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一)
一、 中國傳統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麼?高校教材《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中歸為三點:①天人合一與以人為本;②剛健有為與自強不息;③厚德載物與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與以人為本,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天人這中,人是重點,人要去認識天道,實踐天道,體現天道,參與天道其中,最終實現天人合一。 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本出自《易傳》的兩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為什麼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因為天行剛健有為,地道柔順寬容,君子只不過是在法天則地而已。 至於中庸尚和,它本來也是上天的品質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是適可而止,不偏不依,老子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不就是不偏不依的中道嗎?晝夜的交替,寒暑的變化,草木的枯榮,不都是上天中和的體現嗎? 因此,就其實質與其追求的最高標準而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而不是三,這個一,便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中,包含著人本主義,包含著自強不息,包含著厚德載物,包含著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是說天道與人性息息相通,和諧統一。為什麼呢?《中庸》日:"天命之謂性"。天命就是天道、天性,即天的意志、天的規律,換言之,即自然規律、客觀規律。古人認為,上天的規律就是人性的本源,故而上天的規律也就是人的本性。人的這種天性不僅與生俱來,而且不論賢愚,人人都有。宋代某尼的《悟道詩》云:"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字面看是說尋春,其實是說悟道。道在哪兒?就在心中,然而後天的種種世俗的慾望埋沒了人的本性,人離天道越來越遠,以致於有事難成或一無所成,要想人生有成,必須如老子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也就是客觀規律,人逐漸去除後天所沾染的私慾雜念,就能明凈本心。見其本性。而人性就是天性,天性也就是物性。盡己之本性則可盡人性物性,盡人性物性便可"上下與天地同流,""贊天地之化育",成己成人成物,與天地並列為叄矣。這時,人就是一個與天地合一的大寫的人,佛家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就是這個意思。 天人合一學說,既承認天人有別,又看到天人之間可以統一,統一的基礎,便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把主觀意識上升到客觀規律的高度,與其合二而一,在生生不息的生命大洪流中實現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共處。這種共處是一種積極的動態的和諧。歷朝歷代的變法改革,究其實質就是在明天應變;古人動輒占卜,以便知天命,斷吉凶,定人事,就是在積極地探天應天;流傳至今的找對象看生辰八字,結婚選黃道吉日,動土上樑放鞭炮,埋人、劃庄基看風水等等,其最初的動機也是在力求知天以應天道的,只不過後來人把它庸俗化了而已。 天人關係的辯證統一,是中國文化中處理天人關係的根本原則和主導思想。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無不以源於天道為其理論基礎,以合乎天道為其理想的終極境界。這一點,《禮記》、《論語》中多有論述。《宋元學案 晦翁學案 語要》則說得更透徹:"須知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仁義禮智便是天理的件數?quot;道家主張的"道",既是宇宙之本源,又是宇宙運行的總規律,他們主張一切順其自然,實質就是順應天道,莊子更是以"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為其最高的精神境界。其後漢儒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魏晉玄學的自然與名數的調合以及陶淵明"縱浪大化中"的放達,以至於古今文學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情景一合,妙語自得",語如數家珍,文如行雲流水等等,無不以天人合一為其最高境界。至於語詞,就更明顯了,凡是人們認為最上乘的人、事、物,大都以天地名之,諸如:巧奪天工,天造地設,天衣無縫,天長地久,天香國色,天作之合,天真爛漫,天高地厚,天羅地網,天網恢恢等等。就連中華民族承傳至今的傳統美德。也無一不是始源於天而終合於天的。 那麼為什麼各個領域都以合天為其最高準則呢?有句話叫:英雄所見略同。英雄之所以所見略同,是因為英雄聖賢都同具慧眼,更早地看到了宇宙萬物的本質而已。古人認為,天道恆昌,辯證唯物主義也認為,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因此古今各方聖賢的共同目標,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都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作為一種歷史的積澱,早已滲透於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肉之中,它不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時也是創造社會主義新文化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體驗新版博客推薦閱讀:
※周易占卜教你一手,看懂你就是半仙
※為什麼說德不配位,必有災禍?
※周易玄老師講神秘易經——易經與太極
※李守力《周易詮釋》剝卦:中古時期的床是什麼樣子?三千年前的中方鼎《周易》筮例
※福慧日增的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