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古橋
蘇州的古橋 |
|
戴軼哲 /高二(1) 蘇州有著二千五百年的文明歷史,更有名揚四海的古典園林和文物古迹。但蘇州園林,都深鎖高牆,藏諸於內。若要領略唐代詩人杜荀鶴筆下「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的水城風貌,惟有踏訪具有古城中特色的一座座外形優美、線條柔和、氣勢雄偉,給人以美感的各具特色的古橋了。 水鄉澤國的蘇州,海拔不高,地勢平於長江水面,故宋元時期稱為「平江」,東郊盪田無垠,湖光粼粼。伍子胥規劃闔閭城,建都澤國,首先著眼於「水」,水是一切城市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前提。無水不行,泡在水裡也不行。排治澤地澇水的辦法一是開溝,二是墊高地面,聚水成流,於是城區出現了「三橫四直」的主河道網及其支岔。挖泥堆壘城牆,一舉兩得,挖成內外兩圈城河,內接「三橫四直」,外通婁江、吳凇江、獨墅湖、金雞湖、黃天盪等河湖,使澇水東歸於海。城內外的活水河道網,還是二千五百年來蘇州這個城市賴以建立與日趨繁榮的基本地理條件。蘇州城市的格局形成了「河街並行、水陸相鄰」兩套交通脈絡平行交叉的特色,「轎馬從陸,重載以舟」,街巷與河道是相輔相成的,但雙棋盤式的交通布局,河道與街巷交叉時,河道截斷了街巷,便產生了矛盾。橋樑便是解決這矛盾的手段。蘇州是水城,水道縱橫,橋樑也必然多了。 根據《吳縣誌》記載,清末城內共有橋310座,加上城郊649座,合計有橋近千。由於時代的變遷,大部分橋樑已拆除。但至今城內仍有橋163座。橋樑的種類繁多,最長的橋為寶帶橋,有317米。最短的橋叫引靜橋,其長度不到半米,所以又叫「半步橋」。現仍存於著名園林「網師園」中。蘇州橋樑的建設,上溯三國東吳,下及明清。現存最古者是宋代橋,大多數古橋是明清兩代的。唐代主要是木橋,上配朱欄,故白居易有「綠浪東西南北水,朱欄三百九十橋」之句。宋以後易木為石,結構以拱橋為多,如長虹高踞水上,氣勢雄偉,造型飄逸,且便於橋下通航。 位於古運河上的幾座古橋,歷經滄桑,每一座都可以體現出蘇州古橋的精髓,他們的造型別具一格,各有各的特色,但總體來說,其結構之精,造型之美,堪稱獨一無二。 寶帶橋:又名長橋,位於城東南澹臺湖傍古運河畔,始建於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816-819年),是馳名中外的多孔古石拱橋。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今的寶帶橋,全長317米,其中五十三孔的孔徑總長249.8米,南端引橋長43.8米,北端引橋23.4米,橋面寬4.1米。橋堍成喇叭形,下端6.1米。橋兩端,原各有一對青石獅,現北端僅存一隻。橋北原有關帝廟一座,已久廢。現存四柱石碑亭和五級八面青石塔各一座。塔高4米,由整石雕刻而成。塔座為方形,刻海浪雲龍紋;每級八面均刻有佛龕、佛像,型制古樸。在橋的27與28孔之間的水盤石上,也有石塔一座,曾倒入水中,後遷藏在蘇州博物館內。這次維修時,也將塔運回復原。 根據《蘇州旅遊經濟大全》一書中記載:「寶帶橋的創建,與隋唐時期日益發展的漕運事業有著密切的關係。隋大業六年(610年)下令開鑿京口(今鎮江)經蘇州至杭州的江南大運河,以運江南地區的稻米和貢品北上進京。秋冬季節,滿載皇糧的船頂風逆水北行,槽船經常受阻。唐代,漕運進一步發展,刺史王仲舒始築纖道,以利挽舟拉縴,逆流而上。澹臺湖口有一個三、四百米寬的缺口,若填土築堤會切斷太湖水入海之道,在此建橋勢在必行。相傳當年刺史王仲舒曾捐寶帶助建,故橋以此得名。」 唐代的寶帶橋經四百多年後,到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才重建。爾後,又屢損屢建,曾搭木橋以渡,「每有覆溺之患」。到了元代,僧人善住經過此橋,曾賦詩頌橋:「借得他山石,還將石作梁。直從堤上去,橫跨水中央。白鷺下秋色,蒼龍浮夕陽。淘聲當夜起,併入榜歌長。」詩中的「蒼龍」、「石作梁」之句,說明當時的寶帶橋已是一座長長的石拱橋了。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又重修寶帶橋,「長千三百二十尺,洞其下凡五十有三,高其中之三,以通巨艦」。基本上已是今橋的體制與規模了。康熙九年(1670年)為大水沖毀,十二年又修復。道光十一年(1831年),由林則徐主持修理,時費「工料銀六千六百七十兩有奇」。「咸豐十年(1860年)毀三孔」,同治二年(1863年),英帝國主義分子戈登,為進攻駐守橋西的太平軍,悍然毀去橋之大孔,致使寶帶橋連續倒塌了26孔。抗戰時期南端6孔被日軍炸毀,寶帶橋已是千瘡百孔,破敗不堪。解放後,由蘇州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現寶帶橋上存有各種不同質料的石材,就是寶帶古橋的歷史見證。 1981年,江蘇省文化局撥款,對古橋進行了全面維修;蘇州市郵局,拔除了栽在橋上已有五十多年的電話線桿,使古橋恢復原來風貌。但現在由於遊人稀少,橋面上已是雜草叢生,但橋體保存完好,未發現有被破壞的痕迹。 寶帶橋的興建,凝結著我國古代橋工們的聰慧才智,在工程技術上,採取柔性墩的做法,代替了冗長的堤堍,減輕了橋身的重量。橋中建造剛性墩,防止了多孔連續倒坍。它的砌拱法也很有特色,既不同於趙州橋的單孔拼合,也不同於盧溝橋的條石弧砌,而採用了兼兩種之優點的多鉸拱做法。可見,寶帶橋的橋身之長,孔洞之多,結構之精,造型之美,在中外造橋史上也是罕見的,被列為我國古代名橋之一。 覓渡橋:位於城東南葑門外,橫跨古運河赤門灣,橋長81.3米,寬4.8米,系單孔石級拱橋,就規模巨大、雄偉壯觀和結構輕巧而論,在蘇州單孔石拱橋中,就首推覓渡橋。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橋體為東西走向,在橋東有南北向五級石階登上台階是一個四米見方的平台,轉向西側就上了正橋。正橋東側有四十四級石階,西側有五十一級石階。現因年久失修,台階上已有裂痕,在西側台階半數以上及橋頂和東側台階上皆有雜草叢生。橋兩邊有一米多高的橋欄,橋欄上南北均有十七根石柱,每兩根石柱間的欄板上各有六個平行四邊形石孔,大小約三十厘米見方。 根據《蘇州旅遊經濟大全》一書中記載:「覓渡橋始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當時的蘇州已是江南重鎮,城市經濟相當發達,過往商旅眾多,赤門灣是去葑門必經之地,可是僅有渡船可供來往。渡船則藉以橫暴,欺凌行人,或趁風晨雨昏之機,顛越取貨。相傳當時有崑山僧人敬修幾遭其厄,遂發起募捐建橋,歷時兩年,橋方建成,名滅渡橋,後人皆稱為覓渡橋。該橋氣勢不凡,工巧精緻,市民及南來北往的商旅無不為之稱慶。由於覓渡橋地處水陸要衝,歷史上為軍事據點和稅卡所在,曾發生過多次重大鬥爭。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稅吏黃建節駐鎮於此,凡鄉民人等路經這裡,只雞匹布都要徵稅。市民領袖葛成率眾發動了震驚明王朝的反稅監鬥爭。1862年太平軍重兵駐守該橋,重創了戈登領導的洋槍隊。1895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後,又成了『租界』的要津,由洋人任稅務司的『蘇州稅關』也設在覓渡橋西堍,扼守稅關,俗稱『洋關』,激起蘇州人民的強烈反抗。」根據《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詞典蘇州》一書中記載:「明正統年間,蘇州知府況鍾重建覓渡橋,清同治重修。」現在的覓渡橋為一九八五年重修的,但目前已經破損很大了。看來,對於這些古橋必須妥善保護。 吳門橋:位於盤門外,跨古運河,這是一座單孔石橋。橋身南北向,全橋都以花崗石砌成,橋南北坡用石階相連,兩側石欄矮實渾厚,宛如座椅,供行人小憩,憑眺。人們佇立橋頂,只見瑞光古塔,浩然矗立,水陸城門,歷歷在目。橋下古運河水緩緩東去,水面上百舸爭流,水城景色,盡收眼底。橋南側和北側均有四十九級石階。石階中間偏右有兩條石條,中間微凹,邊緣微凸,從南到北,緊貼橋面。實為行車方便而設,現在用來推車也仍舊十分好用。只是橋面微有裂痕,估計為友人眾多,保護不周而至。 根據《蘇州旅遊經濟大全》上記載:「吳門橋,北連盤門大街,南接盤門橫街,橋長66.3米,頂寬4.8米,跨度16米,拱頂離正常水位9米,是蘇州最高的單孔石拱古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當初,此處系運河與大龍江交匯處,頗為深廣,本無橋。如西南去木瀆鎮、光福鎮則費周折,只有舟渡,甚為不便。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有石氏出資在盤門外西南向建津梁,橫絕漫流,名「新橋」。橋系由北段兩座相連的木構大橋與南段一座石構小橋組合而成,清波三疊,故又名「三條橋」,往來便之。南宋紹定年間(1228-1233年)改建成三孔石階拱橋,氣勢雄偉。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建都於蘇州,故蘇州簡稱「吳」。因盤門在蘇州的南門,此橋為「步入吳門第一橋」,故取名「吳門橋」。現存的吳門橋是「同治」 中興時期(1872年)所建,為金山花崗石結構,橋孔旁刻有「同治十一年壬申夏四月」、「江蘇省水利工程總局」字樣。石級俱為整塊石板,平整寬闊,石橋欄渾厚,宛如座椅,供行人坐憩,憑眺。吳門橋地處盤門風景區內,與水陸城門,瑞光塔並稱「盤門三景」而名聞遐邇,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當你拾級而上,漫步橋頭,但見江河交匯,城垣迤儷,津梁縱橫,巍巍寶塔,高高城樓,遠山近水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與古運河上的大型古橋相比城內水道上的古橋就顯得小橋玲瓏多了,但也有不少不失宏偉的氣勢,小中見大,精雕細琢。《平江圖》上就記載了不少這樣的橋樑,像壽星橋、雪糕橋、大郎橋、徐貴子橋等這些橋不僅現在還存在著,而且有了很好的保護。 壽星橋:為單孔石橋,橋身東西向。根據《蘇州經濟旅遊大全》一書中記載:「壽星橋,位於望星橋北,跨平江河。《平江圖》上記有此橋名營橋。宋淳熙五年(1178年)建,明清兩代都曾重修。原橋欄殘缺。1965年,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百獅子橋被拆除,其上湖糠石橋欄3塊移至此橋北側,兩邊各有浮雕舞獅16頭,原殘存橋拱3塊集中置於南側,兩面各有花鹿16頭。所雕年久遭侵蝕已模糊不清,僅略具物形。兩坡步階各15級,拱頂之側刻有『重建壽星橋』字樣,198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可以說明壽星橋是蘇州現存最古老的單孔石橋。 雪糕橋:位於肖家巷和鳳池弄的交界處,是平江河上的又一座著名古橋。據說此橋附近原有一糕團店,故而得名。橋為東西走向,橋兩側有橋欄,橋欄兩側均有橋名,不知是何原因,南面橋欄的東邊一根石柱已經斷裂,僅留下下半段與橋體相連,上半段已不知去向,此橋為一九八五年重修的,這種破損,估計為人為造成的。青石橋:這也是一座石板橋,與雪糕橋的結構相似,而且同樣是東西走向,橋兩側都有石橋欄,橋名均刻在橋欄兩側的石柱上。正橋由石橋板組成,一共五塊橋板,另有四根石柱。這座橋位於平江路上的兩座舊式民宅之間的過道上,所以一般人們不太會注意到這座橋,也就是這座橋比雪糕橋保存地好的原因。 新橋:原名誦精橋,因為年久失修,橋已不復存在了,現在的橋便是在原橋舊址上建造起來的。現在唯一的舊物便是一塊石板,高0.55米,寬0.22米,上書三個篆體字:「誦精橋」。此外,舊橋板上還有一段銘文:戊午秋,該橋行將傾圮,本社旭工重修,轉改總形,以便行旅。由於風吹日晒和人為破壞,字形已經較為模糊。 唐家橋:與新橋一樣也是南北走向的石板橋,橋面由七塊石板組成,在石欄兩端都有石柱,總共也有四根。這座橋是平江路上南北走向的石板橋中最寬的一座橋。由於和新橋一樣為南北走向,行人較東西走向的橋要多,橋容易損壞也是常理,所以這橋雖為一九八四年十二月重修,橋板之間已有了裂痕。 胡廂使橋:這也是一座《平江圖》上已經有了的古橋,位於唐家橋北堍的平江河上,,該橋為東西走向,單孔石拱橋,該橋上方有一橫石條,上刻有「重建胡廂使橋」六個字,由此可知,這座橋已是重建過了的,但仍不失古石拱橋的風格。橋東有十三級石階,西有十二級石階,橋身西側有石欄。兩側石欄上均有八根石柱。由於是石拱橋,車輛很少經過橋上,而且此橋的實際年齡較小,還未遭到破壞,橋完整無恙。 慶林橋:同樣是一座石板橋,橋面由五塊橋板組成,橋欄兩端均有兩根石柱,一共有四根石柱。這橋也是東西走向的。由於該段路比較窄,從園林路到平江路大多過這座橋。所以於一九八五年重修的該橋已經稍有破損。 潘家橋:這是一座與胡廂使橋相似的單孔石拱橋,同樣也是重建的。該橋為東西走向,東側有十九級石階,西側有十七級石階。每側橋欄有十六根石柱。潘家橋同樣保存的相當完好,橋的高度使駕車人望而卻步,這一點使潘家橋這一類石拱橋得到了「妥善保管」。 大郎橋:此橋為一九八二年十二月重修。該橋面為石板,橋為東西走向,橋西側有兩級石階,而且有五六道石條鋪築的引橋。每邊石欄上各有六根石柱。橋欄石板每塊上有兩個鏤空石孔。 徐貴子橋:《平江圖》上原名為徐鬼橋。該橋為一九八五年重建,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名刻在橋板內側,字內外有圓環。橋為東西向,兩側各有十級台階,兩側橋欄各有兩個石柱,柱頂為金字塔形錐體。 此外,臨頓河上的顧家橋、青龍橋、落瓜橋、醋坊橋、懸橋、蘋花橋等重建橋樑因為臨頓路的翻修而全部翻新橋面的石板變成了水泥橋板,橋欄也都成了千篇一律的樣式,只是橋名不同而已,這雖然對安全問題及美化環境有很大幫助,但對古橋樑的維護與發展是不利的。 蘇州古橋大多是單孔或多孔的石拱橋,橋身中部駝峰高聳,兩端接近步階,形成環洞橋,結構有有鉸拱和無鉸拱兩種,而蘇州的石拱橋大多數屬於有鉸拱,這種結構,附加應力小,拱圈比無鉸拱跨徑大而輕巧。蘇州古橋大多數是石橋,用料都是經過精選、色澤一致的花崗石、武糠石之類,橋上還配置精雕細刻有各種圖案的石欄杆、石獅子,以及橋名石聯,古色古香,風格各異。加之橋又有地理的優勢,一上橋就從此岸跨到彼岸。所以,橋樑成為蘇州水城最富有代表性的建築。 橋樑近水而非水,傍陸而非陸,架空而非空,是水、陸、空三個系統的交叉點,隨意橋樑就有構景功能,「人在空中飛越,不管下界風波」,由此引起人們美好的遐想,古人往往把輕盈秀麗的橋喻為飛虹,加之民間眾多的故事和傳說,引人入勝。 蘇州古橋是街巷的連接體,橋樑亦是特殊形態的街巷.蘇州舊時的橋又成為街巷命名的依據,即街巷不以長短論,而往往是「過橋換名」,以兩橋之間為一單位名稱,橋樑不僅是交通的連接體,也是接巷名的分界線。橋樑總是架在要道上,蘇城內外的橋樑不足是兩堍直對街巷,而兩堍側畔也各有塘岸通道,橋樑往往扼守於交通中心。成了陸上大大小小的隘口。駐守於此,即能盡控往來船隻。故橋樑亦稱「水陸鎖鑰」。歷來伐亭,稅卡莫不駐守在重要地段的橋頭。像古城東南的覓渡橋,城西北的楓橋最為典型。由於橋樑是隘口,下面是河道的原因,因而往往成為大小各行政區劃分的分界線與分界點,由此產生了「交界橋」的名稱。像樂橋舊時是長洲縣,吳縣的東西分界線,今天成為滄浪區和平江區的南北分界線。 以上這些橋,無論大橋還是小橋都屬於古橋,但又都存在著同一個問題:保護和管理的力度不夠,是致使這些橋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須加大保護和管理力度,多多為這些古橋改善一下面貌和周邊環境,重樹小橋流水在人們心裡的印象。 |
推薦閱讀:
※深秋的蘇州竟是美得這般不可方物
※說蘇 | 今天來說說白居易與蘇州的故事
※蘇州話教程
※FPC軟板廠受蘇州環保局稽查停工
※【蘇州會館
TAG: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