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早年被錯誤對待,為什麼沒有得心理疾病?

《直面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愛與傷害》

直面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愛與傷害 來自積木育兒 05:15

很多父母在學習育兒知識的路上,容易越學越愧疚。因為對照那些理論,會發現自己犯了很多錯,有太大的差距和太多的問題,於是焦慮、內疚一起來了。

一定程度的內疚是好事。它可以促進我們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比如以前陪伴孩子較少,現在出於內疚,能更好地投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但是,若過度內疚,長期生活在歉疚、焦慮的情緒中,這種負面情緒會波及孩子,還會下意識地給孩子過多的補償,反倒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

這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必須要允許自己犯錯。過去已經發生的,讓它過去。現在,我們陪伴孩子好好走,並且相信,孩子們有能力去修復自己。

如果你仍然無法信任孩子的自我修復能力,那麼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心理彈性」,也許可以增多我們對孩子的了解。

心理學家發現,有一些孩子,在幼時雖然身處諸多風險因素條件下,長大成人後仍得到較好的發展,功能完好、適應水平也較高,甚至還很優秀。他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心理彈性。

當然,這不僅僅是相對於結果而言的,更是這些個體在面對困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重大生活壓力時表現出的良好適應性或恢復能力,是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品質和能力。

看到這,我們可能就要問了:為何有的個體在面對危險時表現出很好的心理彈性,而有的個體卻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棄呢?這種能力是如何產生的?

上個世紀,研究者Werner及其同事在對200名高危兒童進行了長達32年的追蹤發現:

雖然那些在2歲以前曾經歷過四個風險因素:

  • 母親的圍產期壓力

  • 長期貧困

  • 家庭組織渙散

  • 父母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

  • 但其中仍有72名兒童發展良好。

    Werner總結髮現,這72名兒童之所以發展良好、沒有成為適應不良的成人,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三大保護性因素:

  • 人格傾向性,如至少正常的智力和能引發他人積極反應的傾向性特徵;

  • 支持性家庭環境,如與祖輩或哥哥姐姐等「替代性」父母的情感紐帶;

  • 和外部支持體統,如從青年群體或學校中獲得支持和技能,並形成一致感。

  •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個體的發展,是受個體內外的保護性因素和危險性因素合力影響的,其中保護性因素起正面作用,危險因素起負面作用。如果保護性因素無力抵抗危險因素的影響和衝擊,那麼個體的發展就會出現偏差。

    我們可能無法幫孩子排除人生中的逆境,無法把錯誤的過往重新再活一遍,但我們卻可以把握當下,去幫孩子探索個人生存和成長的力量源泉,增加他應對危險因素時的心理彈性砝碼(即保護性因素),讓孩子不管是面對順境還是面對困境,都能積極樂觀應對。

    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了四類與兒童心理彈性發展有關的資源和保護性因子。如:

    1. 孩子自身:具有適應性氣質、良好的認知和情緒管理能力、悅納自己、積極樂觀;

    2. 家庭方面:家庭和睦、與照料者關係親密、父母能積極捲入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3. 社區特徵:生活的環境是安全的、有良師益友、有足夠的娛樂資源;

    4. 社會環境:兒童保護政策、有受教育的機會。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孩子越小,家庭環境越重要。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想要他成長為更樂觀積極面對危險和未知的獨立個體,父母需要從三個方面做好自己。

    ①父母做好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一般而言,孩子能走多遠,取決於他有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取決於他在嬰幼兒時期是否獲得穩定的安全感、是否被過多拒絕或干預。研究表明,嬰兒期熱情、及時的照料、精心的撫育和溫暖支持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心理彈性發展具有保護作用。相反,家庭不和、養育不當和親子關係不良則將導致問題行為和心理危機的出現。

    對於婚姻關係不和睦的家庭來說,若孩子與父母中的某一方(或是家庭中其他成員)保持著固定、良好的關係,即使是家裡總體氣氛不和,這樣的關係也對孩子的心靈具有保護作用,孩子也能從中獲得積極的力量。這無疑是高危家庭中孩子健康成長的救命稻草。

    這讓我想起微信後台一位媽媽的問題:

    是父母感情不和天天吵架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大,還是父母離異自己獨自帶著孩子生活給他的傷害大?

    不可避免地,兩種情況對孩子都會造成傷害,但想要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關鍵因素還在於父母自身狀態上,而不是哪一種關係模式中。

    父母要做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支點。這就要求父母跟孩子之間,應該多進行有建設性和正面的交流與溝通,更多地關注孩子的需求,尋求相互的支持和理解,這樣,孩子才可能對未知、對生活產生積極樂觀的信念。

    ②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引導孩子更多地激發自己的優勢

    父母要教會孩子成為他自己,引導孩子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優勢而不是時刻盯著孩子的短板。要知道,孩子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自己人生的積极參与者甚至是主體。他們會對發生於自身和周圍的事進行積極思考,並賦予這些事件一定的意義,也就是說,孩子會主動對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生活進行覺察和加工。在溫暖、支持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對自身產生積極覺察和認知加工,產生內部動力和積極信念、擁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自尊和健康的成就期望,會更肯定自我的價值。

    生活中,我們的父母跟孩子的關係常常是緊張的,這是因為父母很少能看到孩子身上的積極品質,更少利用孩子身上已有的有利資源,自然,父母對孩子施力的效果也比較微弱。

    其實,父母教育孩子只需要做到三件事,即引導孩子思考「我是誰(I am)」、「我有哪些優勢(I have)」、「我能做到什麼(I can)」,就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心理成長了。

    ③與孩子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發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人類是群居動物,是社會性個體,我們的個人發展離不開與社會的關係。而與人交往首要的就是「讀人」、與人進行互動。從孩子的發展就可以很直觀地看出來:剛出生的頭一年,他們只能依賴於照顧者而過活;他們會通過哭聲、微笑和眼神等與大人進行溝通,嘗試與父母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孩子也正是在與父母的嘗試溝通和交流中逐漸習得自己的「讀人」能力的。

    不同的是,有的家庭為孩子提供了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想法、情緒情感的機會,並能很好地引導孩子關注他人的意圖和想法;有的家庭卻恰恰相反,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願表達,不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自然地,孩子也就不能很好地區分和處理「我」與「他人」、「他人」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那些未與照顧者形成穩定關係的孩子,成人後大都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問題,如,社交退縮、攻擊行為、被拒絕等;而那些心理彈性兒童對於人際關係的認知會更積極,更願意在遭遇危險時向他人求助,且不會因此產生負面情緒,當然,他們得到的社會支持明顯更多,他們的社會支持網路也更大。

    推薦閱讀:

    精髓!!10種錯誤的男士著裝!!
    《增刪卜易》中的錯誤的斷卦
    錯誤用藥,當心招來病
    很多人買第一輛車會犯這樣的錯誤 你中槍了沒?
    薛飛說:他們犯的幾個錯誤, 你是不是也犯了?

    TAG:孩子 | 心理 | 心理疾病 | 疾病 | 錯誤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