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法精華經驗談(3)
07-07
疑難雜症 口 苦: 目前國內外均無藥物治療。中醫理論認為此症為三焦經熱。用三棱針刺關沖穴放血一滴如綠豆大,隔天一次,兩次可愈。口 臭: 此為常見之症,目前國內外均無特效藥物治療。中醫理論認為此症為心經熱。針刺大陵穴,一天一次,兩次口臭自除。脅肋痛(肋神經痛):此為常見之症,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針刺支溝穴,一天一次,兩次可愈。此法簡單效佳,不可輕之。 瘧 疾:針刺大椎、期門(瀉)、關元,針後各灸九壯。翌曰針風池(瀉)、中脘(瀉)、針後灸中脘九壯。第三天,針天樞(瀉)、肓俞(瀉),針後各灸九壯。以上為一療程。無發病時,針一療程;發病時,針二療程。有立竿見影之效且多不複發。 失 眠:針大椎、陶道、心俞。效佳。 嗜 睡:針大椎、陶道、脾俞。有立竿見影之效,最多針二次就可痊癒。 外 科 一、外科臨證點滴 針灸治療外科疾患時,常用騎竹馬來消腫解毒定痛;用委中瀉痛腫熱毒;用曲池消炎活血;用肺俞治各種皮膚病,屢獲效驗。 1、騎竹馬之灸 騎竹馬大致位於筋縮穴旁開一寸處。每次用繩法折量,多符合此處。此穴主治一切痛疽發背,無名腫毒,痛疔等惡瘡。灸7-10壯,對痛腫有消腫解毒止痛之功。 2、委中之瀉 委中為足太陽經之合穴。點刺出血,能瀉血熱壅毒,因此,對痛疽發背,紅腫疼痛之症,刺之有清熱解毒鎮痛之效。通常以三棱針刺之,最好刺在瘀絡青紫處,刺盡,出其瘀血。 3、曲池之灸 曲池為手陽明之合穴。其功能祛風解表,清熱刺濕,調和營血。此穴不但是治療內科、五官科疾病的要穴,也是治療外科病的要穴。施灸能防治痛腫的惡化,未成膿者可消腫散結,已成膿者,可促使早潰,預防感染、瘡瘍高仍賄針之,有退熱解毒之功。此外,還能治療一些皮膚病和過敏性疾患。對癭氣瘰病均有一定的療效。實為外科不可缺少之穴。 4、肺俞與皮膚病 肺主皮毛,用肺俞治療一些皮膚病常有效。如皮癢、皮痛、皮膚濕疹、各種皮瘡等。刺灸均可,實為治本之法。 ——《針灸秘驗》238 二、皮膚急性感染性疾患(如腰背部療腫、蜂窩組織炎、丹毒、多發性癤腫、頸淋巴腺炎等)、肝膿腫、肺膿肝等。 處方 騎竹馬(第十胸椎棘突下各旁開5分處,亦有於第九胸椎兩側各旁開一寸處取之)。疔根(病人正坐,平舉一臂向側方,使背部肩胛骨隆起,從肩胛骨下方橫量至近脊柱5分許,有一或紅或黑之小點處是穴。)疔俞(略屬肝仰掌,於患側之神門穴上4寸前臂尺側屈腕肌腱橈側緣。壓迫此穴時,無名指與小指有響且疼痛。) 治法 騎竹馬灸3-37壯或溫灸10-50分鐘。疔根斜刺5-7分,以知痛為治。或灸5-7壯或溫灸10-20分鐘。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如小紅點不見,用大蒜擦之則見,刺後可立即止痛,轉危為安,屢次驗。療俞穴灸3-7壯。 註:騎竹馬,足三里,療俞穴施灸後血細胞,單核蘭噬細胞可增加,前二穴作用更明顯。 ——《經外奇穴篡要》84 三、無名腫毒 視腫毒所發部位,取其所屬經絡的五俞穴治之。發於胸者,取絕骨治之。灸騎竹馬,散刺心俞亦效。也有的於局部進行針刺。(未化膿之前在硬處由邊緣向中心刺入)。 四、凍瘡 在凍瘡中心埋藏皮肉針一支,三曰即愈,適用於一、二凍瘡。 五、疔瘡 1、 疔瘡多由熱毒流竄經絡,氣血瘀阻而成。初發宜針治,當出現療毒走黃或流注發生(即軀幹或四肢有明顯腫痛處)而引起膿毒症,皆屬危候,不宜單以針治。 處方 靈台 曲澤↓ 委中↓ 身柱 先取曲澤、委中點刺出血,再針靈台、身柱、後拔火罐。此種刺法,是防止疔毒轉為走黃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然後,再按患部所屬經絡,行根結刺法。即病在結取根,病在根取結。亦謂首尾循經取穴。 如屬紅絲疔(急性淋巴管炎),可從紅線的止點外向起點外沿紅線點刺出血。僅在紅線末端針制血亦可。 另外,針刺疔根方法亦效。找疔根的方法是:在身柱、神堂、至陽、肝俞等穴附近,噴酒一口,用紗布輕擦,可見汗毛豎起,此處為疔根,即可刺之。 疔毒疼痛劇烈時,可刺大致並出血,疼痛即刻緩解或消失。 2、疔瘡的灸療:古人常用灸法治療。以後傳到曰本、朝鮮頗為盛行。艾灸治療是有效驗的。灸穴:手三里,騎竹馬,養老,疔俞,每穴可灸30-50壯。 另外挑破背部小紅點,刺患側俠白治療亦有效。 高燒者,配十宜,大椎、委中、曲澤出血。疔毒內攻者,立刺勞 ,神門、曲池。 注意事項:1、對疔瘡患處切勿擠壓、挑治。2、病情惡化者,要以時對症救治。 驗療法:疔毒初起,尚未明顯出現療毒癥候時,可嚼黃豆一、二粒,如無至腥味,即屬疔毒。以嚼碎的黃豆糊在疔毒處。屢試皆驗。 ——《針灸秘驗》232、222 3、疔瘡 此處著重討論顏面疔瘡和手足疔瘡中之沿爪疔。 疔瘡多發於肌膚之表,形如柔米,根盤堅硬,深如釘狀。如為顏面疔瘡,見於面部,初起癢或麻,漸現仁腫熱痛,甚者畏寒發熱,便秘溲赤,口渴欲飲,脈數,唇黃膩,如為沿爪療,初起多限於指甲一側邊緣近端,輕微紅腫熱痛,既而釀膿,蔓延對側,甲背萬呈黃或灰白色積膿之象,脈數或平,唇黃,如為療瘡走黃,則瘡頂黑無膿,周圍膚色暗紅,高熱頭痛,煩躁神昏,皮膚瘀斑,脈洪數,唇黃糙。 治則 清泄火毒。 處方 身柱 靈台 阿是穴;面疔加合谷,手疔加曲池,足疔加足三里,疔瘡走黃加委中、十宣、大陵。 治法 阿是穴,周圍敷以蒜泥,暴露疔瘡之頭,用艾卷雀啄法灸之,疼者灸至不疼,不疼者灸至疼。十宣、委中穴以三棱針點刺出血。余穴均施瀉法,療瘡走黃症清險 ,宜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 ——《急證針灸》126 4、紅絲疔 治法:在發於上肢或下肢的紅絲疔盡頭處,以針柄壓之劇痛部位為阿是穴,用2寸28號毫針以套管進針法在其頂頭處快速進針,施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或單用瀉法,予以中等或強制激。針1-1.5寸。得氣後,視紅絲消退的快慢,酌情留針5-15分鐘,每3分鐘運針一次。每曰針一次,一次不愈者,可連續針2-3天。對原發病灶亦應症處治,如因撞傷者,應上藥粉(膏),口服抗生素3天,輕者只用碘酒燒灼患疔即可。蟲蛟咬傷者,予以風油精外塗,或用火罐拔之,以吸毒外出。若系癤腫潰破屬實者,可用活絡效靈丹加穿山甲、皂角刺;虛者,宜本方加黃 ,以托毒外出。治50例均愈。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27 5、紅絲疔 本症系由於皮膚破損,感染毒氣,以致毒流經脈,向上是竄而繼發。 治法:一、用三棱針在紅絲盡頭處挑刺出血少許,最後用消毒敷料塊復蓋包紮。二、紫河車60g,水煎2次為一曰量,一曰2次分服(以上為*服用量,小兒酌減)針葯齊下,其效見速。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28 6、顏面疔瘡 治法:用右手食、中、無名指切脈狀,沿第二胸樵至第六胸樵從上向下慢慢移動,至有搏動應指處即為反應點,以28號毫針,在此點直刺5分左右,用瀉法,得氣即可出針。出針後在周圍擠壓,使針孔出血。配穴:惡寒發仍賄加曲池;唇部疔瘡加合谷;顴部疔瘡配陽陵泉。配穴均用瀉法,不留針。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28 7、五指盡痛,手生痛疔,針指根穴(伸掌、於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節近掌處之橫紋中央處取之,左右共八穴。)針尖向手掌方向刺入萬分。病初起時,刺之效果尤著。 凡手指生疔,無論何指,刺第三指近掌處指根,初起刺之,不獨疔可消散,且可免毒竄旁指。 六、全身瘡癤痛腫(包括偏口、對口、斬頭瘟、跨馬疽、發背、腰疽、疔毒。)臁瘡,凡在未化膿前均可獲愈。已化膿者無效,但能止痛。 治法 直刺治療痛穴0.5-1寸,一般以7分為宜。 取穴法 坐位,兩臂下垂,肘關節屈曲成90度角,掌心向上,在肩峰下一中指處(同身寸,位於三角肌緣,相當或近於 會穴)以手指按壓局部有 麻感處(位置稍上稍下皆可,但一定要有 麻感處)。 手法 顯渾患側,後針對側,如病灶在身體正中,則按男左女右順序,先後刺入。一般陽症可用左手拇指向前的瀉法,對陰症用左手拇指向後退的補法,進針後捻針七次,每隔5分鐘捻針一次,每一針連捻轉三下,手法同上,留針1-2小時。(留針時間越長越好。) ——《經外奇穴篡要》170、147 七、疔痛、多發性癤腫、腸痛 治法於肘實,於肘尖,疔根,疔俞,治療痛等四穴同時進行針灸,效果迅速。 ——《經外奇穴篡要》153 八、頭面部癤腫及面神經炎 於地合穴(在顏唇 、 與下頜體上下緣之間的正中線上)以交卷行雀啄炎,每次5-10分鐘,局部以紅潤為度,每獲良效。痛疔疽一切惡瘡、瘰癧諸風 處方 痞根(本穴位置其說不一,有說十一胸椎下也有說十二胸椎下,或說十三胸椎下者,旁開3.5寸處。)騎竹馬。 治法 痞根灸3-15壯或溫灸10-30分鐘,騎竹馬灸3-37壯或溫灸10-50分鐘。 ——《經外奇穴篡要》12、80 九、血熱四肢生瘡癤 處方 委中、曲澤、血海、足三里。 ——《針灸心悟》142 十、背痛 背部隨處可生,初起局部突然腫脹不適, 軟無頭,表皮 紅,逐漸擴大變為高腫堅硬,疼痛劇烈,惡寒發熱,頭昏頭痛,重者,壯熱口渴,便秘溲赤,脈象洪數,舌紅 。 治則 清熱解,消腫止痛。 處方:瀉肩井,委中刺血,阿是穴隔蒜灸,如病變面積較大,以 卷迴旋法灸之。(要求同前頁疔瘡條阿是穴灸法),灸騎竹馬(於尾骨 骨尖向上沿督脈截取患者腕內側橫紋中點至中指尖之長度,再旁開一身寸。)七至十壯。 ——《急證針灸》128 十一、髮際瘡 1、即後髮際毛半灸,此病除其他感染癥狀外,還有後頭局部疼痛。 主證 沿後髮際長有散發的或連成片的紅結節,有時有膿點,有時流黃水,伴嚴重的局部疼痛。舌紅、苔 、脈滑數。 治則 瀉熱解毒,條達氣機,決血化瘀,通絡散結。 處方 大樵放血。如肝鬱氣滯加肝俞毫針點刺。。 ——《針灸治痛》29 2、髮際瘡 本病多為火(熱)毒之邪,乘表虛而入,致氣血雍滯, 阻寒而發病。 用以下各方治療均效: 1.處方 大樵 、 大抒 ,在瘡部周圍點刺出血。 2.處方 點刺背部灰褐色的異點。 3.處方 委中↓,女膝穴(於足後跟骨中央赤白肉際處)同圓利針刺之。 4.處方 於患處施隔蒜灸赤效。 ——《針灸秘驗》225 十二、王瓜瘡(大腿根瘡疾)忽發紅腫,成瘡,形狀長塊。小便痛,由敗精阻經所致。 治法:先取患側三陰交,大行瀉法,繼刺健側,各炙七壯。又取關元,以清膀胱之邪,灸如前壯。翌曰,又取瀉氣穴,以解少陰結邪,又取瀉陰陵泉,以通水道,灸如前壯。 ——《針灸要決與按摩十法》260 十三、肩瘡 找兩肩胛骨間及脊柱兩旁皮膚有火柴頭樣大的紫色或黑紫色顆料,如找不到則取命門穴。 治法:挑破紫色點或命門穴局部表皮,至皮下組織,可見白色纖維樣物,挑斷數根。隔五天再挑第 二次。 療效:治21例。一般只挑1-2次,肩瘡即蔞縮結痂漸愈,不複發。 ——《廣西赤足醫生》1976.3 十四、頸後癤腫 治法: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輕輕叩擊癤腫周圍皮膚,以出少量血液為度。(已成膿者,須先擦法膿液,再施術)以消毒敷料覆蓋。每曰針一次,每次,每次2分鐘,切忌擠壓癤腫。 十五、頭面部單發癤腫 治法:一、癤腫初期。常規消毒後,用火針從癤腫頂尖直刺一針,深達根部。對範圍較大者,再者癤腫左右或癤腫頂端兩旁向中央斜刺兩針,速入疾擊,針後令其適量出血,使熱毒外泄。大多患者施術一次即愈,未愈可行第二次。二、膿成未潰期。可用毫針刺探,當剌入癤腫下有空松感時,說明膿已形成。治法:常規消毒後,用火針從癤體或頂端快速剌入膿腔,立即出針,後將去底的青、鏈黴素小瓶拔於針孔上,用注射器抽去瓶內空氣,拔出膿液。每次拔2-5分鐘,勿按壓針孔,讓殘餘膿血流盡,再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治30例均愈。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133 十六、瘰病 1、瘰病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頸部淋巴結結核,是感染結核桿菌所致的疾病。是發生於頸部淋巴結的慢性感染疾病。本病的特點是好發於兒童及青年,多見於耳後及頸部。發病較緩慢。表現為一側或雙側多數淋巴結不同程度的腫大。初期結核如豆狀,較硬,無痛,推之可移動,繼之逐漸形成不活動的結節狀腫塊。腫塊變 軟而有波動感,成膿時皮色較為略紅,潰後流出白色米湯樣膿液。多夾有敗絮樣物質,往往此愈彼潰,形成經久不愈風熱,挾痰凝阻少經絡,以致營衛不和,氣血凝滯而生瘰癧。 慢性:1.多因忿怒抑鬱,情志不暢,致肝氣鬱結,郁而生火,煉液為痰,痰火上升,結於頸項, 或因氣滯傷脾,脾失健運,痰熱內生,結於頸項而發為些症。有時可轉為虛損型。 2.腎陰虧虛,致陰虛火旺,灼津為痰,形成本病。3、肺陰不足,以致肺津不能敷布,灼津 為痰,痰水凝結,形成本病。 治則 散結消腫,通經活絡。 處方 1、肘尖。2、嚴重的加曲池,肩井。3、局部火針(可刺數針)。 ——《針灸治痛》78 2、瘰癧 病因情志不舒,相火內灼,或感風熱,邪火生痰,痰陰經絡而成。 辯證 多發生在耳前後及頸項間,初起形小如至,漸大如桃核,數目一至數個不等,不紅不痛,經年累月不愈,尚潰後膿水淋漓,難斂,難復。 處方 瀉肩井,足臨泣。 ——《針灸治要》150 3、瘰癧 未化膿時,可以針灸治療。 1.針天井或灸肘尖,每天一次。針之使針感至頸部病新,灸之使溫熱由肘尖,上臂至肩達項。 2.火針療法。用26#粗鎢針針,用酒精燈燒紅,一手捏住瘰癧,從根部刺入,每次剌3-4針。須手法純熟,勿傷好肉。 3.截根法。用皮尺量兩乳頭,鬆開末端,將尺從頸後繞過,再放到鬆開的乳頭,將尺兩端比齊,再由頸前向後圍,兩下端合在一起,達到背椎某處,再旁開1.5寸,其穴因人而並,大約在肝俞,膽俞附近。捏起皮膚,以圓利針,快速剌入,約1寸許,留針20分鐘,不用手法。起針時,快速撥出,急以消毒干棉球按壓輕揉。每隔四、五曰,見針痕已平復,只留小小黑點。仍可再剌,進針處略移一針尖許。最多可針五次,頗有效果。(此法也可治疔毒,良性腫瘤,痤瘡,癤腫,髮際瘡,濕疹等。)或在百勞(大椎上2寸,旁開1寸)結核穴(大椎旁開3.5寸)、肝俞、隔俞等穴用針或刀割斷皮下纖維組織。 4、瘰癧 本病多由情志抑鬱,體弱等受結核菌感染而發病。實證與急性淋巴結炎相似,虛證與結核性淋巴結炎相似。 1.以疏肝解郁,理脾消痰為治本,宣散活絡為治標。核體與周圍可用溫針或火針。 主穴 太沖 太白 豐隆 足臨泣 手五里 膈俞。 配穴 俞 肩井俞 風門 天井 極泉 扶突 翳風。 每次可隨病因、病位選3-5個穴,輪流針治。 2. 挑剌法:取結核穴、百勞、膈俞、肝俞、臂俞。每7-10天可挑治一次。此法效果較好,臨床經驗 不少。 3. 奇穴灸瘰法:取消瘰穴、瘰癧穴、百勞、肘尖。每次可取4個穴,交炷灸或灸條灸均可。 4.火針法 取穴與挑治穴相同。兼剌腫大的淋巴結。 5.截根法(同前面截根法) ——《針灸秘驗》125、226 5、瘰癧(參看5頁痛疔疽一切惡瘡瘰癧諸風條。二、皮膚急性感染性疾患條。) 頸淋巴結核處方 瘰癧穴(大陵穴直上3.5寸,橈側屈腕肌與掌長肌腱之間。)騎竹馬、消瘰穴(以繩繞喉結一周,將此長度從大椎穴量下,盡處旁開1寸處是穴約第十胸椎兩側)。 治法:瘰癧針5-7分或灸3-5壯。如在本穴行截割術,療效比單純灸為明顯。騎竹馬3-37壯,消瘰灸7-50壯。 ——《經外奇穴 要》155 6、淋巴結核、皮膚結核 主穴:膈俞、肝俞;配穴:肺俞、鳩尾。 治法:先用紫藥水定穴,常規消毒後,鋪無菌孔巾,用1%普魯卡因2毫升,作局部浸潤麻醉,然後切口狀2-3厘米。深及皮下組織,用尖手術刀或三棱針挑斷肌纖維5-10條,以患者自感酸、麻、脹、痛為度。一般割治2-6次可愈,痊癒率99%。 7、項淋巴結核 治法:患者坐位,雙上肢放在椅背上,從肩胛區至骨氏尾部的背住兩側找一顏色深於正常皮膚,而不高出皮膚,如穀粒大小的小黑點,進行常規消毒,用挑治針挑破表皮後,再向深處挑,即有白色似蛛絲樣纖維數根。挑斷即可。在挑治時,一般不出血或有少量的溢血,反之療效欠佳。療程:2 周挑一次,5次為一療程。治28例,挑治4次以下治癒2例,5-15次治癒12例,16次以上治癒13例,無效1例。 8、頸淋巴腺結核 針具:直徑1.5-1.8毫米的不鏽鋼針。葯捻製作:以陳醋和豬膽500毫升,盛入搪瓷盆內,用火煎沸至粘膏狀為止(煎沸時需不斷攪拌,以免煎糊),然後放入紅粉5g,輕粉2g,混合揉均後搓成長為2-5厘米,如火柴桿粗的葯捻。賠干後放入裝有漳丹的容器中密封備用(漳丹可防止葯捻粘合)。 治法:用酒精燈將鋼針燒紅,剌入已液化的淋巴結核中央,深度根據病情而定,以不剌至正常組織為度。使剌入部位形成孔道,待膿液排出後,選合適的葯捻放入孔道,外敷紗布。每曰換藥或隔曰換藥一次,直至痊癒為止。療程20-90天,平均為30-35天,痊癒率100%。 ——《針灸治療百病薈萃》84、85 9、頸淋巴結炎 此症往往繼發於其他的化膿性感染,從原發的病灶經淋巴管侵入淋巴結所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中醫稱「頸痛」。 癥狀 化膿期:輕者僅有局部的腫硬,觸痛,重者疼痛明顯,且皮膚灼熱、化膿,但波動不明顯。全身伴有不適或惡寒發熱,大便干,小便黃赤。膿腫期:高燒不退或有寒戰,口乾思冷飲,局部化膿光亮,脹痛或跳痛,按之應指,苔黃舌紅,脈滑數。 治則 瀉熱化痰,散結通絡。 處方 曲池、 翳風、肩井。 ——《針灸治痛》77 註:另一治法參看「二、皮膚急性感染性疾患」條。 十七、 甲狀軟骨炎 甲狀軟骨腫大如梨,局部紅腫疼痛,發熱有壓痛,吞咽時疼痛加重,舌紅苔簿黃。 治則 理氣通絡,活血化瘀。 處方 肘尖,照海。 ——《針灸治痛》79 十八、丹毒 指以局部皮膚粘膜突然欣紅灼痛,色如丹塗脂為特徵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病證。因其發病部分不同,命名亦異:發於頭面稱「抱頭火丹」,走游全身稱「赤游丹」,生在脛踝叫「流火」等。針灸治療,古籍記載多彩針剌,放血之法。頗能獲效。現代醫學之丹與此基本一致。 病因病機 本證發病,有因血分本有熱,復感風熱外邪,內外合邪,表於肌膚,甚則風火相煽,火毒熾盛,內陷入營,上擾神明,有因皮膚破損,感染毒氣,濕熱下注化火,郁於皮膚;或肝膽濕熱,蘊結化火,煎騰於處,發為丹毒。 辯證分型: 1.風熱化火 常見於頭面,發熱急驟,惡寒發熱, 顏面潮紅腫痛,皮膚光澤緊張,呈現小片紅斑,欣灼熱,迅速蔓延至正面部及頭部,頭痛口渴,便秘溺赤,脈浮數,舌紅,苔黃;如毒熱內攻,見寒戰高熱,噁心嘔吐,神昏譫語,脈象洪數,舌質紅絳。 治則 清血熱,祛風毒。 處方 太陽、合谷、阿是穴;毒熱內攻加委中,百會。 治法 委中以三棱針瀉血;阿是穴用梅花針中等強度反覆叩剌;太陽穴針後,擠去毒血,余穴均用瀉法。 2.濕熱蘊結 如為濕熱下注,則見下肢局部皮膚欣紅,腫疼灼熱,界限明顯,膚色光亮,惡寒發熱,周身疼痛,脈滑數,苔黃膩;如為肝膽濕熱,多見於腰腹,局部皮膚紅赤,灼熱疼痛,惡寒發熱,口若脅痛,小便短赤,脈弦滑,苔黃膩。 婦科一、功能性子宮出血 於隱白、大敦兩穴用三棱針刺出血。每天或隔天一次。 療效:一般五次左右可治癒。 附:俗話說「願治九男,不願治一女。」諸多婦科病都屬臨床醫學難題。功能性子宮出血,為臨床常見病。輕者,陰道持續下血淋漓不斷;重者,血量多,來勢凶急,危及生命,目前 臨床無特效藥物。輕者,行摘除子宮手術;重者,將損其一命。此療法雖簡單,臨床使用無一不效。究其理,隱白、大敦分屬脾、肝二經。脾統血,肝藏血,故刺此二穴,恢復脾、肝二經的統血藏血功能,使血不再妄行,其病自愈。何必苦於手術,憂損其一命乎! 二、痛 經 針委中穴,可立即止痛。 解語石*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經典的十條開車經驗
※【日本篇】賞櫻經驗談+圖賞
※歷代吏治監察經驗談
※腰椎診斷辨別之經驗分享
※姜春華經驗方---【砒礬丸】 主治:一切寒證喘咳痰嗽(支氣管哮喘)
TAG: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