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要這樣理解(5)

中醫基礎要這樣理解(5)---五行之「火」

陽密乃固說:《內經》告訴我們,天分六氣,地有五行,是為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剋,相互制衡,構成一個平衡網狀體系。

自然界中確有這五種物質,現代科學告訴我們,這五種物質無論從它們的作用還是物質構成,它們都毫無關係,那古人的五行到底指什麼?

其實,古人的思維方式與現代人不一樣,中國哲學講究的是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是用一種類象的方式來認識世界的,五行之說也不例外,它實際上是對五種自然現象的形象比喻。認識五行,首先要從五行的「行」字著手,顧名思義,行有運動、運行、勢力的意義,所以,五行實際上是指自然界的物質的五種運動勢力,火的作用力是宣通、木的作用力是升發、土的作用力是運化、金的作用力是肅降、水的作用力是潛藏,五行合在一起,相互制衡,相生相剋就成就了物質世界的各種運動,當我們的祖先發現了這五種運動勢力後,就用了最簡單最傳神的五個文字來表達,這就是「木火土金水」,因為看到樹木就聯想到樹木的升發特性,一到春天,樹木的生長升發特性就表現得淋漓盡致;看到火就聯想到火的澎湃向上的宣通特性;看到土就聯想到大地可以將土中的養分運化成植物的養分,而且是完全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看到水就會聯想到只有水才有潤下的、無孔不入的潛藏功能,所以古人發明的這五個符號最傳神,最能代表東方文化的內涵和美,可惜許多人自己不懂就妄自菲薄,將最美的東西視為糟粕。

講遠了,回到正題上來,五行不是講五種物質構成,乃五種運動勢力的符號,自然界萬事萬物都有這五種勢力,包括我們人,所以我們人體內就有五行,它們所表述的主體其實是一個東西,就是事物的功能態或者說能量態,對人體而言當然就是表述人體的功能態或能量態。清代有一個大醫學家叫黃元御,他根據《黃帝內經》發現了「一氣周流理論」,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力都來自體內這一股子氣循環往複的不停的運行,這股氣運動得很好,人體就健康,相反就是病態,治病就是使這股子氣運動復園,很簡單很實用的理論,如果將這周流的一氣再細分,就可以分為五行之氣,其中木氣升、火氣浮、金氣降、水氣沉,而土氣居中,能將這各據一方的四氣調理得很好,使它們混元歸一,分不清你我他,這有點像太陽光,三稜鏡下可以分為赤澄黃綠青藍紫,但平常看去就是白光,所以彭子益發出感慨,「六氣還是一氣,五行還是一行」,為什麼?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在表述同一種東西,那就是人體內運行的那股子陽氣。

好,大家知道了五行即五種運動勢力,但是這種運動勢力總要有物質來承載它吧,所以我們的老祖宗又發現了五臟與五行有著一一對應的關係,大家都知道五臟之中「心」是主火的,我們稱之為「心火」,為什麼其他四臟不能稱之為火呢?大家想一想,心臟不停的搏動就會產生熱量,而這熱量就是我們體溫的源頭,由熱而比象到火,不但古人這樣理解,就是現代人也不難理解;其二,心臟的搏動推動血液在血管裡面不停的循環,使血液無所不到,這不是「宣通」的勢力又是什麼呢?所以,古人就將心比象為火,其餘四臟依此類推,它們分別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腎水,而且中醫是重功能甚於重形質的醫學,所謂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中醫就是這樣的一種道醫學,所以中醫的說法是「言心必言心火,言肝必言肝木,言脾比稱脾土,言肺必稱肺金,言腎必稱腎水」,旨在重點提示所指乃功能態。

最後我們來理解「五行之火」,其實五行之火與五行之水等等有區別嗎?這就相當於物理力學中向量的概念,如同有五個作用力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一樣,五行就相當於五個作用力作用在人體上,當它們達成一種平衡,人體的五行相抵,力量為零,是為不病,如果某力量太強或太弱,平衡就會打破,人體就會遠離平衡態,這就是病的來源。所以,五行之木火土金水本質並沒有區別,都是在講陽氣的勢力,唯一的區別就是這五個作用力的方向不一樣。

推薦閱讀:

老中醫傳授瘦身秘訣:每天喝一次、7天瘦8斤效果贊
中醫六科串聯之胃痛
老中醫說:少白頭一去不返的小秘方都在這裡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組成
中醫針灸學第七版中篇 針灸技法

TAG:中醫 | 理解 | 這樣 | 基礎 |