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三國|司馬懿不及諸葛亮卻笑到最後?只因學會孫權這招!

作者簡介:立早閑人,泉州人,公共管理碩士,早年因追求名利而奔波勞累,在而立之年遭遇人生第一坎後淡泊明志,致力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轉化成文字,寫出人性之廉恥,告誡世人勿瘋癲。

司馬懿,在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一個大人物,稱得上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名符其實的西晉王朝奠基人。然而後世還時不時為司馬懿量身定做很多不一樣的稱號,諸如三國第一偽裝大師、三國影帝、三國第一忍者神龜,甚至是人奸、梟雄等等。若從勝敗來論英雄的話,司馬懿足以在三國時期傲視華夏大地,不折不扣是個英雄,不一樣的英雄。

世間英雄無非有兩種,即打出來和忍出來。打出來的英雄則是雄姿英發,氣宇軒昂,而忍出來的英雄無非是韜光養晦,氣定神閑。在漢末三國曹操、諸葛亮,特別是曹操就是靠打成為英雄,而劉備和孫權,尤其是孫權就是憑忍變成英雄(孫權曾低聲下氣上書曹操以及曹丕,聲稱情願俯首稱臣,而之於荊州關羽的傲慢,他也曾一度強忍)。那司馬懿更是忍出來的英雄中翹楚,稱之為三國第一忍者神龜一點也不為過。就因司馬懿擅於隱忍,精於等待,以致在漢末三國,各路英雄豪傑為了江山爭得你死我活,打得不可開交,到頭來卻九九歸一,三國盡歸司馬懿。

司馬懿的隱忍,可謂是隱常人所不能隱,忍常人所不能忍,最終才可為常人所不能為。在五丈原與諸葛亮對峙期間,司馬懿,一國統帥,卻能忍受住諸葛亮的巾幗之辱,這舉動比秦末韓信胯下之辱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那時的韓信只是一個平民老百姓,不名一文。原著是這樣記載司馬懿生氣並欣然忍受諸葛亮的羞辱:懿對眾啟盒視之,內有巾幗婦人之衣,並書一封。……司馬懿看畢,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視我為婦人耶!」即受之,令重待來使。魏蜀兩軍對陣,魏軍堅守謂北寨內拒不迎戰,諸葛亮派使者給魏營送來女人服飾,藉此羞辱司馬懿。司馬懿的部下將士個個義憤填膺,人人都要請纓出戰。可司馬懿不但不惱,還穿之樂之,完全是不按諸葛亮的意圖來幫對手將戲唱下去,而是自編自演另一場戲來給敵人觀看。

透過司馬懿忍受巾幗之辱這一事,不然看出司馬懿性格中另外的一面,具體歸納起來有四點。

即其一,胸懷之廣。

巾幗之辱,對一般人而言算得上是奇恥大辱。更何況司馬懿,大國之統帥,那不僅僅是羞辱司馬懿一人,而是羞辱魏軍及整個魏國。可司馬懿不但沒有當場發飈,怒斬使者,還以重待這種特殊方式來善待諸葛亮的使者。雖有兩國交戰不殺來使的交戰規則在約束。但絕大多數的使者都是充當祭旗,提高士氣的犧牲品。可蜀軍使者是幸運的,碰上司馬懿,保全性命。

其二,城府之深。

司馬懿不僅沒有怒砍蜀軍使者,還不留痕迹地緩和與來使之間的敵我矛盾,巧妙從使者嘴中得知諸葛亮飲食起居情況,並正確判斷出蜀軍統帥的命不久矣。

其三,謀略之遠。

司馬懿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不是諸葛亮的對手,無論是用兵還是用計,跟諸葛亮都不是一個檔次。再加上方谷慘敗,軍心慌亂,只好堅守不出。因此司馬懿拿不出更好的戰術真刀實槍與諸葛亮對壘,就採取拖延戰術,一拖再拖,往死里拖。

其四,智慧之大。

司馬懿深知蜀軍遠道而來,需要速戰速決。因此司馬懿佔據地利人和,蜀軍急魏軍不急,就這麼耗著,跟蜀軍打持久戰。再說諸葛亮是蜀軍的精神領袖,精神支柱。諸葛亮一死,蜀軍軍心動搖,不戰而退,而魏軍就可以逸待勞,擊退蜀軍。

司馬懿以其堅韌的毅力和極其能隱忍的修養間接「拖」死比自己年輕的諸葛亮。可嘆可嘆。

筆者按:隱忍,指是將事情藏在內心,強力剋制忍耐,不作表示。或指隱藏起自己,忍耐著自己,且不動聲色的。司馬懿,一個心懷叵測而又善於掩飾的人,為了遠大的目標,憑藉堅韌的意志和隱忍的修養,隱藏理想,隱藏能力,厚積薄發,實際上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最終攀上權力的巔峰。

推薦閱讀:

袁天罡諸葛亮綜合稱骨算命法(二)
深度三國:諸葛亮的丑妻為什麼上了關羽的船?
諸葛亮為什麼看不上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因為性格還是私心?
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靠曹操?-雨淚星晴的回答
諸葛亮墓1700多年無人敢盜,至今仍是個謎,墳上的大樹很神秘

TAG:三國 | 諸葛亮 | 司馬懿 | 孫權 | 臉譜 | 葛亮 | 諸葛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