其人也」。胥與公往見之(11),當知公喜方也。其人亦老矣,其家給富。』時者未往,會慶子男殷來獻馬,因師光奏馬王所(12),意以故得與殷善。光又屬意於殷曰(13):『意好數,公必謹遇之,其人聖儒。』即為書以意屬陽慶,以故知慶。臣意事慶謹,以故愛意也。」 ①諸方事:諸家、各家的醫方。②化陰陽:調理陰陽。傳語法:口頭流傳的醫理經驗。③書:記錄。④愛:吝惜。⑤居有閑:過了些日子。閑,通「間」。⑥閑處:閑著沒事,閑居。⑦國工:國醫。⑧疏:荒疏,荒廢。⑨同產:同胞兄弟。這裡指陽慶,與公孫光同母異父,所以姓氏不同。⑩楊中倩:古名醫,公孫光的朋友。(11)胥:通「須」,必須。(12)奏:獻,進獻。(13)屬:通「囑」,囑託。 問臣意曰:「吏民嘗有事學意方,及畢盡得意方不?何縣裡人?」對曰:「臨菑人宋邑。邑學,臣意教以五診①,歲余。濟北王遣太醫高期、王禹學,臣意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②,當論俞所居③,及氣當上下出入邪〔正〕逆順,以宜鑱石,定砭灸處,歲余。菑川王時遣太倉馬長馮信正方④,臣意教以案法逆順,論葯法,定五味及和齊湯法⑤。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脈,來學,臣意教以上下經脈五診⑥,二歲余。臨菑召里唐安來學,臣意教以五診上下經脈,奇咳,四時應陰陽重,未成,除為齊王侍醫。」 ①五診:即五色診,從臉色診病。②經脈高下:經脈上下分布的位置。奇絡結:指異常脈絡連結之處。③當:通「常」。俞,通「腧」,腧穴。④正方:此指求教醫方。⑤定:鑒定、判定。和齊湯:配伍調製湯劑。⑥上下經脈;同「經脈高下」。 問臣意:「診病決死生,能全無失乎?」臣意對曰:「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脈,乃治之。敗逆者不可治,其順者乃治之②。心不精脈③,所期死生視可治,時時失之,臣意不能全也。」 ①敗逆:指脈象衰敗而且與病情不相應。②順:指脈象與病情一致。③精脈:精心切脈。 太史公曰:女無美惡①,居宮見妒;士無賢不肖②,入朝見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倉公乃匿亦自隱而當刑。緹縈通尺牘③,父得以後寧。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④,豈謂扁鵲等邪?若倉公者,可謂近之矣。 ①無:無論。②不肖:不賢。③尺牘:書信,此指給漢文帝所上的書。④美好者不祥之器:原文作「夫兵者不祥之器」,在《老子》三十一章中。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關於三陰三陽的問題
※人身之中臟腑經脈均有特定的三陰三陽名稱
※三陰三陽探源
※從五運六氣看六經辨證_三陰三陽開闔樞圖(學術與臨床)
※《讀醫隨筆》卷二上之三陰三陽名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